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穿旗袍怎麼落坐
擴展閱讀
手套什麼意思呢 2025-08-04 22:13:15
ik印象童裝哪裡的 2025-08-04 22:05:17

穿旗袍怎麼落坐

發布時間: 2025-08-04 19:47:48

Ⅰ 描寫荷花的唯美散文

一朵朵荷花,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在輕柔的雨絲沐浴下,顯得更加清秀、雅潔、嫵媚、可愛了。以下是我帶來描寫荷花的唯美散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描寫荷花的唯美散文 範例1

盛夏到了,荷花開了。

在西安的蓮湖公園、豐慶公園、植物園以及灞橋生態濕地公園等地,都可以看到亭亭玉立,嬌艷欲滴的荷花。此刻,我的腳步正停留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太液池的北岸,望著池中的荷花,水中的漣漪,還有團團碧綠的荷葉,真是叫人流連忘返。

太液池的荷花與眾不同,它吸吮皇家之地氣,秉承大唐之遺風,在這里開得恢弘雅緻,賞心悅目,動人心魄。你看那荷花如水中的仙子,嬌媚可愛,韻味十足,一顆顆水滴亮若明珠,在葉上滾動;一朵朵荷花像是一個個少女,被風一吹,隨風搖擺,舞之蹈之,格外迷人。那些盛開的荷花露出黃色的花蕊,給漫漫荷塘帶來一池清香。

我漫步在太液池邊,一邊賞花,一邊感受荷塘的魅力。在偏西的水面上,有一「采蓮圖」雕塑,展現的是唐代宮中女子移舟采蓮,嬉戲其間的情景。池中一名女子在撐船劃行,兩名女子在船頭伸手採摘荷葉與蓮花,而岸上的另一名女子正呼喚她們快快歸來。岸邊的石頭上有這樣一首詩:「羅裙霓虹裁,芙蓉向臉開,泛舟煙波面,太液照影來。」活靈活現地反映了當年宮女們采蓮的景況。

太液池,又名蓬萊池,位於大明宮的北部,是唐代重要的皇家池苑。據考古工作者多次發掘和整體勘探,太液池分東西兩池,西池最大,呈橢圓形,東西長484米,南北寬310米,面積約14萬平方米。池中偏東有一土丘,高5米多,即蓬萊山遺址。東池略呈圓形,南北長220米,東西寬150米,面積約3.3萬平方米,兩池連接處僅3米多。而今的太液池基本是按原狀恢復的,並引來活水,使其長年碧波盪漾,綠水盈盈。

盛唐時的太液池蓮荷蓬生,滿池生香。從出土的淤泥看,其中夾雜著大量的荷葉荷花遺痕,許多還帶有莖乾和蓮蓬。由此可見,當年太液池「綠荷舒捲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蒔重」的盛況。難怪唐玄宗和楊貴妃常在此賞荷,並對身邊的左右說:「蓮花再美,能比得上我的『解語花』嗎?」對楊貴妃寵愛有加。

太液池的荷花開得多美啊,清香遠溢,沁人心脾,展現出一種壯觀之美,高潔之美,清新之美。花兒開在蓬蓬勃勃的綠色中間,枝幹立於清清靈靈的碧水之上。即使是花瓣兒落在蓮葉之上,而直愣愣地挺出一個碩大蓮蓬,那水下的蓮藕就更是令人喜愛了。荷花的美,不僅表現在外表,更在內心,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美,自自然然的美。

由此,我想到一些關於荷花的詩文。周敦頤的《愛蓮說》,用「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品格;詩人楊萬里則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描繪荷花的美麗。同時,他又以清新活潑的筆調,寫出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佳句,充滿了生活氣息和趣味。古人的詩已成為千古絕唱,那麼今天我們應該有什麼樣的荷花贊美詩呢?

生活就是舞台,有生活就有詩篇。據悉,如今的荷花種子有的已上過太空,培育出的荷花比普通的荷花顏色鮮艷,花朵碩大,生命力極強。你看,一朵荷花就是一首詩,一首現代的詩。

太液池的荷花靜靜地開著,遊人如織,來來往往,人們在品味著荷花的清香與美姿,同時心中也在醞釀著一個夢,一個明天的夢,未來的夢,美好生活的夢。

描寫荷花的唯美散文 範例2

荷花是安靜的。在風和日麗的時候,碧綠的荷葉一簇簇的簇擁著,既使很寬闊的水面,它們也奇怪的那樣緊密的生長,如眾星捧月般奉出幾朵粉色的或白色的花朵,散發著陣陣幽香,有人欣賞,它盡展國色天香,無人留戀它也獨自芳華,就這樣安靜的美,如定格在一個鏡頭里的畫面,沒有渲染和烘托,她的安靜超然世外有佛教的禪意。

我喜歡荷花。

荷花是靈動的。黃昏時候,度上人工修建的木橋,近水看荷。有風吹過,水面上會盪起一波一波的漣漪,扔塊石子下去,撲通一聲,驚飛幾只蜻蜓,一隻白色的蝴蝶也從荷花蕊里翩翩的飛起落到遠處的另一朵花間。雲層低低的,天氣有點悶熱,期盼著下點雨帶來涼意。這時我看到幾只紫燕低低的掠過水面,緊接著天空就飄落或疏或密的小雨,雨絲如織,被風隨意吹斜,真是一場及時雨,滿足我雨中賞荷的竊喜心。喜歡在雨天斜倚在迴廊看荷花,看那些雨中的荷花,此刻的荷是動態的,是靈動而有生命的。雨點打在荷葉上,在葉子凹下的窩里一掬滾動的水珠,猶如一隻翡翠的玉器里盛著一顆珍珠。先不說滿塘蓮葉的雨中風景,單只是荷花雨中娉婷的模樣,就讓人不酒心已醉。慶幸這雨讓我可以獨自享受這雨中的荷花,傾聽細密的雨打荷花的聲音,彷彿萬物都不存在只有我伴著荷花,荷花對我吟唱,這原始自然的音韻是任何歌手也唱不出的曲調,這聲音讓人寧靜而不傷感,孤傲而不寂寥,聞之如置身廟堂,誦一段經文聽一曲佛音,讓人超脫凡世靈魂飛升。荷花是有佛性的,是修行的花。我喜歡雨中荷花的這份禪意。

有風吹著荷花搖擺著舞蹈,雨點溫潤著荷花嬌艷欲滴,荷葉的清爽混合著荷花的香氣被風送到好遠,鼻息里充滿了這份任何奢華的法國香水也調合不出的味道。雨中的荷花真好,我真的喜歡雨中的荷花。

這份動態的美與安靜大不同,那安靜帶給人超脫俗塵的雅,這靈動帶給人活力四射和生命的朝氣蓬勃。一個安靜如處子,一個意態飛揚傲氣如虹如徹馬江湖的霸王。

我想起那首著名的《西州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古人對荷花的贊嘆可謂美矣極致。

幾次動了心思折幾枝荷葉一朵荷花供與案上,坐卧同在氣息同眠,借幾分荷花的靈氣點綴暗室生香,憑幾分荷花高貴陋室奢華,然而始終不忍心用我俗世的手污了它的高潔,扼殺了它生命的鮮活,更怕那俗世的脂粉污染了荷的香氣,還是讓它在水中明媚吧,美只能遠遠的欣賞,不能任意摧殘。

荷花是完美的,荷花同時也是俱有殘缺美的。我也喜歡李商隱的那句「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只是這句詩就讓世人愛這詩里的意境,愛荷花的這份殘缺的美,凋謝的殘花誰見過美的?只有雨中的荷才美,才有這份萬籟寂靜,雨打殘荷這份凋零的孤獨,這份空曠的幽靜,這份殘缺的荷是秋天獨特的風景。我喜歡荷花,也喜歡雨中的荷花,喜歡它從一葉浮萍長成荷葉,開出花朵,直到它生命的終結都是那麼優雅如仙子,如一位風華絕代的女子從幼年到遲暮,從日出走到夕陽西下,唯美而不消沉。

我看到雨中的荷的繁華,我聽到雨中荷的細訴,我愛夏雨中荷的倔強,我愛秋雨中荷的清爽,我是喜歡荷花的,尤其喜歡雨中的荷花。

描寫荷花的唯美散文 範例3

仲夏的七月,是一年之中廣州最悶熱的季節,也是小區噴水荷塘中,荷花盛開最美麗的日子。每天看著池塘內綠葉簇擁下的荷花,或玉色,晶瑩潔白,素雅清淡;或嫣紅,艷而不俗。或粉色,嬌而不媚,如此之美,美的徹心徹骨。每次經過塘邊,都覺得香氣襲人,心曠神怡,彷彿看到了一幅高雅素潔的水墨風景畫!

頂著炎炎烈日,漫步在荷塘邊的阡陌小路上,池水中溢滿了綠葉紅花,空氣中也縈繞著她們迷人的氣息,清爽而沁人心脾,絲毫不覺酷暑。陽光越燦爛,荷花便盛放得越嬌艷!微風輕起,兩岸樹葉婆裟起舞,池塘漣漪泛起,荷池盪漾,一層層碧綠的荷葉托著優美的荷花,輕輕地搖曳,翩翩起舞。清新淡雅的芬芳,引來花蝶飛舞,嬉戲其間,樂不思返;調皮的蜻蜓,扇動著透明的翅膀,從這朵花飛到另一朵花,與荷花快樂地嬉戲著,不肯須臾離開;始終在花蕊中「嗡、嗡」的蜜蜂,更是戀著盛開的荷花不捨得飛走,忙碌地采著荷花蜜。荷花悄無聲息地盛開,透著她那晶瑩的神韻。荷葉縫隙中冒出朵朵的荷包,有的花瓣已經全都展開了,露出了金黃色的花蕊和嫩黃色的.荷蓬,凝眸而望,彷彿她們在仰頭微笑,帶著陣陣醉人的清香迎面而來,似一位位風姿綽約的荷花仙子在舞動雙袖,嬌嫩的讓人不忍心碰她一下。她們開的炫目,開的美艷,不知如何形容才能描繪出她的美麗。想這荷花必是天生高潔之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天生君子之德,貴族之氣,集天地之靈氣於一身,在一塘之內,展露風姿,芬芳了花池,陶冶了人生,也醉了流年,非世上萬物之美不能及也。

在塘邊小亭長椅落坐,兩眼望荷,令人心情逐漸開朗,少了嶺南夏日的煩躁,淡了愁思,心曠神怡;小區住的人很多,自然少不了有的攀步跨塘廊橋,於遠處塘橋之上,眺望荷塘,當然眼前又是一番景色,水波粼粼,荷花點點,有如仙女下凡美景,令人思緒躍動;也有觀荷者,登高樓麴院,憑窗俯瞰,池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猶如聖女,純潔無瑕。逐引人步入一個神秘的境界,莊重,脫俗,飄逸。正可謂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仲夏的微風吹動一池荷葉,滿眼的碧綠鋪天蓋地,彷彿把這靈性的綠色渲染到極至,慢慢深沉般地彈奏出綠色的旋律。有的荷葉才只冒出一點嫩尖,可愛極了;有的已經長成手掌般大了;有的已經長成「大玉盤」了,生機勃勃。一片片荷葉挨埃擠擠,好象是一群兄弟姐妹,心連著心,親密無間。這時,吹來一陣風,「綠的海洋」霎時間波濤起伏,荷葉一片連著一片翻騰著,美麗極了。風停了,「綠的海洋」又平靜下來了。荷葉非常奇怪,一點也不沾水,雨水落到荷葉上,像珍珠落在盤子中,滴溜溜地滾動著,晶瑩剔透,一顆顆漂亮的珍珠,砰砰亂跳,真是「一陣風來碧浪翻,珍珠零落難收拾」。微風過處,莖稈托著花朵挺立於水面,在風中快樂地搖曳著,點點粉白點綴於碧綠中,空氣中流淌著荷花的幽香,說不出的一種賞心悅目。也只有這略帶白絨色的荷葉之綠,才能映襯出荷花的高貴、獨立、聖潔之美。

在這樣一個灑滿落日余暉的黃昏,我靜靜地獨坐於荷塘邊,望著一朵朵隨風搖曳的荷花,細心聆聽著她們的心語:縱然沒有耀眼的陽光,我依然擁有溫馨的夕陽;縱然夕陽已經西沉,我依然擁有似火的晚霞;縱然失去了似火的晚霞,我依然擁有柔美的月光,我依然要綻放自己獨特的美麗。望著夕陽下散發著別樣美麗的荷花,我想著,有朝一日,當我人生的夕陽來臨時,亦當如夕陽下的荷花一般,從容,坦然地活出真我的風采。

晚霞過後即使陷入沉沉的夜晚又有何懼?夏日的夜空,自有滿天的星斗閃爍,自有皎潔的明月朗照,一想起月下的荷花,讓人不禁想起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對於月下荷塘詩意般的描繪:「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月色的荷塘,月光輕柔如流水,靜靜地,瀉在荷花荷葉上。池水映襯著漆黑的星空,融合一體,而白荷,吸收了月華,又似乎有幾分像天上那抹璀璨的星了!一時間,竟分不清天地。煙塵飄散,脈脈深情都埋在這花間。不過畢竟是趁著月色的,風致與白日也早已有了些不同。荷花幾乎都是收攏著花瓣,有幾分綻放一日的憔悴,卻也仍保留著矜持,亭亭而立。

可以說,荷花無時無刻不是美的,因為她時時有一種淡定的、坦然的心境,從來不因驕陽的暴曬而狂躁,也不因夕陽的將落而沮喪。她總是讓每一天,每一刻都活出真我的風采,縱然是半開半落亦是一首詩,縱然凋零了,最後飄落在碧葉上的幾片花瓣,依然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依然是那般潔凈,一塵不染。

餘暇之時,坐在塘邊的涼亭中,沏了濃釅的香茶,聆聽著悠揚的音樂,看著滿池荷花,細聞悠悠花香,彷彿自己也化作了這荷花,融入進了碧綠無暇的滿池荷花之中。眺望遠方,滄海日月,深思古今之志,不乏清廉之士以荷為志,以此勉勵自己,人生於俗世,好似荷出於污泥,任憑時光流轉,獨醉於喧囂之中,保持安寧清靜之心!

描寫荷花的唯美散文 範例4

七月的江南,煙雨蒙蒙,楊柳依依,小草青青,花開半夏。蓮花開的如火如荼,嬌艷盛放。滿池的蓮葉葉隨風飄搖,滿池的蓮花暗香盈袖。醉一場風花雪月,飄一場夢里江南。風塵淼淼,水波輕柔,煙雨朦朧,花開傾國,美人傾城。雨,淅淅瀝瀝,紛紛揚揚,打在荷葉上,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

蓮花美艷,潔白無暇。就像你,從江南煙雨走出來的女人,穿著粉紅色的旗袍,披一頭如雨絲般輕盈柔亮的秀發,月亮一樣彎彎的眉毛,精緻小巧的鼻子,晶瑩剔透的皮膚,精巧紅潤的嘴唇,水蛇一樣柔軟的身材。你撐著一把紫色的小傘,踏一雙白色的高跟鞋,輕輕扭動著腰肢。

江南煙雨,美麗如畫。如花美眷,流年似水。蓮花在風雨里飄搖,點頭哈腰,在雨簾里嫣然起舞,向著我,向著你。七月的蓮花,開的楚楚動人,有的一身雪白,有的,一身粉紅,有的,散發著黃色的光彩。風,輕輕地漫過蓮花,洋溢著淡淡的花香,彷彿是你身上獨特的味道。

江南的雨,如此多情。細細膩膩,像你一樣,溫柔似水。你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清澈含情,透著善良,透著柔情,透著嫵媚,透著笑意。江南的雨,彷彿從你眼裡緩緩流出的淚滴,涼涼的,晶瑩透亮。你的眼淚,彷彿會說話的雨滴,藏著多少江南煙雨里的愛情故事,藏著多少曖昧的情感。

江南的風,如此輕柔。輕輕吹動你的秀發。你的美,你的媚,因這一頭長發更顯飄飄欲仙。發如雨,輕飄飄,散發著柔亮的黑色光澤。你的發,柔亮動情。像瀑布一樣,一瀉千里。它,洋溢著淡淡的洗發水的香氣,從身邊走過,了你,醉了我,醉了靈魂,醉了花花草草,醉了山山水水。

江南的花,遍地開放,五顏六色、生機盎然。江南的花,品中繁多,而你,最喜歡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花型美,各種顏色都有,但,你獨愛白中帶紅的蓮花。這蓮花,如羞澀如純潔的你,如清新美麗的你,如柔中帶剛的你,如纖塵不染的你,如水靈而素心寡慾的你。

江南的蓮花,江南的你。你生在江南,染上江南如夢如痴如醉的氣質。江南的天空,下著雨,飄著霧。你撐著小花傘,漫步在荷塘的花叢里。草叢里,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白的、黃的、紅的、紫的、粉的。我摘一朵紫色的小花,插在你的秀發間,你更顯嫵媚秀麗。

我們相遇、相知、相愛在蓮池邊。江南的風,吹動你的秀發。江南的風,輕輕吹動池裡的蓮花。花香與你的發香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飄進我的鼻息,醉了我的心房。蓮池邊,你依偎著我,我依偎著你,我們談論唐詩宋詞,談論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唱著關於蓮花的歌謠。

七月的江南,百花齊放,夏情綿綿,夏色斑斕。你說,你要離開,不知什麼時候回來。而我,只能信守我們的約定:每年的六月,蓮花不謝,你便歸來。親愛的,你就是眼前的蓮花,如仙女出塵,美若天仙。你的笑容,如蓮花一樣光彩四溢,絢爛嫵媚。你的眼睛,像蓮花一樣純潔,藏著溫暖的笑意。(美文網 www.meiwen.com.cn)

等你,在七月蓮花盛開的煙雨江南。等你,是一種煎熬,但也是一種深情的思念,更是一種浪漫的享受。享受著我們一起撐著傘走過的江南煙雨,享受著我們共同留戀過的蓮池風景,享受著我們在蓮池邊的風花雪月。擇一城白首,遇一人終老。這江南煙雨地,就是我要與你白頭偕老的地方,而你,就是我要陪伴終老的人。七月的蓮花如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在你手裡,不舍不棄;來我懷里,或讓我住進你的心裡,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Ⅱ 餐廳服務員儀容儀表要求

賓客同服務員接觸的第一印象就是儀表。因此,注重儀表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它既是餐廳接待規格、服務水平 的形象體現,又是尊重顧客的顯著標志,也是招待顧客、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良好方式。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一個餐廳服務員的儀容要求,希望能幫到您。

餐廳服務員的儀表要求

儀表是指服務員在餐廳服務工作中的形象。換句話說,就是服務員在服務活動中的姿態外表。賓客同服務員接觸的第一印象就是儀表,即整體外觀,是禮貌修養的主要標志之一。近年來,由於餐廳服務規格、服務水平相應提高,對服務員的儀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注重儀表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它既是餐廳接待規格、服務水平的形象體現,又是尊重顧客的顯著標志,也是招待顧客、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良好方式。

氣質是人的心靈、性格、修養、情操的外露,它依附於形體,是精神的顯現。氣質往往是只能感受,不能觸摸,可以意會,難以言傳,象秀氣、靈氣、洋氣、土氣、呆氣、傻氣便是如此。同時,氣質也是一種風范,它規范人的行為,制約人的舉止,約束人的感情,給人的個性塗上光澤,從而使其品格產生美的感覺,放出美的異彩。服務員的氣質應當是質朴、自然、靈秀、清麗,通過環境、修養、閱歷、學識等因素加以培養,用時代精神和美好的心靈來熔鑄,通過健美的體形,輕盈的步姿,靈巧的動作,青春的活力,晶亮的眼神,愉悅的情緒展示“儀態俊秀”,“神氣十足”,“氣韻生動”。在這方面,服務員要忌諱酸氣、腐氣、俗氣、呆氣、銅臭氣和媚氣,養成正直、純善、溫柔、文靜的品質,獨具特有的職業魅力。

風度是指在精神因素作用下,人的舉止、裝束合乎審美標準的一種表現。它是思想、性格、氣質的自然流露,也與職業、性別、年齡、文化素質、民族、個性有直接的聯系。一個人的風度雖然不完全取決於相貌、衣著和打扮,但可以通過帶有藝術創造的巧妙修飾,使之更為完善,求得自然美的統一。

風度貴在自然,風度能體現職業特徵。服務員的風度應該是自然瀟灑的舉止,穩重大方的姿態,簡潔親近的言辭,整齊合體的衣著,彬彬有禮的手勢,以及合乎分寸的待人接物,要做到端莊、穩重、含蓄,特別是遇到不文明不禮貌的顧客時,更要能剋制自己的感情,冷靜、禮貌地處理問題,平息糾紛。服務員切忌無精打采,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顯露不耐煩的情緒,更不準怒形於色,要實行微笑服務,待客和顏悅色,使人感到熱情可親。那些狂放、粗野、點頭哈腰、猥瑣、騷首弄姿、步態慌亂、動作緩慢等習性,都應在改正之列。

服務員容貌方面的要求

餐廳服務員首先要精神飽滿,熱情洋溢,溫文而雅,彬彬有禮,穩重端莊,不卑不亢,面帶微笑,和藹可親。服務員適度的表情,可向賓客傳遞對他們的熱情、敬重、寬容和理解,給賓客帶來親切和溫暖。服務員要做到面容潔凈,發型大方,女發不宜梳得太高,不留怪異發型和披肩發。如需化妝,描眉、塗口紅宜淡妝,應是在容貌自然的基礎上略加修飾,不宜艷抹,使賓客感到有活力,淡雅自然是淡妝所必須堅持的原則。指甲要經常修整,不準留長指甲,不準染指甲。男服務員的頭發不要太長,以齊發際為限,不留胡須和長鬢角。

服務員姿態方面的要求

服務員姿態主要包括站姿、走姿、蹲姿、手姿、身姿等。在服務工作中,服務員的姿態應具有一定的規范性,它不僅是個性的表現,反映一個人的修養氣質,而且還是文明禮貌的標尺,包含著審美功能。服務員的姿態應站如松,行如舟,腳要穩,手要輕。男性要有陽剛之美,強勁、穩健、利落、有力;女性要有陰柔之美,以曲線的柔和,身姿的婉約,表畝絕現出端莊、嫻靜、秀雅輕盈的韻律美。

在站姿方面,身體站立的重心落在兩腳的中間,挺胸收腹吸齶,腰直肩平,型臘目光平視,面帶笑容,雙臂自然下垂或在胸前、體後交叉。兩腳跟並攏,其夾角為45°至60°,也可兩足並立,相距一拳間隔,腳尖略向外。雙手不得叉腰、抱胸或插入衣袋,腳尖不可隨著音樂打拍子;身體不可東倒西歪,依靠物件。

在步態方面,要求步伐輕盈而穩健,上體正直,身體重心落在腳掌前部,頭正微抬,目光平視,面帶微笑。腳尖應對正前方,兩腳軌跡為一條線或兩條緊臨的平卜耐滑行線,步速適中,以一分鍾為單位,男服務員應走110步,女服務員應走120步。合適的步速反映出服務員積極的工作態度,是客人樂於看到的。步幅對餐廳服務員來說一般不要求過大,因為步幅過大,人體前傾的角度必然加大,服務員經常手端物品來往,較易發生意外。另外,步幅過大,再加上較快的步速,容易讓人產生“風風火火”的感覺。所以,男服務員的步幅以40厘米左右為宜,女服務員步幅在35厘米左右為宜。服務人員在飯店內,一般靠右則行走,與賓客同行時,應讓客人先行(引座員及接待員除外);遇通道比較狹窄、有賓客從對面走來時,服務人員應主動停下來靠在邊上,先讓賓客通過,但切不可背對賓客。走路姿勢與心情有關。心理學家認為,低垂著頭,雙肩晃動或駝背,會表示此人精神不振,消極自卑。故此,要培養自己對事業、對生活充滿信心和樂趣,這樣你走起路來,亦會精神百倍,富有活力。

在坐姿方面,作為餐廳工作人員,以坐得文雅自如為上,其要求是:坐得端莊、穩重、自然。入座時,略輕而緩,但不失朝氣,走到座位前面轉身,右腳後退半步,左腳跟上,然後輕穩地坐下。穿裙子的女子入座時,要用手把裙子向前攏一下,坐下後上身正直,頭正目平,嘴巴微閉,面帶微笑,腰背稍靠椅背,兩手交叉放在兩腿上,有扶手時可雙手輕搭於扶手上,小腿與地面基本垂直。兩膝間的距離,男子以松開一拳為宜,女子則不分開為好。落坐時要根據凳面的高低及有無扶手與靠背,注意兩手、兩腿、兩腳的正確擺法。另外還有些坐姿亦是可以的,如“S”型坐姿,這種坐法適於側面交談;“腳戀式”坐姿,兩腿膝部交叉,一腳內收與前腿膝下交叉,兩腿一前一後著地,雙手稍微交叉於腿上。無論哪一種坐姿,都要自然放鬆,面帶微笑。但切忌下列幾種坐姿:二郎腿坐姿,擱腿坐姿,分腿坐姿,“O”型腿坐姿。坐姿中特別忌諱前俯後仰,或抖動腿腳,這是缺乏教養和傲慢的表現。

在蹲姿方面:飯店服務員對於掉在地上的物品,應採用優美的蹲姿把物品撿起來。若撿身體右側的物品,下蹲時應左腳在前,右腳稍後,兩腿靠緊向下蹲,左腳全著地,右腳跟提起,右膝低於左膝,右膝左側靠於左小腿內側,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勢。臀部向下,基本上以右腿支撐身體。男服務員兩腿之間可有適當的距離,而女服務員一定要將腿靠緊。若撿身體左側的物品,姿勢則正好相反。

在手勢方面,手勢是一種最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言”,它是餐廳服務人員向賓客作介紹、談話、引路、指示方向等常用的一種形體語言。要求正規、手指自然並攏,手掌向上,以肘關節為軸指向目標,同時,眼睛也要轉向目標,並注意對方是否已看清目標。在介紹或指路時,均不得用一個手指比劃。談話時,手勢不宜過多,幅度不宜太大。在使用手勢時,還應注意各國的風俗習慣。

人的體形、相貌是天生的,是難以改變的,但人的體形、相貌的某些特定部分,又是可以根據服務工作的要求,有意識地進行鍛煉、糾正、塑造的。如有輕微駝背的人,可以有意識挺胸,予以糾正,即使有不良的容貌表情,也是可以通過心理的調節控制,拋棄不愉快的心境,達到改善面部表情的目的。

服務員服飾的要求

服飾即是衣著,它可以美化人的形象(襯托外在的體型美,折射內在的心靈美),增強和提高人自身的審美價值,要達到真(合情合理、適度,與儀表相一致)、善(蔽體禦寒、免受侵害、有適用性)、美(款式富於時代氣息,格調顯現個性特徵)的統一。

服務員著裝應當與人體、環境、社會相協調,特別應服從工作需要,以便於操作、不分散客人注意力為前提。一般來說,服務員不宜穿質地華貴、顏色鮮麗、款式復雜的大禮服,不宜穿牛仔褲、拖地裙、大擺裙、舊式旗袍和帶水袖的戲裝,不宜穿練功鞋、高跟鞋、響釘鞋、拖鞋、長筒靴等;不宜戴禮帽、涼帽、花帽、風雪帽和有色眼鏡;不宜圍紗巾、披肩、長圍巾等。穿著要規范化,穿西裝要帶領帶或扎領結,穿皮鞋。上裝、領帶、襯衣、褲子、鞋襪的式樣、花紋、色調要協調,衣著要整潔。整潔是服飾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是服飾的靈魂。工作服要經常換洗,穿前要燙平整,不準穿臟工作服上崗,襯衣也要經常換洗,不準穿袖口有污垢的襯衣上崗。皮鞋要天天擦拭,保持光亮。另外,服務員的服飾要視不同餐廳的具體情況而定,象北京仿膳飯店,服務員一律著旗袍;廣東的白天鵝賓館,服務員都穿做工精細的時裝,這是為了保持企業的整體形象和經營特色。

餐廳服務員達到以上幾個方面的要求,平時要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提倡端莊大方、整潔美觀的服飾,要提高文化修養,追求完善的美,裝束打扮應與自已的身份、年齡、特點相和諧,即有職業特點,又有時代風貌,並被人們所接受和贊賞。

Ⅲ 急求 男女不同成人禮及其發生的原因

對於當今中國人,成人禮的概念其實很模糊,當然,行過成人禮的也不少,相信大家不少都有在廣場上國旗下集體宣誓的經歷。

冠(笄)之禮是我國漢民族傳統的成人儀禮,是漢民族重要的人文遺產,它在歷史上,對於個體成員成長的激勵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其實它對我們生命過程的影響力,遠遠超過當今流行的所謂「成人儀式」。華夏先祖對於冠禮非常重視,所謂「冠者禮之始也」,《儀禮》將其列為開篇第一禮,絕非偶然。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學者彭林先生指出,先民為跨入成年的青年男女舉行這一儀式,是要提示行冠(笄)禮者: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孺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踐孝、悌、忠、順的德行,才能成為合格的兒子(女兒)、合格的弟弟(妹妹)、合格的公民(對於過去,即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輩,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惟其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合格的社會成員人。因此,冠禮就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中國社會發展到今天,由於各種原因,丟失了很多可以承載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氣度的傳統。「儀禮」就是其中之一。「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種寓教於「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是我們民族特有的人文傳統。禮樂文化強調秩序與和諧,這一民族文化傳統的回歸,無疑會給我們龐大的民族帶來屹立風雨的底氣,給庸俗文化有泛濫趨勢的當今,帶來一股雅正的新風。

自然,古人追求的「禮義」我們並不需要完全照搬,而且,按照「禮」的內涵,講的是「恰如其分」,而不是一味恭敬。作為文明的傳承者,我們需要在尊重文明傳統、汲取既有文明合理內核的基礎上,為傳統冠禮注入新的時代精神。我們現在學習、創新和實踐新的冠禮,就是為了繼承這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了讓民族傳統禮儀對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明、激勵青年人的成長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繼承傳統冠禮對青年人負責、仁義、孝廉等正面激勵價值的基礎上,我們更應積極尋求通過適當方式,在冠(笄)之禮中啟發青年人愛國、進步、理性、奮進等應有的精神品格。

============================================================

笄 禮

笄禮作為女孩子的成人禮,象男子的冠禮一樣,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種儀式,在舉禮的程序等問題上大體和冠禮相同。但也有許多問題需要另行強調明確。

一 行禮的意義

笄禮的古義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礎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顯的時代烙印,笄禮的古義,是女子訂婚(許嫁)以後出嫁之前所行的禮。明顯將女子的社會責任縮定在狹小的范圍內;不過,我們不應該以時代的限制為由就放棄儀式本身的神聖和象徵作用,實際上,完全可以在此基礎上賦予時代的新意。我們會發現,笄禮的象徵意義和冠禮一樣重大,同樣是對人生責任、社會角色的提醒——當然,這個社會責任的內涵是根據時代的進步調整了的。女子需要獨立、自強,不過女子的自強不需要以男人強大的方式來湮滅自己的柔美。關於這二者之間的矛盾,我們其實已經走了誤區,女子要「平等」,舉手投足間向男人看齊,沒有了優雅,多了幾分粗魯……所以,在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她如何正確認識美麗和自強的關系,是一種很有意義的事。我們必須承認,笄禮的行禮方式帶有女性特有的柔美:一頭長發,一根發笄,細心梳成一個秀美的發髻,鄭重簪上發笄……這一過程體現了女性的柔美,暗示了女子將以與男子不同的方式支撐起我們這個世界。

二 行禮年齡

《周禮》及古代習慣,都是十五歲左右行笄禮,最遲二十歲。考慮到時代發展、笄禮意義的調整,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要讀書,完成學業。所以,這個時間放在高中畢業18歲為宜。

三 行禮日期

關於這個日期,前面冠禮部分已經詳述,故不加追述,只追加一個日子:農歷三月三-女兒節(上巳節)。這是發源於兩千多年前的華夏節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韓國流傳。目前, 「女兒節」已經是日本五大重要節日之一了。所以,建議在這一天進行笄禮,不僅是傳統禮儀的事,同時對民族節日復興也有重要的意義。

四 注意問題

笄禮的儀節及用服,文獻缺乏記載。但綜合各種資料來看,整個行禮程序,笄禮與冠禮基本相同,只在幾處細微方面略有差異。

1 賓、有司、贊者等參禮者宜由女性擔任。行禮地點宜於堂室。

2 加笄:古禮女子笄禮同男子冠禮一樣,也有三加、二加等。冠笄盛於盤中,上面蒙以帕,由有司執之。男子三加分別是巾、帽、襆頭,女子也有紛繁的釵冠。條件許可下,可分別加笄、簪、鳳冠。考慮到現今的實際情況,簡化舉禮時只一加即可——即由正賓鄭重地為女子梳頭,加笄。發簪、發釵這些東西在今天依然很流行,所以比起男子的首服,要容易得多。笄禮用服,文獻幾無記錄,所以,下面的關於笄禮的儀程,我基本上是參考男子冠禮來的。

3 關於頭發長短:現在有許多女孩子習慣留短發的,這和儀式的方式直接沖突,不能不說是一個問題。關於這個我們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建議,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五 笄禮的簡明操作儀程

【准備活動】

1 筮日:即定日期。定在成人者生日(公歷農歷皆可)或對其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不過,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不適合行禮——春節、中秋,家人團聚的日子,不宜請人來參加;清明主祭祀,主題不相符,家廟無法兩用。

2 筮賓、戒賓:即確定參禮人員,並以請帖或各種通訊方法邀請.對於正賓,宜由父母提前三日(最遲一日)登門邀請。

參禮人員:

笄者;
主人——一般為笄者的雙親;
正賓——有德才的女性長輩;
有司1人——為笄者托盤的人;
贊者1人——協助正賓行禮,一般為笄者的好友、姊妹;
觀禮者若干。

3 器物陳設:場地、服制、禮器、音樂等。

場地:古時笄禮在「家廟」之中進行,並且在正堂東邊還需搭建設施,稱為「東房」。建議在庄嚴肅穆、安靜開闊、文化氣息重的場地。如孔廟、學校等。

[服制]

1.采衣:采衣即未行禮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據冠禮的資料:樣式是短褂褲,緇(黑)布為衣,朱紅色的錦邊——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議可以穿明麗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雙鬟髻。

2.初加:發笄和羅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緣沒有文飾,腰帶用普通的細布帶。

3.再加:發簪、曲裾深衣。

4.三加:釵冠。正式的大袖長裙禮服,上衣下裳制。佩綬等飾物。

衣服的擺放:按順序分別疊好、衣領朝東,由北向南依次置於席上,席置於場地東側;要加的發飾,由有司捧在盤里,立於場地西冊,面朝南,從東到西排開,依次是:發笄、發簪、釵笄。

說明:三次加笄的服飾,分別有不同的蘊義,象徵著女孩子成長的過程——采衣色澤純麗,象徵著女童的天真爛漫;色淺而素雅的襦裙,象徵著豆蔻少女的純真;端莊的深衣(尤其是曲裾的),是公認的最能體現漢民族女子之美的服飾,象徵著花季少女的明麗;最後隆重的大袖禮衣則反映了漢族女子的審美取向——雍容大氣,典雅端麗。

[禮器]
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議用古樸造型的酒杯。
②飯1份:可以用淺盤或小碗象徵性地鋪一層米飯即可,備竹筷一雙。
③小幾一個:作為置醴酒席的幾案,上面放醴酒1杯,飯1份
④席子3張:1張置於場地東側,用來放置要穿的三套漢服。另2張並列置於場地中央偏西側,放座墊(是用來跪坐的)。
⑤盥1個:用普通的盆加水,備毛巾及溫和的洗手液即可,置於放漢服的席子北側。
⑥香爐,香
⑦國旗掛圖1張
⑧觀禮者座墊若干。

[音樂] 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華夏的禮樂文明是一個整體,禮樂不可分。整個儀程中當然少不了絲竹管弦。但希望選擇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琴、箏等樂器最好。

【笄禮儀程】

1.迎賓:主人立於東面台階位等候賓客;有司托盤站在西面台階下;客人立於場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後),換好采衣采履,安坐在東房(更衣間)內等候;音樂演奏開始。

2.就位:有嚴格的順序。正賓來到,父母親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規揖禮後入場,主賓落坐於主賓位;客人就座於觀禮位;賓客都落坐後主人才就坐於主人位。

3.開禮:主人(父親)起身,簡單致辭,可以說: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禮,感謝各位賓朋佳客的光臨!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禮正式開始!稍頓片刻,說,請某某入場拜見各位賓朋!

4.笄者就位:贊者先走出來,以盥洗手,於西階就位;笄者走出來,至場地中,面向南,向觀禮賓客行揖禮。然後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贊者為其梳頭,然後把梳子放到席子南邊。

5.賓盥:就是正賓洗手做准備。正賓先起身,主人隨後起身相陪。正賓於東階下盥洗手,拭乾。相互揖讓後主賓與主人各自歸位就坐。

6.初加:笄者轉向東正坐;有司奉上羅帕和發笄,正賓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然後跪坐下(膝蓋著席)為笄者梳頭加笄,然後起身,回到原位。贊者為笄者象徵性地正笄。笄者起身,賓向笄者作揖祝賀。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從有司手中取過衣服,去房內更換與頭上幅盡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7.一拜:笄者著襦裙出房後,向來賓展示。然後面向父母親,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一次拜。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8.二加: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發釵,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贊著為笄者去發笄。正賓跪下,為笄者簪上發釵,然後起身復位。贊者幫笄者象徵性地正發釵。賓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取衣協助,去房內更換與頭上發釵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9.二拜:笄者著深衣出來向來賓展示。然後面向正賓,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二次拜。這次是表示對師長和前輩的尊敬。

10.三加: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釵冠,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贊者為笄者去發釵。正賓跪下,為笄者加釵冠,然後起身復位。贊者幫笄者正冠。賓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取衣協助,去房內更換與頭上襆頭相配套的大袖長裙禮服。

11.三拜:笄者著大袖禮服、釵冠出房後,向來賓展示。然後面向國旗,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三次拜。這次是表示傳承文明報效祖國的決心。

12.置醴:有司撤去笄禮的陳設,在西階位置擺好醴酒席。正賓揖禮請笄者入席。笄者於是站到席的西側,面向南。

13.醮子:正賓向著西邊,贊者奉上酒,笄者轉向北,正賓接過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辭曰:「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笄者行拜禮,接過醴酒。正賓回拜。笄者入席,跪著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後持酒象徵性地沾嘴唇,再將酒置於幾上,有司奉上飯,笄者接過,象徵性地吃一點。笄者拜,正賓答拜。笄者起身離席,站到西階東面,面朝南。

14.字笄者:就是給笄者取「字」。正賓起身下來面向東。主人起身下來面向西。賓為笄者取字,念祝辭曰:「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甫。」笄者答:「某雖不敏,敢不夙夜祗來。」笄者向賓行揖禮,正賓回禮。正賓復位。

15.聆訓: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對其進行教誨。具體內容父母酌定。笄者靜心聆聽,在父母說完後答:「兒雖不敏,敢不祗承!」。對父母行拜禮。

16.笄者揖謝:就是笄者分別向在場的所有參禮者行揖禮以示感謝。笄者立於場地中央,先後行揖禮於:正賓、客人、樂者、有司、贊者、旁觀群眾、父母。受禮者微微點頭示意即可。

17.禮成:笄者與父母並列,全體起立。父親面向全體參禮者宣布:小女某某笄禮已成,感謝各位賓朋嘉客盛情參與!並與笄者向全場再行揖禮表示感謝……贊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掃笄禮場地。

至此,笄禮結束。

男子成人禮——冠禮

一 冠禮的年齡和時間

《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子20歲、女子16歲為成人的年齡門檻。冠禮基本上在此時舉行;同時也考慮到現實情況——由於我們現在大多數高中生畢業的年齡在18歲,這基本是一個人生的分界點,「18歲成人」不僅符合時代特點和法律要求,也結合了當代青年人身體發育成長的規律,因此我們建議:舉行冠禮的時間,最好在行禮者18歲生日前後。當然,一些已過18歲的年輕同胞,出於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對冠禮的實踐願望,雖然已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成人儀式」,但也可以參加冠禮活動。不過,宜在20歲之前而不宜過晚。

冠禮的日期,古人是通過「筮日」即用占筮的方式加以確定。此當棄之不用。我們建議,具體日期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單獨舉禮時,定在成人者生日(公歷農歷皆可)或對其有重要意義的日子。(各家庭根據具體情況酌定)考慮到成人者基本為有上學時間安排的中學生,我們建議,舉禮日可向學校請假一天(或半天),而學校也應該給假一日以方便孩子們在家舉行冠禮。(期待這能成為一種傳統)

·集體舉行冠禮時,宜定在有文化內涵及紀念性意義的日子。比如國慶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女兒節(特別適合女孩子行笄禮)、黃帝誕辰日、孔子誕辰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等等。

二 冠禮的地點

古時冠禮在「家廟」之中進行,並且在正堂東邊還需搭建設施,稱為「東房」。考慮到現實情況,我們建議,單獨舉禮時,可在家庭及附近的開闊地帶。集體舉禮時,可在學校廣場、學校大廳、公共文化場所(尤以文廟等處為佳)等地。尤其是單獨舉禮時,因為現實居住條件的制約,應該靈活處理。如果有單獨的庭院的,可在家裡的庭院中進行。如果是住高層樓房的,在家居面積很大的條件下,可以把客廳專門騰空,做適當的布置後舉行。否則,居住面積不大的話,還是最好到小區廣場、草坪等比較開闊的地點舉行。當然,也可以暫借一些公共文化場所的廳堂等進行。為了其神聖性,必須是一個相對安靜的場合.

古時行冠禮有所謂「階」的講究,有司(捧冠的人,也稱執事)依次排開,正賓在為冠者「三加」時需要依次走下不同的「階」。曾有實踐者,在院落地面上劃出房子及階型,我們認為其實可以不必過於拘泥。只要掌握大致的方位講究,有司依次托盤捧冠站好就可以了。

三 冠禮的參加人員

參照古禮要求,結合時代實際,我們建議組織以下人員參加冠禮(當然,也未必需要過於拘泥,可根據實際情況酌定)。這是單獨舉禮時的人員,若是集體冠禮,可酌情增加規模。

①冠者1人(就是舉行成人儀式的成年者本人)
②主人2人(按照古代的宗族制度,必須由宗子等男性宗親長輩擔任,一方面嚴格的宗族制度在今天並沒有普遍流傳;另外,主人只限定於男性宗親,本身具有一定歷史觀念的局限,所以,當今作為主人的,冠者的父母雙親比較合適。)
③正賓1人 (就是為冠者擔任加冠的德高望重的那個人)
對即將成年的男孩子,必須強調其作為男性的社會角色,正賓必須符合德高望重的要求,才可作為及冠者的人生向導和社會楷模。其威嚴的祖父、父親等男性長輩應該是最合適的人選;儒家文化里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所以,請德高望重的師長擔此責任也是不貳之選。)
④贊者1人(就是協助正賓加冠的助手,也協助冠者梳發、更衣等,可選擇師長、兄姊、好友等適當人選)
⑤有司3人(即為冠者托盤准備所加之冠的人,可選擇好友、兄弟姐妹等適當人選)
⑥客人若干(可邀請師長親友等若幹人觀禮)

四 冠禮所需的服飾及擺放方法

宜遵循古制,以周制、漢制、唐制、明制為宜,綜合各種因素考慮,我們建議以明制為標准範本。建議准備以下漢服以行冠禮:
(具體名詞無法詳細解釋,請參考天漢網有關漢服知識帖)

童子服:即未行禮之前換上的漢服。叫做采衣。這種衣服以緇布為衣,而飾以錦邊,錦一般用朱紅色。穿采履。可以暫穿普通的布鞋。正式舉禮之前,孩子脫去平常的衣服沐浴後換上童子服。

「初加」所用:幅巾、深衣、大帶、納履。考慮到漢式鞋子復興的實際,在整個冠禮過程中,可以一直穿布鞋而不必更換。准備一件直裾深衣,一條普通大帶。

「再加」所用:帽子、襕衫、革帶、系鞋。

「三加」所用:襆頭、公服、革帶、納靴。

考慮到現實情況和同胞的各種實際困難,我們可以暫時不必拘泥於那麼多,我們設計了最簡化版本的冠禮所需服飾清單(簡化版冠笄之禮的具體操作詳見第五部分)

中衣1件(代替童子服),比較好的深衣1件(舉禮過程中可不更換),自製軟裹襆頭1個或可系帶的小巾1個(因為沒有那麼多冠可加了,所以奉冠的有司可撤減為一人),布鞋1雙。

衣服的擺放方位:公服、襕衫、深衣,分別疊好、衣領朝東,由北向南依次置於席上,席置於場地東側。

將要加的冠,由三位有司捧在盤里,立於場地西冊,面朝南,從東到西排開,依次是:襆頭、帽、巾。

除冠者外,其它包括主人在內的參禮人員,有漢服最好,沒有也可以著日常服裝,但應注意莊重和整潔。忌披頭散發、穿脫鞋、短褲等裝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應穿APEC會議裝、中山裝、旗袍等衣服。

五 冠禮所需的其它物品准備

基本同笄禮,故略。

六 冠禮中所用到的常用行禮動作

①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②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七 冠禮儀程中的取「字」問題

先民姓氏文化中的表「字」風俗,這也是冠禮中很重要的儀式程序之一。

姓、名、字、號,是漢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結構,先民中許多歷史名人都有神采飛揚的「字」與「號」。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呼籲,恢復國人取字的風俗,並從歷史、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論述了其積極價值。我們建議,舉行冠禮的家庭,不妨嘗試給孩子取一個意韻雋永、有勵志作用的格調高雅的「字」,至少,它會給孩子們的一生帶來更加豐富的人生體驗,有百益而無一害。

具體的起法,研究傳統姓名文化的人士皆指出,表「字」重在激勵人生,重在鞭策與鼓勵之情。取字者,在傳統冠禮的設計中,多被賦予了德高望重的主賓,我們建議,冠者父母親若有意給孩子取字,不妨先行和正賓商議,傾聽其意見後加以確定,然後在正式舉禮時由主賓親自授予冠者,此程序古禮稱為「字冠者」。

八 關於舉禮前的沐浴

古時行冠禮及其它儀禮,提前沐浴齋戒大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清爽和衛生固然是講究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藉此表達對文化傳統的敬意、塑造儀式的神聖性和莊重感。試想,形容邋遢蓬頭垢面的孩子,即使穿上美麗的成人禮服,也沒有多少莊重和神聖可言。冠禮前的沐浴,原則上,每個參禮及觀禮者都應做好,尤其是冠者、主人、正賓、贊者、有司等主禮人員,重點是冠者和正賓。冠者沐浴更衣,可表達對成長的期待、對神聖儀禮的敬畏,正賓神清氣爽舉止得當,可體現對主人盛情邀請的尊敬和感謝、對冠者成年庄嚴時刻的尊重。尤其是作為冠者的孩子,都是青春活潑的少年,常喜運動,愛出汗,更要悉心沐浴更衣,做到干凈、得體。依據傳統,舉禮時冠者需要著襪正坐於席上,預先搞好衛生,也可以避免可能產生的不雅及尷尬。

九 冠禮的儀程

基本同笄禮,惟有所加元服不同,分別為:襆頭、帽、巾。程序略。

十 儀式中禮辭的撰寫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冠禮贊辭,一種是冠者誓詞。可以參考海內外公祭黃帝孔子等所寫禮辭,結合舉禮學校特點,由教師和學生自行撰寫。格式上宜採用詩經式的四言詩文。

附參考贊辭:
《東莞台商子弟學校成年禮祭中華民族列祖列宗文》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

維 公元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東莞台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率全體董事及教職員工生,為辦理高中部二三年級學生成年禮大典,謹以香花供果,敢昭告我中華民族,列祖列宗大位之前曰:

維我中華,東亞之光,炎黃世胄,鴻圖大同;四維八德,衛道充充,詩禮教化,溫馨融融;聖人制禮,正俗易風,士冠揖射,傳世隆弸;庠序之義,興學樹人,交流兩岸,文化同功;潢涌福地,四水歸堂,巍峨黌宇,巨擘輝煌;台商子弟,天倫圓夢,進學受教,儒道為重;遵古禮行,儀節典範,詩書義理,實踐於茲;吉時令節,遵禮為之,殷殷學子,伏祈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