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旗袍的歷史文化
一、旗袍發展的歷史
清朝男人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0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文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旗袍是中華女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服裝。說到傳統,人們總要想到封建主義的保守 、 封閉,還有封建主義對婦女的各方面的禁錮。數千年來,中華女性的著裝是嚴肅的。直到現在,嚴肅而正規的「職業女裝」仍然占據著中國女性服裝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發展的過程
服裝不能脫離人體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樣。女性的頭、頸、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旗袍的審美,似乎可以從這里談起 。
(1)旗袍之源~~「棗」(Zao三聲)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與旗袍棗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把旗袍視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雖看似無大錯,但卻難免有望文生義之嫌。
(2)民國之初旗袍開始了悄然過渡和發展。
民國20世紀初,中國政治風雲跌宕。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剪辮發,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都在為新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3)民國初期20年代出現的倒大袖與新樣式。
民國20世紀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3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本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國女裝最光輝燦爛的時期,而30年代又可謂這一時期燦爛的頂峰。也就是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
民國的30~40年代,旗袍迎來了它的第二個黃金時代
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可說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50年代裡~~旗袍也有過燦爛的一瞬間,那是因為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如果說服裝也有流行的話,那流行的主導已轉向平民化。
(5)在中國的60年中葉~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從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對傳統民俗文化的一場浩劫,也是旗袍經歷的災難期。
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輝煌難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經遠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來開放後的國土上顯得有些落伍了。
B. 上班可以穿旗袍嗎
1. 穿著旗袍上班適宜性取決於工作環境。在正式的商務場合,如大家都遵循正裝禮儀,那麼穿著旗袍可能不太合適。然而,在著裝較為寬松的工作環境中,旗袍可以作為一種時尚而大方的選擇。
2. 旗袍本身具有優雅的氣質,但穿著時應避免過於張揚或強調身體曲線。在日常工作場合,選擇簡單、朴實的旗袍款式和顏色更為恰當,避免給人以出席晚會的錯覺。
3. 旗袍,作為中華女性傳統服飾的代表,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及女性國服。盡管關於旗袍的確切定義和起源時間仍有不少爭議,但它無疑是中國悠久服飾文化中最為璀璨奪目的表現形式之一。旗袍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有學者認為其根源可追溯至先秦兩漢的深衣,到了民國時期,它已成為女性最普遍的服裝之一,並被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到了2014年11月,在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國家領導人夫人們的正式服裝。
C. 為什麼旗袍要在兩邊開衩
旗袍在兩側開衩,這一設計初衷不僅是為了方便行走和進行日常勞作,更是為了展現女性獨有的風姿與韻味。行走間,隨著步伐的移動,開衩的旗袍輕輕搖曳,流露出一種含蓄而迷人的美感。
旗袍,作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國粹」和「女性國服」。其歷史淵源深厚,可追溯到先秦兩漢時期的「深衣」。到了民國20年代,旗袍逐漸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1929年,旗袍更是被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彰顯其尊貴與優雅。隨後,在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進一步提升了其地位與影響力。
自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旗袍不僅作為禮儀服裝出現在各種國際賽事和會議中,更成為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女性魅力的標志性服飾。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更是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這無疑是對旗袍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的極高肯定。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這一決策不僅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更展示了中國女性的獨特魅力和國際影響力。旗袍,以其獨特的韻味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在、中國與世界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