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海派旗袍的盤扣由什麼組成
擴展閱讀
童裝區英語怎麼說 2025-07-31 16:12:24
為什麼滅霸能戴無限手套 2025-07-31 16:11:47
旗袍配什麼鞋襪子好看 2025-07-31 16:11:47

海派旗袍的盤扣由什麼組成

發布時間: 2025-07-30 19:26:02

A. 海派旗袍盤扣的製作方法

旗袍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嚴格的京派和海派區別了。
簡單說兩點--
京派旗袍:傳統派-大家風范。
源於明清服飾文化,特別晚清時期的旗裝改良,具體為旗裝收腰設計,加上漢服的立領,左右兩面開叉,有大的寬邊包邊,講究的是舒適和大家風范。
裁製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
海派旗袍:西化派-貼身。
興於民國上海女學生,吸收了西方的裁剪方法,使旗袍更為貼身更能展示女性的身材,並且為了從外觀上區別於京派旗袍,一律採用窄邊進行包邊。
海派旗袍是民國旗袍的典型,領、袖外採用西式的處理,如用荷葉領、西式翻領、荷時袖等,或用左右開襟的雙襟。
胸省和腰省的使用旗袍更加合身,同時出現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體了。
有人還使較軟的墊肩,謂之「美人肩」。
這表明女性開始拋棄以削肩為特徵的舊的理想形角。

B. 旗袍是根據哪個民族的服裝發展而來的

立領,作為民族服飾中的一種獨特設計,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這一時期的立領設計,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也適應了當時的氣候條件。立領的出現,是明朝小冰河時期氣候異常寒冷的產物,其獨特的設計使人們在寒冷的環境中得到了更好的保暖。立領在明朝後期已經廣泛流行於中原和江南地區,成為了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服飾。

進入明朝末期,立領的樣式進一步發展,其中明立領的盤扣樣式已經基本形成了現在旗袍的雛形。不過,明立領的扣子主要是金屬的扣樣式,並沒有長長的尾巴,也有布扣的款式,但同樣沒有長長的尾巴。滿族入關後,由於「男從女不從」的服制規定,漢族婦女得以繼續使用明式的立領襖和褙子等「漢裝」。這一時期的服飾特徵,可以從明朝和清朝流傳下來的皇宮畫像中得到佐證,明朝的皇後已經穿上了高領系扣的中衣,而清朝的皇帝和皇後仍然穿著「廠字襟」圓口衣。

清朝中期,立領的設計進一步演化,融入了許多滿族的要素,如滾邊、大寬邊、長尾盤扣、廠字襟等,使得明立領更加廣泛流行。到了民國時期,中華立領已經成為中山服和旗袍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末漢族女子流行的旗裝,後來她們將旗裝改良與明立領結合,形成了現在的旗袍。到了民國時期,旗袍又與西方的立體裁剪相結合,形成了海派旗袍。而清朝時期的旗袍,則被稱為京派旗袍。

除了旗袍,唐裝和長衫也是漢人根據滿族服飾進行改良的結果,同時它們也與立領設計相結合。這一過程中,漢人不僅保留了滿族服飾的特色,還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元素,使得服飾更加豐富多彩。

總而言之,立領作為一種服飾設計,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也展現了中華民族在服飾文化上的創新與傳承。通過不斷地改良與融合,旗袍、唐裝和長衫等服飾,成為了中華服飾文化中的瑰寶。

C. 中國旗袍對現代服裝發展的影響三千字論文

旗袍是一種內與外和諧統一的典型的民族服裝,被譽為中華民族服飾的代表。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的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都綉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1911年辛亥革命風暴聚起,帝國主義的堅船歷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服裝走向平民化,國際化的自由變革。舊式的旗女長袍既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裝扮中開始釀成,日後旗袍演化成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式。 「五族共和之後,全國婦女突然一致採用旗袍,倒不是為了效忠於清朝,提倡復辟運動,而是女子蓄意要模訪男子......因此,初興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二十年代的上海興起了一種新式旗袍,最初類似無袖的長馬甲,罩在短襖外,後來長馬甲與小短襖合二為一,長至小腿部,大袖口,有的袖子裝上西式的克夫,造型還是直線型,腰線較低比較平正,接著下擺線上升至膝部,當然這就淘汰了長褲,到了30年代是興收腰,使旗袍更加貼體,牽細的腰身。30,40年代是旗袍的全盛時期,其基本輪廓已臻於成熟,成為兼收並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子標准服裝。「民國初年的時裝,大部分的靈感是得自西方的,衣領減低的不算,領口還挖成圓形,方形,雞心型。」 從此可以看看出旗袍也在西方文化傳入的影響下開始變化。進入50年代,中國人民積極地投入戰後重建國家的運動中。廣大婦女與男子們一樣走上社會的各行各業,獻身於新中國的建設。這時的旗袍多數做得很貼身,小袖口,不能適應快步及大幅步的運動,使婦女們在社會活動中感到極不方便,再加上新時代的到來,使人們更樂於接受一些新穎的東西。此時,上下褲的裝束代替樂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慶日子和外事活動時還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旗袍的出現。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為「四舊」而被徹底否定,進入80年代,我們才又看到旗袍在街頭閃過,這說明,十多年都沒有人穿,也沒有人提及的旗袍,事實上一直活在廣大婦女的心裡。旗袍不是一個固定的形式,而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旗女之袍和旗袍是代表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清代旗女之袍與民國新旗袍的主要差別有四點。第一是旗女之袍不顯露形體,特別是後期,寬大平直,重視圖案;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第二,旗女之袍內著長褲,有時袍下露出綉花的褲腳;而民國旗袍內穿短褲或三角褲,著絲襪,開衩處露腿。民國旗袍的衩有時開得很高,1934年就有幾近臀下的。第三是旗人之袍面料厚重,多提花,裝飾繁瑣,清代織物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色彩鮮艷復雜、對比度高、圖案纖細繁褥。此外,旗人之袍大量使用花邊,曾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多印花,裝飾簡約。第四個差別是旗人之袍等級分明,制度浩繁,而民國旗袍則已走上了平民化的道路,它作為等級身分的標識漸己淡化,而成為顯示個人消費水準和審美情趣的一個側面。旗袍是中西合壁的產物,雖脫胎於清代旗人之袍,卻已具備了獨立的、與旗人之袍迥然不同的風格韻味。不管旗袍怎麼變,有一些關鍵是沒有缺的,各種基本特徵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一.立領:完全是中國式的.在英語中被稱呼為『chinese coller』(中國領)。二.手工盤扣:做盤扣的方法很多,有手逢襯線法機縫明線法,都按照圖樣把長繩或管狀布帶手工盤好固定。三.裁剪:最能體現旗袍精神的要素廓形,所以好的裁邊師傅不會只是三圍,要會量出更多的尺寸,然後加以裁剪。四.裝飾圖案:旗袍的圖案非常講究,清代裝飾曾達到登峰道極,華麗無比,現代圖案多提取個性元素放大使用,成者將原有的圖案加以簡化,繁多的鑲、滾中挑出一道作為領、袖、襟、擺等處的紋樣。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裁著文明,顯露著修養,作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服裝,凝結了整個民族上千年的服裝文化之精華,成為中華女性最具代表的傳統服裝。旗袍的這一獨具的品格,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被美國著名的服裝設計師肖佛爾所欣賞,他在《服裝設計藝術》一書中說:「中用服裝的風格是簡練,活潑的它的式樣是更多的突出自然形體美的效果,柔軟的絲調服裝並沒有歐洲古典服裝那樣繁瑣的折襇,當設計為曲線的輪廓,這是主要的造形手法,使女姓們在行動中能展示她們的苗條的形體,折枝花卉的刺銹用系在服裝上是靈活的不呆板的,看來富生氣,使人感到愉快。」 旗袍是中國女性著裝文化的典型標志,它不僅造型的風格中符合中國藝術和諧的特點,同時又將具有東方特質的手法融入其中,其獨特的魅力在於它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因此能在中國民族服裝中獨領風騷,久盛而不衰,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亦憂舉手足間是東方女性的婉約被淋漓展現,這之間除了了個人氣質之外,自然不能抹煞那旗袍所揮之不去的魅力,自《花樣年華》放影後,整個中國也掀起了一股旗袍風,各種樣式花型的旗袍在大街小巷中出現,設計師們開起旗袍設計工作室,專賣店等等。旗袍流傳至今,已從生活服上升為禮服,近年來,在宴會領獎,做秀宣傳時,經常看到旗袍的影子如2000年的電景節上身著中國的紅色旗袍的鞏俐,也有很多其他明星,以旗袍體為禮服出現在各種場合,包括外國明星,又如:每場模特大賽或華商小姐等都會有旗袍專場走秀或領獎的那一剎那,著裝旗袍的佳麗們更是散發光彩。不但如此,美麗的新娘們,也願盡展東方神韻,留下美麗的一刻,2006年3月4日,「我是格格,2006格格旗袍新品發布秀」在北京展覽舉行,設計師們在清朝傳統格格穿著的旗女旗袍中吸取精華,又立創新。本次活動也成為2006中國國際婚博會暨第三屆北京結婚展的做一個重大部分。作為禮服,其款式和花樣也是隨之變得越來越繁多絢麗,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的線條外,服裝設計師們在設計剪裁時,保留旗袍的結構嚴謹,線條流暢,沒有任何不必要的帶、袢、袋等附件的特點,在工藝上採用收肩、飾花、穿珠片等手法加強肌理效果,在構造上,採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領、低領、無領等,同時又把繪畫等姐妹藝術作為旗袍的裝飾手段,那些畫有花鳥、京劇臉譜等圖案的旗袍,不僅設計新巧,而且風格典雅,富有韻味。另外,生產技術的創新,工藝流程的改進,新材料的使用,都為旗袍形成的發展注入新的血液。2007年6月8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海派旗袍製作工藝被列入83項非物質的文化遺產之中,[中國紡織報訊] 。旗袍製作工藝是上海藝術研究所和部分老字型大小服裝企業聯合申報的項目,專家介紹說,真正的旗袍要求純手工量身定做,目前旗袍的製作工藝涉臨失傳,加強保護屬當務之急,看來旗袍對現代服裝設計影響是很大的。旗袍的歷史已達五百多年,當年旗女腳登花盆低鞋身穿長袍時,未曾想到旗袍會一統華人女性天下,日本已故畫家原龍之郎總結:「高領托住了下顎,頭部姿勢必然端正,即使是坐著時,旗袍的開衩處腿並攏的姿勢也能收到美的效果。」 旗袍款式上的許多元素,被國內外很多服裝設計師所採用,時裝化的旗袍或帶旗袍風味的時裝,是近幾年設計界的焦點之一。時裝雜、時裝表演和參賽的作品中常有旗袍的出現。同時也涌現出一些因此而聞名的設計師。姚紅在1983年參加《時裝》雜志社和日本《時苑》雜志社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時裝文化獎」設計比賽中,以一款「海水江牙紋」旗袍時裝獎一等獎。這系列時裝很有清式旗袍的風味。寬松的有線造型,倒大袖百色絲織面料鑲滾深藍色天鵝絨邊飾、圖案提取了清朝官服中的「海水江牙紋」。姚紅作品的得獎,反映了評委乃至中國服裝界權威們對旗袍的期望。接下的許多品牌,時裝發布會上也常見旗袍的影子。 活躍於60-70年代的皮爾·卡丹(Prerre Cardin),也是一位崇尚旗袍的世界級服裝設計大師。他曾說:「在我的晚裝設計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的靈感來自中國的旗袍。」此外,日本的三宅一生,義大利的瓦倫蒂諾(Valentino),也都嘗試過旗袍的造型。旗袍領、旗袍開衩的方式更是在時裝秀和設計大賽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旗袍能夠恰到好處的顯現女性的曲線美,這也就是時裝設計中所謂的「高貴的單純」,這種單純的式樣雖然不如西方裙服那麼復雜多裝飾,但卻又能反映人自身的美,這種美來自於身材和氣質,使人感到愉快。正因如此,旗袍獨特的審美趣味才突破了國界,被全世界所接受和贊賞。綜上所訴,新世紀到來之時,世界已經進入到多元化、多樣性、多層次文化融合的氛圍之中。服裝界再也沒有數個世紀以前某種風格「各領風騷數百年」的輝煌。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多種風格的輪回和交替,不斷涌現出來的新的興奮點始終在震撼著時裝界。快速的變化波及著整個世界,旗袍的民族文化精神以它博大的內涵、獨特的審美意韻和豐富的表現形式,給現代服裝帶來新的沖擊,也給現代服裝文化增添了新的閃光點,使設計師對其情有獨鍾,對現代時尚的影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模仿和再現,它是現代服裝設計師全新的創造。旗袍是一個經典的寶庫,從中吸取靈感見人見智。著眼點不同,設計意圖不同,借鑒和發揮的手段也不同。「旗袍精神」只有一個,旗袍時裝卻千姿百態。

D. 古代旗袍和現代旗袍的區別

古典旗裝的設計風格以直線為主,衣身寬松,兩側開叉,衣裳的胸腰圍度與整體尺寸相近。旗袍的典型特點通常包括:右側開襟或半開襟的樣式,立領配以盤扣,裙擺側開衩,採用單片衣料,整體採用平面裁剪,且衣身與袖子相連。開衩是旗袍的眾多特點之一,並非唯一或必備元素。
民國時期的旗袍,其與西方服飾審美相符的特點並非偶然出現。當時,上海作為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都市,最有可能誕生如今難以尋覓的民國旗袍。雖然上海起源的具體證據不足,但我們仍可認為,海派旗袍是民國旗袍的代表。若再進一步推測,現代旗袍,即狹義上的旗袍,可能就是海派旗袍。因為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旗袍一詞所引起的聯想或形象,就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分別代表了藝術和文化上的兩種風格。
到了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裁剪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設計,腰部更加合體,並融入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和袖長也顯著縮短,腰身更為合體。

E. 海派旗袍的海派旗袍特色

旗袍源於旗人之袍,而當時的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是屬於後京派文化的。清代的旗人之袍包括男袍和女袍,但由於旗袍是女裝,所以也可以說旗袍源於旗女之袍。清初較為瘦長緊窄小袖素簡的旗女之袍,到了清末已變得寬大繁褥。辛亥革命之後,旗人多棄袍服而著大褂與褲,故20世紀10年著旗袍者極少,20年代才略有回復。鼎革後的旗袍有了質的變化,這個變化的主要發生之地卻是上海。
清末旗女之袍與民國旗袍的主要差別有三點:
1. 旗女之袍寬大平直,不顯露形體;民國旗袍開省收腰,表現體態或女性曲線。
2. 旗女之袍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綉花的褲腳;民國旗袍內著內褲和絲襪,開衩處露腿。
3. 旗女之袍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繁瑣;民國旗袍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
正是這三點差別,使旗袍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傳統的袍服變成可與西方裙服相類比的新品種。袍服是外套,是強調功能(防寒、遮體、表示身份等)的服裝種類,其審美意味是傳統的含蓄。裙服,法語中的robe或英語中的one-piece dress,雖也有著與清代袍服相仿的歷史和強調功能的傳統,但表現女性體態曲線卻也是它較悠久的傳統之一;而現代裙裝則加強了這一特點,由含蓄的、理想化的、局部的表現,變為暴露、性感和全身的表現。現代西方裙裝的所有這些表現女性體態細微變化的表現而言,民國旗袍是無與倫比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大陸穿旗袍的女性急劇減少。有一位知名人曾不無遺憾地說:「對身材較好的女子而言,不能穿旗袍實在是一大損失!」

F. 什麼品牌的旗袍質量好

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之一,以其優雅的線條和獨特的剪裁深受女性喜愛。在選擇旗袍時,品牌的選擇至關重要,因為不同品牌的旗袍在面料、工藝和設計上都有顯著差異。以下是一些在市場上廣受好評的高品質旗袍品牌:
瑞蚨祥
歷史與背景:瑞蚨祥創立於1862年,是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產品特點:瑞蚨祥以高端定製著稱,提供布匹、成衣、旗袍定製和現場製作蠶絲被等服務。其手工定製技藝堪稱一絕,包括傳統綉花工藝、盤扣工藝以及手工縫制等高級中式定製服務。
價格範圍:瑞蚨祥的旗袍價格在560元至4780元之間,旗艦店的成衣旗袍相對平價,但款式不多。
龍鳳旗袍
歷史與背景:龍鳳旗袍源自1936年,是全球知名的海派旗袍品牌。
產品特點:龍鳳旗袍選用精緻面料,結合瀕臨失傳的鑲、嵌、滾、宕、盤、綉等傳統手工藝製作,保留前店後工場的生產模式,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手工旗袍行業前列。
價格範圍:龍鳳旗袍的價格較為昂貴,適合追求頂級品質的消費者。
蔓樓蘭
品牌介紹:蔓樓蘭成立於1997年,是國內知名的新中式輕奢服裝品牌。
產品特點:蔓樓蘭以傳統絲綢面料為主選材,融合現代流行元素,打造出具有文化力的時裝品牌。其蘇綉旗袍既有傳統旗袍的神韻,又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
價格範圍:蔓樓蘭的旗袍價格適中,性價比高,適合廣大消費者。
陶玉梅
品牌介紹:陶玉梅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服裝企業。
產品特點:陶玉梅以合身的裁剪和典雅的裝飾襯托出東方女性的婀娜多姿,體現出女性獨有的神秘與清純,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
價格範圍:陶玉梅的旗袍價格在中高端區間,適合追求品質與設計的消費者。
木真了
品牌介紹:木真了成立於1996年,是國內民族傳統時裝服飾行業的知名品牌。
產品特點:木真了致力於將民族傳統服飾與時尚流行時裝融合,打造出具有文化力的時裝品牌。其旗袍款式端莊大氣,日常也能穿,提供定製服務。
價格範圍:木真了的旗袍價格在499元至5928元之間,適合不同消費層次的顧客。
龍笛
歷史與背景:龍笛成立於1976年,是國內第一家設計後開拉鏈改良旗袍的品牌。
產品特點:龍笛結合東西方禮服製作的特點,擁有從企劃設計、製版到縫制的全產業鏈環節,保留了中國傳統服飾的精工文化及西式服裝的舒適感。
價格範圍:龍笛的旗袍價格在733元至12800元之間,定位高端路線。
蓋世紅顏
品牌介紹:蓋世紅顏成立於2000年,是一家原創設計師品牌。
產品特點:蓋世紅顏主打老上海工藝的復古手工旗袍,材質多為真絲面料,大部分都是能完全打開的真開襟旗袍,喜歡高立領的話,可以重點關注。
價格範圍:蓋世紅顏的旗袍價格在570元至6800元之間,適合追求復古風格的消費者。
鳳禧FENGXI
品牌介紹:鳳禧成立於2000年,是國內專業從事江南人文旗袍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品牌。
產品特點:鳳禧的產品可以用於婚慶、晚宴、酒會和年會等各種場合,品牌定位在各個階層,體現了個人品味和慢生活的追求。
價格範圍:鳳禧的旗袍價格在中高檔區間,適合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此外,在選擇旗袍時,除了品牌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面料選擇:根據季節和個人需求選擇合適的面料。夏天可以選擇質地輕薄、舒適透亮的絲織面料;冬天則可以選擇質地豐厚的面料。
款式設計:根據自己的身材特點選擇合適的款式。梨形身材適合收腰款和下擺直筒款;H型身材適合有收腰和高開叉設計的款式;蘋果型身材適合荷葉袖、倒大袖的設計;沙漏型身材適合收腰包臀款。
場合需求:根據穿著場合選擇合適的旗袍。如果是正式場合,可以選擇真絲面料的旗袍;如果是日常穿著,可以選擇更為休閑的款式。
綜上所述,瑞蚨祥、龍鳳旗袍、蔓樓蘭、陶玉梅、木真了、龍笛、蓋世紅顏、鳳禧等品牌都是市場上口碑較好的旗袍品牌。每個品牌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優勢,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進行選擇。同時,在選擇旗袍時,還需注意麵料、款式和場合等因素,以確保選購到最適合自己的旗袍。

G. 什麼品牌的旗袍質量比較好

旗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的代表,以其獨特的設計和優雅的剪裁贏得了全球時尚界的青睞。選擇一件高質量的旗袍不僅能夠展現個人品味,還能在重要場合中彰顯獨特魅力。以下是一些質量比較好的旗袍品牌:
蔓樓蘭
品牌背景:蔓樓蘭成立於1997年上海,是國內知名的新中式輕奢服裝品牌。
產品特點:以傳統絲綢面料為主要選材,並輔以現代流行面料,融合新的時尚中式元素,其蘇綉旗袍既有傳統旗袍的神韻和蘇綉的精緻,也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綉工細致、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
陶玉梅TAOYUMEI
品牌背景:陶玉梅成立於1996年,是一家集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服裝企業。
產品特點:以合身的裁剪,典雅的裝飾襯托出東方女性婀娜多姿的自然美,體現出女性獨有的神秘與清純,深受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瑞蚨祥REFOSIAN
品牌背景:瑞蚨祥源自1862年,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主打高端定製。
產品特點:提供布匹、成衣、旗袍定製和現場製作蠶絲被等服務。瑞蚨祥在傳統的旗袍手工定製、中式傳統服裝製作、傳統綉花工藝、傳統盤扣工藝以及手工縫制等高級中式定製服務均可謂佼佼者。
龍鳳旗袍
品牌背景:源自1936年,全球知名的海派旗袍品牌。
產品特點:主要選用精緻面料和瀕臨失傳的鑲、嵌、滾、宕、盤、綉等傳統手工藝製成,目前仍然保留著前店後工場的生產模式,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手工旗袍行業前列。
上海灘SHANGHAITANG
品牌背景:上海灘創立於1994年香港,開業來便被時尚界認定為中國的奢侈品牌。
產品特點:擅長以現代美學的角度,重新詮釋傳統設計,標志性的產品有絲絨唐裝外套、真絲里襯羊絨外套、真絲睡衣、中國結手拿包、絲巾、天然石首飾、漆木盒及姜花家居香熏系列等。
木真了MOZEN
品牌背景:誕生於1996年北京,國內民族傳統時裝服飾行業知名品牌。
產品特點:致力於將民族傳統服飾與時尚流行時裝融合,以唐裝為載體,獨樹一幟,打造出具有文化力的時裝品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和關注。
龍笛LONDEE
品牌背景:於1976年由服裝設計大師蔡孟夏創立,結合東西方禮服製作的特點製作而成的旗袍禮服品牌。
產品特點:擁有從企劃設計、製版到縫制的全產業鏈環節,同時保留了中國傳統服飾的精工文化及西式服裝的舒適感,品牌被多次應邀參加於洛杉磯、夏威夷、東京、北京、大連、巴黎等地的國際性服裝展出。
鳳禧FENGXI
品牌背景:創辦於2000年,主要從事中式服飾和相關延伸性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的時裝公司。
產品特點:旗下品牌「鳳禧」品線已經覆蓋了包括婚慶、晚宴、酒會、年會等各種派對場合,並以江南人文旗袍的獨特賣點,目前已在全國多個城市的專賣店、百貨店、購物中心均設有銷售和服務網店。
秦藝
品牌背景:秦藝成立於1998年,隸屬於上海三問集團,上海知名、別具影響力的中式時裝品牌。
產品特點:致力於深耕中國文化,探究東方美學精髓,以當代設計結合精湛手工藝、中國文化以及上乘的品質,以旗袍品類為根基,鏈接文化符號用現代設計及審美表達,創作出一系列兼具傳統精神與現代風范的作品。
蓋世紅顏
品牌背景:成立於2000年,國內頗具人氣的知名旗袍品牌。
產品特點:以老上海手工工藝而聞名。蓋世紅顏建立了一直專業的設計師團隊,旗下設計的經典款式眾多,主要以高立領、側盤扣、真開襟、手工包邊的復古旗袍為主。
此外,在選擇旗袍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面料選擇:旗袍的面料通常選擇絲綢、緞面等高檔材料,這些面料不僅質感好,而且穿著舒適。
剪裁工藝:旗袍的剪裁非常講究,需要根據穿著者的身材量身定製,以確保旗袍能夠完美貼合身體曲線。
細節處理:旗袍的細節處理如盤扣、刺綉等也是衡量旗袍質量的重要標准。精緻的細節處理不僅能夠提升旗袍的整體美感,還能體現製作者的匠心獨運。
綜上所述,旗袍不僅僅是一種服飾,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藝術的展現。無論是日常穿著還是特殊場合,一件高質量的旗袍都能讓人煥發出獨特的魅力。在選擇旗袍時,不妨多關註上述提到的品牌和注意事項,相信一定能找到那件最適合自己的美麗旗袍。

H. 如何選擇一件海派旗袍 每個方寸都要注意

一件旗袍要合體,每一個方寸都不容易
一般認為,旗袍特徵為:立領、收腰、盤扣和腿部兩側的開衩。可在徐師傅眼裡,旗袍最核心的部位在於胸腰之間,只要這個被稱為「一號部位」的地方帶著旗袍的精髓,就可以稱之為旗袍,而這也正是旗袍最難做的地方。但事實上,一件旗袍要合體,每一個方寸都不容易。
旗袍的排料也帶著東方人萬事需要規矩的生活智慧,要求經緯平直,一根絲都不能差。滾邊,更是一項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手藝,滾邊時手勢的松緊,幾乎可以完全影響整條旗袍的效果。在徐師傅眼裡,只有真正喜歡旗袍的人穿著起來才會好看。「我們有一位新加坡客人,在這里定做了一百多件旗袍,有時候還會自己拿好料子到店裡讓我們做。真心喜歡旗袍的人,才能真正穿出旗袍的風韻。」
樓主如果是上海附近的話,推薦上海南外灘面料市場的鳳和祥,批發零售都有。那邊基本上一兩件都是可以定製的,性價比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