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女人穿旗袍是從什麼年代開始的
清代的男子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這一風尚在康熙和雍正時期尤為盛行。婦女的服飾則呈現出滿漢並存的景象,滿族婦女以長袍為常服,而漢族婦女則依舊流行上衣下裙的裝束。到了清代中期,滿族和漢族的婦女開始互相效仿對方的服飾,到了後期,滿族婦女更是一度效仿起漢族的裝束,甚至有史書記載稱「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與此同時,漢族婦女也開始仿效滿族的服飾,這一風尚在當時的達官貴婦中頗為流行。
隨著時代的變遷,清代婦女的服飾樣式和種類也日益多樣化,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等,層出不窮。1840年,隨著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國的本土文化也開始受到影響,許多大城市尤其是上海,由於華洋雜居,西方文化的風潮率先影響了當地的服飾。
旗袍,作為風行於20世紀20年代的一種服飾,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滿族婦女的傳統服裝。它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過程中吸收了西方服飾的樣式不斷改進而形成的。當時並沒有專業的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多是在千家萬戶中,受到時代風尚的影響而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末,旗袍在中國風靡了20多年,其款式經歷了多次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長短、開衩的高低等,徹底擺脫了舊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裹臂的傳統。旗袍的流行,使得女性的體態和曲線得以充分展示,正符合當時的風尚,也為女性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青布旗袍尤其受到當時女學生的喜愛,一時之間,風靡全國,幾乎成為了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引領潮流的十里洋場中的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人,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旗袍的發展。比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了雲裳時裝公司,推動了旗袍的發展。
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為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無論是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還是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為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中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被其他國家的女子所效仿穿著。
❷ 旗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
旗袍是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
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款式幾經變化,如領子的高低、袖子的短長、開衩的高矮,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臂的舊貌,讓女性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正適合當時的風尚,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
介紹
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脛而走,全國效仿,幾乎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其中如交際花唐瑛等人,最早在上海創辦的雲裳時裝公司便是。
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民間婦女、學生、工人、達官顯貴的太太,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還傳至國外,為他國女子效仿穿著。
❸ 旗袍是哪個朝代的服飾旗袍什麼年代出現
1、旗袍是民國時期的代表性服飾,特別是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變得極為流行。
2、旗袍是中國女性傳統袍服中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專家們普遍認為,旗袍的普及始於20世紀20年代,並在30年代達到了頂峰。這種服裝起源於上海,並迅速在中國各地傳播開來。旗袍不僅是袍服家族的重要成員,而且其設計元素融合了東西方的風格。
3、旗袍的早期形式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在春秋戰國到漢代期間非常流行,後世的袍服可能受到了深衣的影響。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經歷了其最輝煌的時期,尤其是30年代,它在中國女裝界確立了其不可動搖的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並在這個時期完成了其從時尚到經典的轉變。到了40年代,旗袍繼續享受其黃金時代的余暉。
❹ 旗袍是哪個朝代的服飾 旗袍什麼年代出現
1、旗袍是民國時期的國服,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了盛行。
2、旗袍是中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屬於中國女性傳統袍服的一種。專家普遍認為,旗袍的流行始於20世紀20年代,並在30年代達到頂峰。它起源於上海,並迅速在中國各地流行開來。旗袍作為袍服家族的重要成員,其起源有觀點認為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
3、深衣在春秋戰國至漢代期間曾備受重視,後世的袍服可能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中國旗袍經歷了其最為輝煌的時期。特別是30年代,旗袍在女裝舞台上確立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並在這個時期完成了其文化向經典的轉變。到了40年代,旗袍進入了其黃金時代的延伸階段。
❺ 旗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 旗袍的發展演變
旗袍是什麼年代出現的
旗袍是**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國旗袍最燦爛的時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經典的過程,四十年代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
旗袍的發展演變
旗袍最初是滿族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高低貴賤都穿的一種長衣。因為當時清代滿族人實行八旗制度,凡編入旗籍者,都被稱為「旗人」,於是他們穿的衣服也就被人們習慣地叫做「旗袍」。辛亥**以後,受到當時滿族女子裝束簡練自由風格的影響,旗袍也趨於簡化,20世界20年代中葉,在上海出現了一種新式的長至腳面的馬甲,時髦女子一般將它罩在大袖的短襖外,從而取代了長裙的地位。後來人們講短襖的兩只袖子移植到長馬甲上,於是就生產了**新旗袍的最初款式。進入30年代,隨著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傳入,中國人開始注重強調人的體形,這時出現了一種「改良旗袍」。這種旗袍去掉了以往旗袍所有不合理的舊式結構,採用了西式服裝胸省和腰省得設計理念,突出了女子的豐胸細腰,使袍身更為合體,女子的曲線一覽無余。這種改良旗袍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旗袍的結構。從此,旗袍徹底脫離了旗女之袍的舊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華麗性感的造型。
旗袍是什麼時候穿的
一般是在春夏秋部太冷的季節穿,或者在室內有空調系統的環境穿。一般來說女性穿旗袍都是在夏季,夏季天氣炎熱,所以建議大家在夏季選擇透氣性好,又不易發生褶皺的布料做成的旗袍,像純棉印花細布、印花府綢、色織府綢、都是很好的旗袍面料。如果是選春秋季穿的旗袍的話,建議你選擇化纖或混紡織品,如各種閃光綢、滌絲綢、以及各種薄型花呢等織物做成的旗袍。這種旗袍外觀比棉織品挺括平滑、絢麗悅目,在不冷不熱的季節中穿用很適宜。不太建議大家選擇人造絲面料旗袍,這種面料容易產生靜電,影響衣服的貼合性。至於真絲面料呢,其實本來柔軟高貴的絲綢是最適合做旗袍的,但是很多內行人都說,絲綢是最華而不實的選擇,因為絲綢很難保養,一坐就皺,洗了又易壞,色澤也不飽滿。
旗袍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旗袍樣式繁多,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具有適應現代生活的機能性。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