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沈陽什麼地方做旗袍比較好
惠英旗袍,在沈陽算是比較有名的了,在中街有一家,在太原街有一家,在沈陽兩大步行街都有店,可見其實力。這家店准確的說是在時尚地下,從中興那個入口進地下,服務台左手邊的那一排,走幾步就到了,好找的很。
其間路過高英旗袍。
如果買旗袍一類的,在沈陽,按照我粗淺的了解,我首推中興的懿菲,在中興女裝那一層,事實上,經常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做的旗袍,都是懿菲家的,老闆人也很好,旗袍的質量和檔次還有做工等,都沒得說,當然,價格也是最貴的,比如我老婆看好的那一款,就1500一套,連體的,不講價。
不講價,也是惠英的原則之一。惠英店內的風格,比較復古,有軍閥時期旗袍美女的照片掛在店裡顯眼的位置,旗袍各個式樣的都有,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來這里選擇。
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一律不可以講價。我最喜歡的是4000+的那一款,我一眼就相中了它,結果一問價格就退縮了。另外一款1280的,就為了它去了2次了,呵呵,純手工刺綉,傳統而典雅,質量和外觀均屬上乘。
從檔次和價格依次排序,在我看來,中興的懿菲排第一,惠英是第二,其次是興隆中式堂,再次是時尚地下的高英,最後是五愛市場。目前我只了解過這5個地方,至於新瑪特,我沒有找到賣旗袍的,倒是改良版的類旗袍的時尚款衣服不少,不過不適合拿來當新娘裝,也就作罷了。
定做的話需要15天左右,需要做惠英的,請提前,呵呵
Ⅱ 旗袍是北京,上海還是蘇州杭州那邊做的好
北京和上海的旗袍風格不同,北京的是京派是喜歡那種比較寬的鑲邊,有些鑲邊是有型,而上海的就比較秀氣,改良了很多,工藝上也沒那麼復雜,相對而言要是喜歡時尚點的可以在上海做,上海現在最有名的定製旗袍一條街應該是茂名路,上海灘(價格貴)也在那條路上,其它店的價位沒上海灘高,但也算挺好的了,還有在茂名路旁邊的長樂路上也有好多的!要是北京嘛,三里屯那裡挺多,但價格挺貴的!順便介紹下我,我是從上海到天津來做定做旗袍的,做海派的,如果在天津可以找我哦!呵呵!我的資料里有聯系方式!
Ⅲ 去古鎮旅遊,穿旗袍怎麼拍攝旅遊照
近幾年去古鎮 旅遊 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江南一帶的古鎮,水鄉特色濃郁,往往彌漫著一股秀美婉約的氣息,而我們也會時常看到一些身著旗袍的女性在景區徜徉,給古鎮增添了幾許精緻玲瓏的韻味。然而怎樣才能把這種最民族的服飾風格,淋漓盡致的展示出來呢?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方面入手去拍攝。
1,最經典的畫面莫過於在古鎮的巷子里,尤其是下雨的時候。當然這種天氣是可遇不可求的。然而就算沒有雨,撐一把油紙傘,款款的行走在幽長而靜謐的小巷中,無論是背影還是迎面走來,都會勾勒出一幅無比絕倫的意境,盡情去拍攝。只要能夠避免行人闖入鏡頭,就會得到美艷的 旅遊 照片。
2,古鎮往往離不開小橋流水,站立於橋頭,或者乘一葉小舟,輕輕盪漾在河中,可以將唯美的古鎮底蘊與傳統旗袍的底蘊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3,古鎮里從來不缺少亭台樓閣,或者青石台階。這些都是穿旗袍拍照的絕佳位置,側坐於閣欄,把旗袍特有的開叉設計風格通過秀美的雙腿顯示出無限的風情與優雅。
4,古鎮里一般都會有古樸的院牆,輕撫著牆同時抬起一隻腳,從側面的角度去拍攝,不僅能表現出古鎮的滄桑 歷史 ,也可以兼顧旗袍所散發出的曼妙女性曲線。創造出成功的古鎮旗袍美女照。
首先入古鎮先選標志女青中年1或多人穿旗袍拿起打開傘,站古鎮門樓前一百米左右而背景是正門樓房屋、大樹、蓮花池等全或半古鎮景相
②穿旗袍的背景相選擇古鎮河路上有船或古建築風雨涼亭橋等
③背景選擇大街小巷古怪建築特點
④背景選擇古建築戲台
⑤背景選擇豪門宗祠、豪門莊主、房屋大廳豪華古典家居、花園里池、花草、樹配古建築特色景點相
上個月在烏鎮
第一類服裝應該是古裝,漢服;第二類就是你提問說到的旗袍;第三類是民國時期的服裝,比如長袍馬褂,學生裝等。旗袍是服裝中的國粹,雖然現在不是普及性服裝,但是在一些禮儀慶典儀式上,旗袍往往是一個經常出現的亮點,不過中老年婦女穿旗袍出現可能性多。如果你在古鎮拍攝 旅遊 旗袍,建議選擇年輕漂亮的女子,顏值決定了你的照片質量和可視性。
(照片佳能鏡頭70200拍攝)
背景找有當地元素的標識,最好是 旅遊 景點。
身穿祺袍.手撐紙傘.手拿宮扇.背景蓮荷.拍出的效果絕對一流!
古鎮自帶古韻,無論是小橋流水還是巷陌街角,總有一番風情,自然而然的閑坐或漫步其中,旗袍與古鎮已然融為一體。至於雨天還是晴天,撐著油紙傘還是捧著香茶,猶抱琵琶或是團扇半遮,沒有也行,旗袍本身自帶風姿,帶個像素好點的手機或相機就可以了。
古鎮以老舊原味為特徵, 歷史 文化為內涵。穿旗袍走古巷是應景穿衣的最好穿搭。但要注意旗袍的款式、色彩和質地。旗袍不要短過膝蓋,色彩不要太艷麗,質地以棉麻和絲綢為好。拍攝要以古舊的門、牆和古屋古物為背景,當然古巷古街也是最佳拍攝背景。
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國服,必須拍出高貴優雅,端莊嫻靜,而不是搔首弄姿賣弄風情。
道具
1.高跟鞋 更顯女人味,步態的阿娜多姿
2.復古手提包 讓旗袍和人更顯高級和神秘感
3.扇子 扇子本事就有著淑女和優雅的寓意,再和旗袍合一,更讓女子掩面含羞。
4.油紙傘 由遠而近的古典優雅氣息
構圖
1.九宮格構圖法,就是把人物的重心一般都處在整體畫面的三分之一處。
2.對稱構圖法,讓整體的畫面感十分均衡端正,與旗袍自帶的端莊氣韻吻合,視覺上很有藝術感。
背景
既然是在古鎮拍旗袍,最好是找到有著厚重 歷史 感和歲月痕跡的牆、古老的宅門及窗、太師椅、香案等作背景,讓身著旗袍的人不知身處何年。
器材
單反相機。採用大光圈虛化背景非常重要。
我是2013年就一直用的尼康D90拍攝,2015年1月成為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那些年是我最快樂的時光,收獲了最寶貴的財富,還有不離不棄的死黨。
Ⅳ 95後大二女生痴迷做旗袍,把千里江山圖穿在身上,驚艷時光。後來如何
Ⅳ 當時尚新元素碰上中國旗袍,應當怎麼搭配才能更加美麗
首先,背景非常重要。古代城市的街道、小巷和老房子都適合做旗袍。其次,旗袍的選擇非常重要。北方的古城有著濃厚的氣氛。您可以選擇純度較高的旗袍,如大紅、朱珠紅棗紅、綠、海藍、圖案較大的旗袍;南方古城美麗典雅。您可以選擇純度低、色彩優雅的旗袍,如淺綠色、淺黃色、淺藍色粉末、碎花。剛從江南古城南潯返回,展示了一組旗袍照片。
拍攝旗袍,要拉出外在美曲線和內在美曲線,旗袍的美突出肩部、背部、身體、曲線(胸部、生命和臀部產生的曲線,肩部和手臂產生的曲線)和手腕的變化,充分展現旗袍的美。如果配備雨傘,它會更優雅。
Ⅵ 旗袍文化:兩位60多歲的老奶奶身著旗袍,成為巴黎最亮麗的風景線
2019年,兩位60多歲的中國老奶奶,身著旗袍爆紅巴黎,一條短視頻的發布,驚艷無數外國網友。
兩位老奶奶梳著干凈整潔的頭發,戴著中國風耳墜,踩著高跟鞋,身著旗袍,優雅自信的走在巴黎街頭。
她們妝容精緻、舉止優雅,渾身散發著東方女性之美,一時間成為了巴黎街頭最亮麗的風景線,引得外國人紛紛跑來和她們合照。
兩位老奶奶的年齡,加起來有120歲,但他們玩的卻比90後、00後備嫌伍更加時髦,她們打卡網紅店品法式甜點,她們遊玩盧浮宮賞巴黎風情,他們在埃菲爾鐵塔下拍照、在塞納河畔拍視頻,誰能想到這兩位 時尚 大咖,都是年過半百的60後呢?
這兩位中國奶奶,用行動詮釋了「優雅和美麗不分年齡」,只要有自信,走到哪裡都是T台,60歲一樣可以優雅和美麗。
兩位老奶奶之所以能爆紅外網,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們身著旗袍。旗袍是中國女性最具代表的傳統服飾,曾被譽為女性「國服」。
1929年,民國政府將旗袍,確立為國家禮服之一;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2011年,旗袍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中國人民對旗袍的重視。
上個世紀20年代起,旗袍就開始在全國流行,時至今日,旗袍依然是中國最為重要,且最受歡迎的女性服飾之一。每逢重大節日,旗袍一定是當代女性首選服飾。
關於旗袍的 歷史 起源,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目前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旗女之袍說,也仿或就是旗袍是源自清代旗女之袍,後經過演化發展成了民國時期的旗袍。
其實,這個觀點是比較片面的,理解成旗女之袍,更多的是字面上的意思。東華大學藝術學教授卞向陽認為,此旗非彼旗,旗袍之所以叫旗袍,完全是一種誤稱。
1912年2月11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溥儀退位,清朝正式結束,而旗袍是在1920年之後才開始流行,作為漢人,長期被滿人壓迫,是不可能去復辟清朝服飾的。在這一點上,就否定了旗女之袍說。
旗袍,實際上是中國傳統者滲服飾的西方化,融合馬甲和西式裙裝的風格,構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 時尚 袍服。
清朝末年,漢族女性的穿著,依然保留著上衣下裳制,一般的女性是不會穿袍服的,只有旗人女性才會穿著袍服。漢人被清朝統治了300多年,腦子里潛移默化的就認為,女人穿袍就等於旗女穿袍。於是,旗袍的叫法就這么來了。
1926年2月27日,《民國日報》上還發表過這樣一篇文章,叫《袍而不旗》,其主要思想就是表達,旗袍不能跟旗女混為一談,應該稱之為中華袍。但是,這么多年來兜兜轉轉,旗袍還是沒能更名為中華袍,人們還是稱之為旗袍。
所以,旗袍是一種民間的通俗叫法,而非官方學名,這個名字的來歷,完完全全就是一場誤會,跟旗女之袍沒有任何關系。
上世紀20年代,旗袍之所以能迅速躥紅,除了旗袍本身漂亮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權的解放。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迫、殘害太深,例如《女兒經》中寫道:「為葚事,兩截衣,女人不與丈夫齊,百凡事體須卑順,不得司晨啼母雞。」可見,女性在封建 社會 ,是怎麼被迫害的。
民國建立之初,西方思想開始融入中國,年輕人紛紛學習西方的先進思想,尤其是女性,極力的追求男女平權,刻意模仿男子穿著長衫袍服。
辛亥革命之後,年輕女性們紛紛放足、剪發、穿長衫,大街上隨處可見的長衫女,北京的報紙還曾發文:「如今的女子剪發了,足也放了,連衣服也穿長袍了。」可見,當時穿長衫已經是流行風氣了,只不過 社會 輿論多有批評之意。
隨著思想的解放,旗袍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從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飛速發展,就連學生的校服,也都做成了旗袍樣式。一時間,旗袍成了中國女性最為標準的服飾,上至達官貴人的富貴太太,下至市井鄉村的民間婦女,無不穿著旗袍。
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旗袍深受廣大女性的喜愛,尤其是一些文化女性,對旗袍更加情有獨鍾,例如張愛玲、吳貽芳、阮玲玉、宋美齡、宋慶齡、宋靄齡等等,她們對旗袍的喜愛,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愛玲和宋美齡,搜尋此二人的 歷史 照片,我們不難發現,她們幾乎所有的照片都是身著旗袍,她們穿旗袍的形象,已經深深的印在了每一個仰慕者的心中。
張愛玲的一生,製作並穿著過幾百種樣式的旗袍,少女時期穿碎花旗袍,青年時期穿高雅的紫、綠旗袍,中年時期的素布旗袍,每個時期都有著不同的風格。
曾給張愛玲做旗袍的裁縫回憶道:「我給張愛玲做過的旗袍,都數不清了,但每一件旗袍都是她親自設計,我只是按圖施工。她冬天的旗袍有絨夾里,緊身、窄長袖、兩側開到膝部,春秋旗袍都是束腰、低領,夏季旗袍是無領、短袖、長衣至膝蓋。」直到現在,張愛玲的這種夏式旗袍,依然非常流行。
宋美齡更是一位旗袍的深度痴迷者,由於身份特殊,宋美齡還專門雇了裁縫,為自己縫制旗袍。這位裁縫名叫張瑞香,一年四季都在不停的做旗袍,平均兩三天就能做一件,除了過年休息幾天之外,其餘的時候都在趕工。
按照三天一件的速度,張瑞香一年就能做100多件,十幾年來,他給宋美齡做過的旗袍足有幾千件。如果說宋美齡的衣櫃,是世界上最大的旗袍儲藏室,也真不為過。宋美齡晚年去美國生活,從大陸運走19箱衣物,其中有15箱都是旗袍,可見宋美齡有多愛旗袍。
對於中國女性而言,旗袍堪稱是服飾美學之最,顯與隱、色與戒之間的和諧,將中國女性含蓄的身姿表達的淋漓盡致。
風韻、輪廓、婀娜、婉約、妖嬈、華麗、高雅、端莊、嫵媚都是形容旗袍的絕佳詞彙,字字充滿誘惑,是女子,就該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旗袍。
旗袍的美,是一種典雅的美,是一種高貴的美,它對穿著者的要求十分苛刻,只有中國女性才能穿出那種東方神韻,西方女性永遠都穿不出那種旗袍之美。
旗袍作為一種服裝,已經完全超越了人們對服裝的定義,旗袍所傳遞出來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華麗,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透漏著民族精神的藝術語言。
作者/老黑
喜中國文化,愛 歷史 傳承,盡綿薄微力,揚卓越俗成。
Ⅶ 開旗袍店的利與弊
旗袍不同於傳統女裝,一般女性購買旗袍不光看款式,質量做工是很大的一個環節。如果你開家傳統女裝店,我建議你自己進貨,沒必要選品牌,只要你眼光獨到,前期月收入7、8K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你要開旗袍店面,那麼我建議你最好選品牌,可能你發現了一個問題,一般買旗袍的顧客消費額度都比買女裝大一些,所以針對消費額大這一點上來講,可在其消費到一定額度時,贈送不同價值的小禮物,給顧客造成意外驚喜,也是培養商家與顧客之間更好的互動關系,穩定一批老顧客,不斷地發展新的顧客群體。
關於第二個問題,呵呵,我這邊80%以上的老顧客都經常找我訂做,所以,其實開旗袍店的最關鍵問題是你必須找到一家能訂做旗袍、並且更重要的是必須快,你才能更好的維持你的店面。一般小的縣城開家25----35平米的店面,鋪面租金大概1.5萬元左右,人工2--3人,工資5000元左右(績效),水電雜費1500元上限,稅1000元就下來了
不好意思,可能回答比較籠統一些,我本身做旗袍就7、8年了,關於開店有什麼問題,我可以幫你解答,QQ:20511639 祝你早日有自己的事業,也提前祝福你和你愛人新婚快樂!
Ⅷ 優雅不做作的氛圍感才是東方韻味最好的凸顯,旗袍怎麼樣
旗袍風格,能讓女孩變得優雅。這幾年在不少城市,流行出復古風,旗袍風格的造型首當其沖,成為時尚女孩的首選。穿上旗袍後,女孩的優雅感,變成一種高貴的氣質,讓她有一種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女人味。
旗袍,是中國女性難戒的中國東方韻味兒,它是蘊含在女生心裡深深地的情懷,與眾不同的剪裁,精緻的布料和充足的文化內涵,把旗袍的美不余遺力地展示出。如果是對自身的個子較為自信心,提議多來嘗試一下齊膝的旗袍裙,再加上如意妙曼的曲線感,盡顯雅緻。水墨畫風的小碎花,很有文藝范兒學員的氣場,減齡又討人喜歡,如果是胳膊上肉多的女孩,可以挑選喇叭袖、荷葉袖的設計方案,時尚還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