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的歷史及形制特點
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二、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大會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三、它的形制特點豐富多彩:旗袍歷經百年的演進,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的變化,演繹出多姿多彩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20世紀30、40年代旗袍發展的黃金時代,樣式變化多且非常豐富。旗袍的襟、領、袖、裙擺等部位風格別樣:襟有圓襟、方襟、長襟等;領有上海領、元寶領、低領等;袖子有長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還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鑲、綉、滾、盪各種紋樣,十分別致;裙擺除了長短變化,還增加了魚尾形、波浪形等裙擺款式。
『貳』 怎麼做旗袍 最好有詳細的步驟 有圖更好
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其中的要領卻不曾改變,那就是精細。首先,旗袍面料的選擇很有講究,真絲的柔軟貼身,織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適價廉,選擇合適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驟。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講究的是師傅的手工。就說盤扣,纏好一個經常要2、3個小時,盤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據客人的年齡、穿著的時節以及出席的場合進行搭配:春節配如意扣、鳳尾扣,老太太過生日配壽字扣,年輕女人喜歡簡單柔美的蘭花扣、盤香扣。講究的客人,會要求隨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盤扣的花型,一年12變。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製作一個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領而低擺,開衩至膝,袍身緊窄修長且無袖,更顯穿著者的婀娜身段,兩道滾邊十分細巧精製。
電影里那種6、7厘米的高領其實現實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領流行過一段時間。不過高領穿起來實在不舒服,轉個頭人要跟著一起轉過去。一般人平時都穿低領,一粒扣子就夠了。到了現在有的旗袍連這個扣子都省去,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個尺寸,一點也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須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給人量身要非常仔細.
『叄』 旗袍有哪些搭配方式及製作工藝
旗袍作為世界上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中國傳統服裝,是中國燦爛輝煌的傳統服飾的代表作之一。以下是由我整理的旗袍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旗袍的起源時間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 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 。至於具體的年份, 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 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 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所謂旗袍在其時的上海數十人中不過一二。 事實上, 以當時上海的新聞界對社會現象敏感程度, 一種新式樣的風行必然會引起廣泛的關注, 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報》等報紙上很難查到有關於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資料為旗袍在1925年的出現提供了佐證。 在作為舊帝都的北京, 也有記載表明旗袍時尚始於1925年。因此,將旗袍流行的起始時間視為1925年當為合理。
旗袍的起源樣式旗袍的樣式起源在民間一般認為改良於清代旗女之袍,而實際上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四點: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改良於清代旗裝袍;
第二種以袁傑英教授《中國旗袍》以及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近代中國女裝實錄》為代表,認同旗袍和旗裝袍的繼承關系,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先秦兩漢的深衣;
第三種以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時代,承認旗女之袍對旗袍有影響,但不承認二者有直接繼承關系,倡導旗袍改名為“褀袍”,並把“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褀袍研究會”;
第四種以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 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的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學生等社會群體, 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 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因此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之所以“旗袍”的稱呼會流行下來,是因為清代漢族女性並不穿袍式常服,而旗女主要常服確是袍服,因此在民國旗袍開始出現的時候給普通人一種這是“旗袍”的誤解。
旗袍的搭配方式1.不論你的個子高矮,挑選及膝的旗袍比長至腳面的要輕盈的多,也給美麗的鞋子更多的發揚地步。
2.整個服裝描繪界的競賽焦點都對準的是布料,旗袍的樣式根本固定,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在於布料的挑選。布料應該要到一些正軌的布料商行,特徵店,專業的旗袍訂制店挑選采辦,盡管價錢貴點,卻不會讓你看上去像個鄉間姑娘。
3.不要認為穿旗袍只能調配盤成一個髻的發型,正軌發型盡管安全,卻不免有些保存和過期。干練的短發女人盡能夠測驗高領旗袍,現代的調配美學著重的就是一點點故意的不和諧。
4.珍珠項鏈,玉鐲是旗袍的傳統伴侶,但最新的同伴細巧而燦爛的名表,它會和復古的旗袍撞擊出時代感極強的火花。
5.不要在商場里采辦流水線上下來的產物旗袍,到有描繪師掛牌的中式特徵小店或專業訂制旗袍的工作室去吧,他們不只有共同的布料,合身的取捨,最重要的是不會撞衫的描繪。
旗袍的製作工藝一、裁剪:
⑴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⑵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⑶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
⑷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⑸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⑹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
二、縫制:
⑴衣片歸拔
⑵側縫貼牽條
⑶襟邊貼牽條
⑷縫制
古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精細的手工製作,適用各種 刺綉 、鑲、嵌、滾等工藝;近代旗袍的工藝特點: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三、裁剪注意事項:
裁剪是製作服裝全過程中最關鍵的一環。也可以說,它是服裝能不能做得好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裁剪時一定要把各部件的裁片裁得准確無誤。除了尺寸量得准確之外,裁剪 方法 還必須得當。對此,應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 總結 ,以求達到較好的效果。這里提出以下注意事項:
(一)裁剪前要核對尺寸、式樣,注意有無體型特徵記錄和其他要求。
(二)檢查衣料有無油污、水漬、跳紗、色澤深淺不勻等,在裁剪時盡可能避讓。
(三)一般衣料有正反面區別,應細心分辨。裁剪時畫粉要畫在衣料的反面,並選用淺色畫粉。
(四)有的衣料,如羊絨、燈芯絨等原料有順毛、倒毛的特徵,裁剪時上下的方向必須順排,不能顛倒,否則會出現光色深淺不同的毛病。有圖案的衣料,要注意圖案的倒順區別。格子面料,要注意格格相對,左右對稱。
(五)裁剪時要先裁主件,後裁副件。按順序先裁前後片,後裁大袖、小袖和領面,最後裁零件。但畫裁時必須照顧到零件,以免衣料不夠。
(六)裁剪時畫線一定要保持橫平豎直,要注意衣料經紗緯紗(縱橫)的方向,不要縱、橫、斜亂用,一般衣料都用經紗(縱紗)做長度,領面用緯紗。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 >>>旗袍的主要特徵
『肆』 旗袍尺碼怎麼看
1、領圍
領圍是指頸部的圓周長度(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脖子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當布尺繞頸部一圈後,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進去的寬度。從側面看,布尺會從頸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傾斜,並非是水平著繞一圈。
2、胸圍
旗袍的胸圍測量並非廣義上的胸圍尺寸。由於旗袍完美修飾身條,旗袍胸部的測量包括五個尺寸:胸圍、胸距、正面胸高、後肩寬、後背寬。
胸圍測量:穿著內衣,然後將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繞過腋下,然後圍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日常內衣尺寸有所區別。
胸距測量:穿著內衣,測量左右兩側胸部最高點間的距離。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通過後頸的骨頭,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這時,布尺不會成直線,稍微有些富餘的弧度。
後背寬測量:布尺置於後背,測量左右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3、腰圍
旗袍腰圍的測量其實是指腰部尺寸的測量,包括兩個尺寸,腰圍和腹圍。
腰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用布尺從胯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布尺通常位於臀部上方。
4、臀圍
臀圍測量: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通過臀骨,圍繞一圈。布尺處於臀部最豐滿之處。
5、衣長
衣長的選擇通常與身高有關。挑選及膝裙時,裙尾若在膝蓋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蓋,但必須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測量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挑選長款旗袍時,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則會顯小腿粗,太長又會顯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腳踝的長度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腳踝的長度。穿著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腳背,才是完美的長度。
(4)刺綉旗袍怎麼盤擴展閱讀:
1、開襟方式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復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2、袖型變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伍』 精緻綉花改良旗袍,展現性感女人魅力,你覺得這樣的穿搭屬於中國風嗎
精緻綉花改良旗袍,展現性感女人魅力,我覺得這種穿搭完全屬於中國風。旗袍這個服飾本來就是中國傳統女性的服飾,所以街拍圖片上這位美女這一身穿搭當然是屬於中國風的!而且這條旗袍上面綉著的各種花色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國水墨畫,這更加印證了街拍圖片上這位美女這一身穿搭是中國風!這種中國風穿搭既展現了美女性感誘人的身材,又凸顯了它驕傲的小女人氣質!中國風穿搭永遠的神,大家一定要學習起來啊!
旗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他能夠突顯女性的腰臀比。這條旗袍就在腰部收腰做的非常好,同時又將美女封印的臀部線條表現的也比較流暢。可以看的出來,這條旗袍的設計者一定是一個經驗熟練的人。而且這條旗袍在末端的地方還做了一個開叉的設計,開叉處鑲嵌了一條蕾絲花邊。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在和袖子處的蕾絲做一個小小的呼應,能夠凸顯的這條旗袍更加的有設計感。像這樣極具女人味的中國風,誰能不愛呢?
『陸』 結婚禮服旗袍的款式 選旗袍禮服注意的事項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會選擇舉辦中式婚紗,因為復古風越來越在當代體現出來了。新人們也開始追求時尚的中式婚禮了,中式婚禮既然體現當代的一種藝術,中式婚禮的結婚禮服也是相當不錯的,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 結婚禮服旗袍 的款式有哪些?選旗袍禮服注意的事項。
一、結婚禮服旗袍的款式
1.短款的旗袍,短款旗袍是夏天的首選,簡單大方的短款旗袍非常適合嬌小的新娘們,在無袖和短款的搭配中,體現了短款旗袍的整體的美觀。
2.小翻立領旗袍,材質是真絲絲綢,小翻立領和短袖修腰設計。更起眼的地方是旗袍身上的印花設計,讓整件旗袍都非常有氣質,非常洋氣。這一類的旗袍比較適合活潑氣質好的新娘,這材質對人穿著也非常舒適。
3.手工刺綉旗袍,亞光棉布材質。手工刺綉的旗袍,一般都材質都是棉布的,因為才有辦法手工刺綉。胸前的鳳凰刺綉圖案,非常漂亮、動人。旗袍底色是大紅色,新娘穿上給人一種非常喜慶的味道,非常完美。
二、選旗袍禮服注意的事項
1.要是新娘的身材比較豐滿的話,可選擇一些X型的旗袍,可以對臀部有個遮瑕的辦法,生性好動的新娘,也可以選擇這一類的旗袍,行動比較方便,也不容易走光哦。
2.身材嬌小的新娘穿婚紗的話,我建議要穿及膝的旗袍。腿型好的新娘可選擇兩邊開叉的款式,可以露出迷人的大腿哦。
3.選擇婚紗時,新娘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材來試穿,旗袍還是很挑人穿的哦。新娘在選擇旗袍一定要注意身材很小的新娘不一定很適合旗袍的。
4.選擇旗袍的顏色,也是要根據新娘的膚色來決定。結婚的旗袍大多數都是大紅色為主,大紅色可以體現喜慶和新娘的氣質。在選擇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膚色來選擇。
編輯總結:以上內容就是 結婚禮服旗袍 的款式和選旗袍禮服注意的事項。新娘選擇旗袍時,可以先想想自己喜歡如何的款式,自己的身材屬於怎樣的。還有一個就是,選擇旗袍一定要注意顏色大小問題。
『柒』 怎麼穿旗袍日常 如何將旗袍穿出時尚感
旗袍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很多女性朋友甚至會在日常穿旗袍。但是旗袍終歸屬於比較適合於隆重場合的衣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怎麼穿旗袍才不會有違和感呢。
怎麼穿旗袍日常
首先,年輕人穿旗袍應該選擇比較素凈的顏色,淡雅一些比較好。有的人能夠將艷麗的旗袍穿出魅惑的感覺,這自然是很好的,但是一般而言,還是選擇比較保守的款式和顏色更穩妥一些,而且在面料上,真絲材質的太過於華麗高調,棉麻或者香雲紗之類低調的材質更加合適。
第二,年輕人喜歡染發,但是穿旗袍最好就不要染,我們平時看外國人穿旗袍總有一些別扭的感覺,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們在外形上與傳統的旗袍美人有很大的出入,很難想像一頭金發的人,能將旗袍穿出含蓄東方美。而至於是盤發還是散發,這個倒是沒有什麼影響,盤上去更干練,披著更柔美。
第三點,在選擇飾品的時候,盡量選擇簡朴的珍珠飾品或者銀飾,珍珠溫潤內斂,年輕的戴著顯氣質,年長的戴著顯沉穩,銀飾低調溫和,但是又不乏少年人的生機活力,所以在這兩種飾品都很合適,但是要謹慎選擇其他的,比如說造型很誇張的,顏色很斑斕的。
第四點,既然都穿上旗袍了,那就免不了要化一點妝,整體穿得比較淡雅的話,妝容上也應該清淡一些,輕輕柔柔的感覺,就像是《紅樓夢》裡面林黛玉的感覺,當然,這里是先假設了大家普遍覺得老版林黛玉確實好看,才給出了幾點建議,畢竟中國的傳統審美還是與現在有了一點點區別,但是溫柔的女孩子總歸不會討人厭的。
第五點,最後說一下鞋子,高跟鞋肯定是穿旗袍最好的搭配,但是也不宜穿過高的跟,這樣會影響走路的身形,姿態上的不自然,很容易影響整體的氣質,所以穿適度的高跟,顏色上要簡約素雅,款式也應該基礎百搭。這樣穿出來就比較自然日常了。
如何將旗袍穿出時尚感
旗袍的挑選
首先在旗袍的選擇上,就要選擇一些比較時尚的款式。如果是要遠行,活動比較多的話,盡量不要選擇緊身的旗袍,要選擇一些較為寬松的旗袍。
在面料的選擇和旗袍的厚度上也建議選擇比較輕薄的款式。不僅方便,還不失飄逸。歐根紗五分袖旗袍,面料舒適透氣。版型寬松,簡約的款式,不會太過花哨,花鳥刺綉的圖案,讓旗袍多了一份美感。
鞋類的選擇
鞋子的選擇除了平常最經典的黑白兩色高跟鞋之外,最好選擇一些跟底比較平緩的鞋子,這樣方便外出。比如布鞋,或者瑪麗珍鞋,綁帶鞋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瑪麗珍鞋】
【綁帶鞋】
【布鞋】
在擁有復古風的同時,還不缺乏時尚感,能夠很好的和旗袍的風格融合統一。
旗袍的其它配飾
手提包
外出遊玩,怎麼能缺少手提包呢?最配合旗袍的就是坤包。坤包的款式也有很多,可以是很小巧很精緻的五金小包,也可以是皮質的包包。
小巧一些的坤包可以裝下手機鑰匙錢包之類的小物件,但是如果要攜帶的東西多一些的話,就要選擇稍微大一些的手提包了。
帽子
還和旗袍相配的就是一頂好看的帽子了。一頂大大的編織帽,看上去就很有度假的感覺,既可以用來遮陽,還可以是拍照時候凹造型單品。
如果不想要大編織帽的話,還可以嘗試一下漁夫帽。雖然名字叫做漁夫帽,但是戴起來也是很有時尚名媛的感覺。
扇子
最後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把小扇子了。雖然團扇很美,也很襯旗袍,但是還是摺扇更適合攜帶,輕輕巧巧的拿在手上,既可以起到裝飾旗袍的作用,也可以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用來納涼,一舉兩得。
不論是竹木製作而成的小摺扇,上面印有山水圖,還是紙、布製作而成的小摺扇,拿在手中,都能夠起到很好的搭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