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來源於什麼服飾
擴展閱讀
什麼men睡衣 2025-05-18 04:24:29
老奧拓正時皮帶多少錢 2025-05-18 04:13:24

旗袍來源於什麼服飾

發布時間: 2023-06-28 08:25:20

⑴ 旗袍是哪個民族的服飾 旗袍的起源

旗袍最早是來源於滿族,屬於滿族的代表性服裝,後來被不同民族的女性演繹,一直流傳到現在,旗袍是一種非常女性化的服裝,特別的好看。
旗袍是哪個民族的服飾
旗袍來源於五十六個民族中的滿族。

滿族是清朝的最貴民族,旗人是那時候尊貴的代表,由於獨特的環境,旗人所穿的服飾跟現在的旗袍,其實是有很多方面的相似之處。如果一定要說旗袍是屬於哪個民族的服飾,當然要數滿族了。但是現在的旗袍,經過時代的變遷與改良,已經不能說是某個民族所特有的,她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代表服飾之一。

旗袍的歷史由來
旗袍屬於袍服類中的一種,它是從春秋戰國時期(2700年前)的深衣發展下來的。所謂深衣就是中國古代人穿的上衣下裳合為一體的衣服。

到了清朝,袍服成為了主要服裝。特別是滿族婦女穿的袍子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裝飾也極其煩瑣。旗裝是寬大不露肌膚的,它是滿族的傳統衣飾。因為滿族人又叫旗人,所以就有旗袍之稱。旗袍在盛京誕生並制度化,並成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之一。漸次積累而成的旗袍文化是盛京城市文化的特色。

旗袍如何挑選
旗袍從面料到顏色真的是非常之多,挑選一件完美的旗袍,對旗袍顏色的選擇絕對不能馬虎。膚色白皙的女性其實什麼的顏色都能駕馭,除了要避開暗灰的顏色,穿淡黃、淡藍、粉紅等淡色系列旗袍,都會顯得格外青春和甜美。

對於膚色偏黃的女性,適合穿正藍色、淺藍色的旗袍,能襯托出皮膚芙蓉白嫩。

如果是膚色比較黑的話,在旗袍的選擇上可以穿暖色調的旗袍,選擇紫藍色、紅色、淡紫色的旗袍,這類顏色的旗袍可以使皮膚顯得比較白皙。一定要注意避免過淡或過亮的顏色。

旗袍保養法則
1穿著旗袍

由於產品的特殊性,首先應強調旗袍的合理穿用。一般來說,旗袍在日常穿著過程中應盡量小心,避免汗漬、油漬、口紅等污染,避免刮擦粗糙表面、尖銳邊緣等,避免長期與硬物摩擦。此外,旗袍不能長時間連續穿著,尤其不能長時間暴露在日光下。

2保存旗袍

非真絲類旗袍用衣架懸掛在乾燥通風櫥櫃中即可,注意衣架的長度要與旗袍肩寬相搭配。對於真絲旗袍,還應注意不要與裘皮、毛料服裝距離太近。此外,因為桑蠶絲是蛋白質纖維,易招蟲蛀,所以在存放旗袍的櫥櫃中還應放入防蛀葯品。如有條件,可用軟紙把旗袍包起來,以防止泛黃,保持色彩艷麗。一般白色旗袍用藍色紙包,花色艷麗的旗袍用深色紙包。

⑵ 旗袍是怎麼來的啊

旗袍是女性服飾之一,源於滿族女性傳統服裝,在20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漢族女性改進,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民國以後,上海、北平等地的漢族女性在其基礎上予以改良。1949年之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認為封資修象徵大量毀壞。
旗袍是滿族的傳統服飾,二十世紀上半葉由民國服飾設計師參考滿族女性傳統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礎上設計的一種時裝,是一種東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現時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國女性服飾文化的象徵意 甘婷婷旗袍照義。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在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傳統旗袍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袍子,或稱旗裝、旗服,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婦女的民族服飾。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黃色是皇家獨尊之色,民眾是忌用。旗裝色彩鮮艷復雜,用料等花色品種就多樣,喜用對比度高的色彩搭配。在領口、袖頭和掖襟上加上了幾道鮮艷花邊或彩色牙子盤滾設計。由於旗裝是一種平面服飾,盤滾成為旗裝除面料外的唯一設計空間,因而以多盤滾為美。清末曾時興過「十八鑲」(即鑲十八道花邊)。清代旗袍紋樣多以寫生手法為主,龍獅腆麟百獸、鳳凰仙鶴百鳥、梅蘭竹菊百花,以及八寶、八仙、福祿壽喜等都是常用題材。

⑶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民國之初,剪辮發,易服色,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倒大袖與新樣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時興過一陣「文明新裝」。

旗袍追隨著時代,承載著文明,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旗袍連接起過去和未來,連接起生活與藝術,將美的風韻灑滿人間。

(3)旗袍來源於什麼服飾擴展閱讀: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⑷ 旗袍的由來是什麼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

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拓展資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的民族服飾。

民國旗袍起源的原因,有眾多學者和當時的媒介認為,民國初女子為尋求思想的獨立和女權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長袍是一個重要原因。

⑸ 旗袍的來歷簡介

一、旗袍的由來

旗袍,被譽為中國國粹和中國女性國服,是中國傳統女性服飾的代表。旗袍由清代滿族婦女所穿的袍服演變而來。袍服是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八旗女子的長袍才可是算是旗袍的前身,後又經過與漢族女子服飾的融合,取長補短,在鴉片戰爭後,西風東漸,服飾也隨之受到很大影響。20世紀20年代屬於旗袍開始興起,化繁為簡,樣式變的素雅。到了30年代,旗袍進入全盛時期。

旗袍是能夠代表中國傳統女性服飾的代表之一,旗袍所帶給我們感受從過去的拘束、節制逐漸轉變成端莊、秀美。

⑹ 關於旗袍的起源與文化,你都了解嗎

1、旗袍的起源

旗袍最早是來源於滿族,屬於滿族的代表性服裝,後來被不同民族的女性演繹,一直流傳到現在,旗袍是一種非常女性化的服裝,特別的好看。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影響越來越大,旗袍在現在也是一種興起的服飾。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就袍服的演變過程看,袍服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蘇醒,一種懷舊情懷。

旗袍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雖然已很難看見身著旗袍、左手執油紙傘、右手執香扇的雅緻美女款款而步,但那唯美的景象至今很多人依舊嚮往。

中國旗袍起源於哪個少數民族的服

旗袍的起源
旗袍的起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
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從順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較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

⑻ 現在的旗袍究竟是滿族服裝演變而來,還是來自漢族的

旗袍作為中國人的代表服飾之一,具有很多年的歷史,因為其類型多樣,色彩豐富,能夠展現獨特的女人味,便深受其他外國人的喜愛,但旗袍畢竟是我們中國的。那麼你知道現在的旗袍究竟是滿族服裝演變而來,還是來自漢族的?現在的旗袍是由滿族的服飾演變而來的。

旗袍作為中國人的代表,古往今來一直都深受國人的喜愛,不管它如何改良,始終代表了中國女性獨有的美感,在許多外國,她們也經常身穿旗袍,感受著中國的服裝特色,關於旗袍究竟是由滿族還是漢族服飾演變而來的,那當然一定是滿族了。

⑼ 旗袍是如何起源的

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點,三十年代它到了頂峰狀態,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 辛亥革命廢除帝制,創立民國。民國之初,剪辮發,易服色,把屬於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級制度送進了歷史博物館,這一切為倒大袖與新樣式旗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

⑽ 旗袍深受世界女性歡迎,它來源於什麼

旗袍是中國乃至世界女性的傳統服飾,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女性的民族服飾。盡管對其定義和時代仍存在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有學者認為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期的服飾。20世紀20年代以後,它成為最常見的女裝,1929年被中華民國政府確定為民族服裝之一。

他認為民國旗袍對旗袍有影響,但他不認為兩者之間有直接的繼承關系,所以認為不宜稱民國旗袍為「旗袍」,因此,他主張將旗袍改名為「旗袍」,將「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旗袍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