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一襲旗袍美如畫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童裝14a是指什麼意思 2025-05-21 02:55:53
怎麼穿裙子變成女神 2025-05-21 02:52:07
什麼地方必須穿睡衣用餐 2025-05-21 02:44:19

一襲旗袍美如畫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6-10 20:26:43

㈠ 一襲旗袍美如畫上句或下句

煙雨江南如夢如幻,一襲旗袍美如畫

㈡ 歲月歡喜,人間良辰,唯有一襲旗袍,最撫煩人心是什麼意思

意思: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夠面對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一切,才會發現歲月是美好的。市井百態、尋常生活最能撫慰世俗人的思想了。

㈢ 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

賀軍武 || 一襲旗袍醉年華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幽怨的姑娘······因了戴望舒的這首小詩,多情的每個男子心裡好似都住著一位丁香般迷人的女子。每每於夢里,都會有一個場景浮現,一個婀娜的女子,一襲旗袍,撐著一把油紙傘,走在灰牆青石的古色弄巷裡,於細雨朦朧中款款而來,滿帶末名的花香,笑顏如花綻,玉音婉流轉,只一回眸間便醉了千年。那是夢,是戀,是塵世里男人關於女人最美麗的想像。紅塵陌上人如玉,我於歲月靜好的時光里等你,等你隨我,攜手漫步走天涯。

女人是可愛的,穿旗袍的女人更是迷人!丹唇未啟音先到,碎步輕移醉梅桃,旗袍於曼妙的女子就是一樹搖曳的芳華,立領玉頸,斜襟盤扣,半遮半掩,顯山露水間把女人的形態以及身姿演繹到了極致,含蓄內斂,華麗高貴。旗袍著身更多的會讓人變得優雅端莊,女子的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里都溢滿了風情,讓人遐想,給人想像。

旗袍是一種國粹,是民國三四十年代最為流行的一種服飾,因了眾多才情女子的裝點而變得風靡。這一襲浸潤了中華文明數千年文化底蘊的花衣,滿帶唐詩宋詞的雅韻,其優美的線條詮釋了生命價值的美麗,復活了每一顆年輕愛美的女人心。雖然六七十年代有所打壓和影響,但永遠抑制不了人們心中對美的展現和渴望,一襲旗袍,成了每一個女子一生嚮往的風景。

旗袍是古典的,有詩詞的韻味。它穿透過時光 ,滿帶古意。發髻斜墜,眉纖入鬢,春風拂柳,裊裊娜娜,迷人的形態美里有一種恬淡的華麗隱約其中。酒是陳年佳釀好,花是暗香最勾魂,旗袍之美美若幽香,不輕狂,不招搖,有神韻,最是耐人品味,猶如讀魏晉,讀唐宋,讀桃之夭夭,穿塵而來,詩意久遠。旗袍其實就是每個女子心中一首流動婉約的詩,更是每個男人心裡述不盡的千般廋詞。

旗袍是安靜的,像一幅簡約的水墨畫,它能帶給人滿滿的自信和心安。那一種古典美會讓人變得優雅得體,修得內心純凈。其實不是每一個女子都適合於穿旗袍,只有那些有一定人生經歷,內外兼修的高氣質女子,才可以與旗袍相得益彰,搖曳成花。穿上旗袍,你的坐立行走就有了無形的約束和規矩,舉手投足都得不緊不慢,不疾不徐。蘭心蕙質淡妝描,彎眉粉面賽春桃,高跟輕叩婀娜步,玉骨冰肌百媚嬌。內心急躁,缺乏穩重感的人斷然是駕馭不了旗袍的,它的魅力不單單在於身材的曼妙,更在於神態的靜美,以及來自於內心的那一份自在的溫婉,美一定是有內涵的。

旗袍是最精緻的女人服飾。立領裹頸,斜襟花扣,恰到好處地開叉,精細的手工刺綉,絕美的風墨韻花,用流暢的線條,華麗高貴的材質,勾勒出東方女性至柔的曲線,顯而不露,得體端莊,裹的是想像的風情,放的是不盡的誘惑。綠柳風中擺,新荷細雨搖,亭亭長玉頸,款款小蠻腰,說不清究竟是女人詮釋了旗袍的精緻與美麗,還是旗袍成全了女人的婀娜與風情,總而言之,穿旗袍的女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每一位女子都有一個旗袍著身的夢,旗袍就是服飾中為女人打造的最美的禮物。

旗袍的美,美在眼底,美在內心。歷練歲月,聽花解語,那一襲靚麗何嘗不是一樹搖曳的芳華?!正是因為有了旗袍,才讓女子有了如水般的婉約情懷,有了曼妙的萬種風情,有了不分時段地如花綻放,也更有了男人心中無數的心動和嚮往。於此,旗袍是有魅力的,一襲青衣,染就一樹芳華,兩袖月光,訴說絕世風雅,是一種優美,更是一種女人綻放芳華的姿態,清香四溢,滿帶柔情。這一樣賞心悅目,美到無言,不由人落筆慨嘆,女人之最愛,男人之眼福也!

香襲布衣於2019年12月13日

㈣ 一襲旗袍一夢芳華什麼意思

一襲旗袍一夢芳華的意思是在最好的年華,不辜負自己。

旗袍

論及旗袍風尚的起始時間,通常認為在20世紀民國時期,鄭逸梅先生即稱 原來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國後始御之,至於具體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對比較含糊,周錫保先生和張愛玲女士均以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後,周氏還以1923年的畫報等資料推斷。

改革開放後早期,基於政府提倡的中華民族是一家政策,同時為了證明旗袍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高貴的出身,研究旗袍是學者有意識地把民國旗袍和清代旗人服飾之間的關系更多地聯系起來,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觀點並非特別之多,但也自成一派 。

在濃厚的清朝封建禮教氛圍中,想要婦女如現代一般外露曲線是不可能的,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有觀點認為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裝是滿族綿延的民族服飾。

風行於二十世紀20年代的旗袍,是由中國傳統袍服在民國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無專業服裝研究中心,服裝式樣的變化以千家萬戶,在時代風尚的影響下不斷變化。

㈤ 穿旗袍特別好看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穿著一身自己的旗袍,一個眉眼,都是一種風情。輕柔絲滑的面料別有一番風味。古色生香的嬌媚,讓女人在一顰一笑,詮釋了所有的情韻。

㈥ 發旗袍照片配什麼文字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陽春三月,花開半夏。一襲旗袍染一樹清風,兩袖清風訴絕世風雅。一襲白色旗袍的浪漫從一而終,如翩然而飛的蝴蝶,在落英繽紛的時節歸去來兮。

2、三月的微風,輕輕拂過你的臉頰,暈紅了你的臉,隨手將鬢角的發絲拂到耳後,低頭一笑,有著不勝涼風的嬌羞。眼波流轉,是清澈透明的湖水,倒映著你的影子,那一襲紅色經典旗袍傳承著百世芳華。

3、多想在喧囂的紅塵中,覓一份清幽,尋一份素雅,擇一處綠地,讓心緒在閑暇里慢慢伸展,看盡江南草長鶯飛。宿夢中的江南,霧雨中的青山,輕盈的旗袍女子撐起一把油紙傘,走在青石橋上,咿呀的吳語讓人流連忘返。

4、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一個心性止水的女子是聰敏的,更是智慧的。她像水一樣靈活自如,溫婉柔情,又像水一樣有容乃大,變化萬千。一襲粉色旗袍的浪漫,溫婉著三月的桃紅,她長發輕挽,一把摺扇優雅自如,集美麗與智慧予一身。

5、時至今日,總擔心你如我喜歡的那件紅色旗袍,縱然有萬般喜歡,卻害怕已經穿不出當年的味道……事實上,你卻依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優雅女子,時光讓你愈發有風情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