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旗袍怎麼穿的步驟
大家都認為旗袍很美,面料好,做工好,剪裁也好,穿在身上氣質立現,可是,小編驚訝地發現身邊的一些女性朋友根本不會穿旗袍!!!
你可以忍受把一件高級定製的旗袍當做毛衣一樣套頭穿嗎?很尷尬的一幕就是旗袍卡在臀部,使勁兒拽才能拽下來,而原本這件熨燙好的旗袍就被蹂躪的皺皺巴巴,好生廉價。
看到這里,也許你才會發現自己穿旗袍時的失儀和不雅,沒有告訴大家正確穿旗袍的步驟,所以,今兒個,梓辰就為大傢伙兒找到一組穿旗袍的圖解,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示範作用,做一個真正的旗袍愛好者。
第一步:先確認拉鏈或開襟的位置,分清前後,接下來像穿褲子一樣由下往上拉起來,切忌套頭穿旗袍,因為傳統旗袍不論長短,都是鞘型為主,所以衩口的尺寸一定比臀圍小,由上往下穿會卡住,很容易損壞旗袍。
如果旗袍特別合身的話,可以嘗試雙腳交叉後再拉上,會容易很多。
第二步:先把左手套進袖口中。
第三步:右手套進袖口,同時把旗袍向上拉起,請留意自己的長指甲,不要刮傷旗袍。
第四步:整理旗袍,找准盤扣的位置。
第五步:把旗袍的拉鏈拉好,一般來說,傳統旗袍的拉鏈在右邊,當然改良旗袍的拉鏈也可能是在後邊,可能需要旁人幫忙拉上。
第六步:很耐心地系扣子,不管是暗扣還是盤扣,一定要有耐心。
第七步:系盤扣的時候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巧勁兒,雙手配合好就會很輕松。
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其中的要領卻不曾改變,那就是精細。首先,旗袍面料的選擇很有講究,真絲的柔軟貼身,織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適價廉,選擇合適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驟。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講究的是師傅的手工。就說盤扣,纏好一個經常要2、3個小時,盤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據客人的年齡、穿著的時節以及出席的場合進行搭配:春節配如意扣、鳳尾扣,老太太過生日配壽字扣,年輕女人喜歡簡單柔美的蘭花扣、盤香扣。講究的客人,會要求隨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盤扣的花型,一年12變。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製作一個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領而低擺,開衩至膝,袍身緊窄修長且無袖,更顯穿著者的婀娜身段,兩道滾邊十分細巧精製。
電影里那種6、7厘米的高領其實現實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領流行過一段時間。不過高領穿起來實在不舒服,轉個頭人要跟著一起轉過去。一般人平時都穿低領,一粒扣子就夠了。到了現在有的旗袍連這個扣子都省去,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個尺寸,一點也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須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給人量身要非常仔
2. 旗袍領子包邊怎麼處理 這樣做簡單又快捷
旗袍的領子包邊問題是很多人都很想學會的一項手藝,其實領子包邊不算很困難,而且包邊完全是可以自己來操作的,我們一起來學學旗袍領子包邊的具體方法吧!
旗袍領子包邊怎麼處理
旗袍領子包邊之前要先進行夾牙子處理。
夾牙子:用現成的夾牙子繩很方便,用夾繩壓腳,再方便不過了(用中間針位),轉彎處用手慢慢轉動圓角,在圓弧的地方打剪口3~4個,約4mm,這樣就很容易車好圓弧了,這樣夾牙繩就車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邊了。
拉筒包邊:
1.用26s梭織拉筒,搭配一個專用壓腳,這個壓腳很重要。拉筒擋板要卡在壓腳的缺口裡。
2.包邊前,把包邊條松開一段,再開始包邊。
3.把布條穿好,布條拉出來一段,再開始包邊。
4.拐彎處,用手慢慢轉動圓角,包直邊的時候,要拉著布邊(不要拉包邊條)。
旗袍領子包邊常見方法
包邊,也叫滾邊。是布藝手工中常用工序。可以純手縫包邊、半手縫包邊和純機縫包邊。首先,包邊布要斜裁,需要多長,裁多長;需要多寬,裁多寬。
常規的包邊方法里,包邊布的寬度 =包邊的寬度×4+輔棉的厚度。常用的包邊布寬度:3.5cm、4cm、4.5cm、5cm。做嵌條用的寬度一般是2.5cm。純手縫包邊和半手縫包邊,方法是一樣的,只是用機縫取代第一道手縫線。
旗袍純手工包邊方法
1.在包邊布上,折一道四分之一寬度的摺痕,紅色箭頭的線。綠色箭頭所指的線 是二分之一寬度。
2.包邊布的正面和表布的正面相對並且對齊它們的布邊,在包邊布的四分之一摺痕線上,用半回針縫,完成包邊的第一道縫線。
3.半回針縫,要扎透輔棉和裡布。看看裡布上的線跡。
4.把包邊布折過來,並向里折邊,要剛剛好覆蓋住第一道縫線的線跡,立針貼縫,完成包邊的第二道縫線。
旗袍挑選技巧
1.年齡大些的婦女,面料顏色應稍深些,款式要寬松一點,以體現莊重文靜、典雅大方。
2.中年婦女,宜選色彩富麗高雅,乃至綉花、滾邊的旗袍,體現雍容華貴。
3.年輕女性,則宜選用絢麗優美的色澤花式、活潑俊俏的款式,體現青春健美,朝氣勃勃。
3. 旗袍的領子部分要怎麼改造一下才適合脖子短的人穿呢
將旗袍的領改為V領,讓領邊往後折,領邊不可太窄,應該改成類似荷葉領或者鳳仙領,原理是,讓視覺轉至領子,修飾脖子短的缺點。另一點是V領可以讓脖子在視覺上顯得更修長。
4. 旗袍領子怎麼立起來
拆下舊領,打開,去服裝加工店買些里襯(帶膠的)用剪刀比照舊領裁好,用熨斗燙平,再縫回原位置,領子就立起來了
5. 旗袍裙怎樣剪 旗袍剪裁的七大步驟
1、折料:先把兩邊的布邊面朝里對折,左邊預留貼邊3厘米,然後按衣長尺寸+2厘米畫一條衣長線,即折肩線。
2、偏襟:將上邊一層布料的左右兩端(連折肩線邊)向下偏出2.5厘米,使上層布料往下移動,這樣底邊兩端的上層比下層布料多出5厘米左右,而折肩線底邊的上層布料比下層布料則多出2.5厘米左右。
3、折肩:按衣長尺寸+2厘米,從折肩線處將布料向下層折好,即變為4層。上兩層為前身,下兩層為後身。在折肩線的直布邊處,內層要比外層退進2厘米才夠里襟搭進量,通過撥襟後就能進一步使搭進量增多。
4、設省道:先從腋下下量6--8厘米,省道為3厘米,見A點。再由領口深線至胸圍線取中點定為省道斜度線位置,折疊量為1厘米,見B點。畫兩道斜直線,然後捏起上邊一道向下折疊,A點雙層為1.5厘米,B點雙層為0.5厘米。
由於這兩道線的寬度不同,折疊後上邊前兩層與下邊後兩層的在C點對齊,B點會凸出去,前中心不成為直線,這正好是前胸部位需要的凸出量。然後從A點取省道的長度(11.4cm),胸圍尺寸的10分之1+2厘米。
最後把折肩線上層高出的量放下與內層對齊,重新畫袖根肥和袖口尺寸。袖窿彎度也要重新畫,與腰部、臀部及袖口處畫順。大襟的畫法:根據折疊好的布料確定領口深:從折肩線往下量(8.4cm)領大尺寸10分之2+1厘米。前胸圍:(23.5cm)胸圍尺寸的4分之1。
袖根肥:(19.5cm)胸圍尺寸的10分之1.5+5.4厘米。畫大襟:從領口深線至胸圍線畫一條斜直線,去此線的2分之1-1.5厘米處為畫弧線的交點,上段凸出2厘米、下段凹進1.5厘米。
5、挖大襟和撥襟:按已畫好的大襟線,掀起最上一層布料,用剪刀沿著大襟弧線剪至領口深處,再沿前中心線剪至折肩線止。剪好後將里襟掀起折到右邊,再從里襟領口內剪兩個弧型刀口,不要超過3.5厘米。然後將里襟領口用手握住A處用熨斗向上抻拔開,注意不要抻破領口。
6、折回里襟:把已抻拔好的里襟對齊里層折肩線,把里襟折回還原鋪平,使里襟領口深處與大襟重疊1.3—1.5厘米,胸圍處重疊3—5厘米。
7、畫裁:按以上拔好的里襟和還原鋪平後的衣身核對衣長尺寸,進行畫裁。
1.按衣長尺寸另加胸省量2厘米,捏省後擺平再裁,後衣長不另加,擺縫的長度與前片捏好省道後的長度一樣。
2.袖根肥,胸圍尺寸的10分之1.5+5.4厘米。
3.腰節高,按總身高的4分之1—1厘米。
4.胸圍,胸圍尺寸的4分之1。
5.腰圍,腰圍尺寸的4分之1。正常體型腰圍的成品尺寸比胸圍約少8厘米(無腰省)。
6.臀圍,臀圍尺寸的4分之1。正常體型臀圍的成品尺寸比胸圍約多8厘米。
7.袖長,(俗稱出手)量袖長時從後脖根中央,通過肩部外端往下量至手腕處,或量至需要的長度。
8.袖口,胸圍尺寸的 10分之1.5—0.6厘米。
9.領口深,領大尺寸的10分之2+1厘米。不包括後領口的0.6厘米。
10.領口寬,領大尺寸的10分之2—2厘米。為了開大襟的方便,領口一圈為毛縫裁剪,開襟時也不用放縫,沿開襟線剪至領口深線處。
11.腋下省,根據各部位畫好的線條,把折好的省道和衣身整理平順,用大頭針別好省道,省道的長度為11—11.5厘米,上下畫順可裁剪。領口為原大尺寸,為了開襟的方便,領口一周為毛粉裁剪,開襟時不用放縫,領口內已包括0.7厘米。
6. 旗袍後領高了不消氣咋辦
旗袍後領高了不消氣可以拿到專業裁縫店進行修改,也可以直接更換新的旗袍。旗袍又稱褀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頒布了《服制條例》,將漢女傳統襖裙以及旗袍定為了女子禮服。中國旗袍的領式經歷了交領、矩領、直領、盤領、圓領、立領等變化。旗袍的裙擺有寬擺、直擺、A字擺、禮服擺、魚尾擺、前短後長、鋸齒擺等。
7. 後拉鏈旗袍怎樣上領子
後拉鏈旗袍,領子她也應該是後開口,沒別的辦法。
8. 旗袍領軟軟用啥辦法立起來
加樹脂襯就可以立起來了。
9. 旗袍領子怎麼改成圓領
旗袍領子改成圓領需拆下領圈,修出圓領,再配羅紋領或本身布通常比例一百公分配七十五就可以,拼接好縫制衣領圈即可。旗袍的領式經歷了交領、矩領、直領、盤領、圓領、立領等變化,旗袍的領型花樣百出,領的高度先高後低。
10. 旗袍領子有點高怎麼改
旗袍是比較專一的衣服,想要修改旗袍的領子的話,還是要到製作旗袍的店裡去,免得自己把旗袍修改壞了,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