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絲綢面料怎麼做
擴展閱讀
粉藍色的裙子該怎麼起名 2025-07-02 03:58:43
冰絲睡衣裡面是什麼 2025-07-02 03:51:55
童裝碼數12是什麼碼 2025-07-02 03:33:51

旗袍絲綢面料怎麼做

發布時間: 2023-01-24 07:07:36

Ⅰ 如何做好真絲面料的縫制-做好真絲面料縫制的九大技巧

如何做好真絲面料的縫制-做好真絲面料縫制的九大技巧

隨著紡織業的快速發展,現代真絲面料的種類其實已經達到了上千種之多。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做好真絲面料縫制的九大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縫紉

首先是針號的選擇,其實不是所有的真絲面料都需要用最細的縫紉針來縫紉的。針號可以根據面料的厚度和自己的縫紉水平來選擇,一般來說是縫紉的料子越薄,所使用的縫紉針越細

貼襯

一般經常用到的是兩種:一種叫水溶襯,另一種是真絲專用貼襯。

水溶襯:顧名思義遇水可溶,一般是裁剪或縫紉時增加面料的.張力,能夠使裁剪和縫紉都變得更簡單些。

真絲襯:比較常用,在製作真絲服裝時,很多地方都會用到。比如真絲旗袍腰部、胸部的收褶處、縫紉處一般都需要加貼真絲襯,一方面增加面料厚度和韌性,另一方面也能防止在穿著的過程中產生拔絲的現象。

很多真絲面料在裁剪和縫紉都離不開真絲襯,比如真絲斜紋綢在製作時需要特別注意,不能拉扯,拉扯會導致面料變形,所以在面料的縫份和邊緣處都加貼真絲貼襯防止變形;

縮水

所有的真絲面料在製作前都先進行縮水,因為真絲面料的縮水率在4%—10%之間不等,如果沒有進行預先縮水,製作成衣服之後,除了乾洗,恐怕就沒有別的選擇了。特別提醒,真絲面料一定要用冷水浸泡。

縮水的時候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絲毛凈或者柔順劑,這樣既清潔了面料,又可以減少靜電的產生。

縮水的時間一般是選擇四個小時或者更多,讓面料喝飽水,這樣以後它就不會再縮小了。

裁剪

裁剪前一定要把面料熨燙平整。提前加貼真絲襯之後再進行裁剪。不太建議新手從薄如蟬翼的真絲面料入手,比如真絲喬其,真絲雪紡,真絲歐沙一類的;

鎖邊、卷邊

鎖邊、真絲面料在製作前經常會涉及到鎖邊、卷邊,過於輕薄的質地常常讓很多新手非常頭疼。在這里介紹一個個人的小經驗,就是進行兩次鎖邊。

第一次鎖邊時使用萬能壓腳,面料邊緣處平鋪,用之字形線跡快速車縫;

第二次之再改換卷邊壓腳,因為面料邊緣已經經過一次車縫,張力大大提高,所以卷邊就變得容易許多。按照普通厚度面料的卷邊方法就能很容易的卷出漂亮的邊邊。

用合適的機針

經過反復試用,9號德國針是首選。因為這個針做真絲薄料等,不會扎斷布絲,所以就不會出現抽絲現象。另外做薄料針織也不會有針眼。這些都是其他進口針所達不到的地方。

調整梭芯套的梭皮壓力

逆時針是調松,順時針是調緊線的張力。

用手捏住線頭,輕輕抖動一下,梭芯套會緩緩下墜,這種情況就比較合適了。

最後再調一下面線的張力,使底、面線線跡上下一致就可以了。縫制時針碼不要太小了,用手拉平衣片,隨著送布牙運送,自然牽引衣片前行。

縫紉線非常重要

做真絲,縫紉線也是非常重要的,50號,60號的進口絲線(滌綸長絲),是非常好的縫紉線。它比一般的滌綸縫紉線細很多,但它的抗拉強度卻是很好的,縫制時不容易斷線。

調低送布牙

調送布牙的方法:以老式機為例,把送布牙調到0.4mm為好,老式機送布牙高低,要根據面料調整的。

【真 絲 面 料】:送布牙高度約0.4mm

【中等厚度面料】:送布牙高度0.75mm

【呢料 厚 面料】:送布牙高度1.2mm

一般常用的高度就是0.7mm左右

;

Ⅱ 旗袍一般使用什麼布料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

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

(2)旗袍絲綢面料怎麼做擴展閱讀 :

旗袍樣式繁多。

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具有適應現代生活的機能性。

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Ⅲ 做旗袍用什麼布料

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棉布料不適合做旗袍。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現代旗袍是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

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旗袍款式的變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變化。

(3)旗袍絲綢面料怎麼做擴展閱讀:

現代旗袍的外觀特徵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收腰,無袖或短袖等。

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旗袍的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藝為特點,標新且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經過20世紀上半葉的演變,旗袍的各種基本特徵和組成元素慢慢穩定下來。旗袍成為一種經典女裝。經典相對穩定,而時裝千變萬化。但時裝設計師常從經典的寶庫中尋找靈感,旗袍也是設計師靈感的來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興起的中國婦女的傳統時裝,而並非正式的傳統民族服裝。它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加之可欣賞度比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價值。

現代穿旗袍的女性雖然較少,但現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傳統韻味,同時又能體現時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Ⅳ 最簡單的旗袍做法

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其中的要領卻不曾改變,那就是精細。首先,旗袍面料的選擇很有講究,真絲的柔軟貼身,織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適價廉,選擇合適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驟。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講究的是師傅的手工。就說盤扣,纏好一個經常要2、3個小時,盤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據客人的年齡、穿著的時節以及出席的場合進行搭配。春節配如意扣、鳳尾扣,老太太過生日配壽字扣,年輕女人喜歡簡單柔美的蘭花扣、盤香扣。講究的客人,會要求隨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盤扣的花型,一年12變。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製作一個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領而低擺,開衩至膝,袍身緊窄修長且無袖,更顯穿著者的婀娜身段,兩道滾邊十分細巧精製。

電影里那種6、7厘米的高領其實現實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領流行過一段時間。不過高領穿起來實在不舒服,轉個頭人要跟著一起轉過去。一般人平時都穿低領,一粒扣子就夠了。到了現在有的旗袍連這個扣子都省去,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個尺寸,一點也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須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給人量身要非常仔細。

Ⅳ 絲綢是怎樣製作的

絲綢的製作過程
桑蠶的幼蟲在變成蠶蛾之前,將自己保護在蠶繭里,每隻蠶繭是一根連續2000-4000米長的蠶絲。 從蠶繭到蠶絲 蠶繭聚集在濕熱的空氣中,潮濕及冷空氣將會殺死幼蟲,而且也無法吐出蠶絲,將蠶繭放於熱水中蠶繭會變軟或並慢慢成漿狀,臟的表層將脫落,最終露出蠶絲的終端,然後將蠶繭放入第二個大桶,依據絲的粗細程度,可將4-12個蠶繭纏在一起。一隻蠶繭可產出1-3公里長的蠶絲。

怎樣選擇絲綢?
絲綢作為旅遊商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許多人對絲綢的性能、特點,還不大了解。下面就幾種常見的絲綢品種做簡要介紹:

1、綾類絲綢 綾類絲綢按原料分為有純桑蠶絲織品,合纖織品和交織品。綾類織物的地紋是各種經面斜紋組織或以經面斜紋組織為主,混用其他組織製成的花素織物,常見的綾類織物品種有花素綾,廣陵,交織綾,尼棉綾等,素綾是用純桑蠶絲做原料的絲織品,它質地輕薄,用於裱畫裱圖。其他綾類織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軟,可以做四季服裝。

2、羅類絲綢 運用羅綢織發使織物表面具有紗空眼的花素織物統稱羅類絲綢。羅類絲綢織物的品種有橫羅,直羅,花羅。羅類絲綢產於浙江省的杭州市,因此又稱杭羅。杭羅由於歷史悠久,品質優良,成為羅類織物的傳統名品,馳名中外。它是純蠶絲織物,特點是面料風格雅緻,質地緊密結實,紗孔通風,透涼,穿著舒適,涼爽,是夏季良好衣料。

3、綢類織物 綢是絲織品中最重要的一類。綢類織物品種很多,按所用原料分有真絲類,柞絲類,絹絲類,合纖綢等。一般市場常見的絲綢有美力綢,斜紋綢,尼龍綢等。美力綢多是純人造絲產品,它的綢面,色澤鮮艷,斜紋道清晰,手感平滑挺勁。主要用途是做高檔衣服的里綢。

4、緞類織物 緞類織物俗稱緞子,品種很多。緞類織物是絲綢產品中技術最為復雜,織物外觀最為絢麗多彩,工藝水平最為高級的大類品種。我們常見的有花軟緞,素軟緞,織錦緞,古香緞等。花軟緞,織錦緞,古香緞可以做旗袍,被面,棉襖等。其特點:平滑光亮,質地柔軟。古香緞,織錦緞花型繁多,色彩豐富,紋路精細,雍華瑰麗,具有民族風格和故鄉色彩。

5、縐類織物 運用織物組織或運用各種工藝條件,使織物表面發生縐縮。這種表面均勻縐縮的絲綢織物統稱為縐類絲綢。縐類絲綢的品種很多,常見的有雙縐,碧縐,留香縐,特論州等,其特點是手感柔軟,色澤鮮艷,柔美,有彈性。縐類可以做各種衣服。

6、絹類絲綢 絹類織物平紋組織,質地輕薄,堅韌挺括平整,一般常見的有天香絹,篩絹等。天香絹可以做婦女服裝,童裝等,它的緞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7、絨類絲綢 絨類絲綢外觀有絨毛,質地比較堅牢。市場上常見的有喬其立絨,金絲絨,申麗絨,利亞絨等,它們的特點是手感良好,庄麗華貴,可以作帷幕,窗簾,旗袍和其他服裝。但穿時要注意不要濺上水滴,因為各種絨都不易洗滌。

絲巾的保養
絲巾是很嬌氣的, 要保持絲巾長久的光鮮靚麗,聽取專家的建議:

標簽的處理:
剪標簽前請注意記錄材質、洗滌方式等指示信息,然後用剪刀沿著標簽邊緣將標簽剪掉,再小心地將標簽的紗線剪斷,避免意外造成絲巾卷邊破壞。

洗滌方法:
真絲絲巾建議乾洗。如果自己洗滌應該用中性洗滌劑手洗,晾乾後低溫熨燙絲巾的反面。

保養與收藏:
不要將絲巾收藏在潮濕、不通風或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造成絲巾出現菌斑和褪色。 收藏時避免將乾燥劑、化裝品、香水等化學制劑直接沾染於絲巾上。若不小心沾時,應及時清洗,否則易造成絲巾變黃發黑。收藏時可將絲巾平整的折疊好放於抽屜中,也可以掛在光滑的衣架上。

http://www.sibosilk.com/sibo_wenhua/wenhua_xiangxi.aspx?id=239

Ⅵ 旗袍裁剪圖解與製作方法

旗袍裁剪圖解與製作方法如下:

1、款式要點。

旗袍,有一種恬淡的華麗在其中。那種寧靜與寬容之美,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擁有的。它是那麼緊致、細密,用絲綢或者錦緞,裁製成各式各樣的旗袍,再配上小立領,縫上別致、精巧的盤花扣,真是擋也擋不住那洋溢的美麗。即便用最普通的碎花棉布,裁剪得體,那緊束的腰身,流暢的線條,也一樣讓人心馳神往。

Ⅶ 旗袍由什麼材料製作

對於旗袍來說,真絲、緞面、絲絨、棉麻、香雲紗都是旗袍最常用的面料。

真絲旗袍夏天最為常見:順滑吸濕透氣都是真絲旗袍的優點

Ⅷ 如何製作旗袍

旗袍的製作過程與造其他衣服的過程是大同小異,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選擇布料和款式。製作的工序主要分為三個部份:裁剪,畫圖和綉花。傳統的旗袍通常較長到腳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蓋對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是式樣簡潔合體的線條結構代替精細的手工製作。大量運用各種鑲邊、滾邊和嵌邊等常用的特殊工藝手法來裝飾旗袍(單色鑲邊、單色滾邊、滾嵌滾、嵌邊、混合滾、三色鑲邊)。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鈕裝飾也極具特色,旗袍花鈕具有其它服裝上鈕扣所不能比擬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個鈕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裝飾品,花鈕設於旗袍領部、襟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採用的圖案,多為古色古鄉的龍、鳳、孔雀、福、綠、壽、喜、吉祥如意等。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呼應。

另外綉花、手繪也是旗袍裝飾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手法,它是我國傳統的綉花工藝及國畫藝術,用國匯點綴國服,可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製作工藝步驟如下:

一、檢查裁片

在縫制前對面、里的裁片逐一檢查質量和數量,並依次放整齊。

二、做縫制標記

可根據面料狀況及部位,選用做標記的方法:線丁、粉印、眼刀、針眼。

1.前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領缺口、紐扣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2.後片 省位、腰節位、開衩位、裝拉鏈位、下擺貼邊。

3.袖片 袖口貼邊、袖山對位點。

三、緝省 燙省

1.緝省 按縫制標記緝省,盡量與人體體型相吻合。

2.燙省 高檔面料精加工省縫不燙倒,要從中間分燙,省尖不歪斜。中低檔面料省縫倒向中縫線。胸部燙出胖勢,腰節位拔開,使省縫平服不起吊。並針對面料特性選擇溫度,以及干燙或濕燙。

四、歸拔衣片

由於傳統旗袍結構線的特點。僅靠擺縫及收省難以達到合體目的,應通過歸拔工藝進一步造型,使衣片盡量與體型特徵相吻合。但是,由於面料原因有些面料歸拔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些面料耐熱性差不宜歸拔。

1.歸拔前衣片

(1)歸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點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前腰部,使前片中線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前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拔開前肩縫,使肩縫自然朝前彎曲,符合人體特徵。

2.歸拔後衣片

(1)歸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開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時歸攏後腰部,使後片中線也呈曲線形。
(2)歸拔擺縫。擺縫腰節拔開,歸到腰節處,擺縫臀部歸攏,使後身腰部均勻地吸進,臀部均勻隆起。
(3)歸拔肩縫部位。歸攏後肩縫滿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採用收肩省的方法來解決。
(4)歸拔袖窿部位。後袖窿弧線處稍作歸攏,使袖窿圓順不還口。

五、敷牽帶

牽帶選用薄型有紡直絲黏合襯,寬1.2cm左右,粘貼時凈縫居中,敷牽帶的松緊要符合歸拔要求。

1.敷前片牽帶。前片牽帶敷在開襟一邊,開襟上口是斜絲綹容易還口,所以敷牽帶。開襟擺縫處從袖窿開始沿擺縫粘到拉鏈位以下1.2cm處。
2.敷後片牽帶。後片牽帶敷在擺縫處,從袖窿開始粘貼到開衩口,胸部及臀部牽帶略緊。

六、滾邊

由於當前旗袍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製作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暗線滾邊(傳統手工工藝,現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將衣片毛縫折光,開衩處剪一眼刀至凈粉0.1cm處。
(2)滾條與衣片正面相對,緝線0.4~0.5cm。
(3)將滾條翻轉、翻足。
(4)將滾條包轉、包足。
(5)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6)將夾里蓋過繰線與滾條繰牢(該工序在復夾里中完成)。

方法二:無夾里部位的毛縫滾邊

(1)折轉衣片毛縫與緝滾條同方法一。
(2)衣片毛縫沿縫頭翻轉,翻足;滾條毛縫按滾邊寬度折光。
(3)將折光後的滾條包轉,包足。
(4)將滾條反面與大身繰牢,但不能繰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點是:滾邊飽滿、完整、針跡無外露。

方法三:凈縫滾邊

注意:若面料易脫絲不要選擇該法滾邊。特點:平薄、完整、細膩。

方法四:轉角處的凈縫滾邊

(1)滾條緝到轉角處應先折轉後緝線。注意應向擺縫方向折轉,不應向底邊方向折轉。
(2)將滾條翻轉、包足到反面。

2.用明線滾邊(機縫法)

一般滾邊部位為凈縫(現在該法採用較多)。特點:速度快、效率高。

3.細鑲滾

(1)滾條邊折光。
(2)將滾條折光邊與衣片折光邊放齊,緝0.2cm左右,使滾邊飽滿,呈圓形。
(3)將滾條翻轉、包足後,正面在漏落縫中用拱止口的針法將滾條固定。

特點:滾條特別窄,在0.2cm左右,具有纖秀美。

4.滾嵌線(外嵌圓嵌法)

外嵌線製作方法中,將嵌條內襯有線繩,因而呈圓形。

特點:嵌線窄,0.2cm左右,線條舒展、飽滿、纖秀。因全部採用機縫法,所以效率高(現在採用較多)。

以上幾種滾邊方法可根據面料風格、厚薄、及審美特點合理選擇。

七、合肩縫,裝袖

1.合肩縫

將前、後衣片正面相對,前片放上層,肩縫對齊,緝線0.8~1cm,後肩縫靠近頸肩點1/3處略有吃勢。緝好後根據面料的厚薄燙分縫或倒縫。注意不得拉還肩縫。

2.裝袖

(1)袖口滾邊。方法與擺縫開衩處相同。
(2)抽袖山吃勢。方法同女襯衫。
(3)裝袖。方法同女襯衫。

八、做夾里

1.夾里收省,合肩縫,裝袖夾里

將夾里省緝好,縫合肩縫夾里,再裝袖夾里。分別燙倒縫,省縫倒向中縫,肩縫向後身坐倒,燙平。

2.繰(或緝)下擺貼邊

將前後夾里擺縫對齊,底邊縫頭折光,用手針將夾里下擺貼邊繰牢,針距0.3cm,或用機縫將下擺貼邊緝牢。夾里下擺比衣片下擺短1cm。

九、復夾里

1.復小襟夾里

小襟衣片與夾里正面相對,肩縫、領口比齊、放平,沿領口下端緝至小襟下口,然後將正面翻出燙平。若無夾里,小襟下口加貼邊。貼邊與衣片正面相疊,按所留縫份緝縫,貼邊略松,貼邊扣轉,翻正,拐角方正,坐進0.1cm燙平,貼邊反面用手針繰牢。

2.復前片夾里

將大襟衣片與夾里反面相對,夾里在上,肩縫及開衩處眼刀對齊,擺平。將夾里大襟處及左右擺縫開衩處縫頭折光,蓋過滾邊緝線,手工繰牢,針距0.3cm。若無夾里,大襟開襟部位加貼邊或滾邊。

3.復後片夾里

方法與復前片夾里相同。注意後片夾里擺縫開衩處留1cm縫頭不繰牢。

十、合擺縫、袖縫

1.合緝擺縫、袖縫

方法一:將前衣片套入後衣片中,前後衣片分別正面相對,反面向外,縫頭對齊,沿凈縫緝線。裝拉鏈一邊緝至拉鏈封口處。縫好後將衣片翻出,縫頭向後片坐倒。注意麵子、里子前後順序要放正確。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別緝縫,面子分縫,里子坐倒縫。

2.繰袖口夾里

將袖口夾里折光,蓋過滾邊緝線,繰牢。袖口縫合處將後袖縫頭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縫折轉、包光、繰牢。

十一、做領,裝領

1.做領面

(1)將凈領襯燙在領面的反面。
(2)將領面上口沿襯邊沿包轉。
(3)將滾條緝在領面上口,包轉、繰牢,並做好裝領對位標記。

2.裝領

(1)裝領面。領面與領口正面相對,領面在上,從左襟開始起針沿領襯下沿緝線。注意領子兩端要上足,各對位點准確,線條順直,左右對稱。
(2)裝領里。首先檢查領面裝好後領圈是否圓順、平服,若不圓順應及時修正,修正後復領里。將領里縫頭折光,復在領面反面繰牢。注意領里略緊於面子。

十二、做紐扣,釘紐扣

1.做紐袢條

方法一:將2 cm左右的斜條兩邊毛口向里折成四層,手工繰牢。如果是薄料可將斜料裁寬,折成六層或八層,也可在斜條中襯幾根紗線,使其飽滿,厚料就不必加線了。為了便於盤花造型保形,繰紐袢時經常加入細銅絲。

方法二:

(1)斜條正面對折,緝線一道。
(2)翻正紐袢。為方便翻正,可在緝線前夾入線繩一根,牽拉線繩翻正更加方便。

方法三:將薄斜條料反面刮漿燙干,毛口向里折成四層,並將銅絲加進四層中間,再沿邊緝明線一道。

2.做扣坨和紐袢

用紐袢條製作。製作方法。

3.盤花

盤花是將紐袢條盤結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線釘好即是盤花。琵琶紐盤結的方法步驟。盤花紐扣的規格、大小可根據款式和花形確定,應注意比例協調。

盤花造型較多,有的造型復雜。現將幾種簡單花形單線示意如下,供練習使用(用單線便於分辨線路)。

4.釘盤花紐

(1)釘扣位置:第一副扣釘在領頭下,第二副扣釘在大襟轉彎處,第三副扣釘在大襟下端。

(2)釘扣方法:小襟格釘紐袢,大襟格釘扣坨,用細密針縫牢,紐袢條兩端要折光藏在盤花下面。裝隱形拉鏈可不釘第三副扣,拉鏈裝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長度與紐袢長度應在扣好後對位正確;第二副扣角度應考慮美觀,及受重力影響而出現的不平問題。

十三、整燙

整燙前修剪線頭,清洗污漬。

1.整燙目的

平整,符合人體體形特徵。

2.整燙順序

先燙里子,後燙面子,先燙上面(肩部),後燙下面(折邊部位),先燙附件(如袖子),後燙主件(如衣身)。

3.整燙步驟

袖口→袖縫→擺縫→肩縫→衣身→下擺→領子

熨燙時應根據面料性能合理選擇溫度、濕燙或干燙、時間、壓力。熨燙時要蓋布,盡量避免直燙。絲絨面料不能直接壓燙,只能用蒸汽噴燙,避免倒毛而產生極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線條美,所以現今的旗袍都是收緊腰身,把女性的身段盡量表現出來。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裝,特點是寬大,平直,下長至足,材料多用綢緞,衣上綉滿花紋、領、袖、襟、裙都緄有較寬的花

Ⅸ 真絲旗袍如何縫制與加工

旗袍的裁剪與縫制一、裁剪:(1)確定衣料的正反面——把衣料的正面疊在裡面,將粉線畫在反面,淺色衣料勿用過深色的畫粉;
(2)確定衣料的對折線——因旗袍前後中心都沒設縫,所以排料時可以把面料獨邊對折,折夠身肥為止.
(3)確定衣料圖案的方向,使衣片、袖片、領片上的圖案方向一致;(4)裁剪絲絨面料時,注意使各衣片毛絨倒向一致,以免有色差;
(5)裁剪時,要在輪廓線外加適當的縫份和貼邊.如裝縫普通拉鏈,止口需1.5cm,隱形拉鏈,止口需1cm,包邊和嵌邊的止口也有所不同.
(6)檢查面料裁片和里料裁片的數量和質量.如一片右底襟(正反有無錯裁)二、縫制:(1)衣片歸拔
(2)側縫貼牽條
說了這么多,樓主最好就是去定做旗袍的實體店看看,樓主如果是上海附近的話,推薦上海南外灘面料市場的鳳和祥,批發零售都有。那邊基本上一兩件都是可以定製的,性價比比較高。我有一個朋友開店就是他家拿的貨,聽說他家除了旗袍以外,西服禮服什麼的都有,而且南外灘那邊是面料市場 ,去逛逛了解一下市場也是不錯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