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定做旗袍怎樣量尺寸
傳統純手工定製的旗袍需要測量全身36處的尺寸,而現代手工定製旗袍則相對簡化了,但也需要量出至少16個重要部位的尺寸才可將旗袍做的完全貼身。
一、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
1、身高(代表旗袍的「號」):從頭頂部垂直到腳後跟的距離。
2、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胸部最高點)到旗袍末端的距離。
3、套裝旗袍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套裝旗袍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5、旗袍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一般在3~5cm之間);
6、旗袍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7、旗袍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8、旗袍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9、旗袍胸圍: 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這是緊胸圍尺寸,還應按品種要求加放所需松度。
10、旗袍總肩寬:由左肩外端經後脖根量至右肩外端,(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肩寬尺寸)。
11、旗袍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量至手腕,(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長)。
12、旗袍袖口圍:短袖款式:量手臂圍一周,長袖款式:量手腕圍一周(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圍)。
13、旗袍腰節:由前身左側脖根處(肩領點)通過胸部最高處量至腰間最細處。
14、旗袍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5、旗袍腰圍:在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並按款式要求放出松度。
16、旗袍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並按要求放出松度。
二、定製旗袍尺寸測量小貼士:
1.測量時最好穿緊身內衣
2.測量時保持自然放鬆,端正的姿態
3.測量"圍度"時保持皮尺水平,松緊適當,不易過松,也不易過緊
4.如自己無法測量准確,可下載以上需測量的部位,去裁縫店請專業裁縫幫忙測量。
⑵ 領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常見圓領周長的計算方法:
園領周長演算法五花八門啊,但總的來說無論用那種只要方便准確就行,因這是比較彈性的。下面介紹的是大家經常用的方法:
1、准確一點的話,就做紙樣量尺寸
2、把園領當做一個半圓來計算。用圓周來計算。把後領寬作為直徑,用D表示,直徑D乘3.14是圓的周長,再除2,得園領前半部分的半圓的弧長,再加領寬D
即:園領的周長=D*3.14/2+D
3、把後領的一半作為a邊把前領下開的尺寸作為b邊,用勾股定理求斜邊C的長度再加上1個厘米作為前領一邊的園弧,用這個數乘以2加上後領闊d,不知這樣算行不行.
4、、做元領時,為套口准確,一般要做三個記號眼為:外領闊尺寸-2公分,前領深+斜度(2--3)公分,前領拷針(一般為領闊的1/2),前領深+斜度(2--3)公分,這樣套口時就會比較對稱。加起來就是領尺寸了
5、還有一個比較笨的方法,.比如領寬度是18cm前領深,領邊至縫8cm 後領深2cm,用18+8+2×2×0.82=45.9取46. 領深要是超過16就不行了,但0.82是修正值.
6、普通圓領用(領深+領闊)*1。75
7、 普通園領周長的計算方法=領闊X2+前領深+1/2後領深
8、 普通園領周長=後領闊*2,加前領深,再加後領深
9、圓領前領圍尺寸=1.14x前領深+領寬 後領圍的計算方法如是。例如:領寬20cm,前領深8cm,那麼前領圍的尺寸=1.14x8+20=29.12cm 用此公式計算圓領周長快捷,方便,准確。
元領: (1).領闊×2+領深的三分=寸數=領長(寸)
(2).領深+2×2+直位寸數+後領闊=領長(寸)
V領: (1).量出的斜位邊長×2+後領闊=領長(寸)
(2).(後領闊步÷ 2)2+領深2 開方後=斜位寸數
斜位寸數×2+後領闊長(寸)
做 1×1的領要再×1.1,即用領長寸數×1.1=開針針數.
做元同的領要再×0.9,即用領長寸數×0.9=開針寸數.
⑶ 手工旗袍尺寸的測量方法
旗袍可以極盡展示女性的身材曲線。因此定製旗袍對量體的要求很高,下面的教程幫助喜歡旗袍的朋友學會自己測量精準的16項常用尺寸。
1.身高——赤足站立, 測量從頭頂到腳跟的距離。
2.領圍——測量脖子的圓周長度 (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頸部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 當布尺繞頸部一圈後, 須留一根食指尖可伸進去的寬度。 從側面看, 布尺會從頸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傾斜, 並非呈現水平。
3.夾圈(袖圈),有時不需要這項數據——測量手臂和肩膀接合處的圓周長度。 (測量方法: 從肩膀上方繞過腋下後, 再回到肩膀上方, 圍成一圈。)
4.上手臂圍——測量手臂上半部二頭肌的圓周長度,也就是上手臂最寬的地方。
5.手臂長,也可直接要求袖長——手臂自然伸直垂下, 測量肩膀到手腕關節的長度。
6.正面胸寬,也叫前胸橫——從左邊腋下到右邊腋下的寬度。
7.胸圍——穿著內衣, 然後把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 繞過腋下, 然後圍成一圈。 請注意這不是您的內衣尺寸。
8.胸距——穿著內衣, 測量兩側胸部最高點 (BP點) 間的距離。
9.後肩寬,就是常說的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 通過脖子後面骨頭, 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 布尺不會成直線, 而會有一點微彎。
10.後背寬,也叫後背橫——測量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布尺置於後背測量)。
11.腰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12.腹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用布尺從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 布尺通常位於臀骨的上方處。
13.臀圍——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 通過臀骨, 圍繞一圈。 這時布尺處於臀部最寬的地方。
14.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 (BP點) 的距離。
15.正面腰節,就是前腰節——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通過胸部最高點 (BP點),然後到腰的長度。
16.後腰節:後肩到後腰長度——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後腰的長度。
另外,有時候還需要測量「上胸圍」、「下胸圍」等。對於旗袍定製,「坐高」也是經常需要測量的一項尺寸。即人端坐時板凳與肩部最高處的距離。
⑷ 如何測量衣服的領圍
衣服領圍量取方法:領子平攤橫量,立領量上口,其他領量下口。
衣服領子其他尺寸的量取方法:
1、下領長:上領與領座接縫處的距離。
2、領長和領圍:按領接縫處,兩邊之間的距離。
3、領邊領長:從領尖的一端到另一端。
4、後中領高:量後中領邊到縫份處。
5、後中領座高:後中量,領與領座,領座與成衣之間的距離。
6、領尖長:從領尖點到縫份的距離。
7、前領深(邊):從假想肩點的一條直線到前領的距離A08S前領深(縫份):從假想線到前領的縫份處。
8、後領深:從假想線到後領的距離。
9、後中羅紋領高:對於羅紋領和和尚領量縫份處領邊。
10、前領寬(邊):領開口,從肩兩點直線量。
11、領寬(接縫處):包括羅紋領,量縫份處,無領寬量折好後兩邊A12大翻領(CARD領):從兩肩點的假想線到第一個鈕扣中心線。
12、高領和尚領、文化衫領:領開口處的兩邊之間距離。
13、立領高:領開口處到領縫份之間的距離。
(4)旗袍後領圍怎麼算擴展閱讀
衣服尺寸測量方法:
1、胸圍(bust)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雙肩自然垂下時,從您的腋窩下環繞您的胸前,以BP點(即乳點bustpoint)為測點,用軟皮尺水平測量胸部最豐滿處一周,即為胸圍尺寸,請注意,必須保證測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
2、腰圍(waist)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量取腰部最細處(肘關節與腰部重合點為測點)用軟皮尺水平測量的周長。
3、臀圍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雙腿合攏,環繞臀部,量出最豐滿點的周長,請注意保證的測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
4、肩寬尺寸:
保持正立姿勢,雙肩自然垂下時,自肩的一端經後頸點,至肩的另一端的距離,即為肩寬尺寸。
5、衣長尺寸:
從後側頸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上衣下擺或裙裝裙擺線的直線距離,請注意尺一定要垂直於地面。
6、袖長尺寸:
將手臂伸直,從肩頭經肘點到尺骨下端(手腕)的直線距離。
7、裙長尺寸:
自側體腰線到裙擺的長度。
註:裙子的長度要根據款式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變化,但對自身腿形不是很滿意的女士,建議不要選擇長度太短的裙子。
8、褲長尺寸:
側體腰線到褲腳口的長度。
⑸ 頸圍32 CM的定做旗袍,成品領圍應該是多少CM
看款式啦,這個沒硬性規定的吧。
34CM-35CM差不多吧
⑹ 旗袍尺碼怎麼看
1、領圍
領圍是指頸部的圓周長度(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脖子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當布尺繞頸部一圈後,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進去的寬度。從側面看,布尺會從頸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傾斜,並非是水平著繞一圈。
2、胸圍
旗袍的胸圍測量並非廣義上的胸圍尺寸。由於旗袍完美修飾身條,旗袍胸部的測量包括五個尺寸:胸圍、胸距、正面胸高、後肩寬、後背寬。
胸圍測量:穿著內衣,然後將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繞過腋下,然後圍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日常內衣尺寸有所區別。
胸距測量:穿著內衣,測量左右兩側胸部最高點間的距離。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通過後頸的骨頭,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這時,布尺不會成直線,稍微有些富餘的弧度。
後背寬測量:布尺置於後背,測量左右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3、腰圍
旗袍腰圍的測量其實是指腰部尺寸的測量,包括兩個尺寸,腰圍和腹圍。
腰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用布尺從胯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布尺通常位於臀部上方。
4、臀圍
臀圍測量: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通過臀骨,圍繞一圈。布尺處於臀部最豐滿之處。
5、衣長
衣長的選擇通常與身高有關。挑選及膝裙時,裙尾若在膝蓋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蓋,但必須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測量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挑選長款旗袍時,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則會顯小腿粗,太長又會顯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腳踝的長度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腳踝的長度。穿著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腳背,才是完美的長度。
(6)旗袍後領圍怎麼算擴展閱讀:
1、開襟方式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復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2、袖型變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⑺ 古法旗袍的放鬆量
旗袍臀圍放鬆量3公分。胸圍放鬆量為4至6cm,確定衣長從模特頸肩點起,過胸高點量到需要長的尺寸,確定胸圍因為是從模特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松緊度以能放進兩個手指為宜,然後放20厘米,確定腰節長度從頸肩點起到人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旗袍放鬆量的尺寸特點
所謂服裝的加放鬆量,說簡單點就是當你量出一個人的個部位的凈尺寸之後,在製作紙樣時應增加大的尺寸,但也受到服裝款式的影響而有區別,一般胸圍按凈尺寸加放4至6厘米放鬆量,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身高。
最好使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面料,腰圍加放4至5厘米,做旗袍以劃橫線的方式定位,確定腰圍量取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放兩厘米的量,確定臀圍領取模特臀部最寬處,一周加七厘米,我領取的臀圍是103厘米確定領圍,圍量頸部一周加兩厘米。
⑻ 定做旗袍如何量尺寸需要量哪些部位尺寸
衣長,胸圍,中腰,臀圍,領圍,胸高點,前腰節後腰節,臀高,肩寬,袖肥
⑼ 怎樣挑選旗袍尺寸
1、成衣的話,只需要量自己的三圍,對比一下商家給的尺寸圖再挑選尺碼就好。
2、定製的話,需要測量近二十個數據:做出來的旗袍比較貼合自己的身材。具體的數據要求為:
身長——赤足站立, 測量從頭頂到腳跟的距離。
領圍——測量脖子的圓周長度 (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頸部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
夾圈(袖圈)——測量手臂和肩膀接合處的圓周長度。 (測量方法: 從肩膀上方繞過腋下後, 再回到肩膀上方, 圍成一圈。)
上手臂——測量手臂上半部二頭肌的圓周長度,也就是上手臂最寬的地方。
手臂長——手臂自然伸直垂下, 測量肩膀到手腕關節的長度。
正面胸寬——從左邊腋下與前身結合點水平量至右側腋窩與前身結合點的距離為前胸寬。
胸圍——穿著內衣, 然後把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 繞過腋下, 然後圍成一圈。 請注意這不是您的內衣尺寸。
胸距——穿著內衣, 測量兩側胸部最高點 (BP點) 間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 通過脖子後面骨頭, 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 布尺不會成直線, 而會有一點微彎。
後背寬——測量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布尺置於後背測量
腰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用布尺從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 布尺通常位於臀骨的上方處。
臀圍——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 通過臀骨, 圍繞一圈。 這時布尺處於臀部最寬的地方。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 (BP點) 的距離。
正面腰節——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通過胸部最高點 (BP點),然後到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後肩到後腰長度——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後腰部最細處長度。
裙長 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及膝裙)——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後腰到腳跟長度——測量從後腰圍線到後腳跟的長度。
⑽ 傳統旗袍定製需要測量哪36處
1、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旗袍下擺即旗袍末端的距離;
2、套裝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3、套裝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3~5cm自行選擇);
5、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6、肩寬:手臂自然下垂,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
7、後背寬:後兩液點之間的距離;
8、胸圍:立姿,自然呼吸,胸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9、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10、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11、胸距:兩乳峰之間的距離;
12、腰圍:立姿,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度;
13、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4、前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腰圍線的距離;
15、後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肩胛骨到腰圍線的距離;
16、臀圍:立姿,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17、袖長:(即臂長)手臂自然下垂,從肩端點到袖口的距離;
18、袖口圍:短袖款式:手臂圍,長袖款式:手腕圍;
19、其他部位的測量方法。
注意事項:
1.被測量者穿好緊身內衣
2.被測量者呈端正,自然的立姿,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3.在測量"圍度"時,要注意保持皮尺水平,不易過松,過緊 測量時身體基準點
1、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旗袍下擺即旗袍末端的距離;
2、套裝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3、套裝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3~5cm自行選擇);
5、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6、肩寬:手臂自然下垂,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
7、後背寬:後兩液點之間的距離;
8、胸圍:立姿,自然呼吸,胸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9、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10、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11、胸距:兩乳峰之間的距離;
12、腰圍:立姿,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度;
13、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4、前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腰圍線的距離;
15、後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肩胛骨到腰圍線的距離;
16、臀圍:立姿,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17、袖長:(即臂長)手臂自然下垂,從肩端點到袖口的距離;
18、袖口圍:短袖款式:手臂圍,長袖款式:手腕圍;
19、其他部位的測量方法。
注意事項:
1.被測量者穿好緊身內衣
2.被測量者呈端正,自然的立姿,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3.在測量"圍度"時,要注意保持皮尺水平,不易過松,過緊 測量時身體基準點
定做旗袍所需要的身體尺寸:
1、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旗袍下擺即旗袍末端的距離;
2、套裝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3、套裝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3~5cm自行選擇);
5、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6、肩寬:手臂自然下垂,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
7、後背寬:後兩液點之間的距離;
8、胸圍:立姿,自然呼吸,胸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9、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10、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11、胸距:兩乳峰之間的距離;
12、腰圍:立姿,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度;
13、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4、前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腰圍線的距離;
15、後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肩胛骨到腰圍線的距離;
16、臀圍:立姿,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17、袖長:(即臂長)手臂自然下垂,從肩端點到袖口的距離;
18、袖口圍:短袖款式:手臂圍,長袖款式:手腕圍;
19、其他部位的測量方法。
注意事項:
1.被測量者穿好緊身內衣
2.被測量者呈端正,自然的立姿,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3.在測量"圍度"時,要注意保持皮尺水平,不易過松,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