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為什麼旗袍後背長比普通衣服要長
擴展閱讀
貂絨毛衣怎麼塞裙子好看 2025-05-25 19:04:09
廣州哪裡有安踏童裝專櫃 2025-05-25 19:01:00

為什麼旗袍後背長比普通衣服要長

發布時間: 2022-10-21 02:58:09

㈠ 怎樣挑選旗袍尺寸

1、成衣的話,只需要量自己的三圍,對比一下商家給的尺寸圖再挑選尺碼就好。

2、定製的話,需要測量近二十個數據:做出來的旗袍比較貼合自己的身材。具體的數據要求為:

  1. 身長——赤足站立, 測量從頭頂到腳跟的距離。

  2. 領圍——測量脖子的圓周長度 (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頸部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

  3. 夾圈(袖圈)——測量手臂和肩膀接合處的圓周長度。 (測量方法: 從肩膀上方繞過腋下後, 再回到肩膀上方, 圍成一圈。)

  4. 上手臂——測量手臂上半部二頭肌的圓周長度,也就是上手臂最寬的地方。

  5. 手臂長——手臂自然伸直垂下, 測量肩膀到手腕關節的長度。

  6. 正面胸寬——從左邊腋下與前身結合點水平量至右側腋窩與前身結合點的距離為前胸寬。

  7. 胸圍——穿著內衣, 然後把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 繞過腋下, 然後圍成一圈。 請注意這不是您的內衣尺寸。

  8. 胸距——穿著內衣, 測量兩側胸部最高點 (BP點) 間的距離。

  9.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 通過脖子後面骨頭, 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 布尺不會成直線, 而會有一點微彎。

  10. 後背寬——測量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布尺置於後背測量

  11. 腰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12. 腹圍——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 用布尺從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 布尺通常位於臀骨的上方處。

  13. 臀圍——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 通過臀骨, 圍繞一圈。 這時布尺處於臀部最寬的地方。

  14.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 (BP點) 的距離。

  15. 正面腰節——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通過胸部最高點 (BP點),然後到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16. 後肩到後腰長度——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後腰部最細處長度。

  17. 裙長 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及膝裙)——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18. 後腰到腳跟長度——測量從後腰圍線到後腳跟的長度。

㈡ 衣長和後中長那個長度更長相差大概是多少CM呢

衣長更長,衣長比後中長3CM左右。

後中長指的是衣服後片中間從上到下的距離,就是衣服穿在身上時,服裝在脊椎上的長度。像旗袍衣服的長度就不能叫衣服的後中長,還有不合身的衣服的長度也是不能叫衣服的後中長。

衣長的量法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後中長度(即後中長),第二種就是從肩頂點到腳邊(肩點度衣長)。第一種量法比第二種量法短3CM以上。

(2)為什麼旗袍後背長比普通衣服要長擴展閱讀:

服裝各部件的組合關系及其具體尺寸和比例:

服裝往往是不同的衣片進行組合而成,而這些衣片互相之間又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對於衣服長度,往往是以腰節、臀高線、身高等為基準,肩寬往往以實際肩寬為標准進行相應的增減,袋口大往往胸圍大為基準。

如腰節線下面的挖袋袋口大,男裝一般為B/10+5cm左右,女裝一般為B/10+4cm左右,對於腰節線下的貼袋,男裝袋口大一般為B/10+6cm左右,女裝一般為B/10+5cm左右,袋長一般為袋口大的1、2倍,袋蓋高度一般為袋長的1/3,袋口位置一般位於腰節下7-8cm左右,等等。

㈢ 穿旗袍的基本知識

一、旗袍的長度:不論何種身材,是高是矮,最好的旗袍長度是及膝處,因為過長的旗袍顯得厚重,且活動不便,而過短的旗袍則不夠莊重。
二、旗袍的清洗
現在的旗袍大都為織錦、綢緞或是純棉的面料,這些面料需要盡量避免水洗,同時清洗劑的選擇也很重要,不能用含酶的洗衣粉和鹼性洗滌劑。另外如果盤扣是立體花扣的也不能水洗,不然可能會導致盤扣變形損壞,而這個是無法修復的。

㈣ 旗袍比大衣長好看嗎

一般是好看的。
個人審美來說覺得還是到腳面的長旗袍最優雅,最短的就是到小腿肚的長度。
不過還是要看你的身高和喜好,旗袍可長可短,身高1.60-1.70米穿最合適。過高過矮都會破壞旗袍的風韻。但是風衣不會遮蓋住旗袍的韻味。

㈤ 旗袍的前後片是一樣長嗎

一般來說都是一樣長,但是也有前短後長的設計,一般出現在改良旗袍裡面。

㈥ 旗袍長短有什麼講究

旗袍長短要根據身高以及腿型去選擇。

1、腿型

小腿粗的人切忌短款旗袍,短款旗袍會把小腿處的缺陷完全展露出來,不但不美,更是會影響了整體的美感。無論是小腿粗還是O型X型,覺得腿型不是很完美的人可以盡量選擇開叉略低的長款旗袍,把一雙玉腿藏在旗袍下面,隱隱約約間,只會突顯你的美麗,讓人忽略腿型的問題。

2、身高

無論是小家碧玉型,還是大家閨秀,短款旗袍都很適合。個子矮的可以穿出嬌小的感覺,至於個子高的,那自然是合適的沒話說。很多人都有一種誤區,個子低的人別穿長款衣服,壓身高。其實長款衣服反倒能顯的人高一些。特別是穿長款旗袍,當然了前提是一雙鞋跟相對較高的皮鞋,穿一條可以把鞋跟遮住的旗袍,你的身高絕對被一次性拉長。

3、開叉

短款旗袍一般不會有開叉,或者只有一點點。一般側身都是用盤扣裝飾,若有若無的感覺,喜歡小巧精緻的美女就比較適合這款旗袍。長款旗袍就不一樣了,大多數開叉到膝蓋上一點點,喜歡性感,大膽的女子完全可以嘗試開叉更高的長款旗袍。

穿旗袍注意事項

1、旗袍女子一直都是溫婉的,更是中規中矩的。所以穿旗袍的女子走路如貓,身姿一扭才會性感無比,切記大跨步前行。而且穿上旗袍切記蹺二郎腿,尤其是在公比如公交之類的公共場合,切莫擺出各種不雅姿勢。

2、旗袍想要穿的有味道,女子必須挺胸抬頭,不能弓著腰。穿旗袍講究肩若削,腰若素,萬不可彎腰駝背。若是夏天太陽光太過強烈,撐一把花折傘會給穿旗袍的你增添一份戴望舒《雨巷》中那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般的姑娘那種朦朧的美感。

㈦ 在旗袍剛剛興起時,旗袍的長度有什麼講究嗎

旗袍是一款能夠完美凸顯女性氣質的單品。在民國時,旗袍的穿搭盛行全國各地。旗袍的剪裁十分的精美,給人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那麼,旗袍的長短有什麼講究嗎?其實旗袍的長短並沒有什麼講究,根據個人喜好挑選就可以。長款旗袍代表端莊雅緻,長款的旗袍稍顯含蓄,在裙擺開叉的設計下透漏出一種欲語還休的美感,給人一種清雅的風韻。 而短款旗袍代表熱情和活力,短款的裁剪能夠更好的凸顯女人曼妙的身材曲線,開叉的衣擺極致地凸顯大腿流暢優美的線條,清新利落之餘還帶有一種靦腆之意。 不管是長款旗袍還是短款旗袍,都各有優點的,也並沒有什麼講究,只要自己感覺好看就可以了!

旗袍中長款比短裝高雅,不管多大穿旗袍能穿中長款就不能穿短裝。 旗袍的最好長度到哪最好旗袍的最好長度到哪最好是許多人去買旗袍的過程中都會有的疑惑,一般來講這需看本人的個子和休重來決策及挑選。假如個子在159公分下列的女孩,購買旗袍時盡量挑選短裝或長款旗袍,那樣更能突顯身型及旗袍的優勢,穿出藝術美。個子160公分之上個子的女孩,祝賀你了,無論你穿哪一種長度的旗袍,都很適合。 最終要提示大夥兒,穿上美美噠的旗袍,也需要配搭一雙美美噠的高跟鞋子喲。

㈧ 旗袍買長的還是短的-旗袍的長度有什麼講究

旗袍作為最顯氣質的單品之一,深受大家的喜愛,這不眼下就要十一了,很多人都想著買個旗袍穿著出去玩,但由於目前市面上售賣的旗袍的種類很多,所以旗袍買長的還是短的成了很多人都有的疑問,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旗袍的長度有什麼講究。
旗袍買長的還是短的
因人而論。
對於旗袍買長的還是短的這個問題當下並沒有具體的答案,只要擁有凹凸有致的身材,穿旗袍不論是選擇短款,還是長款,都可能好看,但如果真正要把旗袍穿出彩,還是要注重一些具體細節的。比如腿部的粗細、腿部的膚色、自身的氣質、所要表達的內涵、出席的場合、旗袍的面料、開叉的長度、季節轉換......
旗袍的長度有什麼講究
旗袍這種服裝很挑身材的,也不是一般的女性能夠駕馭,旗袍需要有一定身材,需要有著豐韻上圍,需要有大長腿的女性才能穿出旗袍的韻味來,所以高度並不是穿旗袍的最佳特點,還需要有一定身材比例的女性才能穿的好看,不過旗袍這種衣服不單單是件衣服,它還是一種文化的代表。所以穿旗袍除了要穿的美之外,還要體現中國風情。旗袍長款比短款高貴正式,無論多高穿旗袍能穿長款就不要穿短款。
旗袍的最佳長度到哪最合適
旗袍的最佳長度到哪最合適是很多人在買旗袍的時候都有的疑問,一般來講這要看個人的身高和體重來決定及選擇,如果身高在159公分以下的女生,選購旗袍時最好選擇短款或中長款旗袍,這樣更能突出身材及旗袍的優點,穿出美感。身高160公分以上身高的女生,恭喜你,不管你穿哪種長度的旗袍,都很合適。最後要提醒大家,穿上美美的旗袍,也要搭配一雙美美的高跟鞋喲。

㈨ 前面短後面長的旗袍和普通旗袍比起來,哪一個會成為真正的「風靡」

我覺得普通旗袍才是傳統的旗袍,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旗袍的精髓是不會變的。旗袍是民國的國服,盛行於三四十年代,很快從發源地上海風靡至中國各地。也就是說在此時,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女裝典型代表。旗袍不但輕便適體,而且能充分體現女性的優美身姿和流暢的線條,是很多女性推崇的對象。


雖然旗袍存在一百多年了,但是很多人對旗袍仍然不是特別了解,存在很多誤區。比如很多人認為旗袍是表演用的或者結婚用的,不適合日常穿。事實上,很多改良旗袍與短款旗袍在春夏季平時穿著也非常適合,而且很漂亮。

㈩ 旗袍是什麼樣的衣服

也稱中式旗袍。其主要結構特徵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擺開衩等。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及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的表現。這種比例非常適合胡人胸部較平、臀位較低、上身較長的體形特點。旗袍傳達出現代的胡人主義思想和胡人獨特的韻律之美。

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時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事實上,深衣與袍服頗有差異,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當於把上衣下裳連成一體;袍服則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義,後來袍服逐漸被接納為一種穩定的服飾式樣,與上衣下裳的服制並行不悖。袍服自漢代被用於朝服,起始多為交領、直據,衣身寬博、衣長至附、袖較肥闊,在袖口處收縮緊小,臂肘處形成圓弧狀,稱為「袂」,或稱「牛胡」,古有「張袂成蔭」之說。袍服式樣歷代有變制,漢代深衣制袍,唐代圓領襇袍,明代直身,都是典型的寬身長袍,穿著者多為知識分子及統治階層,久而久之蔚成風尚。袍服因而代表的是一種不事生產的上層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閑生活。服飾上的寬衫大袍。褒衣博帶,逐漸成為中原地區衣飾文明的一種象徵。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旗袍的樣式很多,開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雙襟;領有高領、低領、無領;袖口有長袖、短袖、無袖;開衩有高開衩、低開衩;還有長旗袍、短旗袍、夾旗袍、單旗袍等。改良後的旗袍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成為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

流行於少數民族地區或游牧民族的袍服,一般都較為緊窄合體,以利於騎射或其他激烈活動,這種服式多採用左衽、窄袖,袍身比較適體。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唐代的胡服也風行一時,胡服在唐開元、天寶年間與胡妝、胡騎、胡樂同為時人趨奉,可算異域文化一次大面積的流行範例,屬於長安街頭當年的「舶來品」。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雖然又都經歷或表現出變得寬博的過程或趨勢。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從頂治、嘉慶年間屢次頒布的禁令中,滿族女子違禁仿效漢族婦女裝束的風氣之盛,可見一斑。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清朝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為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用得十分普遍,領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綉以各色花紋,領、袖、襟、據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咸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至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瑣,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此時的清王朝正搖搖欲墜難以為繼,清廷內外交困,國力式微。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閉的國門。為挽救危亡,清廷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救國方略,派遣大批留學生到國外學習,軍隊也改練新軍。在中國學生和軍人中最先出現了西式學生的操衣、操帽與西式軍裝、軍帽。洋裝的輸入,提供了評判美的另一種參照系,直接影響社會服飾觀念的變更。日後旗袍演化為融貫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響的改變可說即是由此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