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平鋪怎麼量
擴展閱讀
牛年諾手套裝怎麼樣 2025-05-15 10:43:47

旗袍平鋪怎麼量

發布時間: 2022-10-01 10:17:08

『壹』 傳統旗袍定製需要測量哪36處

1、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旗袍下擺即旗袍末端的距離;
2、套裝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3、套裝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3~5cm自行選擇);
5、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6、肩寬:手臂自然下垂,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
7、後背寬:後兩液點之間的距離;
8、胸圍:立姿,自然呼吸,胸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9、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10、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11、胸距:兩乳峰之間的距離;
12、腰圍:立姿,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度;
13、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4、前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腰圍線的距離;
15、後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肩胛骨到腰圍線的距離;
16、臀圍:立姿,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17、袖長:(即臂長)手臂自然下垂,從肩端點到袖口的距離;
18、袖口圍:短袖款式:手臂圍,長袖款式:手腕圍;
19、其他部位的測量方法。

注意事項:
1.被測量者穿好緊身內衣
2.被測量者呈端正,自然的立姿,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3.在測量"圍度"時,要注意保持皮尺水平,不易過松,過緊 測量時身體基準點

1、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旗袍下擺即旗袍末端的距離;
2、套裝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3、套裝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3~5cm自行選擇);
5、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6、肩寬:手臂自然下垂,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
7、後背寬:後兩液點之間的距離;
8、胸圍:立姿,自然呼吸,胸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9、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10、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11、胸距:兩乳峰之間的距離;
12、腰圍:立姿,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度;
13、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4、前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腰圍線的距離;
15、後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肩胛骨到腰圍線的距離;
16、臀圍:立姿,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17、袖長:(即臂長)手臂自然下垂,從肩端點到袖口的距離;
18、袖口圍:短袖款式:手臂圍,長袖款式:手腕圍;
19、其他部位的測量方法。

注意事項:
1.被測量者穿好緊身內衣
2.被測量者呈端正,自然的立姿,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3.在測量"圍度"時,要注意保持皮尺水平,不易過松,過緊 測量時身體基準點

定做旗袍所需要的身體尺寸:
1、旗袍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旗袍下擺即旗袍末端的距離;
2、套裝衣長: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3、套裝裙長:從腰圍線經臀圍線往下量至所需長度;
4、領高:從頸側點經頸子往上量至所需長度(3~5cm自行選擇);
5、領圍:經過第七頸椎點和頸側點一周的圍度;
6、肩寬:手臂自然下垂,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
7、後背寬:後兩液點之間的距離;
8、胸圍:立姿,自然呼吸,胸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9、胸寬:兩前腋點之間的距離;
10、胸高:立姿,從頸側點至乳峰點的距離;
11、胸距:兩乳峰之間的距離;
12、腰圍:立姿,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度;
13、腰長:從腰圍線到臀圍線之間的距離;
14、前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乳峰點到腰圍線的距離;
15、後腰節:立姿,從頸側點經肩胛骨到腰圍線的距離;
16、臀圍:立姿,臀部最豐滿處的水平圍度;
17、袖長:(即臂長)手臂自然下垂,從肩端點到袖口的距離;
18、袖口圍:短袖款式:手臂圍,長袖款式:手腕圍;
19、其他部位的測量方法。

注意事項:
1.被測量者穿好緊身內衣
2.被測量者呈端正,自然的立姿,不要有多餘的動作
3.在測量"圍度"時,要注意保持皮尺水平,不易過松,過緊

『貳』 旗袍裁剪方法 教程

1、折料:先把兩邊的布邊面朝里對折,左邊預留貼邊3厘米,然後按衣長尺寸+2厘米畫一條衣長線,即折肩線。


2、偏襟:將上邊一層布料的左右兩端(連折肩線邊)向下偏出2.5厘米,使上層布料往下移動,這樣底邊兩端的上層比下層布料多出5厘米左右,而折肩線底邊的上層布料比下層布料則多出2.5厘米左右。核枯

3、折肩:按衣長尺寸+2厘米,從折肩線處將布料向下層折好,即變為4層。上兩層為前身,下兩層為後身。在折肩線的直布邊處,內層要比外層退進2厘米才夠里襟搭進量,通過撥襟後就能進一步使搭進量增多。


6、折回里襟:把已抻拔好的里襟對齊里層折肩線,把里襟折回還原鋪平,使里襟領口深處與大襟重疊1.3—1.5厘米,胸圍處重疊3—5厘米。

7、畫裁:按以上拔好的里襟和還原鋪平後的衣身核對衣長尺寸,進行畫裁。

『叄』 旗袍袖子制圖需要測量那些部位的尺寸

旗袍制圖需要測量衣長、胸高、胸距離、胸圍、小腰圍、前腰長、後腰長、後左右肩腰、前左右肩腰、中腰長、中腰圍、下腰長、臀圍、衩高、肩寬、後平、前平、袖長、袖口、抬肩、領長、領高、和後摺中心 這些數據

其中旗袍袖子制圖

旗袍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量至手腕,(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長)。
旗袍袖口圍:短袖:量手臂圍一周;長袖:量手腕圍一周(根據所選擇的款式增加或減少袖圍)

『肆』 旗袍尺碼怎麼看

1、領圍

領圍是指頸部的圓周長度(從兩側鎖骨的中心點開始,繞脖子一圈,再回到鎖骨中心點)。當布尺繞頸部一圈後,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進去的寬度。從側面看,布尺會從頸部後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傾斜,並非是水平著繞一圈。

2、胸圍

旗袍的胸圍測量並非廣義上的胸圍尺寸。由於旗袍完美修飾身條,旗袍胸部的測量包括五個尺寸:胸圍、胸距、正面胸高、後肩寬、後背寬。

胸圍測量:穿著內衣,然後將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繞過腋下,然後圍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日常內衣尺寸有所區別。

胸距測量:穿著內衣,測量左右兩側胸部最高點間的距離。

正面胸高測量:從肩膀最高點處到胸部最高點的距離。

後肩寬測量:從一邊的肩關節,通過後頸的骨頭,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這時,布尺不會成直線,稍微有些富餘的弧度。

後背寬測量:布尺置於後背,測量左右兩側腋下間的距離。

3、腰圍

旗袍腰圍的測量其實是指腰部尺寸的測量,包括兩個尺寸,腰圍和腹圍。

腰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

腹圍測量:腹部成自然放鬆狀態,用布尺從胯最寬的地方開始繞一圈,布尺通常位於臀部上方。

4、臀圍

臀圍測量: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通過臀骨,圍繞一圈。布尺處於臀部最豐滿之處。

5、衣長

衣長的選擇通常與身高有關。挑選及膝裙時,裙尾若在膝蓋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蓋,但必須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測量正面腰到膝蓋的長度,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膝蓋的長度。

挑選長款旗袍時,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則會顯小腿粗,太長又會顯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腳踝的長度測量:從正面腰圍線到正面腳踝的長度。穿著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腳背,才是完美的長度。

(4)旗袍平鋪怎麼量擴展閱讀:

1、開襟方式

中國袍服從商、周開始就習慣使用開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種多樣,包括單襟、雙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長襟、如意襟、大圓襟、雙圓襟等。在製作旗袍上,雙襟比單襟復雜,雙襟旗袍在視覺上更顯美觀、高貴。

2、袖型變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寬袖型、窄袖型、長袖、中袖、短袖或無袖等。袖型的花樣常隨潮流而變化,時而流行長袖,長過手腕,時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這些都體現了女性對美的孜孜以求。

『伍』 古法旗袍的放鬆量

旗袍臀圍放鬆量3公分。胸圍放鬆量為4至6cm,確定衣長從模特頸肩點起,過胸高點量到需要長的尺寸,確定胸圍因為是從模特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松緊度以能放進兩個手指為宜,然後放20厘米,確定腰節長度從頸肩點起到人腰部最細處的長度。

旗袍放鬆量的尺寸特點

所謂服裝的加放鬆量,說簡單點就是當你量出一個人的個部位的凈尺寸之後,在製作紙樣時應增加大的尺寸,但也受到服裝款式的影響而有區別,一般胸圍按凈尺寸加放4至6厘米放鬆量,定製旗袍尺寸測量方法身高。

最好使用花素全棉府綢或滌棉面料,腰圍加放4至5厘米,做旗袍以劃橫線的方式定位,確定腰圍量取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放兩厘米的量,確定臀圍領取模特臀部最寬處,一周加七厘米,我領取的臀圍是103厘米確定領圍,圍量頸部一周加兩厘米。

『陸』 旗袍裁剪計算公式

按照臀圍測量的成品尺寸的四分之一加做縫份2cm(100×1/4=25+2cm)=27cm,依照面料從邊沿向中心區測量劃線,按照劃線找直紗向熨出中線印。如果肩寬超過臀圍的寬度,就按照半肩的長度熨出中線印,里料同樣做法。

將兩頭用針固定成一條按旗袍長度加十厘米的綳直線。按照線的長度從左用面料的底擺一端沿粉線向上距離粉線0.2厘米,每10厘米固定一針,一直別至旗袍的後衣長長度。

將後片的後腰節及臀圍線和旗袍的長度線劃好,下擺放出三厘米折邊。在後腰節處進行後腰省處理,計算後腰要歸拔多少量,用別針去固定,再用熨斗去燙平。

從後面的肩線處對折,從上按後片別的位置重合,前後片別在一起,一直別到胸高位置用針固定一側,將胸位折出一個胸省量。

裁剪一定要從肩線向下確定胸高位,腰位,臀圍位,下擺位,確定袖長,袖深,胸圍寬,腰寬及下擺寬,讓整個旗袍看起來更貼身。

『柒』 怎樣測量三圍,製作旗袍

旗袍想要穿的得體,三圍和肩部一定不可少,那麼該怎麼測量呢。首先,測量胸圍時,要穿著內衣, 然後把布尺置於胸部最飽滿的地方, 繞過腋下, 再圍成一圈,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不是衣尺寸,而是胸圍尺寸。其次就是腰圍的測量,腹部一定要成自然放鬆狀態, 將布尺沿著肚臍上方的腰圍線圍成一圈。最後就是測量臀圍,一定要用布尺從臀部最寬的地方開始, 通過臀骨, 圍繞一圈。
除去這三圍的測量,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肩部的測量,即測量後肩寬,測量時從一邊的肩關節, 通過脖子後面骨頭, 到另一邊肩關節的距離。 只有將肩寬測量准確,穿著旗袍的女子整體輪廓就會顯出,女子才會顯得端正而筆直。當然三圍也必不可少,我們可以發現當三圍測量准確時,女子挺秀的胸部,楊柳般的腰部以及挺翹的臀部與女子肩部整合成一個整體,女子身材才會越發玲瓏有致。
很多女性在穿旗袍時會測量三圍,而忘記了一個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肩部的測量。女子想要將一款旗袍穿的得體,肩部的測量與三圍測量同等重要,肩部合體了,女子穿的旗袍才會合身。

『捌』 旗袍的裁剪方法 看完這些再也不用買衣服了

1、平面裁剪旗袍首先,畫一道橫線。肩膀臂長和領都在這條橫線上,

2、橫線正中間,畫一直線,左右各分開四厘米,確定領寬,領深為8厘米。中式的衣服袖子通常是通過拼接,來展現的,主要是由於布料的幅寬不夠,如果你的幅寬夠的話,不必要斷開,如果不夠的袖子的寬度為我們手臂,放,15到20厘米,根據個人的需要。接著畫衣服的長度就是我們按照量體才需要多長就畫多長,以中間為界,畫衣服的寬度,衣服的寬度也是我們身圍放20厘米。

3、中式的衣服通常比較寬松。穿起來也比較舒適,活動自如,畫直線,下來。如果為了活動更加自如一點,我們下擺可以兩邊各放兩厘米。這樣走起路來就比較的舒服。

4、袖口,到側身用直尺畫圓順的弧線。中式旗袍前後片基本是一樣的,只是前片領深有八厘米後片是沒有這個領深的。另外前邊有一個側的衣襟,用於裝紐扣,穿著方便。我們依照圖樣,可以自己畫出來。裁剪的時候都要放出縫份。

5、有個地方是裝紐扣的部位。另外畫一個直領,寬度為1/2領寬,因為布料是對折的,然後下面往上一厘米,上邊連線往上0.5厘米,畫弧線,領微上翹,這樣裝在衣服上,穿起來才比較的舒適。

『玖』 一件旗袍用多少米線

做旗袍要多少米布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1)布料寬度
絲綢布料一般幅寬110厘米,也有130厘米的。
仿絲綢布料幅寬一般145厘米。
標準的縮水率應該是小於3%。但市場上的東西都不好說。
你需要放10%的縮水空間。
2)三圍尺寸
以最寬的凈尺寸加上8厘米的餘量作為計算基數。
比如胸圍84厘米,腰圍70厘米,臀圍90厘米。
加上8厘米後按照98厘米為計算基數。
3)旗袍款式結合旗袍長度計算
一片式旗袍的計算是以布料寬度為基準。
比如110厘米寬的布料,你雙手水平舉平。
從後背水平量110厘米,看開始和結束在二邊手臂的哪裡?
這開始和結束就是你旗袍袖口的位置。
一般110寬的布料不適合做一片式平裁旗袍,因為袖子太短。
古法平裁旗袍一般布料寬度以130厘米寬度合適。
要購買幾米布料看你做旗袍的長度,你要做130厘米長的。
2倍數量就是260厘米,加上10%縮水率。就買3米布料。
非一片式旗袍,按照以上98厘米基數。
98厘米在110厘米寬度內,這個寬度只夠你旗袍前後整體。
沒有袖子的。 如果你要有袖子,購買的布料還要加上袖子長度。
要購買幾米布料,比如旗袍長度130厘米。
沒有袖子的旗袍,你可以購買1.5布料就可以了。
如果你要袖子長一點的,比如袖子長度40厘米的。
那1.3米長度+0.4米=1.7米,那你就要購買2米布料。

『拾』 定製旗袍需要測量哪些尺寸

定製旗袍需要測量身高,頸圍,肩寬,胸圍,腰圍,臀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