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旗袍叉的做法
旗袍真正的前身,我以為是從清兵入關,定都北京,繼而統一全國。隨著政權的初步穩固,開始強制實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雉發易服浪潮,律令之嚴性命攸關,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之說。至此傳統的冠戴衣裳幾乎全被禁止穿戴,相傳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飾形制只被保留在漢族女子家居時的著裝中。慶典場合不分男女都要著袍,各類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龍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從字義解,旗袍泛指旗人(無論男女)所穿的長袍,不過只有八旗婦女日常所穿的長袍才與後世的旗袍有著血緣關系,用作禮服的朝袍、蟒袍等習慣上己不歸為「旗袍」的范疇。清朝統治者強調滿語騎射,力圖保持其固有的生活習俗和穿著方式,一方面要用滿族的服飾來同化漢人,同時又嚴禁滿族及蒙古族婦女仿效漢族裝束,至清後期,亦有漢族女子效仿滿族裝束的。滿漢婦女服飾風格的悄相交融,使雙方服飾的差別日益減小,遂成為旗袍流行全國的前奏。
旗袍真正的流行是在30、40年代的上海,此時的時裝流行中心早已由蘇、揚移至上海。商埠開放的上海華洋並處,五方雜居,成為十里洋場奢靡繁華之地。上海又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30年代後期的旗袍在結構上吸取西式裁剪方法,使袍身更為稱身合體,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領導服裝潮流的十里洋場中摩登女郎、交際名媛影劇明星等,在旗袍式樣上的標新立異,也促進了它的發展,青布旗袍最為當時的女學生所歡迎,一時不徑而走,全國效仿。
"旗袍"顧名思義是由清朝時期女性所穿著的服飾演變而來,19世紀中葉,許多沿海大城市如上海,因華洋雜居受西風影響更甚,旗袍便是當時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式服裝裁剪方法不斷改進而定型的。旗袍中所蘊含著中國文化、花鳥、圖繪、手工刺綉,可謂是藝術的結合產物。 所以只要看到旗袍、聽到旗袍,都會令人聯想起高貴典雅、溫柔婉約的中國女性特質。並且在世界服裝時尚潮流不斷的創新變換當中,旗袍依然有其獨特的品味,尤其在近年來,旗袍服飾在時裝世界的舞台上,也成為中國女性文化特質的代言
『貳』 旗袍扣子縫哪邊,左右兩邊各有什麼什麼講究
傳統的旗袍一律是右衽開襟,所以扣子也是全部縫在右邊的(右邊開襟的衣服不是旗袍)。
通常所說的旗袍,一般是指20世紀民國以後的旗袍。所謂「旗袍」,指衣裳連屬的一件制服裝,同時,它必須全部具有或部分突出以下典型外觀表徵:
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叉的細節布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也就是說,旗袍是一件制的直身樣式,上衣下裳的不叫旗袍。現在很多人把秀禾服、裙褂等也劃分為旗袍,這是完全錯誤的。
(2)旗袍開叉怎麼縫擴展閱讀:
旗袍扣子:
盤扣也稱盤紐、紐結、或是紐絆。是傳統服裝中使用的一種紐扣,用來固定衣襟或裝飾。如果說一件精緻的旗袍是一幅山水畫,那麼盤扣就是那畫龍點睛的一筆。
源於宋代的盤扣,蘊含著中華的古老情結。盤扣通常是一對,公為結,母為環。盤扣的製作工藝復雜,有著一硬線、二環繞、三打結、四抽繩,線繞線、繩打繩的說法,可謂顆顆經典。
常見的旗袍扣子:
直角扣:直角扣是盤扣中最簡單的,因外形看起來像一個「一」字,又稱「一字扣」。
琵琶扣:琵琶扣因形似琵琶而得名。本是花扣的類目中,但因發展的較為壯大,單獨成一個類別。
還有一些寓意美好祝福的漢字形扣。
『叄』 旗袍開叉處怎麼包邊
包邊方法如下:
一、裁剪包邊條,包邊條可自行裁剪或購買裁剪好的。裁剪寬度為2.5~4cm的包邊條,長度按照所要包邊部位的長度來設定。
以上是旗袍開叉處的包邊方法,分享一個包邊條的正反面都沒有明線的技巧,將包邊條的正面與面料正面相對,縫合0.5cm,包邊條折向面料反面,手針暗縫,此方法正反兩面都看不到線跡。
此方法用於包邊工藝的部位非常廣,多見於旗袍等中式服裝款式,如袖口、領口、開叉、下擺等很多邊緣部位的處理。
『肆』 真絲旗袍破了怎麼辦
真絲破了修補方法之
絲線破洞還沒斷裂類真絲服飾:
1.我們先來絲線勾破了,但是還有殘留的線在窟窿處,並沒有完全的鍛煉。這樣還可以補救。只要能把新的絲線順著裙子的紋路慢慢的勾密實,還是可以把窟窿縫補起來的。
2.做法是先找到一樣的顏色的真絲線,在某寶上就能買到。如果是品牌真絲裙,應該在購買的時候,店鋪會送一點備用的真絲線的。然後准備一個細針,開始縫補破洞。
3.用針斷裂處絲線勾勒出來,順著稀鬆的紋路來會的勾線縫補。沒有什麼難度,講個心細,就能把窟窿縫補好。當然縫完後,和原裝貨是有區別的,但不細看影響不大。過於追求的細節的美眉,就要慎用這一招了。
已經破成了一個破洞類真絲服飾:
1.再說已經破成了一個破洞類的,已經破成了這樣的了是沒法縫補的,真絲容易勾絲,縫一針就會勾扯一針。沒有殘留的絲線做底子,是越縫補越糟糕,破洞越大。不能縫補,卻可以做其他辦法挽救。
2.找一塊面積比破洞大點的布,最是硬一點的,好縫制的布料。再找一個花朵一樣的飾品,不喜歡花朵也可以用蝴蝶啊,其他喜歡的圖案,同樣在某寶上可以買到。
3.把花朵縫制在布料上,然後再把布料放在破洞處。把花朵露出來調整一下角度,再在裙子背後縫補好。從背後縫補,不會看出針線的痕跡。縫好後,你的真絲裙不但沒有破洞,還多了朵漂亮的裝飾物,更美了。
『伍』 旗袍開叉包邊做法 這樣做很好看
1、裁剪包邊條,包邊條可自行裁剪或購買裁剪好的。裁剪寬度為2.5~4cm的包邊條,長度按照所要包邊部位的長度來設定。
2、梭織面料的包邊條需要45°斜絲方向裁剪(面料的斜絲方向有彈力),有彈力的包邊條在包裹弧線形邊緣或圓角時,包邊條不會扭曲變形。針織面料的包邊條不用考慮紗向,可以平行於面料邊裁剪。
3、包邊條的提前對接,包邊條長度不夠時需要提前縫合對接,對接方法如下圖優點是接縫部位不會太厚。
4、將珠針扎入燙台,包邊條從中穿過,扣燙0.5cm。
5、將包邊條的正面與面料反面相對,按照燙跡線縫合0.5cm縫份。
6、包邊條折向面料的正面,車0.1cm線跡。包邊條要正好蓋住下面的線跡,不能一會蓋得多一會又漏出。這一步如果縫得精確,包邊條的正反兩面應該都是0.1cm的線跡。或者正面為0.1cm,反面是灌縫線(線跡縫入包條與面料的交界線處)。
『陸』 有誰知道旗袍的製作方法及版型,知道的告訴我,重賞!!!
其實樓上的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補充些,忘對樓主有幫助
旗袍製作過程(縫制順序與方法)
**一.裁剪紙型(紙型必須核對正確:肩、脇邊、下襬是否等長、等寬)
1.剪下前片獨襟(獨襟前中心留1cm縫份)
2.前片底襟疊份(剪下後之襟留6~7cm縫份)
**
二.裁剪表布(先疊出布寬,找出布紋之方向,與花紋之中心主體,用熨斗燙出中心線)
1.裁剪後片:
(將後片紙型放在布尾,領口部分及右手邊是剩布)
(縫份留法:脇邊2cm,下襬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領口先不裁,等肩線接好,與前領一起開)
(領口與褶子用線釘做記號,或用粉片畫出褶子與領口線)
2.裁剪前片(前片因右上半身有小襟,故先裁上層布之小襟
與大襟疊份約7~8cm再與大襟疊合,剪下前片)
(縫份留法:脇邊2cm,下襬4cm,袖口0.7cm,有接袖留1cm,
肩留2cm,領口先不裁,等肩線接好,與前領一起開)
(大襟留0.5~1cm,底襟前中心留0.5~1cm,下疊份留7~8cm,)
(領口與褶子用線釘做記號,或用粉片畫出褶子與領口線)
**三.製作程序:
1.車褶子(燙出中心線,疏縫固定)照記號車縫,褶尖要用車線打結,不可回針,(褶子左右分開燙平)褶子小,褶份少時,往上倒角燙平,車完褶,下擺→斜針縫處理好,即可車布邊。
2.底襟之處理:
折0.7cm~1cm車0.8cm
3.大襟的處理:
(1)上牽條(1cm寬)
(2)裁剪貼邊
4.後身之縮燙與上牽條
5.前身之縮燙與上牽條
6.開叉之處墊叉布
7.合肩線.車縫(領口之處再回針約4~5cm,避免剪領口後分家)
8.裁剪袖口貼邊
9.做領子
10.開領口(用皮尺立起來量,比實際的領圍少3~4cm,因包括縫份)
11.上領子(回針縫固定,必須將領襯藏住,但不縫到表布)
12.接合脇邊(車縫)
13.畫盤扣位置及釘暗扣記號,底襟暗扣下墊力布,縫領勾
14.上拉鍊(齒入0.1cm)用星點回針縫固定
15.縫暗扣,領上0.8cm先縫領鉤,領角縫暗扣
16.下襬與脇邊開叉,固定下襬使用斜針或藏針縫,脇邊:千鳥縫
17.開叉止點,拉鍊止點以上固定防裂開
18.整燙,大公告成啦~~~恭喜恭喜!!!
http://www.hercity.com/enews/news/200711/0001_1314222040.html
這是關於一些盤扣以及旗袍的樣式,你可以參考
http://www.hercity.com/enews/news/200705/0006_1213311517.html
同上,也是樣式參考
http://www.kurhn.cn/bbs/read.php?tid=65
這里是製作的基本流程圖,希望有幫助
『柒』 旗袍開叉包邊做法 簡單的製作方法分享
1、以袖口製作過程為例:分兩步完成。夾牙子和拉筒包邊。
2、夾牙子:用現成的夾牙子繩很方便,用夾繩壓腳,再方便不過了(用中間針位)
3、轉彎處用手慢慢轉動圓角,在圓弧的地方打剪口3~4個,約4mm
4、這樣就很容易車好圓弧了,這樣夾牙繩就車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邊了
5、拉筒包邊:用26s梭織拉筒,搭配一個專用壓腳,這個壓腳很重要。
6、拉筒擋板要卡在壓腳的缺口裡,包邊前,把包邊條松開一段,再開始包邊
7、把布條穿好,布條拉出來一段,再開始包邊,拐彎處,用手慢慢轉動圓角
8、包直邊的時候,要拉著布邊(不要拉包邊條),這樣袖口就包邊完成了
『捌』 下擺開叉的做法
製作步驟如下:
1、在要開衩的位置用記號筆做標記,畫出要開衩的大小。
2、沿所畫的記號剪開。
3、打開開衩的兩邊,讓它變成一條直線。將一根包邊條用針珠固定到開衩邊緣。用1 / 4英寸的縫量縫在一起。
4、Press the other edge of the bias to the wrong side 1/4" and then fold it over the seam allowance and pin the the wrong side. Stitch in the ditch along the seam to sew the folded edge of bias to the vent.(翻譯不下不去了,直接上英文,看不懂的朋友直接看圖應該也能看懂)
5、With right sides together, at the top of the vent , sew a diagonal stitch line on the wrong side of the sleeve from the corner of the vent to secure it in place.
『玖』 裙子下擺開叉的做法
給裙子開叉的位置取決於裙子原來的縫線位置,如果是側邊縫合的裙子,就做成側開叉,後中線縫合的裙子就做成後開叉。
用拆線器或小剪刀把裙子縫線從下往上拆開10厘米長度。縫線拆除後,在裙子叉口頂端燙貼1厘米的用針線縫合,對頂端起加固作用。用針線(或縫紉機)從裙子叉口頂端上面2厘米開始對叉口鎖邊縫。有了這個叉口後,穿著裙子又可以輕松走路了。
裙子開叉就如同旗袍一般,開叉裙的美在於她的若有似無,好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總是讓人不斷側目。在炎炎的夏日裡,做一個神秘嫵媚的美人。
『拾』 旗袍扣子縫哪邊,左右兩邊各有什麼什麼講究
傳統的旗袍一律是右衽開襟,所以扣子也是全部縫在右邊的(右邊開襟的衣服不是旗袍)。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叉的細節布置,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