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女人為什麼要有件旗袍
擴展閱讀
睡衣上衣太露怎麼解決 2025-05-25 12:25:21
廢舊橡膠手套有什麼用 2025-05-25 12:25:12
初中生為什麼要穿睡衣 2025-05-25 12:18:19

女人為什麼要有件旗袍

發布時間: 2022-08-26 14:49:39

⑴ 民國時期,女人為什麼喜歡穿旗袍

民國時期由於受到西方女性衣著的影響,不僅廢除了女性的纏足陋習,女性的服飾也開始多樣化和個性化。服裝不再是平面裁剪的上衣下裙或者是寬大的袍服,而是創造產生了中西合璧的典型服飾:旗袍!
這種款式能夠體現出女性自然優美的身體曲線,風格也變得格外的清新、自然和淡雅。不用像以前那樣身上里三層外三層的給裹著,而在穿著上是非常的自由。
一般的裡面只需要穿個內衣,那時候的內衣稱為「抹胸」,也叫「肚兜」。
基本都是菱形的,可以藏物或藏香,能夠遮住肚臍,達到小腹。這樣顯得輕松多了。
但是穿上旗袍僅僅是為了展示東方的女性美嗎?當然不是,最重要的是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新的服裝賦予了新的結構,也滿足了女性追求個性和完美的強烈願望。由於受西方女權運動的影響,女性在服裝上可以隨意的進行裝扮而不必擔心非議,在生活中也開始追求自由、平等的權利。
旗袍的誕生也寓意著女性在傳統生活中的歷史地位、傳統價值觀念等都發生了改變。
就算從現在角度來看,旗袍也依然不失女性的韻味,而且對現代服飾流行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都產生了一定影響,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和參考價值,就算走上國際的舞台也同樣備受追捧。
所以,穿上旗袍,並不是要強烈的展現出女性的美,而是提高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對後世服飾的影響!

⑵ 民國時期,女子為什麼要穿旗袍

首先,能勾勒出女性美好的身材線條,展現女性美。
其次,民國時期是封建社會和現代社會交替過度時期,旗袍也是封建思想與現代思想相結合的產物。
希望能幫助你,謝謝。

中國旗袍的意義

旗袍是我國傳統服飾,其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一處的細節都彰顯了華夏民族的智慧與文明!
立領
在古代,立領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地位越高,身份越尊貴的人領子會越高,領子越高頭就會越往上揚,更能夠代表地位和身份的尊貴。高高的立領也代表了女人的忠貞,所以,旗袍就延續了立領。

盤扣
盤扣是古老中國結的一種,而中國結寓意著美好吉祥如意等等,同時也是女德的象徵,所以每一件旗袍都會搭配漂亮的盤扣。盤扣的數量都是呈奇數排列的《易經》認為「陽卦奇陰卦偶」,奇數為陽數,取陰陽調和之意!所以,盤扣一般只採用奇數。

開襟
古時候,漢族傳統服飾文化是「左襟壓右襟」俗稱為開右衽,而只有蠻夷開左衽,而到了現代已經沒有太多民族的區分,開襟方式的含義就演化成:開右衽是代表著傳統開左衽代表著個性。

開衩
古時候的旗袍是不開衩的,由於男尊女卑,女性傳統而保守,但隨著女性思想的解放,地位的轉變,女性變得更加追求美觀,所以旗袍逐漸開始開衩,而且越開越高,低開衩代表保守含蓄,高開衩則代表性感開放!

旗袍的人生即是中國女性的人生!
它詮釋著一種本色的中國文化,旗袍是屬於民族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⑷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穿旗袍呢

現在的人們越來越喜歡穿民國風的衣服,比如旗袍,漢服等等。無論是小哥哥還是小姐姐都喜歡穿,可能是因為抖音的視頻里帶動的吧,裡面有很多小姐姐和小哥哥都那樣穿著拍視頻,為了博人眼球。那麼到底是為什麼讓這么多人這么喜歡穿旗袍呢?

具有民國風

因為旗袍屬於中國的服飾,而且帶有傳統中國的美。不僅僅是像現在的現代美,有一種獨特的韻味。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穿著旗袍在大街上拍視頻,就是為了娛樂和美麗。當然人們穿旗袍就是為了更突顯旗袍的美麗。

總之,旗袍很漂亮,穿的人更漂亮。如果穿上了旗袍就會感覺自己到了民國時期,那種氣勢是無與倫比的。也有一些不可言喻的中華美。

⑸ 旗袍是中國婦女的傳統服裝由來嗎

旗袍最初本是我國滿族婦女的土著服裝。因為滿族又稱旗人,所以叫旗袍。後來,漢族的婦女也開始穿起來,並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其成為我國婦女的傳統服裝。

清末滿族婦女的旗袍寬大、平直、衣長至足,所選用的衣料大都是綉花紅緞,在旗袍的領、襟、袖的邊緣部分都用寬邊鑲滾。

20世紀20年代初,旗袍開始普及,其樣式與清末沒有多少差別。但不久,旗袍的袖口逐漸縮小,滾邊也不如從前那樣寬了,穿著比以前更稱身合體,也更能襯托出女性的曲線美。到了30年代,旗袍已很盛行。現代的「旗袍」,是由清代滿族旗袍演變而來的。

旗袍最早並非婦女的專寵,而是滿族男女老少共著的衣服。一年四季,同一式樣,僅有單、皮、夾之分。早期的旗袍是一種四開衩長袍,基本款式是圓領、窄袖、寬大、直身型、左衽衣擺四周開衩,有扣襻、束腰帶。它的形成,與滿族居住於寒冷地區並進行射獵活動有關。滿族入關後,男女旗袍稍有區別,男子旗袍袖口狹窄,呈「馬蹄形」,俗稱「馬袖」(又稱「箭頭袖」),衣上長下短,兩側開衩,腰束布帶,便於騎射。女子旗袍袖口平而較大,衣長可掩足,領口較低,領口、袖頭、衣襟等處鑲有不同顏色的花邊和牙子,滿語稱「陶罕」。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騎射的荒疏,男子旗袍逐漸廢棄,女子旗袍卻不斷發展,成為女子服飾的專有名詞了。身著旗袍的滿族婦女,梳「旗頭」,穿「旗鞋」,走起路來顯得分外挺拔秀麗、婀娜多姿。

旗袍自出現以後,款式數次變化。清統一全國後,隨著滿漢民族生活習慣的日益融合,旗袍也為漢族婦女接納採用,並不斷革新。辛亥革命以後,旗袍變化更大。裁製時更注意適合女性體型,講究線條美。從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旗袍漸趨普及,成為中國婦女的主要服裝。起初,流行高領,炎炎夏季,薄如蟬翼的旗袍,領子高聳及耳,漸而又流行低領。袖子變化也較大,由長於手腕改為短至露肘。30年代中期,旗袍又漸漸長至曳地,兩邊的衩開得很高,腿部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朦朧美。

現在,旗袍成了中國傳統女裝的代表。

⑹ 為什麼要穿旗袍

旗袍的穿著與搭配和其他服裝一樣,
也有一定的規范和要求。可分為正式場合和非正式場合。
正式場合一般指參加節慶典禮、外事
訪問、隆重會議、文藝演出和婚禮宴會
等,穿著的旗袍必須面料高檔(如織錦緞
類)、款式莊重(如國畫旗袍、綉花旗袍)、做工精湛。
穿著時必須將所有扣子系好,應注意
發型和化枚,一般不需要其它服飾搭配。非正式場合一般指家庭團圓、朋友聚
會、外出旅遊、休閑散步和家庭休息等,
這時可選擇面料、款式、做工較一般的旗袍
當然也可選擇高檔旗袍在非正式場合
穿著,可選擇其它一些飾品,如皮鞋、圍
巾、眼鏡、提包等,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點
和愛好,精心搭配。

⑺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穿旗袍

只要一提到旗袍,人們就會想到中國的女性,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中國女性才能穿去旗袍的獨有氣質,東方女性那種典雅的美,是其他國家女性所不能比擬的。旗袍起源與民國時期,那時期的女性也開始注重外在美了,她們穿衣打扮一直模仿著上海,那時期的女性已經開始追求女權,她們拋棄了裹小腳的陋習,開始燙頭發,噴香水,正是因為民國時期的女性們,才會有今天這么美麗的旗袍,那時候的她們已經為當今社會的我們打響了時尚的前鋒。

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穿旗袍,腳踩著高跟鞋,走起路來都是喊淑女的,旗袍本身就是一個溫柔的存在,所以女人們穿上它就會更加的有女人味,更加的美麗動人。她們的一舉一動,從骨子裡都會散發出一種氣質,旗袍是溫婉的,是優雅的,穿在女人們的身上,會更好的展現出女人柔美的一面。不管越來越多女人們喜歡穿旗袍,而且大多數男性朋友們也喜歡女性穿旗袍,喜歡女人們那種小鳥依人的感覺。

⑻ 旗袍的寓意

1、風行於本世紀20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當時的變化並不復雜。

2、從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末,中國旗袍風行了20多年,旗袍的款式幾經變化,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來束胸裹臀的舊貌,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適合了當時的風尚,促進了女性解放。旗袍的誕生幾乎成成為20年代後期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

3、自30年代起,旗袍幾乎成了中國婦女的標准服裝,無不穿著。旗袍甚至成了交際場合和外交活動的禮服。後來,旗袍傳到了外國,被西洋女子效仿穿著。

4、發展至今,旗袍的樣式花色都逐漸繁多,隨著復古風尚的流行,旗袍重新演繹昔日的精彩。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旗袍,有著悠久的歷史,象徵著華夏文明,襯托東方女性的優雅氣質,仍然在樣式上不斷創新,在時尚的舞台上大放異彩。

二、袍的寓意和特點

旗袍樣式多樣,基本都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為開襟半襟形式,立領盤組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旗袍是美麗典雅的代名詞,展現女性的端莊優美與迷人曲線,非常適合突女性柔美的特徵。旗袍是傳統的象徵,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積淀,作為時裝,章顯女性的婉媚,承載著女性身上的雋永和優雅。

三、旗袍的花紋樣式

1、花草圖案

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花草圖案,就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了,再有就是蓮花等,具有美好象徵意義的花紋圖案。

【梅】

梅花凌寒獨自開,所以堅韌、經霜傲雪等特質在人們心中具有美好的印象;梅花有五瓣,象徵福祿壽喜財;梅花和喜鵲一起出現時,又代表著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

【蘭】

蘭花清新淡雅,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在旗袍上以蘭花作為裝飾,也能夠凸顯女性的溫婉氣質。

【竹】

高風亮節,堅韌不拔,是想到竹的第一印象。旗袍紋樣中的竹的形象,大多是翠綠的竹葉點綴在旗袍上。

【菊】

菊花的花型十分的飽滿,雖然菊花的印象屬於悠閑恬淡,但是在旗袍上的菊花圖案卻有著富貴長壽的寓意。

花草圖案是旗袍紋樣當中運用最多的花紋,既可以簡單簡約,也可以富麗華貴。

⑼ 旗袍最能體現中國女性的美,你知道它是怎樣由來的嗎

最早的旗袍雛形可以講到明朝時期,那個時候出現明立領的衣服,後面移交到滿族女子的長袍上,滿人一般稱為旗人,所以這件衣服就叫做“旗袍”。服飾是一個時代和國家的象徵,中國歷朝歷代每個朝代服飾的樣子都不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例如漢服等等。女性在中華民國時期最常穿的衣服旗袍,不單單展現了東方服飾的美,還可以東方女性的美展現出來。


現在旗袍不單單活躍在國內,還出了國門,受到了許多外國人非常喜愛。旗袍是東方美東方氣質的體現,上海女人可以穿出旗袍的韻味,害羞中帶著些恬靜清新,充分展現出東方的秀氣,氣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