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為什麼被稱為女性國服
擴展閱讀
gaga女裝型號09是什麼意思 2025-05-26 11:51:18
綿羊皮衣劃破怎麼修補 2025-05-26 11:48:15

旗袍為什麼被稱為女性國服

發布時間: 2022-08-22 23:08:02

⑴ 旗袍的特點

旗袍在外觀上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徵:右衽大襟的開襟或半開襟形式,立領盤紐、擺側開衩,單片衣料、衣身連袖的平面裁剪等。開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徵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絕對必要的。

古代旗袍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衣身寬松,兩邊開叉,胸腰圍度與衣裙的尺寸比例較為接近。而近代旗袍則進入了立體造型時代,衣片上出現了省道,腰部更為合體並配上了西式的裝袖、旗袍的衣長、袖長大大縮短、腰身也越為合體。

發展至今,旗袍一直秉持著讓女性更美的宗旨融入潮流、追趕時代。到現在,旗袍也仍然是美麗典雅的代名詞。

(1)旗袍為什麼被稱為女性國服擴展閱讀

分類:

1、無袖

無袖的款式是通用款,無論胖瘦高矮還是老少,都可以駕馭的款式。張曼玉在影視作品《花樣年華》中身穿的無袖旗袍特別經典。無袖的旗袍,最大的特點就是清涼舒適,露出一整條手臂,所以最適合夏天的穿著。

2、連肩袖

連肩袖比無袖稍微長一些,它將人的肩部用衣物遮擋起來,但是並不會顯得十分死板,而是和自然的貼合我們的肩部的弧度,使肩部看起來非常柔美,連肩袖能夠很好的突出肩的曲線。

3、小蓋袖

如果在肩部和手臂連接的地方會顯得比較胖的話,但是又不想選擇袖子太長的旗袍,小蓋袖的旗袍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因為它包住了一部分的手,不會顯得太胖。缺點呢就是如果旗袍使用的面料是沒有彈力的話,會有一點卡胳膊,限制活動。

小蓋袖與月牙袖很多姐妹也是傻傻分不清,小蓋袖的裁剪,袖口平直,而月牙袖就像彎彎的月牙一樣,袖口是有弧度的,切袖子長度比小蓋袖再短一些。

4、四分袖

四分袖是常見的袖型,長度在28公分左右,這個袖型非常適合胳膊比較有肉感的女性,可以適當遮擋手臂。

5、中袖(五分袖)

中袖容易顯成熟,更適合年輕的女子,所以選擇中袖旗袍要慎重些。另外胳膊比較粗的女性也不適合中袖旗袍,會顯得手臂粗且短。

6、七分袖

七分袖是一個比較適合春秋的長度,長度40cm~43cm這樣。這個袖子的好處就是露出纖細的手腕,而實際在初春和深秋穿的時候手腕處會感覺到寒涼,春末初秋時七分袖是不錯的選擇。

7、九分袖

基本上就是只露出手腕的一款旗袍袖子,長度一般在50公分及以上,可以很好的顯示出纖細的手腕,如果配上合適的首飾,就更好看了。相比長袖,九分袖在秋冬搭配外套更適合。

8、長袖

長袖大家都知道,袖子長度蓋住手腕,一般有55公分以上,但是長袖比較挑人,非常適合氣質雍容大氣的女性,不過天氣較冷的時候,穿上長袖旗袍比較保暖。

⑵ 旗袍在何時被國民政府定為「國服」

1929年,國民政府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同年公布的《服裝條例》又選定旗袍為「國服」。

⑶ 旗袍:中國的「女性國服」,到底是滿族人還是漢族人的

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四種:
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即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
但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然具有類似於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義,如果完全認為民國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發展而來,未免有失偏頗」
第二種以袁傑英教授《中國旗袍》以及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 《近代中國女裝實錄》為代表,認為旗袍和旗裝袍有一定繼承關系,但同時認為旗袍的源頭應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裝或先秦兩漢的深衣。江南大學崔榮榮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漢族民間服飾全集》中說:「有些人質疑旗袍是滿族服飾……我認為這些認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漢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滿族的袍和褂的歷史淵源又從哪裡來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 。」國學大師章太炎亦認為:「昔諸葛亮造筒袖鎧……滿洲之服,其筒袖鎧之緒也。」將滿族服飾的源頭追溯到三國時期的蜀漢服飾。
第三種以王宇清《歷代婦女袍服考實》為代表,認為中國婦女所穿的袍,遠溯周、秦、漢、唐、宋、明時代,並不是只有在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認為旗女之袍對民國旗袍有影響,但不認為二者有直接繼承關系,因此認為民國旗袍稱之為「旗」袍並不合適,所以他倡導旗袍改名為「祺袍」,並把「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祺袍研究會」。多年以來,台灣服裝界人士一直呼籲為「祺袍正名」。
第四種以卞向陽教授《論旗袍的流行起源》為代表,認為旗袍是中國服裝傳統的西化變異。融合了旗袍馬甲和文明新裝的特點, 同時又結合了西式裙裝的配伍形式, 構成了既有西方流行的影子而不同於中國傳統袍服,又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象徵的新時尚流行和服裝審美的特點,可為中西服飾交融的設計典範。他同時認為「旗袍」名稱的起源是一種「誤稱」,因為較早倡導旗袍的群體都是都市中受西學影響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對封建禮教的新女性、學生等社會群體,她(他)們絕大多數是漢族人,她(他)們的祖先在清初經過流血抗爭才為漢族婦女取得不穿滿式服裝的權利,她們不可能去復辟帝制時代的、還是異族壓迫者的服飾,所以旗裝袍在民國復辟的條件並不具備。

⑷ 關於旗袍的起源與文化,你都了解嗎

1、旗袍的起源

旗袍最早是來源於滿族,屬於滿族的代表性服裝,後來被不同民族的女性演繹,一直流傳到現在,旗袍是一種非常女性化的服裝,特別的好看。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影響越來越大,旗袍在現在也是一種興起的服飾。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就袍服的演變過程看,袍服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蘇醒,一種懷舊情懷。

旗袍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它以其流動的旋律、瀟灑的畫意與濃郁的詩情,表現出中華女性賢淑、典雅、溫柔、清麗的性情與氣質。雖然已很難看見身著旗袍、左手執油紙傘、右手執香扇的雅緻美女款款而步,但那唯美的景象至今很多人依舊嚮往。

⑸ 旗袍的由來是什麼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稱為「旗人」,故將其稱之為「旗袍」。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

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中期,滿漢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日盛,甚至出現了「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的情況,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拓展資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清代旗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盡管旗袍改於滿族婦女的旗裝,但旗袍並不是旗裝。旗袍是帶有中國特色、體現西式審美、並採用西式剪裁的時裝。旗裝是滿族的民族服飾。

民國旗袍起源的原因,有眾多學者和當時的媒介認為,民國初女子為尋求思想的獨立和女權的解放,效仿男穿子長袍是一個重要原因。

⑹ 旗袍和漢服都是中國服飾,為何旗袍被認定為中國的國服

旗袍是在民國時期產生的,是新時代的象徵。旗袍是這些民國女子追求新思想的載體,具有非常大紀念意義。因為在漢代之後,古代人民認為只有男性才能穿袍服。但是當時這些民國女子接受了那些外國先進思想的熏陶之後就開始主動提出抗議說女人也可以穿長袍。旗袍其實更能展現出民國時期女子追求新思想的理念。要知道古代女子受傳統思想文化的熏陶,思想往往都是比較保守的。但是到了民國時期,那些女性接受了西方先進思想的熏陶之後就逐漸追求平等自由的權利。在一開始其實只有男性才能夠穿長袍,所以在那個大環境下那些自由女性就開始提女性其實也可以穿長袍,於是就產生了旗袍這種服飾。漢服當時之所以不是國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清朝的時候漢服斷層了。


⑺ 旗袍深受世界女性歡迎,它來源於什麼

旗袍是中國乃至世界女性的傳統服飾,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女性的民族服飾。盡管對其定義和時代仍存在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20世紀20年代,有學者認為旗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期的服飾。20世紀20年代以後,它成為最常見的女裝,1929年被中華民國政府確定為民族服裝之一。

他認為民國旗袍對旗袍有影響,但他不認為兩者之間有直接的繼承關系,所以認為不宜稱民國旗袍為「旗袍」,因此,他主張將旗袍改名為「旗袍」,將「台北旗袍研究會」改名為「台北旗袍研究會」。

⑻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國服是旗袍而非漢服,原因是什麼

旗人袍:滿族旗人穿的長袍。這種袍子是直的,男女通用,但款式和面料不同。旗女袍:八旗女袍。兩邊不要開叉,袖子八尺到一寸長。辛亥革命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改良為直領、右斜開襟、開叉及膝的服裝。民國旗袍:民國時期女性的長袍發展成熟。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飾,在重要節日穿上民族服裝,展示民族文化。如今,旗袍被視為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和女性的國服。

甚至在美感上,很多人更喜歡古雅的風格,只能說審美不同,品味不同。旗袍適合女性,無論她是胖是高,是年輕還是成熟。不過漢服是古裝,偶爾可以穿一次。但如果戴久了,明顯會與周圍的人和環境不協調。況且漢服更像漢服,而旗袍適合中國各族女性朋友。除了旗袍和漢服,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服飾,包括民族服飾,但影響力都不如旗袍和漢服。旗袍已經100年了,來的正是時候。它承載了很少一部分傳統文化,我們不需要過多解讀。

⑼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為什麼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民國時期的旗袍可謂中外聞名,不少外國女星也穿旗袍拍寫真,可見旗袍的影響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