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旗袍展示 » 旗袍手勢動作有什麼
擴展閱讀
整理薔薇用什麼手套 2025-05-26 05:33:11
怎麼感應皮帶流動 2025-05-26 05:28:53

旗袍手勢動作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28 04:44:39

① 跪求古代公主的禮儀,分別是什麼動作要解釋

1、和顏悅色,語言簡潔,語調親切,語速適中。 2、認真聆聽,切忌心不在焉,不輕意打斷言者。 3、與人交談時目視對方,適時點頭、應答。 4、多人交談時說話時間長短適度,不滔滔不絕。 5、禮貌性的交談應使用謙詞和敬語。 6、用右手,雙腿並立站直,微笑著注視對方眼睛。 7、一般由年長的向年輕的伸手,地位高的向地位低的 伸手,女士向男士伸手;拜訪時主人先伸手,告別時客人先伸手。 8、在多人握手時,順其自然,不交叉握手。 9、與貴賓或老人握手時宜用雙手,身體微微前傾。 10、男士與女士握手時,時間長短和力度適中。 11、站立時挺胸、收腹、抬頭,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 12、穿禮服或旗袍站立時忌雙腳並列,應以一隻腳為重心,雙腳前後適當錯開。 13、坐立時上身保持端正,女士穿裙裝坐沙發不應太靠裡面。 14、兩腿交疊而坐時,懸空的小腿回收,腳尖向下。 15、與人交談時身體適當前傾,可根據內容需要做適當手勢。 16、走路時身體挺直,自然擺動雙臂,不左搖右擺。 17、穿旗袍走路時胸微含,下頜微收,步幅不宜太大。 18、在室內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打噴嚏時適當掩口。 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

望採納。。。。。。

② 穿旗袍怎樣的步態和手勢出場

走貓步啊,然後用左手握住右手背千萬別甩著手啊!!!那就失態了

③ 禮儀小姐的走路,手勢,還應注意什麼

禮儀小姐走路的其他注意事項:

1、走路時最忌內八字、外八字,膝蓋彎曲,左顧右盼,身體松垮,無精打采

2、禮儀小姐在來賓到達之後才姍姍來遲,這是對客人的不尊重;在宴會的過程中,禮儀小姐卻不知去向,或者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勢必破壞了慶典的隆重氣氛

3、禮儀小姐穿旗袍時絕對不能跑或走成大步,托盤時手指絕對不能露出紅布上希望禮儀小姐們能依照上述要求來要求自己,塑造良好的形象為企業增添光彩。

禮儀小姐正確的走姿:

1、以站姿為基礎,面帶微笑,眼睛平視

2、雙肩平穩,雙臂前後自然地,有節奏地擺動,擺幅以300~350為宜,雙肩、雙臂不應過於僵硬

3、重心稍前傾,行走時,兩腳兩側行走的線跡為一條直線

4、步幅要適當。女士穿旗袍和高跟鞋時,步幅應小些

5、走路時應有一定的節奏感,走出步韻來

④ 古典舞手位的手勢是什麼

(1)單山膀:

小踏步,身體面向1點,目視8點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右手順胯向下經體側撩掌至頭的前上方,然後蓋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開,至上臂與肩同平為止,身體面向2點,頭轉向8點。

(2)雙手膀:

丁子步或小踏步,身體面向1點,目視8點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眼隨右手拉成單山膀,然後眼隨左手拉成雙山膀,眼亮相於2點上方。

(3)順風旗:

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時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隨右手亮相於八點斜上方。

(4)雙托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雙手經體側撩至頭上,蓋掌於胸前交叉,向下分掌再撩掌至托掌位,眼隨右手亮相於8點下方。

(5)托按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右左手交替胸前晃手,成右托掌位,左按掌位,身體面向2點,眼亮相於8點斜上方。

(4)旗袍手勢動作有什麼擴展閱讀:

1、中國式古典舞

中國的古典舞創立於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還未完全從戲曲中蛻變出來,稱它為戲曲,它已去掉了戲曲中最重要的唱與念;說它是舞蹈,它還大量保持著戲曲的原態。

2、歐洲古典舞

一般都泛指為芭蕾舞。芭蕾,系法語Ballet的音譯。歐洲各國的古典舞劇統稱為芭蕾,是一種以歐洲古典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綜合音樂、戲劇、舞台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舞蹈品種。

由於其表演技術上一個重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特製的足尖舞鞋並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稱「足尖舞」。相傳,芭蕾最早起源於義大利,而形成於法國,十八世紀傳入俄國。

3、印度式古典舞

由婆羅多、卡塔克、卡達卡利、曼尼普利、奧迪西和庫契普迪六大傳統舞系組成。其主要藝術特徵是舞蹈動作節奏、韻律鮮明,造型性強,具有豐富內涵的多姿多彩的舞蹈啞語手式和細膩的面部表情。


⑤ 走t台的四個完美動作,不要✌️的手勢。如果可以發照片,謝謝

一 基本站姿
通過訓練使模特學會提氣用胸部呼吸,達到模特身體線條有亭亭玉立之感。練習時,背部貼住牆站立(腳跟、小腿肚、臀部、肩胛骨靠在牆上),然後胸向前挺,肩向後、向下用力攏,使兩肩盡量往一起靠。
(要求:抬頭、挺胸、收腹、立腰、提臀、雙腿並攏、雙腳加緊、兩臂自然下垂。從側面看,與胸相應的背部是向前弓的,呈S型曲線。)
二 台步
台步,就是模特在T型台上走步。俗稱「貓步」,因為模特走台時雙腳要在一條直線上行走。
走台時,模特身體要挺起來,要感覺有一種向上拉動的力作用在身上,但不能發硬。脖子要直,頭部要正,但不能僵。下巴要平,肩要自然下垂,雙手要自然,忌挺腹撅臀,要挺胸收腹提臀。邁步時,出胯帶動大腿,然後提膝,以小腿帶動腳,走出直線,模特擺臂要自然,練習時以肩關節為軸,兩臂自然伸直,前後交替擺動。台步要做到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切忌內八字或外八字腳。模特練習走步時,要注意頭、肩、胯、腿等部位的協調。
1.光腳練習 光腳練習主要是踮腳步訓練,在泳裝表演時常用踮腳步,因踮腳行走可以保持模特身體高度。
踮腳練習的要領是,行走時腳跟離地,腳尖踮起,身體重心放在腳尖上,慢速一步一步前進。前後腳要踩在一條直線上。大腿、小腿與腳尖要呈直線狀。向前邁腿時,要略提胯,步幅可大一些。練習時要保持上身平穩,避免左右搖晃。
2.著鞋訓練 著鞋練習有高跟鞋和平跟鞋之分。高跟鞋一般是指鞋跟在10cm以上,高度確定後,鞋跟可先選用粗跟,經過訓練適應後,再改用細跟。練習時,要以一字步(貓步)為根基(雙腿在一條直線上行走),腳、腿、腰、頭、手形成整個身姿韻態,表現和諧的樂感。行走時要有提胯的感覺。古人說:「運上丹田氣,精神勇氣增」,可見如果小腿用上力氣,行走效果會更好。穿高跟鞋行走時腳尖應先落地,穿平跟鞋練習時腳跟先落地,但要有腳尖先著地的感覺,以保證小腿要和大腿在同一直線上,這樣表演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3.特殊練習
A.慢步練習 慢步是時裝表演中常用的步態,在練習時,要側重加強身體平衡度的訓練。晚禮服、旗袍表演時都需要慢步而行。慢步行走時要注意落地時的身體重心,保持好身體平衡。
B.台階練習 現在的大型時裝表演,往往使用造型台,在台上設置一些台階,供模特行走。所以,模特在基本功訓練時,要加強台階練習,以掌握要領。
台步隨模特著裝的款式不同要有變化,如胯部擺動幅度大小、步態平穩或跳躍等。著休閑裝、便裝(新潮)的台步,跨部擺動可大些,
運動
裝、青春活力裝的台步可用跑跳步,也可用具有舞蹈成分的台步,旗袍、晚禮服一般採取慢步,步態要平穩。
4.轉身 走台時的轉身可分90°、180°、270°、360°、540°或連續轉等多種情況,90°、180°、270°、540°轉身是改變走台方向時採取。360°、720°轉身後行走方向不變。轉身練習時要注意重心的掌握,左轉以左腳為軸,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轉身以右腳為軸,重心落在右腿上。
5.神態 時裝模特表演時的神態是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姿態共同來體現的。模特在表演過程中,最重要的表情就是眼神。眼神是心理活動的直接反映,它可以表現出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變化。模特對時裝的理解通過面部表情直觀的反映出來。模特應根據時裝的不同風格做出相應的表情。如:禮服的表演,一般以冷麵孔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表演便裝、休閑裝時要全身心投入又要給人以輕松之感。在目視前方的同時眼睛適當向兩側觀看,要給人一種隨意的感覺。這樣才能更好地與觀眾交流,以產生應有的共鳴。神態的練習要和台步訓練同時進行。三 亮相
時裝表演的亮相是指模特在一個短時間的停頓中所擺出的姿勢。一般模特在上場、下場轉身及台步銜接時使用這種姿勢。模特亮相的姿勢是靜止的姿態,可以集中突出顯示時裝的優美款式、質地、色彩和風格。觀眾在感受時裝動態美的同時,欣賞到時裝在靜態時展示出的魅力。模特在表演過程中,可以通過再伸展台不同位置進行亮相,使觀眾從不同角度欣賞到服裝,以向觀眾展示服裝的款式、別出心裁的部位和設計師的構思。
表演中的亮相動作要做得自然協調,恰到好處,切勿矯揉造作。還要注意動作之間的銜接。
亮相的平時訓練:
1.亮相的腳位練習 亮相的腳位有多種,基礎腳位有兩種。一是身體的重心放在一條腿上,非重心腿做一些不同的腿位;二是身體的重心放在雙腿上,雙腿可做出腿型組合(直立或屈膝分步)。
2.腳位與軀乾的協調訓練 根據腳位的不同,軀干做一些對應的姿勢。單腿重心,一般軀干以側擰為主。雙腿重心,軀干以直線為主。
3.停頓練習 模特在亮相前正在行走,到某個位置停下來亮相,從行走到靜止的轉化銜接要加強練習。
4.形體線條的練習 模特在表演過程中,通過運用形體線條,可以傳達不同風格的服裝效果。線條練習主要包括:曲線型練習、垂線型練習、折線型練習。
5.常用動作練習 根據常見的幾大類服裝做一些常用動作練習。
四 造型
模特造型一般是指在表演過程中,模特一人或多人組合做雕塑性強的亮相姿態。造型與亮相的主要區別是前者停頓時間長於後者,動作的幅度前者大於後者。同時,造型由多人完成,通過集體造型可使觀眾同時看到一個系列的完整效果。
造型的平時訓練與亮相基本相同。此外,還要進行群體合作練習和「意念」的練習。
1.群體合作練習 群體造型來源於個人的亮相,要求模特具備良好的亮相能力,並要有優秀的合作精神。訓練時要認真聽從指導教師的指揮,注意與他人的協調性。
2.造型「意念」的練習 模特造型意念是指模特在造型時把自己的全部思想和念頭集中到身體的某個部位,以增加造型特寫的效果。

⑥ 穿旗袍時的站姿,坐姿,走姿應是怎樣的

一、正確的站姿:

1、頭正、頸挺直、雙肩展開向下沉,人體有向上的感覺。

2、收腹、立腰、提臀。

3、兩腿並攏、膝蓋挺直、小腿往後發力,人體的重心在前腳掌。

4、穿旗袍時,可站丁字型或「V」字型,頷略收,雙手交叉置於肚臍位置上。

5、站立時應保持面帶微笑。

(6)旗袍手勢動作有什麼擴展閱讀:

穿上旗袍後,人的姿態會得到適度修正,比如習慣弓背的人就自然趨向於挺直身板;不願意看到小腹凸出則會自覺地去收腹,站立的時候,除卻衣服的緊身度不讓自己弓背塌腰外,主觀上也一定要有挺胸直腰的意識,雙手比較自然地合搭在胃的高度或者小腹前。

坐下時,首先應該撂一撂後裙擺,給身體彎曲以足夠的空間。旗袍正因為是連體的緊身設計,如果不騰出空間,很容易引起面料的輕微撕扯。出於同樣道理,坐也只能坐在椅子的前端,不可坐滿。更不能因為坐下就又習慣性弓背塌腰,否則,背後的縫紉和線頭等同樣會遭受牽引撕扯。

雙腿不能隨性擺放,盡量以優雅的姿勢掩藏在裙擺內。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雙臂都應該緊貼身體,需要做任何動作時,也最好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為幅度過大而露出下腋,這在穿無袖旗袍時更要當心。

旗袍秀隊名優雅的,大氣靚麗的

1、芊蕁旗袍隊。

2、浙姿旗袍隊。

3、梵蒂歌旗袍隊。

4、愛裳霓旗袍隊。

5、候鳥旅途旗袍隊。

6、艾璃旗袍隊。

7、希婭旗袍隊。

8、gcu旗袍隊。

9、潔娜妮旗袍隊。

10、莫瑞旗袍隊。

旗袍解釋: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⑧ 旗袍模特基本步要點

1、腿的發力點:首先是模特一位站姿,起步發力點在股直肌,也就是大腿前側的這塊肌肉,先由它發力,帶動大腿起來,再由大腿帶動小腿,經過屈膝、掩膝,大腿小腿向前邁出,當你的動力腿(也就是腳抬起的這條腿)邁出後,後面主力腿的腳一定要登直,這樣走起來比較秀美。

2、腳位:因為旗袍叉開的比較高,所以抬腿的時候,腳離開地面最多一寸左右,不要抬的太高,也不要順著地面拖過去。

3、手形:旗袍步的手是修長形的,三指合攏,食指稍稍分開,姆指內靠,這樣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手形都顯得修長。

(8)旗袍手勢動作有什麼擴展閱讀:

一、身高是模特所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女服裝模特一般身高在1.72~1.83米之間,如今世界的幾位超級名模,如辛迪.克勞馥(Cindy crawford)、何穗等人,身高都在175厘米左右。

二、女廣告模特一般身高在1.65米以上。男性模特的身高一般在1.80~1.90米之間,胸圍95~110厘米,腰圍72~80厘米,臀圍92~105體重在70~80公斤之間。

三、和諧的身體比例是模特重要的生理基礎,對於人體形式美的體現者模特來說,在評判他們的體形是否和諧時,我們可以以「黃金分割律」來作為參考。

四、對於模特的身材比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分析:

1、上下身比例——對模特的要求是下身長於上身。

2、大小腿比例——小腿與大腿比例接近相等或略長於大腿。

3、頭身比例——頭長為身長的七頭半是達芬奇擬的黃金比例,所以現模特比例最好在七頭半至九頭身為最好,較小的頭顱會使身材顯得更靈巧。

⑨ 常用的坐姿,站姿手勢分別用於哪些場合

摘要 1、標准站姿的動作要領 1) 身體舒展直立,重心線穿過脊柱,落在兩腿中間,足弓稍偏前處,並盡量上提。 2) 精神飽滿,面帶微笑,雙目平視,目光柔和有神,自然親切。 3) 脖子伸直,頭向上頂,下鄂略回收。 4) 挺胸收腹,略為收臀。 5) 雙肩後張下沉,兩臂於褲縫兩側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彎曲,或雙手輕松自然地在體前交叉相握。 6) 兩腿肌肉收緊直立,膝部放鬆。女性站立時,腳跟相靠,腳尖分開約45°,呈「V」型;男性站立時,雙腳可略為分開,但不能超過肩寬。 7) 站累時,腳可向後撤半步,身體重心移至後腳,但上體必須保持正直。 由於日常活動的不同需要,我們也可採用其他一些站立姿勢。這些姿勢與標准站姿的區別,主要通過手和腿腳的動作變化體現出來。例如,女性單獨在公眾面前或登台亮相時,兩腳呈丁字步站立,顯得更加苗條、優雅。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站立姿勢必須以標准站姿為基礎,與具體環境相配合,才會顯得美觀大方。 2、標准坐姿要領 1) 精神飽滿,表情自然,目光平視前方或注視交談對象。 2) 身體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 3) 雙膝並攏或微微分開,雙腳並齊。 4) 兩手可自然放於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除基本坐姿以外,由於雙腿位置的改變,也可形成多種優美的坐姿,如雙腿平行斜放,兩腳前後相掖,或兩腳呈小八字形等,都能給人舒適優雅的感覺。如要架腿,最好後於別人交疊雙腿,,女子一般不架腿。無論哪種坐姿,都必須保證腰背挺直,女性還要特別注意使雙膝並攏。 3、標准走姿要領 1) 走姿是站姿的延續動作,行走時,必須保持站姿中除手和腳以外的各種要領。 2) 走路使用腰力,身體重心宜稍向前傾。 3) 跨步均勻,步幅約一隻腳到一隻半腳。 4) 邁步時,兩腿間距離要小。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時要走成一條直線,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擺與腳的動作協調,呈現優美的韻律感;穿褲裝時,宜走成兩條平行的直線。 5) 出腳和落腳時,腳尖腳跟應與前進方向近乎一條直線,避免「內八字」或「外八字」。 6) 兩手前後自然協調擺動,手臂與身體的夾角一般在10°~15°,由大臂帶動小臂擺動,肘關節只可微曲。 7) 上下樓梯,應保持上體正直,腳步

⑩ 民族舞有幾種手勢

每個民族舞的基本手型都不一樣,舞蹈不同手勢動作也會又區別,平時可以自己多活動手腕,鍛煉手的軟度,民族舞手勢一定要靈活,有興趣最好找個舞蹈班學習,現在有很多的成人舞蹈班,有專業的老師指導會好點,民族舞可以讓形體更加的優美,還可以改變肢體靈活性和柔韌性.

1.蒙古舞:

擺手舞動作要求雙手擺動不過肩,膝蓋隨之伸屈、顫動,手與腳呈順邊運動。舞姿朴實,音樂節奏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