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勞倫斯皮帶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裙子一樣的防曬衣怎麼疊 2025-05-26 06:34:30
旗袍壓襟是什麼作用 2025-05-26 06:27:35

勞倫斯皮帶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55:31

㈠ 「中國十佳勞倫斯獎」中的「勞倫斯」是什麼意思

勞倫斯獎
勞倫斯獎由戴姆勒克萊斯勒和里希蒙兩家大公司創辦。評選辦法是先由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名資深體育記者提名本年度表現最突出的運動員,然後再由勞倫斯體育學院41名成員投票選出最後的獲獎者。體育學院是由各體育項目中最傑出的並已退役的明星運動員組成,每名成員的背後都有一串輝煌的歷史性成績,這大大提高了勞倫斯獎的份量。前中國乒乓球名將鄧亞萍現在就是體育學院的成員。

每年5月大獎組委會都要在摩納哥蒙特卡洛這一「富人的天堂」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邀請大批文娛、體育和商業界的重量級人物助陣,把頒獎典禮包裝得大氣磅礴。

勞倫斯獎不單純是一個世界最優秀運動員的評選活動,還擁有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該組織有選擇地在世界范圍內設立和開展社會公益項目,除每年給予各個項目四五萬美元的資金支持,還請體育學院的宿將擔任基金會的形象大使,利用他們的明星效應,激勵走上邪路或處在困境中的青少年改邪歸正和積極進取,幫助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基金會經常引用的一句話是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目前基金會在世界五大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20個社會公益項目,其中包括他們和國際特奧會合作在中國北京和上海的智障學校開展的公益項目。

勞倫斯還積極地開拓市場,據介紹勞倫斯已准備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克隆」勞倫斯獎的模式,如創立中國勞倫斯獎,該獎一樣有最佳運動員評選、公益基金會和一個類似勞倫斯體育學院的評選機構三大塊組成。

㈡ "勞倫斯"是什麼意思

基本解釋
①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avidherbertlawrence,1885-1930)。英國作家。當過會計、雇員和教師。曾在國外漂泊十餘年。寫有長篇小說《兒子與情人》、《虹》、《戀愛中的女人》、《恰特萊夫人的情人》等。②歐內斯特·奧蘭多·勞倫斯(ernestorlandolawrence,1901-1958)。美國物理學家。南達科他大學畢業。耶魯大學博士。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美國全國科學院院士。從事加速器技術、核物理研究。創建磁共振加速器,為此獲193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建成一系列迴旋加速器,用以研究原子結構、元素嬗變,並用放射性治療疾病。

㈢ 急!勞倫斯的《鳥啼》最後一段「向死而生」是什麼意思

很久以前的問題啊。網路有了,大致就是說在死亡的陪伴下,由死亡督促你積極的生活。
死亡本體論的建構死亡本體論的建構——向死而生
解 釋:
意指明白了生與死的關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對死亡,積極地生活。也可理解為:為絕望所生,為希望所遺棄
具體內容:
海德格爾認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說是「向死而生」。這個論斷在現代思想中是最經常引用、但卻最難於理解的口頭禪。海德格爾稱生理上的死亡為「亡故」,而在哲學上,死則作為此在藉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稱。死比亡故更基本、更原始,因為此在只有死著,才能夠亡故。而人們一般認為死即亡故,亡故即死,即使兩者在概念上有所差別,如死可指一個過程,亡故則指此過程的結果,死也不會成為亡故的「條件」。然而,這個差別正是海德格爾死亡本體論的關鍵。海德格爾的觀點是,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著,就是說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著。這種貫穿一切「活著」的死亡存在,先於任何形式的亡故。人在亡故時已經談不上「有死」,而是已經喪失了「有死」。死亡當然意味著一種終結或結束,但卻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結束。結束(ending)有完成、就緒、停止等意思。如一條修建的公路完成了;隨著最後一筆一幅畫就緒了;雨停了;等等。海德格爾認為:「結束的這些樣式中沒有一種可以恰當地標畫作為此在之終結的死亡。 」因為「死亡所意指的結束,意指的不是此在的在終極的存在(Being-at-an-end),而是這個存在者的向終結的存在(Being-to-wards-the-end)」。亡故相當於「在終極的存在」,死亡相當於「向終結的存在」;就區別的關聯而言,死亡比亡故更本真、更實在:亡故作為在終極的存在,其實已經沒有存在,雖然人們總幻想「陰間」或「天國」的存在,但那隻能確證「陽間」或「人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著的人與等候在生命盡頭的死亡之間的一種外在關系,人們不是一步步走向還在遠處尚未到場的死亡,而是在我們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經在場;或者說,向死而生的「向」,實質上就是死亡的存在本身的顯現,人始終以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著

㈣ 西部世界為什麼黑衣人要帶著勞倫斯

由華納電視和badrobot聯合出品的美劇《西部世界》已經開播便引發了廣大觀眾的熱議,這部號稱接力《權力的游戲》的神劇為眾多劇迷津津樂道。在劇中,大反派黑衣人依然淡定地做著壞事,為了尋找印在頭皮上的迷宮,他又瘋狂地殺了二十多人。相較其他角色,在前兩集里出場時間挺長的黑衣人對觀眾來說仍然是一個謎。那麼西部世界黑衣人殺手的真實身份到底是誰?
看過原版《西部世界》,你就知道「黑衣人」這個角色有多重要了。在老版里,好萊塢光頭巨星尤·伯連納飾演的黑衣人是一個失控的機器人,殺人如麻;新版中,艾徳·哈里斯飾演這一角色,但從目前來看,他似乎是一個人類!
之所以會說「黑衣人」是人類,是因為首集有一場戲里,詹姆斯·馬斯登飾演的機器人沒有辦法朝他開槍。在西部世界裡,機器人可以殺死機器人,但絕對不能傷害人類,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黑衣人」是人類。
不過也不一定啊,畢竟才出了兩集,不過黑衣人依然是個神秘角色,比如他說自己「已經在西部世界30年了」、「就好像出生在這里」,意思似乎是他這三十年一直都在西部世界裡轉悠,這可能嗎?他延續了老版里的嗜殺成性,但他殺戮的目的是什麼?還有,他為何要尋找「迷宮」,他到底有什麼計劃?這些問題都有待慢慢揭曉,可以預見「黑衣人」將是《西部世界》的一條重要故事線。
HBO的這部新劇創意源於1973年邁克爾·克萊頓執導的同名電影,背景設定於未來一個名為西部世界的機器人游樂園。

㈤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

《湯姆索亞歷險記》優秀的讀後感10篇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十九世紀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是很多小學生都喜歡的一部作品,下面是橙子為大家整理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500字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湯姆索亞,他很聰明,也很淘氣,是個淘氣鬼!他對現實生活十分不滿,一心想著去當綠林好漢,過行俠仗義的生活。在姨媽眼裡,他調皮搗蛋,壞心眼兒多,可自己又不由自主的喜歡他;可在孩子們看來,他卻是一個英明的領導者,是個英雄。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聰明、勇敢、正直、樂觀。
我覺得這本書前面平淡無奇,而後面卻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前後相反,讓人感到前面很悶,不想看,但又想:後面是不是很好看呢?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把書看完了!
湯姆學習很不好,經常逃學和遲到,有一次,他竟然和另外兩個孩子去當海盜,而且還沒有告訴任何人。好來又和一個酒鬼的兒子去找寶藏,看到殺人犯找到了一箱寶藏,之後湯姆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遊玩活動,他們進了一個山洞,一會其他同學都出去了,剩下湯姆對自己的小愛人說:「我們繼續探險吧!」湯姆的小愛人同意了。湯姆在山洞裡繼續走了一會兒,覺得想回去了,就往回走,他們走啊走啊,總是找不到出口!湯姆的小愛人蓓基覺得有點餓,就問:「湯姆,你有東西吃嗎?」湯姆拿出了一點糕點給蓓基吃。之後湯姆在山洞裡發現了那個殺人犯!最後湯姆和蓓基被人救出來了,但是那個殺人犯卻沒出來。殺人犯被餓死了!湯姆和他的朋友一齊來到那裡把寶藏挖了出來!
湯姆帶著那些金錢邁進了自由王國的大門!
湯姆是個做事不想後果的人,他敢作敢當!也有一顆嚮往自由的心!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很吸引我,沒過幾天,我就把這本書給讀完了。
湯姆是一個狡猾、調皮而機靈的小男孩。他總是逃學,討厭學校,星期一醒來就感覺渾身不舒服,因為他要去上學,一個漫長的星期又開始了。
湯姆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他非常喜歡艾美。勞倫斯,但是有一天,自從有一天來了一個美麗的小女孩貝吉。撒切爾,湯姆拋棄艾美,開始漸漸喜歡新來的小女孩貝吉。他們要訂婚了,可是由於他說漏了嘴,說艾美和他說過訂婚,貝吉哇哇大哭起來,湯姆意識到自己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馬上閉起了嘴巴,有點不知所措,湯姆用自己最珍愛的寶貝去安慰貝吉,貝吉把湯姆的寶貝甩到地上,湯姆怒火沖天,飛快地跑出了教室。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從中我有了佷深的感受!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湯姆是一個天真,頑皮活潑的美國男孩,他和夥伴們干出了佷多妙事,總是那麼神不知鬼不覺的,雖然他們有時做的事,不能給帶來好的模範,但是,他的正義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從中我知道了,我們也會長大,思想也和小時候不一樣了,但我們做人一定要善良,千萬不要像卓伊一樣心裡總想著做壞事人見人憎,但是他的結局卻是死亡,是的,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本書有很多樂趣,也有很多傷心的事,讓我知道了人會變,但是,我們的心一定要善良,永遠不變,同時也要有正義,不做壞事,讓我們的心充滿正義!
要相信這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 張德旭
我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湯姆·索亞歷險記》。
書中描寫了19世紀密西西比河畔一個小鎮上的一個叫湯姆·索亞的孩子和他的一群小夥伴們的故事。他們討厭牧師騙人的鬼話,不喜歡學校枯燥刻板的教育,與循規蹈矩的人們唱對台戲……但他們聰明活潑、正直勇敢,他們幼稚而又認真的言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是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
從小說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窮人與富人、教堂和學校、宗教與犯罪等當時美國生活的各個側面。
我們要像他們一樣做一個遇事冷靜、正直勇敢的人。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500字
媽媽出差回來,遞給了我一本大文豪馬克「吐溫的名著——《湯姆索亞歷險記》,仔細閱讀後,使我受益非淺。
書中的主人公湯姆,是個天真、活潑而又頑皮的美國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許多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牆,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替他干,還主動送他禮物。後來和夏克逃去荒島,人們以為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為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鍾樓上偷著樂。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有點不象榜樣的樣子,但是,他為了正義,毅然挺身出來作證,拯救了無辜的「罪犯」—波特。並在頑皮之餘,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眾人敬佩的小英雄。整篇文章講的就是湯姆的童年,驚險又不平凡。看著這本書,湯姆總能給我一種具有正義,勇敢的精神,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是一個和湯姆一樣大的孩子,親眼目睹了整個兇殺案的經過,你是否會恐懼之餘,去指證真正的兇手呢?可見,湯姆的勇氣可嘉,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孩子。我們的童年是充滿歡聲笑語的,而湯姆的童年則是充滿冒險經歷的,其實,在生活中,不難看到同樣有這樣的孩子:可以在學校的走廊上,看見幾個嘻嘻哈哈的男孩打成一團,經常成為老師和家長們心裡的一塊石頭。但是他們也有著與常人一樣的情感,湯姆雖然調皮搗蛋,但面對自己親人對自己的思念,他也忍不住哽咽了。而且,我從湯姆身上獲得的最大的就是:我明白了擁有快樂的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笑對生活!這樣,生活才有意思!
《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講述湯姆幼年雙親去世,由波莉姨媽收養。聰明頑皮的湯姆受不了波莉姨媽和學校老師的管束,常常逃學。一天深夜,他與好朋友哈克貝利·費恩到墓地試試膽量,可是無意中目睹了一起兇殺案的發生。還有一次,湯姆、哈克帶著喬埃·哈波逃到一座荒島上做起了「海盜」,弄得家裡以為他們去世了,結果他們卻出現在了自己的「葬禮」上。在法庭上,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湯姆終於勇敢地站出來,指證了兇手,而兇手這時逃之夭夭。後來,湯姆和哈克在鬼屋中遇到了印第·安喬!他們聽見印第·安喬要把他的金錢放在二號,十字下面。在一次野餐活動中,他與他的同桌貝琪在一個岩洞里迷了路。經過整整三天三夜飢餓,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更可怕的是,他們還在山洞裡看到了兇殺案的兇手——印第·安喬。最終,湯姆靠牽著綁在石頭上的風箏線探路,找到了出口,走出了山洞。村裡人發現他們,他們講述了在洞中的經歷,之後,村裡人用鐵板堵住了山洞口。湯姆告訴村裡人在山洞裡見到了殺人犯印第·安喬,當村裡人在洞中找到印江·喬時,他已經餓死了。最後,湯姆和哈克重返山洞,找到了一筆寶藏,成了這個村的小英雄。
從中,體會出小說主人公湯姆索亞是一個機智勇敢,天真活潑,敢於探險,調皮搗蛋的孩子。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書是一把鑰匙,幫我開啟了成功之門;書是一架雲梯,讓我攀登到了知識的頂峰;書是一艘輪船,載著我駛向成功的彼岸……德國大詩人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於和一位高尚的人對話。」我十分喜歡讀書,書就是一位良師益友,教我做人。自從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以後,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感受到湯姆·索亞是個勇敢頑強的人。
這本書的主人公湯姆活潑調皮,經常逃學打架。他不喜歡受約束,一心想當綠林好漢,過流浪生活。同時,他聰明善良,富有正義感,不僅僅勇敢地站出來揭露了壞人的罪行,還運用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使自己和好友脫離了險境。
湯姆·索亞是多麼勇敢啊,他的精神時時刻刻激勵著我。記得有一次,天氣寒冷無比,河面上結著厚厚的冰,大地上茫茫一片都是白雪,像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早上,東方還沒有露出魚肚白,媽媽便催促我趕快起床鍛煉。我伸了伸懶腰,看到天色還早,便賴在床上死活不肯起來。媽媽硬逼著我穿好衣服,拖著我走出門外,我只好跟著媽媽一齊跑步。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刺骨的寒風「呼呼」作響,只往我脖子里鑽。我的臉凍得通紅通紅,像熟透了的蘋果,手凍得直發抖,只能用力地搓著。雖然天氣寒冷,但我還是冒著風雪跑步。突然,我沒有注意到腳下有一塊石頭,「撲通」一聲被它絆倒了。胳膊肘上滲著血,順著手一向滴到了白雪上,我疼痛難忍,不禁「哇哇」大叫,淚水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我斬釘截鐵地說:「我不跑了,我再也不跑了!」媽媽聽到後,嚴肅地說:「難道你沒把《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徹底『消化』嗎?書中的湯姆是那麼堅強,是那麼勇敢,可你為什麼遇到這一點小挫折就退縮呢?」我聽了,湯姆的形象又浮此刻我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湯姆遇到了那麼多困難,還毫不在乎,相比之下,我這點痛算得了什麼?我咬咬牙,從地上堅強地站了起來,繼續鍛煉了……
每當遇到困難想退縮時,每當受到挫折想落淚時,我就想起湯姆·索亞那高大的身影。從湯姆·索亞身上,我讀懂了堅強不屈的精神是人類寶貴的財富,我們就應向湯姆·索亞學習:應對困難,不要悲觀退縮,要勇往直前,去戰勝它。我們務必將這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寫的。故事的時代背景是十九世紀美國密西西比河的聖彼得堡。
主人公湯姆是個即天真又活波還頑皮的孩子。他和朋友哈克干出許多驚奇的事。例如:他和哈克來到傑克遜島去玩,家人還以為他們兩個已經在水裡淹死了,在教堂里舉辦葬禮。可是他們這兩個調皮的孩子竟然再鍾樓上偷聽,等到牧師要唱葬歌時,湯姆突然和哈克一起來到教堂,令人們哭笑不得。
湯姆自己也干過一些調皮的事。例如:他刷籬笆,刷累了就想出一個鬼把戲,讓別的孩子又幫他刷,又要給他報酬。
還有,湯姆帶著一隻死貓和哈克一塊來到了墓地。看見了印第安人喬如何殺死醫生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湯姆竟然幫助了法官。只可惜兇手喬沖出窗戶逃出去了。
湯姆成了主日學校的英雄。小女孩蓓姬特別想接近湯姆。因為驕傲,湯姆不但不理她,還大大傷害了她的自尊心。蓓姬決定再也不理湯姆。而當她找到一個大好機會看到老師的禁書時,正好看到了湯姆,她一著急,就把書撕了。她嚇得大聲說湯姆要多下流有多下流。
可是當老師氣憤地盤問同學們時,湯姆決定幫幫倍姬:」是我撕的!「雖然湯姆被皮帶抽打,但他耳畔還想著蓓姬最後說的那句」湯姆,你怎麼這么高尚呀!「
壞人有壞報,好人有好報。印第安人喬因為困在了山洞裡而死。而湯姆卻和哈克尋到了寶藏,發了意外之財。
當你煩困的時候,就看看《湯姆。索亞歷險記》。它會讓你笑口常開的。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湯姆?索亞歷險記》。講的是,湯姆?索亞的冒險經歷。讓我知道了,只要堅持,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他和哈克去一起來到墓地試膽量。目睹了喬埃殺死了醫生,並嫁禍給彼得。一天,湯姆和喬奇帶著從家裡拿來的食物和哈克一起劃著小木筏去了荒無人煙的傑克遜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村上人非常著急。幾天後,他們放棄了找他們。正當村民為三個孩子開追悼會時,他們回來了。並為彼得作證他沒有殺人。湯姆的同桌貝琪想讓爸爸媽媽邀請同學去郊遊,同學們坐船去了山上。但湯姆和貝琪被困在了山洞裡,他們還發現了喬埃。最後摸索著找到了出口。貝琪的爸爸撒切爾法官把山洞封上了,可喬埃還在裡面,等人們找到他時,他已經死了。
我覺得,湯姆·索亞是一個勇敢的孩子。他不惜被人報復的危險為彼得作證。而且非常有主見。分得清是與非,知道什麼事是對的,什麼事是錯的。不盲目的做事,不別人說什麼他就說什麼。
在我們身邊,也有非常勇敢的人。邵帥是一名中學生,住在徐州。是單親家庭,和媽媽還有姥姥一起生活。邵帥的媽媽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獨自一人到北京闖盪。但去年被查出有白血病。邵帥知道後從老家趕來照顧媽媽。但病魔並沒有停止它的腳步,唯一的辦法就是骨髓移植。但又找不到合適的配型。少帥提出要捐骨髓救媽媽。幸運的是,配型成功了。做完手術後,邵帥的造血幹細胞成功的在媽媽的體內存活。邵帥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許多人都送來錢和營養品。
如果世界上像邵帥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那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去年暑假,在媽媽的強烈推薦下我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我被書中的主人翁——湯姆·索亞深深吸引住了,我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十九世紀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馬克·吐溫的筆下湯姆·索亞以栩栩如生的頑童形象,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湯姆·索亞,是一個生活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河岸的小鎮上的孩子,他調皮,惡作劇,逃學,在大人們眼裡,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但在我的眼裡他不僅聰明而且富於幻想與正義感。書中描寫了他和小夥伴們扮作海盜,法庭作證,山洞遇險,尋找寶藏等一系列冒險活動。
我對」法庭作證「這一小節感觸最深。故事講述了印第安·喬在醫生打昏波特之後,用波特的刀捅死了醫生,醫生的血濺到了波特身上。接著,印第安·喬把刀放到了波特的手上,波特醒來後嚇了一跳,他以為是自己殺了醫生,喬假惺惺地叫波特逃跑。後來波特被關進了牢房,印第安·喬卻逍遙法外。湯姆當時心裡矛盾極了,他怕說出真相後,印第安·喬會殺害他,可湯姆又不忍心讓酒鬼波特被無辜處死。經過連夜的思考,湯姆終於鼓起勇氣在開庭前夜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了波特的律師。第二天,湯姆在法庭上作證為波特洗脫了罪名。
他為了正義,毅然地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無辜的罪犯。我非常佩服湯姆的勇敢和正義,雖然他不討大人們喜歡,但湯姆善良,不自私,敢於說真話,毫無心計。從湯姆·索亞身上,我讀懂了堅強不屈的精神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湯姆一樣勇敢正義,我們的社會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㈥ 大家來說一下勞倫斯皮帶怎麼樣

挺好的,不錯,挺耐用的

㈦ Laurence是什麼意思

Laurence['lɔrəns] n.勞倫斯(姓氏,男子名)
例句與用法:
1.I read of Sir Laurence Oliver, the great star's death in the Times last week.
從上星期—的泰晤士報上我得知巨星勞倫斯奧立佛的死。

2.The part of Hamlet was played by Laurence Olivier.
哈姆萊特一角是由勞倫斯·奧立弗扮演的。

3.Laurence Olivier is in the film, and Maggie Smith co-stars (with him).
勞倫斯·奧利維爾演這部影片,瑪吉·史密斯(與他)聯合演出。

㈧ 勞倫斯是什麼

☆戴維·赫伯特·勞倫斯(David Herbert lawerence,1885-1930),英國文學家,詩人。
提起英國文學,就不能不提到勞倫斯,為二十世紀英國最獨特和最有爭議的作家之一,他筆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兒子與情人》,《虹》(1915),《戀愛中的女人》(1921),《誤入歧途的女人》等都有中譯本。
,
勞倫斯出生於礦工的家庭,沒有名門望族的聲譽,也沒有名牌大學的文憑,他所擁有的僅僅是才華。
天才,用這個詞來形容勞倫斯是恰當的,當時的英國社會很注重人的出身、教養,社會上還彌漫著從維多利亞時代以來的清教徒風氣,生長在這個時代里的勞倫斯是與眾不同的,有史以來的勞倫斯評論第一人——福特·馬多克斯·休弗就這樣評價他:他是個天才,是「浸透情慾的天才」。
英國人理查德·奧爾丁頓的這本《勞倫斯傳》從他的《兒子與情人》寫起——這是一本被普遍認為具有自傳性質的勞倫斯名著。
D.H.勞倫斯的父親阿瑟·勞倫斯是一位礦工,他所受的教育僅僅夠他艱難地讀報紙,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在滾滾的炊火前,一邊烤早餐臘肉,用麵包接著臘肉上滴下來的油,斷斷續續地讀著當天的報紙。
母親莉迪亞則是一位經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她讀了很多書和詩歌,崇尚思想,喜歡和有教養的男人討論宗教以及哲學、政治等問題。
這樣的一個家庭是十分不和諧的,父親喜歡和礦工們去喝上幾盅,喜歡縱欲享樂;母親卻一生戒酒,古板拘謹。
D.H.勞倫斯生活在家庭的飄搖之中,他所記得的是家門外的沃克街上白臘樹的樹枝在大風的呼嘯中發出尖叫聲,與家裡母親的尖聲爭吵、父親的雄壯的男人聲音和咒罵聲混合在一起。
在這樣的家庭中,他身體孱弱,敏感,富觀察力,記憶力極佳,同時——為母愛所控制著。《兒子與情人》中有他童年、少年生活的影子,書中的母親成功地阻礙了兒子與米麗安姑娘的愛情,並為自己「勝利了」而額手稱慶。在這里,如果兒子擺脫不了戀母情結,他就無法真正地戀愛。
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則因公然違背了時代風氣而遭禁數年,直到不久之前,人們才認識到該書的價值,並把它翻譯成多種文字、拍成電影廣泛流傳。
勞倫斯的書語言優美,氣勢恢宏,但除了《虹》在末尾勾勒出一幅彩虹似的帶著希望的遠景以外,其餘的書都顯得色調暗淡,冷漠,構成了一種獨特的勞倫斯式的色彩。
勞倫斯,20世紀英國最獨特和最有爭議的作家。被稱為「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勞倫斯的創作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響,他的作品對家庭、婚姻和性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探索。其中對於情愛的深入描寫,一度引發極大的轟動與爭議,對20世紀的小說寫作產生了廣泛影響。
在近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這位不朽的文學大師為世人留下了十多部小說、三本游記、三本短篇小說集、數本詩集、散文集、書信集。小說代表作有《戀愛中的女人》、《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虹》、《兒子與情人》等。《虹》與《戀愛中的女人》以非凡的熱情與深度,探索了有關戀愛的問題,代表了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勞倫斯生前曾抱怨,三百年內無人能理解他的作品。但從20世紀60年代其作品開禁之後,他立即成為人們最熟悉與喜愛的著名作家之一。
☆著名作品評價
◎兒子與情人
通常人們把《兒子與情人》看做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小說,因為故事內容取材於勞倫斯的早年生活。本書貫穿了勞倫斯三點主要思想:一是哀嘆和抗議由於工業發展造成自然環境的污染;二是對社會地位的強列自卑感,決心掙脫所屬階級的枷鎖;三是因不能正確對待婚姻與性生活的矛盾而感到苦悶。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勞倫斯的最後一部小說。作者在作品中以宗教般的熱忱贊美人間性愛,以細膩微妙的筆觸描繪兩性關系中那種欲仙欲死的境界,而那伴隨著熾烈的性愛體驗的,是對歷史、政治、宗教、經濟等社會問題的嚴肅思考。由於小說毫不隱晦地描寫了性愛,因而被斥為淫穢作品,並遭查禁。1959年出版此書的英國企鵝出版社還被控犯有出版淫穢作品罪,引起了轟動整個西方出版界的官司。直到1960年10月倫敦中央刑事法院裁定出版社無罪,小說才得以解禁。《查特萊夫人的情人》雖然命運坎坷,但終以其嚴肅的寓意、社會批判的主題,真切透闢的寫實手法和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成為名著,並對現當代英國乃至西方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虹
《虹》是一部社會批判小說,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說。在作品中作者以深刻細膩的筆觸,揭示了十九世紀後期的英國隨著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的改變,人們的思想意識,如道德觀、價值觀、愛情觀、宗教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所發生的深刻變化。並且從探索兩性關系變化的角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對人性的異化。小說通過湯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糾葛來表現對完美自然,和諧家庭關系的追尋。
這個家族的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是布蘭溫。通過他娶一個波蘭妻子,帶著對遙遠的異國氣息的憧憬,開始了他的家庭生活。實際上是在揭示,工業化深入到英國農村以後,對長期生活在古老寧靜的農村裡的農民的心靈的激烈撞擊,展示了他們處在激烈變動時期的復雜心態。
這個家族的第二代代表人物是安娜,她幾乎貫穿整個作品的始終。她的主導性格是追求獨立和自由。還是在很小的時候,她就敢於反擊成人對她的挑戰。她也曾有過幻想,希望做自由、驕傲、超凡脫俗的女子。然而,長大後周圍鄙俗的氣息,使她幻想破滅,她又把自己的父母、家庭作為生活的中心,但也仍然嚮往著外界生活,嚮往著獨立自由。因此,她愛上了城裡來的堂兄威爾。但婚後不久、她發現他們在思想觀念和信仰上有著嚴重的分歧。威爾推崇教堂穹頂上華麗的彩虹,而安娜則認為那不是真實的彩虹,她更嚮往自然的天空中出現的彩虹。於是他們之間展開了一場緊張激烈的靈魂深處的戰斗。雖然這戰斗有時緊張,有時緩和,但卻相伴終生。最後他們雙方表面上都讓了步,安娜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一個生育孩子的工具;威爾也變成了一個只為掙麵包而工作的男人。作者認為這種只有肉體接觸而無心靈交流的夫妻,不是他所理想的夫妻關系。
這個家族的第三代的代表人物是厄秀拉。她算是現代女性,很小的時候她跟母親安娜一樣,非常要強,不甘示弱,無拘無束,活潑開朗。但她比母親更富於幻想,也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她討厭狹小的亂哄哄的家,堅決要走向更廣大的世界,她要跟男人一樣,為社會,為家庭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因此,當她中學畢業時,不顧父母的堅決反對,毅然參加了工作。厄秀拉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理想,但這理想卻被冷酷的現實一次次毀滅。小學教師的經歷是她理想的第一次破滅,大學校園生活是她理想的第二次破滅,與男友的分手是她理想的第三次破滅。經過這三次曲折,她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深刻了,成熟了。她清楚地看到表面繁榮的資本主義工業社會,不過像一個被燈光照亮的圓圈,在這圓圈之外,是一片黑暗。厄秀拉對愛情的追求不是單純感官肉體的滿足,而是精神與肉體的關系的統一。但她的這一追求在《虹》中並沒有實現。小說結尾時,她仰望著天上的彩虹充滿著期待。在藝術上: 這部小說並不以塑造典型人物為目的,而是重在對人物的心理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分析。有人評論說:「勞倫斯是最早把現代心理學引入到小說的作家之一。」因此,勞倫斯特別善於描寫男女之間的愛情心理,尤其是性愛心理。但他的描寫是純潔健康的,是道德的,並不想以色情來吸引讀者。
小說大量地運用象徵、比喻和意象描寫的手法。小說的題目《虹》就是一個象徵,它象徵著一種自然和諧完美的兩性之間的關系,象徵著一種完美的人生理想。
小說語言充滿了激情,同時也深刻、含蓄,富有哲理。
◎戀愛中的女人
成書於1920年,書中主要人物的名字與《虹》中相同,表面上看來,它是延續了《虹》中布蘭溫家族第三代的故事,但二者並無內在聯系,而是獨自成篇。
《戀愛中的女人》與《虹》同樣代表了勞倫斯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它以非凡的熱情與深度探索了有關戀愛的心理問題。
小說以兩姐妹為主人公,描述了她們不同的情感經歷和戀愛體會。姐姐厄秀拉是一個溫柔美麗的中學教師;妹妹古迪蘭則是一個小有名氣、恃才傲物的藝術家。古迪蘭遇上了礦主的獨生子傑拉德,原始的慾望點燃了愛的激情,然而在狂暴的激情過後,失望而痛苦的她與另一位藝術家又陷入了愛的狂歡。厄秀拉與本區督學伯基相愛了,她一心要讓對方成為愛情的囚鳥,而對方卻希望在靈與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靈上的距離……
勞倫斯畢生致力於男女性愛題材小說創作,他在揭示男女情愛的同時,將性愛描寫上升到哲學和美學的高度,而那伴隨著熾烈的性愛體驗的,是對歷史、政治、宗教、經濟等社會問題的嚴肅思考。
◎《誤入歧途的女人》
《誤入歧途的女人》寫了一個敗落的資產階級出身的女孩阿爾維婭,她不願受這種家庭的約束,反對傳統的價值觀念,拒絕和有錢人結婚,卻甘心嫁給一個從義大利到英國巡迴演出的低級劇團演員西西歐(弗朗西斯科·馬拉斯卡的愛稱)。
阿爾維婭和西西歐的結合經過了許多波折,他們一度分開,此時一位蘇格蘭醫生曾向阿爾維婭求婚,遭到拒絕。阿爾維婭和西西歐終於結合並到義大利的一個偏僻荒涼的地方定居。
小說中突出了阿爾維婭的反抗精神,她脫離了自己的階級,摒棄了傳統的觀念,寧願去過不安定的、艱苦的生活,不願被困在「體面」的資產階級的樊籠里。
而西西歐只是一個低級演員,書中看不到他有什麼地方確實值得阿爾維婭為他做出如此的犧牲。大概她只是覺得他有點神秘,代表了勞倫斯所謂的「黑暗的力量」而已。
和《兒子與情人》相似,《誤入歧途的女人》中也有勞倫斯自傳式的成分。他的夫人出身高貴,而勞倫斯相對寒微。類似的經歷在《誤入歧途的女人》中表現為男女主人公的離合與追求。
勞倫斯著作年表
1911《白孔雀》 (The White Peacock, 長篇小說)
1912《逾矩的罪人》 (The Trespasser, 長篇小說)
1913《愛情詩集》 (Love Poems and Others, 詩集)
《兒子與情人》 (Sons and Lovers, 長篇小說)
1914《孀居的霍爾羅伊德太太》 (The Widowing of Mrs. Holroyd, 劇本)
《普魯士軍官》 (The Prussian Officer and Other Stories, 短篇小說集)
1915《虹》 (The Rainbow, 長篇小說)
1916《義大利的黃昏》 (Twilight in Italy, 游記)
《阿摩斯》 (Amores, 詩集)
1917《瞧,我們走過來了》 (Look! We Have Come Through! 詩集)
1918《新詩集》 (New Poems, 詩集)
1919《海灣》 (Bay, 詩集)
1920《一觸即發》 (Tough and Go, 劇本)
《戀愛中的女人》 (Women in love, 長篇小說)
《誤入歧途的女人》 (The lost Girl, 長篇小說)
1921《歐洲歷史上的運動》 (Movement in European History, 論文)
《精神分析與無意識》 (Psychoanalysis and the Unconscious, 論文)
《烏龜》 (Tortoises, 詩集)
《大海與撒丁島》 (Sea and Sardinia, 游記)
1922《亞倫的手杖》 (Aaron』s Rod, 長篇小說)
《無意識幻想曲》 (Fantasia of the Unconscious, 論文)
《英格蘭,我的英格蘭》 (England, My England, 短篇小說集)
1923《小甲蟲》 (The ladybird, 中篇小說集)
《美國經典文學研究》 (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 論文集)
《袋鼠》 (Kangaroo, 長篇小說集)
《鳥、獸、花》 (Birds, Beast and Flowers, 詩集)
1924《灌林中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Bush, 與斯金納合作的小說)
1925《烈馬聖莫爾》 (St. Mawr: Together with the Princess, 中短篇小說集)
《關於豪豬之死的斷想》 (Reflections on the Death of a Porcupine, 散文集)
1926《羽蛇》 (The Plumed Serpent, 長篇小說)
《大衛》 (David, 劇本)
《太陽》 (Sun, 短篇小說集)
《歡樂的幽靈》 (Glad Ghosts, 短篇小說集)
1927《墨西哥的早晨》 (Morning in Mexico, 游記)
1928《騎馬出走的女人》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短篇小說集)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Lady Chatterley』s Lover, 長篇小說)
《勞倫斯詩集》 (The Collected Poems of D·H·Lawrence, 詩集)
1929《勞倫斯畫集》 (The Paintings of D·H·Lawrence, 繪畫作品集)
《三色紫羅蘭》 (Pansies, 詩集)
《我與快樂羅傑的小論戰》 (My Skirmish with Jolly Roger, 散文)
《逃跑的雞》 (The Escaped Cock, 中篇小說)
《色情文學與淫穢行為》 (Pornography and Obscenity, 論文)
1930《蕁麻》 (Nettles, 詩集)
《散文集錦》 (Assorted Articles, 散文)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芻議》 (A Propos of Lady Chatterley』s Lover, 論文)
《少女與吉普賽人》 (The Virgin and the Gipsy, 中篇小說)
《乾草堆中的愛情》 (Love among the Haystacks, 短篇小說集)
1931《啟示錄》 (Apocalypse, 散文)
《機器的勝利》 (The Triumph of the Machine, 詩集)
[編輯本段]地理
1.美國堪薩斯州東北部城市。在托皮卡以東44公里,臨堪薩斯河。人口5.2萬(1980)。南北戰爭前後是自由州,有名要塞。工業有造紙、食品加工、化學製品等。有堪薩斯大學和哈斯克爾研究所。前者為美國最大和最古老的印第安人學校之一。
2.美國馬薩諸塞州東北部城市。跨梅里馬克河兩岸,在波士頓北51公里處。人口6.3萬(1980)。有製革、皮革製品、電子零件等工業,尤以毛線和羊毛製品占重要地位。
——————————————————
國內中文版(包括中英對照版)勞倫斯作品有:
1.《勞倫斯作品精粹·散文卷》(英漢對照),黑馬譯,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2.《勞倫斯作品精粹·中短篇小說卷》(英漢對照),黑馬譯,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編輯本段]物理學家
勞倫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美國物理學家。1901年8月8日出生於美國北達科他州南部的坎頓。1922年畢業於南達科他大學,後來繼續在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耶魯大學深造。1925年在耶魯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又獲南達科他大學科學博士學位。1925~1927年在耶魯大學工作。1928年起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工作,1930年起任教授。1936年起任輻射實驗室(現名勞倫斯輻射實驗室)主任。
勞倫斯一生從事加速器技術、核物理及其在生物學和醫學上應用方面的研究。1928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G.Gamow)提出,可以用質子代替α粒子作為轟擊物來實現人工核反應。由氫原子電離而得到的質子能量很小,需要通過電場或磁場進行加速,以保證作為「炮彈」的質子獲得足夠高的能量。於是,各種類型的粒子加速器逐步發展起來。1929年勞倫斯提出磁共振加速器(即迴旋加速器)的構造原理,即利用一個均勻磁場,使加速粒子沿螺旋形路徑運動。在運動平面內,粒子將越過一個加速間隙,間隙里有一外加射頻電場,其變化頻率與離子旋轉頻率同相,以保證粒子每一次通過加速區時都能得到加速。1932年,勞倫斯和他的學生埃德爾森(N.E.Edlefson)和利文斯頓(M.S.Livingston)建成了第一台迴旋加速器(直徑只有27厘米,可以拿在手中,能量可達1MeV)並開始運行。後來,在勞倫斯的領導下,在美國建成了一系列不同的迴旋加速器。40年代初,這類加速器的能量達到40MeV,遠遠超過了天然放射源的能量。可以用於加速質子、α粒子和氖核,由此發現了許多新的核反應,產生了幾百種穩定的和放射性的同位素。迴旋加速器對核裂變及核力的研究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勞倫斯由於發明了迴旋加速器以及藉此取得的成果而於193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參考:網路

㈨ 勞倫斯是什麼意思

勞倫斯是一名美國電影女演員,全名為詹妮弗·勞倫斯。

詹妮弗・勞倫斯出生於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勞倫斯,是家中的幺妹,有兩個比她年長的兄弟Ben與Blaine,母親Karen經營一個兒童夏令營,父親Gary則曾經擁有一家做混凝土買賣的建築公司。

14歲那年,她決定投身表演事業,並說服父母帶她去機會眾多的紐約一試,盡管此前沒有任何正規的表演訓練和正式的表演經歷,她仍然在試演時驚艷了考官,以一個不錯的價格進入了經紀公司。而為了全身心投入自己熱愛的事業,她提前兩年從高中畢業,開始了演員生涯的打拚。

(9)勞倫斯皮帶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詹妮弗・勞倫斯2010年憑借《冬天的骨頭》提名第83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2011年在《X戰警:第一戰》中扮演「魔形女」。2012年因擔任《飢餓游戲》系列電影女主角而獲得廣泛關注,同年憑借《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獲得第85屆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

2014年,詹妮弗憑借《美國騙局》獲得第86屆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提名,並獲得第71屆金球獎最佳女配角和第67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同年5月,詹妮弗・勞倫斯主演的《X戰警:逆轉未來》上映。

㈩ 有誰知道什麼牌子的農機皮帶比較好

坂東,勞倫斯,蓋茨都屬於國際品牌,應該性能都差不了多少,只有試了才知道哪個牌子最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