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截下來的皮帶有什麼用
擴展閱讀
皮衣脖領處磨黑了怎麼辦 2025-09-06 05:47:09
童裝用什麼名字好聽 2025-09-06 05:47:09

截下來的皮帶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 2025-09-05 14:45:53

❶ 農村集市上20元一根現割「牛皮帶」是真的嗎為何很多人都愛買

20元能買到一根真牛皮帶?這個想都不要想了。雖然在農村集市上所銷售的皮帶是現割的,是從一張看似很像牛皮上切割下來的皮帶,但是這張牛皮並非真牛皮,其中是有水分的。有些農民朋友應該對牛皮是有所了解的,牛有不同的品種,比如水牛、黃牛、奶牛等,而不同品種的牛的皮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市面上所賣的牛皮,則主要是以水牛皮為主,混合一些其他品種的牛皮中的邊角料,然後經過現代的 科技 ,把它們粉碎之後,從新用澆水粘貼而成為了一張新的牛皮。如果大家常去農村的集市上走,就會聽到這些商販的吆喝聲,有些還會說「比牛皮還牛的皮帶」,從這也就明白了,其實它並非真實的牛皮,而是比牛皮還牛的「假牛皮帶」。既然是假的牛皮帶,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去買呢?

在農村集市上購買牛皮帶的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年輕人很少的,他們也看不上這些牛皮帶。而農村的中老年人在穀物的時候最看重的就是實用了,很顯然這些20元一條的現割牛皮帶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農夫曾也買個幾條這樣的牛皮帶,確實非常的耐用,第一條用了三年多,而第二條是2014年買的了,現在依然還在使用。

雖然沒有超市裡所購買的皮帶顏值高,但確實很耐用。少則用上三五年,多則用上十年也不是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些現割的牛皮帶價格非常的實惠,普遍都是二十元左右,有些皮帶頭好看一點的價格貴一些,有些還會更便宜,同時和超市所售賣的皮帶不同,這些商販所賣的現割牛皮帶,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而很多人購買商品的時候,就很享受討價還價這個過程。有些人還以這樣的皮帶自豪,自己幾十元買的皮帶,能用上好些年,而別人花上百元購買的皮帶,一年不到就壞掉了。

在農民看來,只要是真正實用就行,何必糾結是不是真貨呢?就算是假貨,但是卻比真貨還實用,所以在他們看來還是很劃算的。而且皮帶基本是藏在衣服下面的,好不好看別人也未必看得到,只有自己清楚就行了。

有人戲稱農村大集就是現實版的「拼夕夕」,其實除了調侃之外,農村大集也是便宜的代名詞,農村大集不只是便宜,其中也是各種各樣很實惠、很貼合實際商品的集散地,像現割現賣的牛皮帶就是如此,且不論是不是真正的牛皮,先來說一下這種腰帶的質量,說實話確實是杠杠滴,除了款式落後,品相看起來不怎麼好看之外,這種皮帶的質量和耐久性真的是超市幾百塊錢的名牌皮帶不能相比的,記得在前些年在大集上現割過一條這樣的皮帶,使用了好多年就是不壞,最後因為時間太久,這皮帶的扣都換過了好幾次,雖然不是壞,但形狀是越來越難看,在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背景下,還是更換了一條比較好看的皮帶,但使用的時間更原來那條現割的皮帶,真心不能相比。


有人說牛皮帶要進行燃燒,聞下味道,看下煙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牛皮帶,這些大集上的牛皮帶一樣可以這樣操作,不但可以進行燃燒測驗,還可以使用嘴對著皮帶吹,貌似這個舉動是真的吹牛皮,這種現割的皮帶用嘴吹,也是可以從皮帶對面透出氣來的,不論從外觀還是測試,都很像是真真正正的牛皮帶,那麼這種物美價廉的皮帶是不是牛皮呢?有些這種現割的皮帶,還真的是牛皮的,只不過是二層皮,價格自然要便宜上許多,但質量還是相當有保障的,也有的則是使用一些牛皮或者其他皮類的下腳料,進行壓制粘合之後,製作成整張整張的皮革。

這些在大集之上賣皮帶的,大都是經常趕集的老手,對於養家糊口賴以生存的小生意,也是需要口碑才能維持的,很多還都是三里五村的老鄉、鄰居,弄虛作假、不能使用的皮帶是不敢在這里銷售的,還有的會寫著半年甚至是一年斷裂包退包換的牌子,雖然這也是商家的一個噱頭,但側面也能夠表面,攤販對於自家這種皮帶的質量保障,還是有充分的信心的,其中也不乏都是一些老顧客介紹新顧客,在口碑相傳之後,生意才能做得越來越好。

農村大集真的不是我們想像的都是一些廉價貨,其中很多都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雖然價格確實比超市便宜上許多,款式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但作為實用、實惠,在我們的廣大農村市場,還是很受青睞的,

農村集市上20元一根現割「牛皮帶」是真的嗎?為什麼很多人都愛買?

二十元還想現割牛皮帶,怎麼可能是真的,要我說就是用什麼合劑,模擬塑料皮做的,成本頂多值幾元錢,如果是真牛皮,才二十元一根,那他怎麼能賺錢。

記得小時候看過村裡的阿爺們做「千斤」,這種千斤是用牛皮做的,把割成條的生牛皮用酒熟化,弄成繩狀,然後吊房樑上,在千斤底部綴上一個大的石塊,直到干透成型。

千斤在以前主要是用於掛在牛脖子上和耙連在一起,屬於一種的媒介質,主要起捆綁拉的作用,非常牢固。

而農村的阿爺們也常用這種皮做成褲帶系,一系就是幾十年,有的則一輩子,到最後磨得光滑黑得鋥亮。

市場上的那種,看上去倒是有點象牛皮的特徵,而且還些不明顯的小坑,拿著也是沉甸甸的,但我要告訴你那是假的。

這種皮帶只需用火輕輕一燒,立馬就溶化了,而且比較容易斷。記得前幾年我們這里比較流行象皮褲帶。

在皮帶內側有一條拉鏈,可以把錢藏在裡面,說是象皮做的,那完全是吹,這東西如果是真的,誰會讓你大明大擺的賣。

話雖這么說,但買的人挺多,據說西雙版納下面的要一二百元一條,這些的是下腳料做的,所以便宜,五十元不講價。

到了後來,三十也賣了,二十五也賣了。記得有一男子到餐廳做客吃飯,吃飯時鬆了一下褲帶就斷了,我們都笑話那人,老火啦!褲帶都撐斷了。

其實啊!這分明就是崴貨,哪有吃個飯就會把褲帶給撐斷的說法。現在的模擬技術是越來越高啦!鄉下的人對穿的不講究,圖便宜,覺得價廉物美,一根二十元的皮帶能系好多年了,所以購買的人也就多了。

話說現在的二十元能買什麼,也就一斤多點肉,兩斤多蘋果,二十元買一條皮帶,即使是假的,損失也不大,所以也是抱有這種心理的。

現在在農村集市上很難買到真的「牛皮帶」,真的也有,但是現在假貨太多,一般人根本識別不出來,想買到真的牛皮帶,不僅要有一雙火眼金睛,還需要一些技巧。

小的時候,媽媽七八塊錢給我割了一根牛皮帶,用了好多年。以前人們都喜歡使用現割的牛皮帶,價格不貴又結實耐用,真的是物美價廉。

現在的集市上賣這種現割牛皮帶的也有不少,不過要想買到真貨卻不大容易,大家要買就找熟人或者是經常出現在集市上的老攤位,真的牛皮帶通常款式比較老,顏色也不是太亮麗。大家還有什麼識別真牛皮帶的技巧,歡迎在評論里說一下。

農村集市上確實存在很多現割的「牛皮帶」,不過沒這么貴,我十年前買的,才10塊錢一根,用了六七年都沒壞,後面換掉還是因為嫌棄臟了,也捨不得丟,就掛在衣櫃里,成了晾下衣服的了。這牛皮帶到底真不真,個人分析是真的,原因有下面幾點:

你去村裡問下,用過這個牛皮帶的人,十個九個說好,唯一壞還是壞那個頭,每年都得換頭是有些麻煩。和店裡上百塊一根的比起來,真的就差在這個皮帶頭了,皮帶自身的質量一點都不差。

實話,以前那個年代的東西真的耐用,你看農人父母結婚的三大件之一:電風扇,鐵疙瘩,重的很,用了二十幾年了,今天居然還能用,而且風力強勁,一開動,整個房間都夠吹了,和某寶上買的69塊的塑料風扇比起來,後者只用了一年不到就嗝.屁了。

皮帶也是一樣,看似一塊,工藝粗糙,但東西真,任你怎麼使,都不帶爛的,一朋友開玩笑說,用超市皮帶揍老公,沒幾次都斷了,用這個,十幾年了沒問題。

當時買這個牛皮帶,小販特牛,拿出皮帶用打火機燒,來彰顯自己皮帶是真皮帶,我看一點沒錯,記得那時候用打火機燒,很難燒著,燒了後有一股的毛發燒焦氣味,如果是人造皮或者其他的,點火就著,且火焰較旺,收縮迅速,有一股難聞的塑料味,所以是真的。

我問了一做牛皮帶生意的人,他說這叫粉碎皮,也就是牛皮的邊角料粉碎後,加上纖維膠水,用液壓機在擠壓成型,有的人也叫壓縮皮,非常結實,比真牛皮耐用,特別是在防止腐蝕和防水上,更具優勢,據說一直是部隊用的產品。因為用的是一些便宜的邊角料,且沒有經過皮帶的二次成型加工,皮帶切割好不好,全靠賣皮帶人的手藝,成本低,所以價格高。

說到農村集市上賣牛皮帶的,農人只有佩服二字,一刀切下去,麻溜的直,都不用劃線也不用什麼輔助工具,那時候皮帶只打孔,整個過程超快,2分鍾就可以給你整出一條皮帶,生意好一天賣上百條。

總結:百姓過日子,其實不管你到底是什麼做的,只要好用結實,講究個物美價廉,就可以了,所以當年的「牛皮帶」是真的。牛皮帶也是幾代人的回憶,現在農村集市上已經不多見了,懷戀的朋友可以下方留個言,看看你褲腰帶上還有沒有當年的牛皮帶。

農村集市上經常看到一些擺攤叫賣現割牛皮褲帶的小商販,特別是在過年過節,大量人群趕集的時候。這種性格牛皮褲帶的價格一般都非常便宜,15元到20元不等,並且對外宣稱是真牛皮。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這種現割牛皮褲帶絕對不是真牛皮。其中絕大部分是用水牛皮的邊角料和豬皮混合,再加上一些化工原料,通過人工合成的。還有一部分,純粹是通過人造革的形式來製作的。所以才會這么便宜,如果是純真牛皮的皮帶,價格不可能這么低。

其次,這種人造皮的皮帶從質量上來說,幾乎可以和真牛皮帶相媲美。現在的技術工藝已經非常發達,要想製作經久耐用的人造革,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成本比較低廉。而這種人造革也適用於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從而進一步降低製造成本,所以價格才會這么低。

第三,只要物美價廉,管他是不是真牛皮,都會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農村老百姓本身收入不高,生活比較節儉,不會奢侈的去選擇一條價值幾百上千元的高檔皮帶。他們在選擇的時候首要考慮的是價格便宜,經久耐磨。因為農民整天在地里幹活,對於腰帶的磨損要更多一些,所以他們在選擇腰帶的時候經久耐用,價格低廉是首要的,至於美不美觀是其次。

總體上來說,農村集市上小商販售賣的現割牛皮皮帶,其耐用程度還是不錯的,我曾經花十五元購買了一條,用了幾年,到現在仍然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仍然還可以繼續使用。很多農民喜歡購買這種皮帶,一方面就是看中了它的價格比較便宜,即使壞了也不可惜,第二就是這種人造革的皮帶非常經久耐用,其韌度不低於真牛皮。

農村集市上的東西既便宜有好用,這是城裡人難以體驗到的。

相對於城裡「天價」的皮帶,在農村集市僅需掏20塊錢就能買到一根號稱是牛皮的皮帶,是商販的噱頭還是貨真價實?那麼多的農民去購買是貪圖皮帶便宜嗎?

刺楸認為,皮帶的好壞在於質量,再漂亮的皮帶若不經用,就還不如用一根繩子拴褲子來得實在些。

農村集市上的低價牛皮帶讓刺楸想起了以前坐火車的事情。

每次坐火車,幾乎都會遇到銷售各種玩意兒的列車售貨員。以前在從宜賓到成都的火車上,刺楸就經常遇到售貨員到每節車廂挨著售賣皮帶。

10塊錢一根的牛筋皮帶質量好得很,為了讓人相信其質量好,列車售貨員會親自示範用刀片去切割,皮帶上幾乎沒有任何痕跡。有些心動的旅客仍不放心,指明要買那根示範的牛筋皮帶。

農村集市上商販所賣的皮帶比列車售貨員的貴一點,同樣好用。刺楸九歲前穿的是松緊褲子而不用褲帶,第一根褲帶就是長輩淘汰了的這種低價「牛皮帶」,整整用了5年都未壞,直到把襯衫扎腰裡發現不美觀才換掉。

在城裡,隨便拿起根皮帶老闆就說是真皮的,講價後也要百十來塊錢,而那些品牌皮鞋專賣店裡的皮帶貴了不說,還一分錢都不少。

買根這樣的皮帶就花一兩百,好些還是空心的,裡面甚至夾雜著紙片,用不了幾年就會脫皮甚至斷裂開。刺楸懷疑這是聰明的廠家對產品質控的結果,不然用個十來年,誰還會經常買皮帶呢?

而農村集市上商販所稱的真牛皮皮帶,刺楸認為這多半是噱頭,頂多是牛身上某些部位的次牛皮甚至是邊角料粘合而成。因為好些人買皮製品時都對牛皮的情有獨鍾,真正的好牛皮帶不可能這么便宜。

刺楸聽老人說牛脊背兩側有一塊一尺左右寬的皮,用它做的手工皮帶一條可賣好幾百,即便刨去各種費用,這20塊錢牛皮帶與它的價差也不可相比,想想都能明白孰真孰假了吧。

現在好些人不怎麼把衣服扎褲子里,所以皮帶再丑也沒關系,反正沒人看到,只要褲子不會掉下來且拴著舒服就行,所以刺楸認為農村集市上的廉價皮帶值得買。

沒見過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般看是不是真皮,看橫截面就知道了吧,分層的是合成的,一體的就是真皮的

❷ 舊皮帶怎麼廢物利用手工製作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