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的服裝(文字描述)詳細的
1.商周貴族服飾
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
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2.東周男子服飾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
這個時期還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掛玉制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紳帶」;另一種以皮革製成,叫「革帶」。
3.戰國婦女服飾
楚墓出土的戰國中期服飾實物,有絹、羅、錦、紗、絛等各種衣著十餘件。錦袍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擺等部位均平直。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較為奇特,通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
曲裾深衣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Ⅱ 古代男子服飾名稱
古代男子服飾名稱統稱為常服,常服也叫"私服"。軍人和百姓在平時和一般禮儀場合穿著的服裝,意為平常時候穿著的軍服。其主要特點是莊重、威武,能反映民族傳統習慣和精神,適合日常穿著。
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宋官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為明顯的規定和限制。
每級所用的原料和選色完全統一,衣服和帽子一致,整體效果十分出色。比如衣服若是金錦剪茸,其帽也必然是金錦暖帽;若衣服用白色粉皮,其帽必定是白金答子暖帽。
(2)漢朝時期腰間的皮帶叫什麼擴展閱讀
常服有如下幾種:
1、袍:有寬袖廣身和窄袖窄身兩種類型,有官職的是錦袍,無官職的是白布袍。
2、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
3、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人服。
4、衫:這是一種裳下擺接一橫 的男人長衫。
5、裳:沿襲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的式樣。宋時也有上衣下裳的穿法。男子也穿用對領鑲黑邊飾的長上衣配黃裳。居家時不束帶,待客時束帶。
6、直裰:一種比較寬大的長衣。由於下擺無衩而背部卻有中縫而稱"直裰"。
Ⅲ 秦漢時期的服飾秦漢時期的服飾是怎樣的
1、秦代的服飾延續了前朝的風格,以袍子作為典型的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子的長度也有所不同。在秦代,男女的日常生活服飾形制相似,都以大襟窄袖為主,區別在於男子腰間系有皮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女子則以絲帶系腰。得益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我們有了豐富的歷史資料來研究秦代的服飾和風俗。
2、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王朝。在這個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本土民族文化迎來了繁榮,取得了極高的藝術和審美成就。從漢代開始,平民也開始穿著精織的服飾。漢代的曲裾深衣不僅是男子的常見服裝,也是女性最普遍的服飾之一。這種服裝緊密合身,下擺通常呈喇叭狀,以展現女性的文靜與優雅。衣袖有寬窄兩種樣式,袖口通常鑲有邊飾。衣領部分頗具特色,通常採用交領,低領的設計便於露出裡面的衣物。如果穿著多層衣物,每層的領子都會露在外面,最多可達三層以上,當時稱之為「三重衣」。此外,漢代的窄袖緊身繞襟深衣也很流行。衣物經過復雜的折轉,繞至臀部,然後用絲帶系束,衣面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