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帶類別 » 鐵圈圈皮帶怎麼弄
擴展閱讀
冰絲長褲是什麼材質女裝 2025-05-08 19:02:19
為什麼發明旗袍 2025-05-08 19:00:59
童裝六月份總結怎麼寫 2025-05-08 18:54:16

鐵圈圈皮帶怎麼弄

發布時間: 2025-05-08 11:30:20

❶ 腰帶上那個用來把過長的皮帶套住的圈圈學名叫什麼

皮帶扣(腰扣)

皮帶扣常見的材質為五金和塑膠。皮帶扣亦稱為皮帶頭或皮帶扣頭,皮帶扣就是皮帶前端的一個五金配件。用來裝飾和固定整個皮帶。皮帶扣可以分為:針扣皮帶,板扣皮帶,自動扣皮帶,夾扣皮帶。

(1)鐵圈圈皮帶怎麼弄擴展閱讀:

用來束腰的帶子,褲帶。若是皮革的,俗語也稱皮帶。中國早期的服裝多不用紐扣,只在衣襟處縫上幾根小帶,用以系結,這種小帶的名稱叫「衿」。腰帶是指脊椎動物的後肢與脊柱連接的骨骼,人的腰帶骨包括坐骨,恥骨,髂骨組成。為了不使衣服散開,人們又在腰部繫上一根大帶,這種大帶就叫腰帶,它與今天人們所用來系束褲裙的帶子名稱雖同,但作用並不一樣。

關於腰帶的系束部位,古時也有明確規定。如《禮記·深衣》記:「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孔穎達注釋說:「當無骨者,帶若當骨則緩急難中,故當無骨之處。此深衣帶於朝祭服之帶也。朝祭之帶,則近上」。故《玉藻》雲:「三分帶下,紳居二焉。是自帶以下四尺五寸也。」可見腰帶的系束部位,完全是根據各種服裝的不同形制而決定的。

我們從戰國以至西漢時期的俑像上可以看出,凡穿繞襟深衣的婦女,腰帶多系在衣襟的尖端,以防衣服散開。這種衣帶的高度,就是視衣襟的高度而定的。革帶的系法與此不同,在革帶頂端的交接之處,一般都綴有一個固定的裝置,用時只要相搭即可,不必像絲帶那樣互相系結。綴在帶首的固定裝置,大體上也有兩種形制,一種作成鉤狀,稱為「鉤」,也稱「帶鉤」;另一種作成環狀,稱「鐍」,或稱「帶鐍」。

❷ 古代大臣腰間的圈圈是什麼

那種很大直徑,後面掛在腰上,用手端著,一鬆手,就回扣到膝蓋上的圈圈是革帶。
革帶是象徵當時仕人的地位,不同的寬度不同的材質代表不同的官職和地位。
明中期革帶是虛掛的,扣子在咯吱窩底下(因為衣服比較大,扣子其實已經在大概是胸部到腰部位置,革帶圈過扣子。
見皇帝時,上朝時革帶往後推,(由於往後推,扣子不在中間了。後面重前面輕)革帶自然反起夾於腰間鞠躬作揖。
平時辦公革帶放下就等於我們自己把手放在自己的皮帶上一樣。走路一隻手放在革帶上,一隻手一擺一擺的。加上裙擺很有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