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帶的阻燃性能和抗靜電性能應符合哪些有關標準的規定
阻燃標准:
GB8965-98 中國國家阻燃服標准
GA10-91中國消防員普通防護服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EN531:歐盟工業熱防護服標准
對阻燃服的總體性能,構造設計,尺寸的穩定性,火焰蔓延,耐熱及融化金屬性能,尺碼標記和嘜頭,用戶信息,識別圖案等內容作了規定。
EN470-1:歐盟焊工及相近工種熱防護服標准
規定了阻燃服的設計要求,材料要求, 安全要求,尺碼標記和嘜頭, 用戶信息,識別圖案等。
EN479歐盟消防防護服標准
NFPA 2112:美國消防協會閃火阻燃服標准
美國消防協會對工業閃火 (instrial flash fire)阻燃防護服在以下方面作出規定: 產品標記,用戶信息,衣服設計,纖維,縫線,輔料配件,標牌。
NFPA 1971 2000版美國消防協會消防服標准
NFPA 1977 1998版美國消防協會消防服標准
AS4824-2001 澳大利亞(過渡版本)消防員防護服標准
AS4967-2002 澳大利亞(過渡版本)消防防護服標准
標准規定了用於結構性火災救火消防員的著裝的設計要求,打樣和預處理,熱性能要求,機械性能要求, 工效與舒適性要求,總體要求,製造商信息和標記嘜頭。
GB5169 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 GB/T5169.1—1997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4部分:著火試驗術語
GB/T5169.2—2002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2部分:著火危險評定導則總則
GB/T5169.3—2005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3部分:電子元件著火危險評定技術要求和試驗規范制定導則
GB/T5169.5—1997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第2篇:針焰試驗
GB/T5169.6—1985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用發熱器的不良接觸試驗方法
GB/T5169.7—2001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試驗方法擴散型和預混合型火焰試驗方法
GB/T5169.9—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9部分:著火危險評定導則預選試驗規程的使用
GB/T5169.10—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0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灼熱絲裝置和通用試驗方法
GB/T5169.11—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1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成品的灼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
GB/T5169.12—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2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材料的灼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
GB/T5169.13—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3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材料的灼熱絲起燃性試驗方法
GB/T5169.14—2001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試驗方法1kw標稱預混合型試驗火焰和導則
GB/Z5169.15—2001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試驗方法500w標稱試驗火焰和導則
GB/T5169.16—2002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6部分:50w水平與垂直火焰試驗方法
GB/T5169.17—2002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7部分:500w火焰試驗方法
GB/T5169.18—2005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8部分:將電工電子產品的火災中毒危險減至最小的導則總則
GB/T5169.19—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19部分:非正常熱模壓應力釋放變形試驗
GB/T5169.20一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20部分:火焰表面蔓延試驗方法概要和相關性
GB/T5169.21—2006電工電子產品著火危險試驗第21部分:非正常熱球壓試驗
防靜電標准:
電子產品防靜電放電控制手冊 GJB/Z105-98
電子工業用合成纖維防靜電綢性能及試驗方法 SJ/T11090-1996
防靜電鞋、導電鞋技術要求 GB4385—1995
電子產品製造防靜電系統測試方法 SJ/T 10694-96
電子元器件防靜電要求 QJ 1693-89防靜電操作系統技術要求 QJ 1950-90
防靜電安全工作台技術要求 QJ 2177-91
靜電測試方法 QJ 1875-90
防靜電操作系統通用規范 QJ 2846-96
電子元器件製造防靜電技術要求 SJ/T 10630-95
電子設備製造防靜電技術要求 SJ/T 10533-94
《靜電敏感器件使用規則》宣貫材料 Q/W 293-92-2
電子計算機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 SJ/T 30003-93
通訊設備靜電防護通則 YD/T 754-1995
靜電敏感器件使用規則 Q/W 293-92
電子儀器和設備靜電要求 QJ 2245-92
半導體器件使用規則 QJ 2225-92
集成電路防靜電包裝管 SJ/T 10147-91
通信機房靜電防護通則 YD/T 754-95
信息技術設備靜電放電敏感度試驗 SJ 20154-92
電火工品生產防靜電安全規程 WJ 1912-90
防靜電周轉容器通用規范 SJ/T11277-2002
防靜電活動地板通用規范 SJ/T 10796-2001
防靜電貼面板通用規范 SJ/T 11236-2001
地板覆蓋層和裝配地板靜電性能的試驗方法 SJ/T 11159-98
標准集團(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Ⅱ 輸送皮帶機時不時帶有靜電,如何消除
設備加上接地線..或者把皮帶換成防靜電皮帶..
Ⅲ 皮帶輸送機上的滾筒為什麼要進行靜電平衡測試
不知你說的是:「靜電平衡測試」還是「靜平衡測試」,簡單的說,做靜平衡就是防止偏心,凸輪你知道不,就像是有些工地上砸地用的那種,偏心的話,一旋轉,就會出現震動等問題!做好的滾筒的重心不會剛好在滾筒的軸線上,所以要做靜平衡,不然就會出現震動等多種問題!
像汽車軸,都是要做動平衡的,他高速運轉,如果偏重的話,汽車就會跟蹦蹦車一樣!
1)靜平衡
在轉子一個校正面上進行校正平衡,校正後的剩餘不平衡量,以保證轉子在靜態時是在許用不平衡量的規定范圍內,為靜平衡又稱單面平衡。
2)動平衡
在轉子兩個校正面上同時進行校正平衡,校正後的剩餘不平衡量,以保證轉子在動態時是在許用不平衡量的規定范圍內,為動平衡又稱雙面平衡。
Ⅳ 皮帶上的靜電如何去除
鑰匙拿鑰匙碰一下皮帶是不行的,因為材質不是導體,如果是導體就可以了,這種情況的話可以用HY-1501離子風棒或者HY-1207離子風嘴 HY-1101除靜電離子風機吹一下就好了,如果是個人的話,還是弄個濕毛巾什麼的擦一下就好了
Ⅳ 化工車間防靜電常識
1. 如何做好化工企業防雷防靜電的安全工作
化工安全生產的靜電預防措施 消除靜電的主要途徑有兩條: 一是創造條件加速靜電泄漏或中和; 二是控制工藝過程,即限制靜電的產生。
第一條途徑包括兩種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濕、加入抗靜電劑等屬於泄漏法;運用感應靜電消除器、放射線靜電消除器及離子流靜電消除器等屬於中和法,一般企業都採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條途徑就是工藝控製法,包括材料選擇、工藝設計、設備結構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化工企業預防靜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靜電接地:接地是消除靜電災害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靜電的最基本的措施。靜電接地連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環,可採取靜電跨接、直接接地、間接接地等方式,根據國家標准和行業規范採取正確的接地措施。
1、固定設備 (1)固定設備(塔、容器、機泵、換熱器、離心機等)外殼,應進行靜電接地。若為覆蓋設備一般可不做靜電接地。
(2)直徑大於或等於2。5m及容器大於或等於50m3的設備,其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接地點應沿設備外圍均勻布置,起間距不應大於30m (3)有振動性的固定設備,其振動部件應採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接地,不準使用單股線。
有軟連接的幾個設備之間應採用銅芯軟絞線跨接。 (4)皮帶傳動的機組及其皮帶的防靜電接地刷、防護罩,均應接地。
(5)固定設備與接地線或連接線宜採用螺栓連接。 (6)與地絕緣的金屬部件(如法蘭、膠管接頭等),應採用銅芯軟絞線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統 (1)管道在進出裝置區(含生產車間廠房)處、分岔處應進行接地。長距離無分支管道應每隔100m接地一次。
(2)平行管道凈距小於100mm時,應每隔20m加跨接線;當管道交叉且凈距離小於100mm時,應加跨接線。 (3)當金屬法蘭採用金屬螺栓或卡子緊固時,一般可不必另裝靜電連接線,但應保證至少有兩個螺栓或卡子間具有良好的導電接觸面。
(4)金屬配管中間的非導體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靜電處理外,兩端的金屬管應分別與接地干線相連,或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跨接後接地。 (5)非導體管段上的所有金屬件均應接地。
3、人體靜電接地 (1)操作人員在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場所正確使用各種防靜電防護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纖維及絲綢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險場所穿脫衣服、帽子或類似物。
(二)工藝控製法 危險化學品在管道中流動所產生的靜電量,與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減少靜電的產生。
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輸送速度,管徑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裝液體物料時,從底部進入或將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式控制制反應釜內易燃液體的攪拌速度;在灌裝過程中,禁止用檢尺、取樣、測溫等現場操作,應靜置一段時間後方可進行操作;設備和管道應選用適當的材料,盡量使用金屬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採用惰性氣體保護等。 更多資訊,歡迎了解傑瑞久智。
2. 進入化工車間門外靜電接地怎樣接
消除靜電的主要途徑有兩條:
一是創造條件加速靜電泄漏或中和;
二是控制工藝過程,即限制靜電的產生。
第一條途徑包括兩種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濕、加入抗靜電劑等屬於泄漏法;運用感應靜電消除器、放射線靜電消除器及離子流靜電消除器等屬於中和法,一般企業都採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條途徑就是工藝控製法,包括材料選擇、工藝設計、設備結構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化工企業預防靜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靜電接地:接地是消除靜電災害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靜電的最基本的措施。靜電接地連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環,可採取靜電跨接、直接接地、間接接地等方式,根據國家標准和行業規范採取正確的接地措施。
1、固定設備
(1)固定設備(塔、容器、機泵、換熱器、離心機等)外殼,應進行靜電接地。若為覆蓋設備一般可不做靜電接地。
(2)直徑大於或等於2.5m及容器大於或等於50m3的設備,其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接地點應沿設備外圍均勻布置,起間距不應大於30m
(3)有振動性的固定設備,其振動部件應採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接地,不準使用單股線。有軟連接的幾個設備之間應採用銅芯軟絞線跨接。
(4)皮帶傳動的機組及其皮帶的防靜電接地刷、防護罩,均應接地。
(5)固定設備與接地線或連接線宜採用螺栓連接。
(6)與地絕緣的金屬部件(如法蘭、膠管接頭等),應採用銅芯軟絞線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統
(1)管道在進出裝置區(含生產車間廠房)處、分岔處應進行接地。長距離無分支管道應每隔100m接地一次。
(2)平行管道凈距小於100mm時,應每隔20m加跨接線;當管道交叉且凈距離小於100mm時,應加跨接線。
(3)當金屬法蘭採用金屬螺栓或卡子緊固時,一般可不必另裝靜電連接線,但應保證至少有兩個螺栓或卡子間具有良好的導電接觸面。
(4)金屬配管中間的非導體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靜電處理外,兩端的金屬管應分別與接地干線相連,或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跨接後接地。
(5)非導體管段上的所有金屬件均應接地。
3、人體靜電接地
(1)操作人員在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場所正確使用各種防靜電防護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纖維及絲綢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險場所穿脫衣服、帽子或類似物。
(二)工藝控製法
危險化學品在管道中流動所產生的靜電量,與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減少靜電的產生。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輸送速度,管徑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裝液體物料時,從底部進入或將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式控制制反應釜內易燃液體的攪拌速度;在灌裝過程中,禁止用檢尺、取樣、測溫等現場操作,應靜置一段時間後方可進行操作;設備和管道應選用適當的材料,盡量使用金屬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採用惰性氣體保護等。
3. 如何做好化工企業防雷防靜電的安全工作
化工安全生產的靜電預防措施消除靜電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創造條件加速靜電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藝過程,即限制靜電的產生。
第一條途徑包括兩種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濕、加入抗靜電劑等屬於泄漏法;運用感應靜電消除器、放射線靜電消除器及離子流靜電消除器等屬於中和法,一般企業都採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條途徑就是工藝控製法,包括材料選擇、工藝設計、設備結構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化工企業預防靜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靜電接地:接地是消除靜電災害最簡單、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靜電的最基本的措施。靜電接地連接是接地措施中重要的一環,可採取靜電跨接、直接接地、間接接地等方式,根據國家標准和行業規范採取正確的接地措施。
1、固定設備(1)固定設備(塔、容器、機泵、換熱器、離心機等)外殼,應進行靜電接地。若為覆蓋設備一般可不做靜電接地。
(2)直徑大於或等於2.5m及容器大於或等於50m3的設備,其接地點不應少於兩處,接地點應沿設備外圍均勻布置,起間距不應大於30m(3)有振動性的固定設備,其振動部件應採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接地,不準使用單股線。有軟連接的幾個設備之間應採用銅芯軟絞線跨接。
(4)皮帶傳動的機組及其皮帶的防靜電接地刷、防護罩,均應接地。(5)固定設備與接地線或連接線宜採用螺栓連接。
(6)與地絕緣的金屬部件(如法蘭、膠管接頭等),應採用銅芯軟絞線跨接引出接地。 2、管道系統(1)管道在進出裝置區(含生產車間廠房)處、分岔處應進行接地。
長距離無分支管道應每隔100m接地一次。(2)平行管道凈距小於100mm時,應每隔20m加跨接線;當管道交叉且凈距離小於100mm時,應加跨接線。
(3)當金屬法蘭採用金屬螺栓或卡子緊固時,一般可不必另裝靜電連接線,但應保證至少有兩個螺栓或卡子間具有良好的導電接觸面。(4)金屬配管中間的非導體管段,除需做特殊防靜電處理外,兩端的金屬管應分別與接地干線相連,或用截面不小於6mm2的銅芯軟絞線跨接後接地。
(5)非導體管段上的所有金屬件均應接地。 3、人體靜電接地(1)操作人員在可能產生靜電危害的場所正確使用各種防靜電防護用品,不得穿戴合成纖維及絲綢衣物。
(2)禁止在爆炸危險場所穿脫衣服、帽子或類似物。 (二)工藝控製法 危險化學品在管道中流動所產生的靜電量,與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降低流速便降低了摩擦程度,可減少靜電的產生。主要控制措施有:限制物料輸送速度,管徑越大,速度要放慢;灌裝液體物料時,從底部進入或將注入管伸入容器底部;必須按照操作規程式控制制反應釜內易燃液體的攪拌速度;在灌裝過程中,禁止用檢尺、取樣、測溫等現場操作,應靜置一段時間後方可進行操作;設備和管道應選用適當的材料,盡量使用金屬材料,少用或不用塑料管;採用惰性氣體保護等。
更多資訊,歡迎了解傑瑞久智。
4. 生產車間的靜電如何降到最低
首先,界定靜電敏感區域范圍;在此區域內必須遵循並執行公司的靜電控製程序。這包含不可攜帶非必要的靜電產生物質至此區域如一般塑料製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將靜電產生量降低的最佳方法就是盡可能減少在工作區域中非必要的絕緣材質對象。(絕緣材料無法導電。其本身為高靜電產生源及帶靜電者並易產生靜電場。
2、為防止靜電與靜電場的產生,工作區域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如導電地板、導電蠟等;人員須穿上具靜電消散材質鞋底的靜電鞋,穿防靜電服裝。特別是金屬工具上的塑料材質部份在靜電防護區內亦是不被允許。烙鐵、吸錫器、測試器具等須經由特殊安全的防靜電設計;且不可攜帶未經核可之設備進入防護區內。
3、其次避免寬松、垂懸的衣物飾品碰觸到敏感組件–保持靜電敏感組件與衣物距離 6 英吋(15公分)以上。
4、一般常見的誤解認為高濕度能夠解決靜電問題,故不用考慮其它降低靜電產生的方法,事實上是不正確的。高濕度雖能夠將產生之靜電降低到人體無法接觸感應到,但是仍足以將敏感組件毀損。正確的觀念是高濕度能抑制靜電產生量,而低濕度則反之。
5、隨時注意所處工作環境內的靜電安全防護區域標示。如果你進入這些區域,應遵循公司所制定的靜電防護程序,包括將所有可能產生靜電的人或物隔絕於防護區外。並且檢查、確認所有經過靜電防護區域的敏感組件均附有適當且顯而易見的靜電防護標示;然而未貼有標示之組件請勿認定其便為靜電安全對象。
6、雖然能夠判斷哪些器件是否為靜電敏感,但是將所有的電子組件及組裝動作視為靜電敏感是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將你所經手的所有組件維持嚴謹的靜電防護作業並視其為日常的習慣性工作,會較依個別組件性質的不同而作不同之處理來的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