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是什麼水果
這個是刺角瓜
又名非洲角瓜、非洲黃瓜,原產於非洲租畝臘喀拉哈里沙漠,外皮帶刺為黃色,裡面果肉綠色,細膩多籽,像黃瓜一樣呈凝膠狀,味道清甜。
刺角瓜原產於喀拉哈里沙漠地區(南部非洲沙漠高原),當今也長於加利福尼亞和紐西蘭。2010年,刺角瓜從非洲引進到我國種植,其適應性較強,凡是能弊滑種黃瓜、西葫蘆、蔬菜的地方均可種植[3]。調查發現,我國目前刺角瓜種植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等省份,尤以江西鄱陽刺角瓜種植規模為最大。
近年來,已在國內市場上出現,並且國內部分地區已引進種植,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而且其銷售價格高達8~10元/個,667 m2產果達8 000個,經濟效耐春益顯著。
Ⅱ 有一種水果黃色帶刺比榴槤小,裡面很多子
火參果哦,我在廈門旅遊的時候吃過。
Ⅲ 請問這個水果叫什麼
刺角瓜(Cucumis metuliferus)又名非洲角瓜,非洲黃瓜,火參果,火天桃,非洲蜜瓜。為葫蘆科黃瓜屬一年生的蔓性草本植物, 表皮非常堅硬、凹凸不平。肉質細膩多籽,像黃瓜一樣呈凝膠狀,口味清甜。
看上去有些讓人惡心的刺角瓜是許多人摯愛的水果,中文一般譯作「非洲角瓜」,也有管它叫「火天桃」的。在原產地由於其根系能夠達到地下含水層,因此它曾經是當地人重要的維生素和水的來源。
蔓性草本植物,黃色外皮,帶刺,裡面是綠色的水果。表皮堅硬、凹凸不平,果實像帶刺的橄欖型;瓜肉質細膩多籽,像黃瓜一樣呈凝膠狀,口味清甜,吃過後,嘴裡會有輕微的余香。刺角瓜的味道類似於黃瓜、西葫蘆的混合味或者香蕉、黃瓜和檸檬的混合味。
營養價值
刺角瓜種籽覆蓋在明膠狀物質里,果皮富含維生素C和植物纖維。
食用方法
在清洗干凈剝去外皮後,可將刺角瓜切成薄片或切成小方塊狀食用,或是打成果汁。也可以對切,再用湯匙挖出果泥食用。
刺角瓜食用時可以切開頂部,插入吸管直接吸食,也可加入蜂蜜混合,風味絕配,是不可多得的天然飲品。
料理
刺角瓜可以製成非常棒的沙拉醬,也可以代替醋來食用。
在刺角瓜汁中加入幾滴的酸橙汁、檸檬汁和少許的糖,會有特別的療效可以抑制口乾,味道就像柳橙利口酒一樣(利口酒,即具甜味而芳香的烈酒)。
刺角瓜的果泥可以加入調味醬、湯、沙拉、冰凍果子露、優格當中食用。
Ⅳ 橙黃色果皮表面有刺是什麼水果
枳實
枳 實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英) Immature Bitter Orange
[別名] 枸頭橙、臭橙、香橙。
[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 (L.) Raf.)或香圓(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幼果
[植物形態] 常綠小喬木。三棱狀莖有刺,刺長2cm。單身復葉互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2.5~5cm,近全緣,有油點;葉翅長0.8~1.5cm,寬0.3~0.6cm。花單生或數朵簇生於葉腋;萼片5;花瓣5,白色,略反卷。柑果球形或稍扁,直徑約7.5cm,成熟後橙黃色,表面粗糙,瓤瓣約12枚,味酸而苦。花期4~5月,果期11月。多為栽培。主產四川、江西。
[採制] 5~6月間採摘幼果,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乾燥。較小者可整體乾燥。
[性狀] 果實半球形,少數球形,直徑0.8~3cm。外表麵灰綠色、棕綠色或黑綠色,粗糙,密被小油點及黃色斑點,頂端有微凸柱基,基部有果梗痕。橫剖面外層果皮淡黃色,厚3-7mm,邊緣有油室1~2列,果瓤10~13瓣。質堅硬。氣清香,味苦微酸。
[化學成份] 含橙皮甙(hesperidin)、新橙皮甙(neohesperidin)、川陳皮素(nobiletin)、d-檸檬烯、酸橙素(auranetin)、苦橙甙(aurantianmarin)、枸桔甙(nuringin)、辛弗林(synephrine)、檸檬苦素(limonin)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辛、酸。
[功能主治] 化痰散痞,破氣消積。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用量3-9g。
[附註] 酸橙的栽培變種及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幼果亦作枳實用。
【英文名】 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乾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實,除去雜質,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乾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乾燥。
【製法】
枳實: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乾燥。本品為不規則弧狀條形或圓形薄片,條片長達2.5cm,寬達1.2cm,圓片直徑0.3~1.5cm。切面外果皮黑綠色至暗棕色,中果皮部分黃白色至黃棕色,近外緣有1~2列點狀油室,條片內側或圓片中央具棕褐色瓤囊。
麩炒枳實:取枳實片,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色變深。本品為不規則弧狀條形或圓形薄片,色較深,有的有焦斑。
【性狀】本品呈半球形,少數為球形,直徑0.5~2.5cm。外果皮黑綠色或暗棕綠色,具顆粒狀突起和皺紋,有明顯的花柱殘跡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黃白色或黃褐色,厚0.3~1.2cm,邊緣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質堅硬。氣清香,味苦、微酸。
【鑒別】
(1) 本品粉末淡黃色或棕黃色。中果皮細胞類圓形或形狀不規則,壁大多呈不均勻增厚。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多角形、類方形或長方形,氣孔近環式,直徑18~26μm,副衛細胞5~9個;側面觀外被角質層。草酸鈣方晶存在於果皮和汁囊細胞中,呈斜方形、多面形或雙錐形,直徑2~24μm。橙皮苷結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黃色或無色,呈圓形或無定形團塊,有的顯放射狀紋理。油室碎片多見,分泌細胞狹長而彎曲。螺紋、網紋導管和管胞細小。
(2)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加熱迴流10分鍾,濾過。取濾液1ml,加四氫硼鉀約5mg,搖勻,加鹽酸數滴,溶液顯櫻紅色至紫紅色。
(3)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20分鍾,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辛弗林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含1%氫氧化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0.5%茚三酮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性味歸經】苦、辛、酸,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結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
【用法用量】 3~9g。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葯典》
Ⅳ 黃黃的皮,外型跟火龍果的一樣的水果是什麼水果
那個叫火參果!刺角瓜,又名彎雹非洲角瓜。黃色外皮,帶碧枝刺,裡面是綠色的水果。刺角瓜的味道類似於黃瓜、西葫蘆的混合味或者香蕉、黃瓜和檸檬的混合味。原產於非洲喀拉哈里沙漠,現在加洲和紐西蘭均有培植。形態黃色外皮,帶刺,裡面是綠色的水果。味道
刺角瓜
刺角瓜的味道類似於黃瓜、西葫悔鬧敏蘆的混合味或者香蕉、黃瓜和檸檬的混合味。
刺角瓜
Ⅵ 黃皮帶刺的瓜是什麼瓜
刺角瓜(Cucumis metuliferus)又名非洲角瓜,非洲黃瓜,火參果,火天桃,非洲蜜瓜。
Ⅶ 這種帶刺的黃黃的水果是什麼水果
有水果的圖片嗎?可能是樓上說的榴槤,也可能是刺梨,是雲南、貴州等地產的一種水果,是繅絲花的果實,富含維生素C,可以鮮食或加工成果脯等,可以對照網路確認一下。
Ⅷ 長得像芒果,但皮上有刺,果肉為白色,籽像西瓜籽,這是什麼水果,謝謝!
這個是燕窩果。算是是黃皮的火龍果!但是味道和口感是不一樣的,燕窩果的果肉會軟一點,所以才會說像是燕窩的口感,燕窩果的價格很高,不是火龍果能夠比的,一顆就要60元。
Ⅸ 黃皮是什麼果子
黃皮是中國南方地區盛產的一種芸香科柑果類水果。
黃皮又稱黃彈和黃段,是一種長約為2厘米、寬約為1厘米攜手敬的橢圓形水果,果皮顏色多為淡黃和暗黃色,果肉顏色多為乳白色,其果樹的生物類別分別為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芸香亞目、芸香科和柑橘亞科,其果樹的花期為每年的4月和5月,其果實的生長期為每年的7月和8月。
黃皮性微溫,味道酸甜,可按果肉的甜度分為甜黃皮和酸黃皮這兩類,其果薯圓樹喜歡生長於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對種植土壤沒有過多的要求,原產地是中國的南方地區,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及四川等地區均有進行黃皮果樹的栽培。
黃皮的食用方法
黃皮有著一千五百多年的種植歷史,其味道酸中帶甜、辯慎甘中有苦,有股淡淡的「葯味」,人們常用「果中之寶」這個名字來稱呼它。
黃皮作為一種優質的水果,其果實除了生吃以外,人們還將它製作成了商場十分常見的果凍、果醬、蜜餞、果餅和清涼飲料。除此之外,一些南方地區的廚師還喜歡將黃皮與雞肉一起蒸煮,其做法也獲得了很多黃皮愛好者的喜愛。
Ⅹ 請問這是什麼水果
這是麒麟果。
麒麟果,原產於中美洲。麒麟果營養豐富、功能獨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蛋白及花青素,豐富的維生素和水溶銀做性膳纖維。
麒麟果原產地主要是來自於南美國家的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其中更被普羅大眾所熟知的是來自於哥倫比茄族亞的果子。麒麟果可以說是火龍果的親戚,是因為麒麟果換個方式來說就是黃皮的火龍果。
麒麟果是黃皮的火龍果,黃皮火龍果顫搏弊是火龍果中品質最佳、口感甜度最好的一個類型,含糖量皆在18°Brix以上,果肉中種子大而柔軟,毫不礙口,但其果實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