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唐代女装特点
1、慢束罗裙半露胸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2、襦裙半臂穿戴
襦裙半臂穿戴--半臂这种服饰早在初唐即已出现;不仅在中原地区流行,西北地区的妇女也同样喜欢襦裙半臂穿戴,半臂是从短襦延边出来的一种服饰,一般都用对襟,穿在胸前结带。也有少数用“套衫”式的,穿时从上套下,领口宽大,呈坦胸状。
半臂的下摆可以显现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样束在裙腰的里面。从传世的壁画,陶佣来看,穿着这种服装,里面一定要衬内衣(如短襦),而不能单独使用。
3、唐代妇女喜好戎装、男服
“军装宫娥扫眉浅”,则描绘了宫中女子穿着戎装的情景。武宗时,王才人因着与武宗同样的衣服,而常被奏事者误认为皇帝。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盛唐时,士人们的妻子不约而同地穿戴起丈夫的衣衫、帽子和靴子。
侍女们也纷纷仿效女主人穿起男式圆领服,头裹幞头,足蹬乌皮靴。唐代妇女并无华夷之别的观念,开元天宝年间,在长安、洛阳等大都市的街头,处处可见身着翻领、窄袖紧身胡服、腰系蹀躞带的汉族女子,体现了盛唐帝国妇女们开放、健美的精神风貌。
(1)唐朝女装风暴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唐代女子服装,分衣裙、冠帽、鞋履几类。唐制规定,女服分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前三种为后妃命妇女官于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着的大、小礼服,后者为日常穿着。唐代女子常服,基本上是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为单衣,襦有夹有絮,仅短至腰部。
裙子长而多幅。此外还有袄、半臂、缦衫等。袄为夹衣,长于襦而短于袍。半臂是短袖的紧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前期。缦衫是女子歌舞时穿在外面的罩衣,短小易脱。
其衣裙颜色丰富多彩,以红、绿、紫、黄色最为流行,如时人所云“红裙妒杀石榴花”、“藕丝衫子藕丝裙”、“折腰多舞郁金裙”等,衫、襦、袄、裙上多有织文和绣文。
如唐诗所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衣料有丝绸、棉布、葛、麻、毛等,而以丝绸最为常用。
‘贰’ 唐朝女装“袒胸露乳”为哪般
说起唐朝女性,除了女皇武则天外,大家对于当时女性的印象估计就只有以胖为美和衣着开放这两点了。前者只能在典籍中了解,但后者我们经常可以从有关唐朝的影视剧中看到,不论是皇后宫妃还是官宦子女都以“袒胸露乳”为美,但这真的是真的吗?
唐代社会风气开放,不论是社会观点还是服饰风尚。但把开放、开明、开化就曲解为衣着暴露,就是对唐朝女服的误解了。唐代前期妇女服装,主要有裙、衫、帔子三种,下身束裙。上穿小袖短襦,下着谨慎长裙,裙腰束至腋下,中用绸带系之。就算经过数百年的演变,但始终保持这个基本样式。
唐人的裙,为束胸、曳地大幅长裙,领口之低、胸部之袒露为实,但是这种衣服并不是随时随地就可以穿的,必须是在特定场合下穿戴例如在宫廷、在闺房,毕竟唐朝还是封建时期,汉民族的礼仪、制度对服饰仍然具有约束作用。
我们可以从唐代的《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作品中看到,宫女身穿“V”、“ U” 字形短衫、披帛、半臂、长裙,袒露胸前肌肤等衣服都是在净场的宫廷中,绘画者也是宫廷御用画师,艺术渲染下的也并不是真正的写实。
盛唐流行过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袒胸脯于外。唐诗有云:“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莫道妆成断客肠,粉胸绵手白莲香”同样,这种袒领装也必须是在特定的场合下穿,并不是走在路上就能看到的。所以后人仅从典籍中看到的记录就认为唐朝女性过于奔放,是误解。
从唐代的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着的低胸装和抹胸装都是非常飘逸宽松的,追求的是吴带当风的飘逸感,崇尚身体的自由发展,充满活力,这也符合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标准,但这些衣服价格不菲,普通百姓是买不起的,所以在民间能看到机会并不多。
‘叁’ 唐朝女装的特点是什么
唐代女服变化万千,妇女服装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窄袖衫襦、长裙;
2、胡服;
3、女着男装。
这三种不同特点的服装,构成了 盛唐女装的主流。妇女衣胡服、着男装,更是盛唐的一大特点。
现在的唐装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品。它既吸取了传统服装富有文化韵味的款式和面料,同时又吸取了西式服装立体剪裁的优势,使古老的唐装重新登上了时尚舞台。
现在穿着的唐装已经进行了很多改良。比如现在的中式服装很少用连袖,因为连袖就等于服装没有肩部,也不能用垫后,那样肩部就不够美观:传统中式服装是不收腰的,女士穿着缺乏曲线美,现在的中式服装都改成收腰的了:过去的裙子下摆非常窄,走路只能迈碎步,现在把裙摆做大了,便于活动;还有像旗袍,传统的开襟特别高,现代人尽管比过去开放得多,但穿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开襟就低多了。
如今,唐装的面料已不再局限于织锦缎面料,真皮唐装已面市并开始在白领阶层慢慢流行开来。真皮与唐装的结合不仅保留了唐装原有的雍容华贵、富态休闲的韵味,同时皮质面料和制作工艺使唐装显得挺括。中式的唐装被赋予了一些西式特征,使唐装得以走出礼仪服装、节日服装的小空间,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都能穿,拓宽了唐装的穿着场合。一些事业有成,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港澳台人士、归国人士,以及外籍人士是这类唐装的主要消费者。
‘肆’ 唐代女装的基本穿着是什么中唐女服的特点和样式是什么样的
唐朝历史总共有300年,在此期间唐朝的审美观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唐代女装基本穿着是以裙、衫、帔为主,在初唐的时候是比较紧致的,要求女性身材以青色为主,到了中晚朝时期也会要求女性以胖为美,开始往丰满的方向进行发展。唐代女性日常会穿长袖,上衣样式是窄袖短身,下半身会穿裙子,因为唐代初期会会考究隋朝妇女的穿着,会选择用长裙,对于裙子的腰线系得非常的高,甚至会系在腋下的位置,显得整个裙子非常的长。而且唐代妇女也都会在身上披上一条像长围巾一样的帔帛,常常用清透的纱或者罗制作而成的。除了这些基础服饰之外,还有一件被称为半臂的短袖上衣。
最后唐朝女性的服装可谓是中国服装当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颜色,服装款式,图案都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一面。
‘伍’ 简单归纳唐朝妇女服饰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一般的唐代妇女比较正式的女装一般由衫、裙、帔(披肩)三部分组成。女子穿衣的时候,习惯将衫的下摆束在裙腰里面,显得裙子很长,自胸部以下直到地面。再配上一条随风飘盈的披肩,显得身材修长,妩媚动人,别有一番风味。
但在日常的生活中,唐人们却非常青睐具有紧身、圆领、开衩等特点的胡服。胡服短小利索,利于骑射。到唐代,战争虽然少了,但诸多的胡人大批迁到中原,胡服比先前更加流行。
文宗之后,比较肥大的女装样式开始兴起。人们开始舍得在衣袖和裙裾上使用大量的好面料,它们的长、宽都比初唐时多了1倍左右。贵族妇女身穿锦绣长裙,裙子用锦带系于胸部,宽大的下摆托在地上,上身不穿厚厚的内衣,而代之以一件薄薄的透明纱衣。脖子、胸、手臂大部分都露在外面,风流百态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形制更加开放思想比较开放,纺织等手工业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