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装分类 » 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是什么词
扩展阅读
手套是新的用英语怎么说 2025-05-23 18:05:39
一休童装口碑怎么样 2025-05-23 17:50:00
挖土手套怎么做 2025-05-23 17:41:40

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是什么词

发布时间: 2023-03-29 22:30:37

Ⅰ 司马懿在和诸葛亮三军对峙时,诸葛亮为什么会给司马懿一套女装呢

司马懿在和诸葛亮三军对峙的时候,诸葛亮为什么会给司马懿发一套女装?这也要从当时的战场说起,当时正值诸葛亮连克数城,对阵士气不不强的魏国军队。而蜀国军队士气则非常高涨,因此司马懿决定闭关守城,坚决不出。正是因为如此,诸葛亮希望通过送司马懿一套女装的方式,嘲讽司马懿下一个女士,唯唯诺诺,不敢出战。

当然这情节是在三国志当中,并不是在《三国演义》当中。因为在《三国演义》当中更多的是偏向于蜀国而言。一般的正式都会选择参考三国志这一部较为经典,并且对于史实更为客观的记载书籍。

Ⅱ 新三国92集使者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说的是什么

司马懿兵败上方谷,困与大火之中,幸亏天降大雨,救了其父子三人的性命。于是他坚守不出,任凭蜀军怎么挑战,只是按兵不动。诸葛亮无奈,派人送去一套白色的女装和头巾,并附送书信一封,讽刺司马懿:“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握春租肩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变异哉?今谴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森和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过书信,心中大怒,却强段兆作笑颜:“孔明视我为妇人耶?”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这件事《三国演义》作了相当精彩的描写,史书上亦有记载。

Ⅲ 为什么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收下后笑诸葛亮命不久矣

诸葛亮和司马懿是战场上的老对手了,如果不是两个人所处的立场不同,那么他们说不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两个人在五丈原相互对峙,这次上天并不眷顾诸葛亮,原本两次优势都因为天气的缘故而葬送。他们两个每次对阵,司马懿都会防守的非常严密,他采取的对策就是拖,只要拖到蜀军粮草耗尽,那么他就可以不战而胜。但是诸葛亮却深知自己不能拖下去,除了拖下去对自己不利之外,他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快到尽头了。于是为了引诱司马懿出来作战,诸葛亮用了最后的方法那就是给司马懿送女装。

虽然诸葛亮最后的计划没能实行,但是司马懿对她还是赞不绝口。司马懿也曾经说过,虽说两个人在不同的阵营,但是就像是知己一样。而蜀国也正是因为没有正确实行诸葛亮的计策,才导致最终的灭亡。

Ⅳ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衣服那个片段的标题

第103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

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壁固守、不肯出战,便命杨仪亲赴魏营见司马懿,并送上战书、艳服以侮辱其守城不战的行为。司马懿非但不怒,反而奉劝诸葛亮清心寡欲。

相峙日久,蜀军粮草告罄,诸葛亮坐卧不安。面对日益严重的春荒,诸葛亮命王平率军劫司马懿的粮草,王平不辱使命,蜀军大获而归。

魏帝曹睿降旨宣布免去司马懿的大都督之职,并命其月内对蜀作战取胜。司马懿决定派十万精锐攻打诸葛亮祁山大营,欲引诱驻守上方谷的守军增援。

魏军久攻祁山大营,蜀军危急。魏延率军从上方谷引兵救援祁山大营,魏军不久溃败。司马懿率军转攻上方谷,蜀军败退,魏军最终进入上方谷。

诸葛亮大喜,命蜀军点燃上方谷中的粮草,魏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司马懿自知劫数难逃,命部下可以投降蜀军。就在魏军上下一片哀鸿的危机时刻,上天突降大雨,魏军转危为安。

司马懿等人也就侥幸的逃脱了。在上方谷上的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的深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因为此事对诸葛亮的打击很大,致使诸葛亮一病不起,诸葛亮夜观星象自知身体不好不久于人世,所以想要用祈禳之法(使代表自己的星宿归位)救自己的命。

就设下四十九盏明灯的法阵,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闯入,四十九盏灯被风吹灭,不久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4)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是什么词扩展阅读:

上方谷天降大雨的科学解释:

上方谷入口窄,腹地阔,两边高,中部低,这种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一旦谷内起火,气温开始升高,贴近地面的空气迅速受热膨胀上升,上层及周围冷空气则收缩下沉,形成强烈对流的山谷风,因此出现了狂风大作的现象。

同时,当谷底大量热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又因气温降低而凝结成云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烟尘随空气上升到天空后,又为水汽凝结提供了理想的凝结核,从而加速了水汽的凝聚。

这些云雾中的小水滴互相碰撞合并,体积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大雨倾盆的局面,浇灭了上方谷的大火,司马懿才得以脱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方谷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国演义

Ⅳ 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衣服的成语

废纯禅消中寝忘食fèiqǐnwàngshí
[释义]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语出] 南北朝·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正音] 寝;不能读作“qìn”;食;不能读作“sí”。
[辨形] 废;不做桥尘能写作“费”;寝;不能写作“寐”。
[近义] 旰食宵衣 兢兢业业 焚膏继晷 夜以继日 发愤忘食
[反义] 心不在焉
[用法] 多含褒义。用来形容人非常专心努力。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Ⅵ 新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激司马懿出战时送了司马懿一件女人的衣服,然后司马懿穿上,并送来使一句话:

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原文如下:
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不敢隐蔽,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懿拆视其书,略曰:“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Ⅶ 巾帼是什么意思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出自《三国志·魏志·明帝睿传》乎旦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译文: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岁和扰马懿如同妇人。用来激怒宣王。

(7)诸葛亮给司马懿送女装是什么词扩展阅读

第一巾帼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冼太、岭南圣母,公元522年农历11月24曰出生在古高凉地区(今广东省茂名境内),死于公元六0二年正月十八曰。享年八十。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历代封赐

冼夫人的一生有大功于三朝,受到朝廷多次封赐。

(1)当朝对冼夫人的封赐

梁朝:天正元年(公元551年),冼夫人因平定高州刺史李迁仕有功,被梁朝廷封为“保护侯夫人”。这是荣誉性的封赐,未列入品级(正史没有这个记载,只清代茂名谭应祥的《冼夫人年谱》有此记述)。

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冼夫人因置番州总管赵讷于法,并巡视岭南十余州,抚慰俚僚有功,赐海南临振县汤沐棚茄邑一千五百户。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冼夫人以寿终,赙物一千段,谥为“诚敬夫人”。

(2)后朝对冼夫人的追赠

明朝:追封为“高凉郡夫人”。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皇帝追封冼夫人为“慈佑”,并赐“慈佑”二字。

Ⅷ 诸葛亮为什么送司马懿女装

司马懿和诸葛亮对峙一百多天,诸葛亮几次派人挑战,司马懿坚守不出营。于是诸葛亮派人送给司马懿女子的服饰(用来羞辱司谈斗马懿,激将法);司马懿大怒,上请战表,(魏)帝派卫尉辛毗带着节(使者持节代表的是皇帝)到军中出任军师以阻止司马懿出战。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佐治是辛毗的字)带着节到了,贼(指司马懿及魏军)不会再出战了。诸葛亮(对姜维)说:“他(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出战,之所以向魏帝请战,是借魏帝的威风来压制魏军诸将出战。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如果他想攻击我们,怎么会向千里之外蔽侍悔的魏帝请战!”
启示:1、司马懿始终不出战,启示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方针不动摇。2、诸葛亮用送司马懿女装的方法以求激怒对方使对方犯错,启示我们愤怒容易使人犯错3、司马懿受激将还是不出战,启示我们随时要保持头脑清醒4、司马懿向魏帝请战是做给手宏正下看的,是期望用魏帝来压制手下的骄兵悍将,而且魏帝也明白司马懿请战背后的意思,派人来帮司马懿震慑手下的人,这启示我们上下级要有默契,必要的时候,下级办事可以以上级的名义来提高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