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装分类 » 黑豹m10为什么叫女装豹
扩展阅读
带绒裤子怎么改成裙子 2025-07-21 10:18:51
男生买皮衣什么颜色好看 2025-07-21 09:53:24
为什么男人也穿女装靴子 2025-07-21 09:47:09

黑豹m10为什么叫女装豹

发布时间: 2022-09-27 01:26:23

① M10坦克歼击车的实战

M10坦克歼击车为美军在二战中最着名的坦克歼击车,在北非战役中,它赢得了莫大的成功-它的M7主炮能够在远距离中贯穿德国坦克的装甲。但是,它沉重的底盘无法为它带来高速的行动。因此在1944年初,美国研发了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以弥补M10坦克歼击车的不足。在战争后期的诺曼底战役中,由于M10坦克歼击车的主炮无法打穿德国豹式坦克的前甲,所以M10的位置逐渐由M36杰克逊坦克歼击车所取代。虽然如此,M10坦克歼击车仍然有一定的重要性,因此它仍然在部队中服务,直至战争结束。而在对日本的太平洋战争中,M10坦克歼击车仍然负责执行传统的步兵支援任务。可是,日军采取的包围战术,令装甲薄弱的M10坦克歼击车比起全副装甲的坦克更易受损。而M10坦克歼击车开放式的炮塔也成为敌步兵攻击的弱点,敌步兵往往把手榴弹丢进炮塔内,令坦克炸毁;而且,它的炮塔采用手动式转动设计,要把炮塔转一圈(360°)时,需要两分钟之久,为作战带来不便。
M10坦克歼击车由通用动力公司负责生产,从1942年9月到1943年12月,共生产了4993辆。M10的另一种版本被称为M10A1。两者间没有外形上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M10A1换装了一台福特公司的GAA V8汽油发动机,这使它的重量减轻为29t,储油量873L,行程256km。后来由M10A1有发展出了M35全履带拖车,它由M10A1拆除炮塔并装了空气压缩机改装成的,成员6人,重量25t,用来牵引155mm或240mm火炮。
M10A1的生产由福特公司负责,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9月,共生产了1038辆;另外Grand Blanc公司从1943年9月到11月生产了675辆M10A1。这样,在火力更强大的M36歼击车投产之前,共生产了6706辆M10和M10A1,是二战期间美国生产最多的歼击车。超过了着名的德军“猎豹”、“追猎者”等坦克歼击车的生产总数。
M10坦克歼击车作为主力装备编入自行化坦克歼击营。每个营下辖3个坦克歼击连,1个侦察连和1个营部连。每个坦克歼击连下辖3个歼击排和一个连部。每个歼击排配备两组共四辆歼击车和一辆M20装甲车。另外M10还装备于步兵和坦克部队中用来提供火力支援。
M10系列歼击车除装备美军外,还给盟国军队提供了3600辆,其中最多的是英国。英国在1944年获得1648辆M10和M10A1,用于意大利和法国战役。英国人称之为“狼獾”(wolverine)。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在1944年末装备了威力更大的17磅(76.2mm)55倍口径反坦克炮,用来对付“虎”式坦克,被称为“阿基里斯”(achilles)MK ⅠC;由M10A1歼击车改装的型号被称为“阿基里斯”MKⅡC,其特征是安装有炮口制退器。1943年又52辆M10被运往苏联以辅助苏联红军对德作战。另有资料显示,到1944年至少有2个坦克歼击营在东线作战。除此之外,更有一部份M10坦克歼击车被拨为自由法国的军队麾下,协助法国人复国。
1943年3月23日突尼斯埃尔格塔战役中,美军第899歼击坦克营的M10坦克歼击车配合第601营的M3半履带自行反坦克炮迎击德军第10装甲师50辆坦克。最后,美军以损失20辆M3和7辆M10的代价击毁德军30辆坦克。
1943年在通往比塞大的战斗中,第899营的M10坦克歼击车成功瓦解了位于“捕鼠器”地带的德军反坦克防御阵地,为第1装甲师的最后突击扫清道路。
1943年9月14日,在意大利萨勒诺的一次滩头遭遇战中,一辆代号为“白虎星”(由埃德温.约斯特中士指挥)的M10击毁了5辆四号中型坦克。
1944年7月10日,在伊斯尼战斗中美国899歼击坦克营对决德国的装甲教导师,M10坦克歼击车在战斗中灵活的攻击对方“黑豹”坦克侧面,取得了12辆“黑豹”坦克、1辆四号坦克和1辆三号突击炮的战果。
1944年12月21日,在布特根巴赫镇之战,美军一辆M10坦克歼击车在短时间内连续击毁3辆四号中型坦克。
在突出部战役的北线,第644歼击坦克营的一个M10歼击坦克连共击毁德军坦克和突击炮17辆,自身损失2辆。

② 黑豹是什么豹变异而来的,美洲豹还是金钱豹

准确来说黑豹和白虎一样,都是属于猫科动物当中的变异体,但是美洲豹和普通的豹子之间都有出现黑化的个体,因此不用过于纠结黑豹到底是美洲豹还是花豹,这两种豹子之间都有黑豹的产生,光光看体型就能分析出它原来属于什么豹子品种,这个变异也不等同于白虎,白虎只有在孟加拉虎当中才会出现,在东北虎和华南虎当中,还没有出现过白虎这一个变异个体。


虽然黑豹的颜色非常黑,但如果你细细观察它的皮肤,会发现斑点还是看得到的,只不过因为黑色的底毛,所以看得不太清楚,在我们亚洲大多数地方,黑豹这个动物就是专门形容黑色的金钱豹,不过在美洲也有很多人把黑化的美洲豹叫做黑豹,而在亚洲国家这边往往就直接叫做美洲豹了。

③ M10坦克歼击车有哪些缺点

M10坦克歼击车主要缺点就是火炮太重,很不平衡,还有在大战后期火炮的威力不足。同时装甲很薄,比坦克轻便、便宜,它们自身很容易被坦克摧毁,很多步兵武器都防御不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国军方从苏联情报人员那里获悉,德国人正在研制大威力、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即后来的“虎”式重型坦克。

而美军原来的M10坦克歼击车的76.2毫米火炮的穿甲威力已明显不足。为了能击穿“虎”式和“黑豹”坦克的重装甲,急需增大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威力。

④ 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分为哪几种型号

虎式坦克正式定名为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六型装甲战车,E改型)批量生产开始于1942年8月。但是军方也同时订购了90辆保时捷设计的车体加装固定战斗室改装为坦克歼击车使用,即人们常说的“‘费迪南’坦克歼击车”,库尔斯克会战后,残存的费迪南坦克歼击车进行了细节改装并加装了前机枪,于1944年2月27日被正式更名为“象式坦克歼击车”。其中654重驱逐坦克大队还得到了一辆改装过的象式坦克歼击车,此车把固定战斗室改为了虎式坦克的活动炮塔,等于又重新拼出了一辆保时捷虎,估计这也是唯一的一辆实战用的保时捷虎。
虎式坦克被匆忙投入实战,其实最初的产品漏洞百出。因此,所有大小改动,都直接在生产环节上完成。最为显着的改动是后期型号降低了炮塔,并为乘员提供更为安全、较易于逃生的驾驶舱。为降低成本,防水能力和空气净化/调节系统被取消了。
虎I在1942年8月开始生产,而在1944年8月生产了1,355辆后停止。开始生产时平均每月25辆,而1944年4月已增长至 每月104辆。增长的顶峰在1944年7月1日的671辆。一般而言,它用了两次生产期(前期型及后期型)生产虎I(PzKpfw VI)和同期的德国坦克一样。当虎II(Tiger II Ausf B)开始在1944年1月生产时,虎I逐步淘汰。
“虎I”只有两种正式的型号——E型和H型,但在生产过程中,改进始终在进行。早期生产的型号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的型号中改为了逃生舱口(也可用来上载弹药);早期型炮手的两个视窗的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得到了加强,在后期又改为了一个;早期的两个前灯在后期只剩了一个。后期生产的“虎I”的发动机也更换了。“虎I”装备了两种履带:窄履带,用于运输;宽履带,用于战场。为了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加快装卸速度,还生产了它专用的列车。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诺曼底登陆战中,一个上尉驾驶虎式坦克把一个纵队的英国坦克给干掉了。虽然虎式为纳粹德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它最终还是被“虎II”所取代。虎式坦克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19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被装备到一些独立的重型坦克部队,它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现在列宁格勒的502重型坦克营一连。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营的“虎I”式坦克参战。1945年4、5月,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虎式坦克依然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你在墙上画它,会把二战的盟军老兵给吓跑,足以见他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地位”。 黑豹原型车——VK3002(DB)
黑豹坦克在设计上采用了很多T-34坦克的构思,如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宽履带、长身管火炮以及倾斜装甲等等。虽然最终定型的黑豹坦克仍然与T-34较为相像,但黑豹更重、火力更猛、机动性更好。黑豹采用了重叠式负重轮以及艺术级的悬挂系统,这使得黑豹坦克在地形复杂地区也可以高速行进。(译者注:黑豹的动力系统以及悬挂系统有着难以进行维护的缺点,其后勤压力非常大,与老虎差不多)
1942年6月到9月,MAN制造了两辆原型车,其中只有一辆安装了炮塔。这两辆原型车都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在测试中暴露出了许多技术问题。而就在同时,MAN被要求尽快生产1000辆黑豹坦克并且第一辆坦克要在1943年上半年进入德军作战序列。1942年晚期,MAN被命令小批量生产20辆预生产型黑豹坦克,这被称为黑豹坦克系列中的0系列,被命名为Panzer V Panther Ausf A(注意:这不是后来正式生产型的黑豹A型坦克)。这一批20辆坦克安装了带有单室炮口制退器(来自于75mm KwK 40 L/43火炮)的早期型75mm KwK 42 L/70火炮,同时其前装甲只有60mm厚,采用650马力迈巴赫 HL 210P45型发动机。1942年12月,新改型黑豹D型坦克投入生产。1943年2月,原来的20辆0系列坦克更名为黑豹D1型坦克。此后这些D1型黑豹坦克被广泛运用于测试车辆性能以及训练新乘员。
D1型坦克存在一种非常有趣的变形车辆,那就是在D1型黑豹坦克车体上安装4号H型坦克炮塔(炮塔为销接于车体上,无法左右旋转)而成一种指挥型坦克(有消息称这就是早期型号的黑豹指挥型坦克)。
很有趣的一种改装车,实在想不通严谨的德国人会生产这种车辆
这种变形车辆曾作为东线独立第653重型坦克歼击大队的指挥车,并一直应用到1944年早期。除此之外,独立第653重型坦克歼击大队还装备过安装有20mm防空高射炮的另一种早期型黑豹指挥坦克以及由T-34改装而来的Flakpanzer T-34®。
为了实施堡垒作战计划(译者注:苏联红军称之为库尔斯克会战),军方命令MAN在1943年5月12日前生产250辆黑豹坦克,除此之外再尽快生产750辆。1942年12月,黑豹D型坦克正式投入生产,1943年1月11日,第一辆黑豹D型坦克开下了生产线。相较于黑豹D1型,黑豹D型坦克加强了装甲,火炮换为新的75mm KwK42 L/70火炮,炮塔采用液压驱动。这一批250辆坦克采用了迈巴赫HL210P30型650马力发动机。这一批坦克的缺陷是侧装甲只有40~50mm。黑豹D1/D型坦克、费迪南坦克歼击车以及其他一些新型装甲战斗车辆都是在库尔斯克首次亮相,其中黑豹坦克配属于第51、52坦克大队(每大队96辆黑豹)以及第39突击坦克团(8辆黑豹)等单位隶属南方集团军群参加了1943年7月的堡垒作战。但由于自身的技术故障(主要是变速箱、传动系统和悬挂系统不稳定以及发动机容易起火)导致许多黑豹坦克在战斗开始前和战斗中损失掉以及乘员缺乏训练,截至库尔斯克会战的第一天的晚上完好的黑豹坦克还剩40辆。对此,海因兹.古德里安说到:“他们(黑豹坦克)非常容易起火燃烧,他们的燃油系统没有受到很好的防护,同时乘员们也由于缺乏训练而损失掉。”
这第一批250辆到1943年8月10日还剩43辆在德军中服役,这些剩余的黑豹在这之后被改装为黑豹指挥型坦克。这250辆坦克之后又生产了600辆黑豹D型坦克(又称为黑豹D2型坦克),他们采用了700马力迈巴赫HL230P30发动机,换装了新型指挥塔以及安装了装甲裙,黑豹D型坦克主要装备于第23和26独立坦克团以及帝国师、武装党卫军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下辖的装甲团。总的说来,从1942年12月到1943年9月,MAN、戴姆勒奔驰、MNH以及亨舍尔共生产了850辆黑豹坦克。
1943年8月,经过对变速箱以及其他系统的改进后,黑豹A型坦克开始生产,正是A型坦克的出现才使得黑豹坦克成为一种令人生畏的武器。黑豹A型坦克是诺曼底战役中德军数量最多的坦克,大约有400辆各型黑豹坦克在诺曼底损失掉。黑豹A型坦克的指挥塔上安装了可以架设MG34高射机枪的支架,在黑豹A型坦克的生产中先后共采用了5种不同的排气装置布局。总之,1943年8月到1944年5月,MAN、戴姆勒奔驰、亨舍尔和德玛格(Demag)公司共生产2200辆黑豹A型坦克(译者注:某些资料称为2000辆)。
1944年3月,黑豹G型坦克开始生产,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如重新设计顶部舱口、去掉前部倾斜装甲上的驾驶员观测口。后期型黑豹G型坦克为驾驶员安装了旋转式潜望镜、新的排气装置以及新的发动机盖布局和突起的风扇盖。
起初,德国人计划在G型黑豹坦克上采用全钢制负重轮以取代原先的挂胶负重轮,但这种采用全钢制负重轮的黑豹坦克仅仅在1944年生产了24辆。从1944年3月到1945年4月,MAN、戴姆勒奔驰、MNH共生产黑豹G型坦克2950辆(译者注:某些资料称为3126辆),G型黑豹坦克是黑豹系列坦克中产量最高的一种。克虏伯计划在黑豹坦克上换装88mm KWk43 L/71火炮,但没有被德国军方采纳。
1943年到1945年黑豹坦克仅仅生产了6000余辆,其产地为卡塞尔(MAN公司)和汉诺威(MNH、戴姆勒奔驰、亨舍尔以及德玛格公司)。1943年,日本购买了一辆早期型黑豹D型坦克以及一辆虎式坦克,但是由于战争形势的发展这两辆坦克并没有交货而是以租赁的形式在德军中服役。此外有消息称大约5辆黑豹G型坦克在1944年出口到匈牙利,1943年有一辆黑豹坦克被出口到瑞典,但无法得到证实。1943年2月,MAN授权菲亚特-安萨尔多(Fiat-Ansaldo)以许可证形式生产黑豹坦克,但由于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投降而未能实现。
黑豹指挥型坦克 Panzerbefehlswagen Panther
由标准型黑豹坦克(A型、D型、G型)改装而来,改装时间1943年5月至1945年2月,改装数量392辆,武备没有变化只是安装了额外的天线和大功率电台,正是编号:Sd.Kfz.267。
黑豹观测坦克 Panzerbeobachtungswagen Panther
为一种炮兵观测坦克,由1944年末到战争结束这段时间回厂返修的黑豹坦克改装而来,共41辆。其主炮换成一门木制假炮辅助武器没变,同时安装了额外的观测设备包括测距仪。
黑豹救援坦克 Bergepanther
1943年4月29日,德国军方决定生产由黑豹坦克改装而来的配属装甲大队的工程救援车,编号Sd.Kfz.179。1943年6月,MAN利用回厂维修的D型黑豹坦克改装12辆黑豹救援车的原型车。正式生产开始于1943年7月,主要是用黑豹A型以及后期型黑豹G型坦克改装而来。早期的黑豹工程救援车安装有20mm KwK38 L/55火炮,后期型号则改为MG34或MG42机枪。乘员由车长、驾驶员和维修员组成。从1943年6月截至1945年4月总共生产359辆(240辆改装自A型黑豹坦克,107辆改装自G型,12辆改装自D型)。从1943年8月开始,黑豹坦克大队开始装备此型坦克救援车,1944年1月,虎式坦克大队以及重型坦克歼击大队开始装备这种坦克救援车,除此之外,黑豹坦克救援车也配属给一些独立维修单位。有一些黑豹坦克救援车去掉维修设备后改装为了弹药输送车——Munitionspanzer Panther。黑豹坦克救援车是二战中最成功的一种工程维修车辆,战后的法国军队曾经装备过一些俘获的这种工程救援车。
为了改进黑豹坦克性能,实验性的安装了不同的强力发动机,这包括MAN的风冷发动机、BMW由飞机发动机改进而来的发动机以及戴姆勒奔驰的柴油发动机。德国设计师们还在黑豹坦克上测试了液压悬挂系统,以及可以使黑豹坦克在化学沾染区安全行进的特殊通气管装置以及特别的空气过滤装置。此外,还有计划把黑豹坦克改装为喷火坦克。
1944年5月,德国设计师提交了黑豹F型坦克的设计方案并被批准。它增强了装甲防护同时安装1944年11月由莱茵金属设计的新型窄型炮塔(Schmalturm turret)(计划有戴姆勒奔驰生产制造),火炮计划采用75mm KwK42/1 或者是斯科达公司的75mm KwK44/1 L/70火炮或者75mm Kwk L/100火炮。生产型黑豹F型坦克计划采用全钢制负重轮。1944年10月,德国人计划在1945年3月开始由戴姆勒奔驰公司在柏林Marienfelde(译者注:柏林市中的一个地址)开始生产,但最终仅仅在1945年1月制造出了一辆原型车(黑豹G型坦克车体安装窄型炮塔)。由于恶劣的战争形势,战争结束前仅仅完成了少量没有关键部件的窄型炮塔以及8个车体。但有消息称在1945年4月20日-23日,戴姆勒奔驰完成了少量的黑豹F型坦克,如果这是真的的话,那它们应该参加了战斗,但并没有相关的信息加以证明。
黑豹F型坦克
为了准备阿登进攻作战,大约10辆黑豹G型坦克被改装成类似于美军M10的坦克歼击车,它们在原来的黑豹坦克炮塔上焊接了额外的金属板并采用了美军的涂装和标示以迷惑敌军,它们被称为M10替代品(Ersatz M10),配属于第150装甲旅,指挥官为武装党卫军旗队长奥托·斯科尔兹内。德国人在1944年3月23日的报告中对黑豹坦克和苏联红军的T-34/85以及JS-II做了对比:“黑豹坦克进行正面射击时远优于T-34/85(黑豹G型坦克可以在800m距离正面击穿T-34/85,而T-34/85则需要在500m距离才能正面击穿黑豹G型坦克的装甲),侧部装甲和后部装甲的对比也差不多,正面装甲优于Js-II但侧面装甲及后部装甲弱于斯大林2型坦克。”在1943年和1944年,黑豹坦克可以在2000m距离击毁当时所有的各种坦克,而黑豹老兵们的报告称大约90%是在1000m距离开火。按照美国陆军的统计击毁一辆黑豹坦克需要损失5辆M4谢尔曼坦克或者9辆T-34坦克。(译者注:东线和西线战场环境不同,这两者的战损比没有可比较性。恩斯特.巴克曼曾经说过东线战场德军坦克对手是苏军坦克而在西线确实盟军的战斗轰炸机)。1944年9月美军的报告称:“为了击毁一辆黑豹坦克,一辆安装3英寸(76.2cm)火炮的坦克歼击车(M10坦克歼击车)或者安装76mm火炮的坦克歼击车(M18坦克歼击车)不得不瞄准炮塔的侧部或者后部,当不幸正面面对黑豹时只能瞄准其前装甲上的球形机枪塔或者其主炮护盾的下侧。”

⑤ 当年美军是如何识破伪装豹M10的

远了确实认不出来,靠近了会发现有炮口制退器,悬挂也不一样,,,其实德国佬的伪装根本就没骗到美军,美军直接认出来了

⑥ 二战中叱诧风云的黑豹坦克的详细资料

“黑豹”中型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是在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国遭到T-34危机后研发生产的新型坦克,制式编号为Sd.Kfz.171。它采用了新式55°倾斜装甲和长身管L/70 Kwk42 75mm主炮,是二战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中首次投入实战,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黑豹坦克的主炮为莱茵金属公司生产的75毫米半自动KwK42 L70火炮,可携带79发炮弹(G型为82发)。其火炮配有爆炸装药穿甲弹和钢心弹头穿甲弹,其中爆炸装药穿甲弹的初速为925m/s,在900m的距离上命中角为90度时,穿甲厚度为133mm。钢心穿甲弹的初速为1120m/s,在900m距离上命中角为90度时,穿甲厚度为170mm。火炮瞄准镜为TZF12型双目瞄准镜。75mm火炮在当时并不算是大口径的火炮,但是黑豹的主炮却是二战中最具威力的坦克炮之一。其特长炮管和强大的推动力,更为其提供了较高的初速。此外,由于坦克上的瞄准器敏感度较低,这使得黑豹坦克能够更容易击中敌人。加上此火炮的破甲能力比88mmKwK36 L56火炮更高,令黑豹坦克成为了战场上的杀人机器。
在战争后期,德国空军失去制空权后,一些黑豹坦克也装上了一挺7.92mm MG42高射机枪,车内可携带2500发机枪弹,有助于压制步兵及用于防空。在最初的D型和早期A型上没有车体机枪,乘员可以用冲锋枪从方形窗口里射击。在后期A型及所有G型上,车体机枪都安装在有K.Z.F.2型瞄具的圆型枪座上。
黑豹借鉴了苏联坦克设计上的思路,其最主要是其55°倾斜式装甲,增加来袭炮弹产生跳弹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装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得不易被击穿。正面的斜甲采用了同质钢板,经过焊接及锁扣后变得更为坚固。此外,最初生产的黑豹坦克只有一块60毫米的斜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而黑豹D型以后的型号更把炮塔装甲加强至100毫米的上限,以保护炮塔的前端。而坦克两侧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板,以保护坦克不受敌人反坦克枪或反坦克火箭的损害。但黑豹的侧面装甲依然薄弱,仅有40毫米,是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因为苏制45mm反坦克炮只要战术得当,也可以毫不费力的击穿这个厚度的装甲。
而黑豹炮塔的弧形炮盾加强了防护,但是其下半部有可能会形成窝弹区使得炮弹反射击穿驾驶舱的顶部,于是从1944年起在G型上采用了新的加厚下部的“平下巴”炮盾设计,但是到战争结束依然有没有“下巴”的黑豹旧炮塔生产。
黑豹坦克是采用的是德国最常见的坦克设计,再额外加装火炮和斜甲。坦克的重量由预计的35吨增加至43吨,安装了一个可以提供700匹马力,以齿轮箱及掌控系统驱动的迈巴赫HL230 P30 V-12汽油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一般被认为可以承受连续行进2000公里的负荷。为了把发动机的故障减到最少,开发人员特意安装调速器以把发动机的转数下调至每分钟2500转。此外,调速器的安装也使得黑豹的最大行驶速度由55千米/小时下降至46千米/小时。
黑豹的行动装置采用双扭杆独立式悬挂装置和液力减振器,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负重轮分两排,交错排列,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履带为铰链式,可安装防滑齿,宽为660mm。因此黑豹的造价十分昂贵且很费时,但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越野性能。
黑豹的变速箱是ZF公司的AK7-200型,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其中还有一些MAN自产的变速箱。以控制杆驾驭的单轴条驾驶系统组成。其驾驶系统允许以一个固定的轴条来驱动每个齿轮箱。当齿轮愈大,转动的半径就会愈大。如果其半径比要求中大,那么驾驶用的刹车系统就可用来收紧齿轮的转动,但是这个部件的寿命也不过行进150公里,不然很可能导致部件无法修复。因为在战争期间,德国缺乏制造齿轮的精密仪器,而生产该部件的机器也缺乏必须的齿轮,才导致了黑豹坦克的最大弱点就是其最终的驾驶部件。
“黑豹”的乘员由五个人来担任:驾驶员、通讯员、炮手、装填手及车长。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其上方有1个舱门,门前有2具潜望镜,他右边是机电员,机电员上方有1个出入门,门前装2具潜望镜。炮塔顶部左后方安装有桶状指挥塔,指挥塔上没有装潜望镜,只有简单的观察缝。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yT-6tjqxgftfaLzU_5hbceJT364Ti5vkySTeoHQixzZ--QxsS-_

⑦ 坦克世界的坦克系别

国服:D系
标志:铁十字/马耳他十字
标志色:深灰
特殊补给:巧克力
登场版本:内测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早期实验车(1级)
I号坦克(2级)
35(t)型(2级)
II号坦克(2级)
I号C型(3级)
38(t)型(3级)
II号G型(3级)
III号A型(3级)
II型“山猫”(4级)
PzKpfw 38nA(4级)
VK1602“豹”式(5级)
VK2801(6级)
黑豹侦察车(7级) IV号A型(3级)
III号坦克(4级)
VK2001(DB)(4级)
IV号D型(4级)
III/IV号坦克(5级)
IV号H型(5级)
VK3001(P)(6级)
VK3001(DB)(6级)
VK3002(M)(6级)
VK3002(DB)(7级)
“黑豹”(7级)
“黑豹”II(8级)
印度坦克方案(8级)
E-50(9级)
“豹”I原型车(9级)
E-50M(10级)
“豹”I(10级) DW2突破坦克(4级)
VK3001(H)(5级)
VK3601(H)(6级)
“虎”式(7级)
“虎”式P型(7级)
“虎王”(8级)
VK4502P(A)(8级)
VK4502P(B) (9级)
E-75(9级)
E-100(10级)
“鼠”式(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Gw MK. VI(e)(2级)
“野牛”(3级)
“黄蜂”(3级)
“野牛”II(4级)
10.5 cm Sfi IVB(4级)
“蟋蟀”(5级)
“野蜂”(6级)
黑豹自行火炮(7级)
Gw 虎(P)(8级)
虎式自行火炮(9级)
Gw E系列自行火炮(10级) I型突击炮 (2级)
“黄鼠狼”II (3级)
“追猎者”(4级)
黄鼠狼III(4级)
III号突击炮B型(4级)
III号突击炮 (5级)
Sfl.IVC(5级)
IV号坦克歼击车 (6级)
“犀牛”(6级)
“猎豹”(7级)
埃米尔(7级)
“猎豹II”(8级)
斐迪南(8级)
Rhm.B WT(8级)
“猎虎”(9级)
Pz IV WT(9级)
E-100坦克歼击车(10级)
E-100 WT(10级) KARL(1级)
38H735 (f) (2级)
Pz II J(II号J型)(3级)
S35 739 (f) (3级)
斯柯达T-15 (3级)
克虏伯试验车(3级)
B2 740(f) (4级)
IV号液力型 (5级)
斯柯达T-25 (5级)
V-IV号 (6级)
V-IV号Alpha (6级)
“大麦克斯”(6级)
IV号炮塔升级型(6级)
“黑豹”伪装M-10型(7级)
E-25(7级)
88mm“猎虎”(8级)
PzKpfw VII Lowe “狮”式 (8级)
VK7201“失败狮”(10级,领土战奖励)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倾斜虎”、“撞击虎”、E-10、Nbfz多炮塔战车、VK7001“虎鼠式”、RU251、JPZ45“美洲豹”歼击车、“灰熊”突击炮、RW61型380MM“突击虎”、Kpz.70坦克、VT-1型无炮塔中坦、38D/IV型坦克、豹1A1 、豹1A1A1 。 国服:S系
标志:红五角星/扛着红旗的红五角星
标志色:暗绿
特殊补给:压缩口粮
登场版本:内测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MS-1(1级)
BT-2(2级)
T-26(2级)
T-60(2级)
BT-7(3级)
T-46(3级)
T-70(3级)
A-20(4级)
T-50(4级)
T-80(4级)
MT-25(6级) T-28(4级)
T-34(5级)
T-34-85(6级)
A-43(6级)
T-43(7级)
KV-13(7级)
A-44(7级)
T-44(8级)
416工程(8级)
T-54(9级)
430工程II型(9级)
T-62A(10级)
140工程(10级)
430工程(10级) KV-1(5级)
KV-2(6级)
KV-1S(6级)
T-150(6级)
KV-3(7级)
IS(7级)
KV-4(8级)
IS-3(8级)
ST-1(9级)
IS-8(T-10)(9级)
IS-4(10级)
IS-7(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它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SU-18 (2级)
SU-26 (3级)
SU-5 (4级)
SU-122A(5级)
SU-8 (6级)
SU-14-1(7级)
S-51 (7级)
SU-14 (8级)
212工程 (9级)
261工程 (10级) AT-1 (2级)
SU-76 (3级)
SU-85B (4级)
SU-85 (5级)
SU-100 (6级)
SU-152 (7级)
SU-100-M1(7级)
ISU-152 (8级)
SU-101(8级)
704工程 (9级)
SU-122-54(9级)
268工程(10级)
263工程(10级) MK VII“领主”(2级)
T-127 (3级)
BT-SV(3级,现已绝版)
M3 “斯图亚特L型”(3级)
LTP(3级)
“瓦伦丁L型”(4级)
A-32 (4级)
SU-76I(4级)
“玛蒂尔达L型”(5级)
“丘吉尔L型”(5级)
KV-220 (5级)
KV-220T(5级)
SU-85I(5级)
SU-100Y(6级)
SU-122-44(7级)
T-43-85(7级)
T-43-122(7级)
KV-5(8级)
IS-6(8级)
907工程(10级,领土战奖励) 可能出现的车型:KV-6、“突破”、T-19、T-24、T-46-5、IT-45、SU-76BM、T-64A中坦、2S1/122、2S3/152、2S7-203自榴炮、PT76/B轻坦、ASU(57、85、100)歼击车、T-55中坦、279和277工程中坦、770工程重坦、2A3型/406自榴炮、2B1420自榴炮、T-39-7/8重坦、T-72Ural 、T-10A/M和757工程重坦、266和260工程重坦、416和775及934工程中坦、685和934轻坦、SU101和261-2工程,SU152G,SU122T,ASU76P自行榴弹炮。 ZIS-30 国服:M系
标志:带圈的白色五角星/带箭头的白色五角星
标志色:橄榄
特殊补给:可乐
登场版本:公测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T1 科宁汉姆(1级)
M2 轻型坦克(2级)
M3 斯图亚特(3级)
M5 斯图亚特(4级)
M24 霞飞(5级)
T21(6级)
T71(7级) T2 中型坦克(2级)
M2 中型坦克(3级)
M3 李(4级)
M4 谢尔曼(5级)
M7 (5级)
M4A3E8 谢尔曼(6级)
M4A3E2 小飞象(6级)
T20 (7级)
M26 潘兴(8级)
T69(8级)
M46 巴顿(9级)
T54E1(9级)
M48A1 巴顿3(10级) T1 重型坦克(5级)
M6(6级)
T29(7级)
T32(8级)
M103(9级)
T110E5(10级)
T57 重型坦克(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它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T57 (2级)
M7 牧师(3级)
M37(4级)
M41 (5级)
M44(6级)
M12 (7级)
M40/M43 (8级)
M53/55(9级)
T92 (10级) T18(2级)
T82(3级)
T40(4级)
M8A1(4级)
M10 狼獾(5级)
T49(5级)
M36 杰克逊(6级)
M18 地狱猫(6级)
T25 AT(7级)
T25/2(7级)
T28 (8级)
T28原型车(8级)
T95 (9级)
T30(9级)
T110E3(10级)
T110E4(10级) T1E6(2级限量坦克)
T2 LT(2级)
T7战斗车(2级)
MTLS-1G14(3级)
M22 蝉式(3级)
公羊-II(5级)
T-14(5级)
M4A2E4(5级)
T23E3(7级)
T34(8级)
M6A2E1(8级)
T26E4 超级潘兴(8级)
M60 巴顿(10级,领土战奖励)
T95E6(10级,领土战奖励) 未来可能出现的车型:M52/105自榴炮、M110-203、M50“昂图斯”歼击车、M41“斗牛犬”轻坦、M107/175自榴炮、M109自榴炮原型车、M2/115型自榴炮、M22和M551轻坦、T92轻坦、M48A3、M47中坦、M60A1、M60A2 中坦、MBT-70中坦、T30型重坦、T55E1自榴炮、M-108 、M48A4/A5 、M109A1 。 国服:F系
标志:蓝白红三色靶/蓝底红色公鸡
标志色:蓝灰/蓝绿
特殊补给:提神咖啡
登场版本:7.1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雷诺FT-17(1级)
D1(2级)
哈其开斯 H35(2级)
AMX 38(3级)
AMX 40(4级)
ELC AMX(5级)
AMX 12t(6级)
AMX 13 75(7级)
AMX 13 90(8级) D2(3级)
洛林 40t(9级)
查狄伦 25t(10级) B1(4级)
BDR G1B(5级)
ARL 44(6级)
AMX M4 1945(7级)
AMX 50 100(8级)
AMX 50 120(9级)
AMX 50B(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它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雷诺BS(2级)
洛林39L AM(3级)
MX105 AM 47(4级)
AMX 105 AM(5级)
AMX 13 F3 AM(6级)
洛林155 50(7级)
洛林155 51(8级)
査狄伦 155 55(9级)
查狄伦155(10级) 雷诺FT AC(2级)
雷诺UE 57(3级)
索玛 S-40(4级)
S35 CA(5级)
ARL V39(6级)
AMX AC 1946(7级)
AMX AC 1948(8级)
AMX 50 福熙(9级)
AMX 50 福熙155(10级) FCM36 Pak40 (3级)
105leFH18 (5级)
FCM 50T(8级) 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车型:雷诺R35、FCM36、FCM 20t、雷诺G1R、AMR 35、AMC 35、索玛S35、波尼亚托夫斯基G1P、AMX试验性C、AMX M4(1948)、AMX 65t、洛林G1L、R35 AC、ACL 135、AMR P.103、FCM F1、FCM 2C、2C Bis、28/32 38H、AMX 13 FL 11、MK61/F3自榴炮、AMX-30中坦。 国服:Y系
标志:白底红色杠/红底白色狮子头
标志色:暗黄
特殊补给:红茶布丁
登场版本:8.1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A9 MK I(2级)
A13 MK III(2级)
A10 MK II(3级)
A13 MK IV(4级)
A13 盟约者(4级)
瓦伦丁(4级)
十字军(5级) 维克斯MK I(1级)
维克斯MK II(2级)
维克斯MK III(3级)
玛蒂尔达(4级)
克伦威尔(6级)
彗星(7级)
百夫长MK I(8级)
百夫长MK VII(9级)
FV4202酋长(10级) 丘吉尔MK I(5级)
丘吉尔MK VII(6级)
黑亲王(7级)
卡那封(8级)
征服者(9级)
FV215b(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劳埃德(2级)
司事II(3级)
笞杖(4级)
主教(5级)
FV304(6级)
十字军5.5英寸(7级)
FV207(8级)
FV3805(9级)
征服者自行火炮(10级) UC2磅炮(2级)
瓦伦丁AT(3级)
复仇女神(4级)
AT2(5级)
AT8(6级)
丘吉尔GC(6级)
AT7(7级)
AT15(8级)
A39 土龟(9级)
FV215b 183(10级) 司事I(3级)
A33 奋进者(5级)
玛蒂尔达黑亲王(5级)
TOG II(6级)
AT-15A(7级)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勇士、小郡主、霍普金斯、丘吉尔工兵型、谢尔曼萤火虫、“独立”、“布谷鸟”、弓箭手、康维、维克斯5/6、阿伯特自榴炮、蝎式、半人马、胜利、盟约者Ii~IV、宪法号多炮塔坦克、 挑战者巡坦 、复仇者巡洋坦克 。 国服:C系
标志:带有八一字样的红五星/红五星(台湾车外服标志为青天白日)
标志色:棕绿/浅绿
特殊补给:红烧肉
登场版本:8.3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雷诺NC-31(1级)
维克斯Mk.E(2级)
97式(3级)
M5A1斯图亚特(4级)
59-16(6级)
WZ-131 62式(7级)
WZ-132 62式改(8级) T-34/76(5级)
58式(6级)
T-34-1(7级)
T-34-2(8级)
WZ-120 59式(9级)
WZ-121 69式(10级) IS-2(7级)
WZ-110 IS-2U(8级)
WZ-111 1-4(9级)
WZ-113(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64式(6级)
62式(7级)
T-34-3(8级)
59式(8级)
WZ-111(8级)
WZ-112(8级)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62-1轻坦、59-1中坦、WZ131-1型轻坦、63式轻坦、70式自榴炮、69型、WZ122中坦、WZ141歼击车型、WZ1224/1226中坦、ISU-152、SU76、SU100、SU122、M3A3、T-26、M4A4等。 国服:R系
标志:白底日之丸/手里剑
标志色:柳绿
特殊补给:饭团
登场版本:8.10 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雷诺轻战(1级)
九五轻战(2级)
九八轻战(3级)
五式轻战(4级) 九七原型车(2级)
九七中战(3级)
一式中战(4级)
三式中战(5级)
四式中战(6级)
五式中战(7级)
STA-1(8级)
六一式(9级)
STB-1(10级) 九八原型车(3级)
三式改(5级)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89中、二式炮战、奇卢方案、奇塞方案、四七耗、一式炮战、三式炮战、试制七厘半、试制十厘、STA75、STA2、STT、五式重炮战车、四式重自走迫击炮、60式歼击车、特殊2~5轻坦、97式轻坦、74式 、74式105自行榴弹炮 、94式超轻型坦克 国服:O系(未定)
WG在接受采访时曾回答“将会出现欧洲联合坦克树,包括瑞士、匈牙利、捷克、瑞典、罗马尼亚等国的坦克”。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匈牙利系)V4、托尔迪轻型坦克、突朗一(41)型、突朗二(42)型、突朗三(43)型、陶氏44M、40M猎迷、陶氏44M突击炮、兹宁伊自榴炮(一型、二型)、托尔迪—黄鼠狼坦克歼击车、(捷克斯洛伐克系):35T、38T、(罗马尼亚系)CKD AH-IV、TACAM R-1自行火炮、(瑞典系)Strvm/21、L-30、L-60、Strvm/42、Strvm/42EH、Strv74、IKV91和Str m/41轻坦、XX20、Strv103中坦、班德卡农1A型155自榴炮;瑞士PZ61/68坦克、奥地利SK105“龙骑兵”轻坦。 国服:I系(未定)
WGQ&A中说明可能会考虑从欧洲线中拆分出意大利系和波兰系。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菲亚特3000、CV33-35、L6/40、M11/39、M13/40、M14/41、M15/42、P26/40、P43、P43 bis、OF40型坦克、塞毛系列自榴炮(M40、41、42)、赛毛L40坦克歼击车、M43突击炮等。 国服:B系(未定)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TKW、PZInz.130水陆坦克、4TP、7TP、7TPDW、9TP、10TP、11TP、12TP、14TP、20/25TP、B.U.G.I.、波制T-34、波制T-54、TK-3、TKS、TKF、TKD、TKS-D、PZInz.160等。 国服:Z系(未定)
可能出现车型:M50/51超级谢尔曼坦克、“肖特。卡尔”坦克、帝朗系列坦克、马加奇3和马加奇5型坦克 。

⑧ 坦克世界黑豹(伪装M10)咋样

评价:

  1. 黑豹伪装M10是D系的7级中坦。

  2. 本身这辆车性能不错,装甲勉强,不过在国服环境下不是很好。

  3. 作为7级车,150穿深的炮明显不好,进8级房很正常。豹一的车体豹二的炮塔,但是炮却是豹一的白板炮,分房却是七级的。

⑨ M18坦克歼击车的发展经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国家的陆军为了应对并消除敌方坦克带来的威胁,都装备了坦克歼击车,这其中尤其是以苏、德两国的坦克歼击车最为着名。而谈到二战第一强国美国的坦克歼击车时,人们大多都在嘲笑那薄弱的装甲防护和威力较低的火炮。美军的坦克歼击车无法同苏德的坦克歼击车进行单独抗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美国的装甲作战条令中坦克歼击车其实占据着更为核心的作用。只不过美军的坦歼车的信条就是在坦克进攻时,伴随坦克作战,并能摧毁敌方重型装甲火力的装甲车辆,在防御的时候,充当灭火消防员的角色,由此以来,美军自然会去忽略防护,而去追求速度,在美军指挥官的眼里,坦克歼击车就是自己防线上的“消防员”,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着火区”并扑灭“火情”,这也就是美国坦克歼击车思想的起点。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美军的坦歼车大多都是以装甲薄、速度快为特点,并且采用敞开式炮塔以获得良好的观察条件,他们都相信“防护力要靠良好的机动性来保证”。而量产化的第一型坦克歼击车就是绰号“狼獾”的M-10“狼獾”坦克歼击车。

M-10坦克歼击车的研究时间据信应该开始于1941年。最早是美军军械署推荐的一款在M4A2中型坦克底盘上装备来自M6重型坦克的76.2毫米火炮的炮塔型坦克歼击车。后来在该方案以T35为代号通过时,炮塔设计改为采用顶部开放式炮塔,而且炮塔四周全部有装甲防护。但在定型之前,由于收到美军在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在菲律宾的试用总结,又想将装甲改进为倾斜装甲,以增加装甲的有效防护厚度。结果,改进型T35E1开始研制。1942年6月,在经历了阿伯丁试验场2个月的严格测试后,军械署最终采用了改进型T35E1来定型生产,并将其命名为M10坦克歼击车。
M10坦克歼击车由通用动力公司负责生产,从1942年9月到1943年12月,共生产了4993辆。M10的另一种版本被称为M10A1。两者间没有外形上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M10A1换装了一台福特公司的GAA V8汽油发动机,这使它的重量减轻为29t,储油量873L,行程256km。后来由M10A1有发展出了M35全履带拖车,它由M10A1拆除炮塔并装了空气压缩机改装成的,成员6人,重量25t,用来牵引155mm或240mm火炮。
M10A1的生产由福特公司负责,从1942年10月到1943年9月,共生产了1038辆;另外Grand Blanc公司从1943年9月到11月生产了675辆M10A1。这样,在火力更强大的M36歼击车投产之前,共生产了6706辆M10和M10A1,是二战期间美国生产最多的歼击车。超过了着名的德军“猎豹”、“追猎者”等坦克歼击车的生产总数。
M10坦克歼击车作为主力装备编入自行化坦克歼击营。每个营下辖3个坦克歼击连,1个侦察连和1个营部连。每个坦克歼击连下辖3个歼击排和一个连部。每个歼击排配备两组共四辆歼击车和一辆M20装甲车。另外M10还装备于步兵和坦克部队中用来提供火力支援。
M10系列歼击车除装备美军外,还给盟国军队提供了3600辆,其中最多的是英国。英国在1944年获得1648辆M10和M10A1,用于意大利和法国战役。它们当中的一部分在1944年末装备了威力更大的17磅(76.2mm)55倍口径反坦克炮,用来对付“虎”式坦克,被称为“阿基里斯”(achilles)MKIC;由M10A1歼击车改装的型号被称为“阿基里斯”MKIIC,其特征是安装有炮口制退器。1943年又52辆M10被运往苏联以辅助苏联红军对德作战。另有资料显示,到1944年至少有2个坦克歼击营在东线作战。除此之外,更有一部份M10坦克歼击车被拨为自由法国的军队麾下,协助法国人复国。
M10坦克歼击车在战场的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首辆ACE级M10坦克歼击车是由埃德温.约斯特中士指挥、绰号为“白虎星”的那一辆。在1943年9月14日在意大利萨勒诺桥头与德军25分钟的遭遇战中,该车击毁了5辆IV号坦克。而最传奇的战例是44年7月10日,在伊斯尼战斗中美国899坦克歼击营对决德国的装甲教导师,M10坦克歼击车在战斗中灵活的攻击对方黑豹坦克侧面,取得了12辆黑豹、1辆4号坦克和1辆三号突击炮的战果。
总的来说,尽管M-10坦克歼击车有着这样那样缺点,比如车身高,火力不足,装甲薄弱等等,但是美军充分的发挥了这种武器的最大效应,赢得了战斗中的胜利。使得M-10坦克歼击车被认为是美军二战中最成功的装甲车辆之一。而且,不仅仅是美国,英国,法国都非常满意的使用M-10坦克歼击车来进行残酷的战斗。

⑩ 世界历史一共出现了多少种坦克求详细介绍

德国
国服:D系

德国坦克树
标志:铁十字/马耳他十字
标志色:深灰
特殊补给:巧克力
登场版本:内测
德国坦克车身高大,吨位最高,优势的血量,精准的火炮,强力输出的发动机,原地转向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高吨位带来了机动的迟缓(转场速度慢),前置的变速箱(正面被击穿易着火),带来了一定的缺陷。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早期实验车(1级)
I号坦克(2级)
35(t)型(2级)
II号坦克(2级)
I号C型(3级)
38(t)型(3级)
II号G型(3级)
III号A型(3级)
II型“山猫”(4级)
PzKpfw 38nA(4级)
VK1602“豹”式(5级)
VK2801(6级)
黑豹侦察车(7级)

IV号A型(3级)
III号坦克(4级)
VK2001(DB)(4级)
IV号D型(4级)
III/IV号坦克(5级)
IV号H型(5级)
VK3001(P)(6级)
VK3001(DB)(6级)
VK3002(M)(6级)
VK3002(DB)(7级)
“黑豹”(7级)
“黑豹”II(8级)
印度坦克方案(8级)
E-50(9级)
“豹”I原型车(9级)
E-50M(10级)
“豹”I(10级)

DW2突破坦克(4级)
VK3001(H)(5级)
VK3601(H)(6级)
“虎”式(7级)
“虎”式P型(7级)
“虎王”(8级)
VK4502P(A)(8级)
VK4502P(B) (9级)
E-75(9级)
E-100(10级)
“鼠”式(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Gw MK. VI(e)(2级)
“野牛”(3级)
“黄蜂”(3级)
“野牛”II(4级)
10.5 cm Sfi IVB(4级)
“蟋蟀”(5级)
“野蜂”(6级)
黑豹自行火炮(7级)
Gw 虎(P)(8级)
虎式自行火炮(9级)
Gw E系列自行火炮(10级)

I型突击炮 (2级)
“黄鼠狼”II (3级)
“追猎者”(4级)
"黄鼠狼"III(4级)
III号突击炮B型(4级)
III号突击炮 (5级)
Sfl.IVC(5级)
IV号坦克歼击车 (6级)
“犀牛”(6级)
“猎豹”(7级)
埃米尔(7级)
“猎豹II”(8级)
斐迪南(8级)
Rhm.B WT(8级)
“猎虎”(9级)
Pz IV WT(9级)
E-100坦克歼击车(10级)
E-100 WT(10级)

KARL(1级)
38H735 (f) (2级)
Pz II J(II号J型)(3级)
S35 739 (f) (3级)
斯柯达T-15 (3级)
克虏伯试验车(3级)
B2 740(f) (4级)
IV号液力型 (5级)
斯柯达T-25 (5级)
V-IV号 (6级)
V-IV号Alpha (6级)
“大麦克斯”(6级)
IV号炮塔升级型(6级)
“黑豹”伪装M-10型(7级)
E-25(7级)
88mm“猎虎”(8级)
PzKpfw VII Lowe “狮”式 (8级)
VK7201“失败狮”(10级,领土战奖励)

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车型:“倾斜虎”、“撞击虎”、E-10、Nbfz多炮塔战车、VK7001“虎鼠式”、RU251、JPZ45“美洲豹”歼击车、“灰熊”突击炮、RW61型380MM“突击虎”、Kpz.70坦克、VT-1型无炮塔中坦、38D/IV型坦克。
苏联
国服:S系
标志:红五角星/扛着红旗的红五角星

苏联坦克树
标志色:暗绿
特殊补给:压缩口粮
登场版本:内测
苏联坦克拥有很好的机动性(如IS-7和T-54),相比之下生命值稍显脆弱。同等级坦克的主炮单发威力惊人,前期优势相对德美明显,精确度较低、瞄准时间较长,其倾斜装甲和低矮的车身保证了它们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但是高隐蔽带来的代价是视野窄、俯角差。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MS-1(1级)
BT-2(2级)
T-26(2级)
T-60(2级)
BT-7(3级)
T-46(3级)
T-70(3级)
A-20(4级)
T-50(4级)
T-80(4级)
MT-25(6级)

T-28(4级)
T-34(5级)
T-34-85(6级)
A-43(6级)
T-43(7级)
KV-13(7级)
A-44(7级)
T-44(8级)
416工程(8级)
T-54(9级)
430工程II型(9级)
T-62A(10级)
140工程(10级)
430工程(10级)

KV-1(5级)
KV-2(6级)
KV-1S(6级)
T-150(6级)
KV-3(7级)
IS(7级)
KV-4(8级)
IS-3(8级)
ST-1(9级)
IS-8(T-10)(9级)
IS-4(10级)
IS-7(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它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SU-18 (2级)
SU-26 (3级)
SU-5 (4级)
SU-122A(5级)
SU-8 (6级)
SU-14-1(7级)
S-51 (7级)
SU-14 (8级)
212工程 (9级)
261工程 (10级)

AT-1 (2级)
SU-76 (3级)
SU-85B (4级)
SU-85 (5级)
SU-100 (6级)
SU-152 (7级)
SU-100-M1(7级)
ISU-152 (8级)
SU-101(8级)
704工程 (9级)
SU-122-54(9级)
268工程(10级)
263工程(10级)

MK VII“领主”(2级)
T-127 (3级)
BT-SV(3级,现已绝版)
M3 “斯图亚特L型”(3级)
LTP(3级)
“瓦伦丁L型”(4级)
A-32 (4级)
SU-76I(4级)
“玛蒂尔达L型”(5级)
“丘吉尔L型”(5级)
KV-220 (5级)
KV-220T(5级)
SU-85I(5级)
SU-100Y(6级)
SU-122-44(7级)
T-43-85(7级)
T-43-122(7级)
KV-5(8级)
IS-6(8级)
907工程(10级,领土战奖励)

未来可能出现的车型:KV-6、“突破”、T-19、T-24、T-46-5、IT-45、SU-76BM、T-64A中坦、2S1/122、2S3/152、2S7-203自榴炮、PT76/B轻坦、ASU(57、85、100)歼击车、T-55中坦、279和277工程中坦、770工程重坦、2A3型/406自榴炮、2B1\420自榴炮、T-39-7/8重坦、172工程原型车、T-10A/M和757工程重坦、266和260工程重坦、416和775及934工程中坦、685和934轻坦、SU101和261-2工程,SU152G,SU122T,ASU76P自行榴弹炮。
美国
国服:M系
标志:带圈的白色五角星/带箭头的白色五角星

美国坦克树
标志色:橄榄
特殊补给:可乐
登场版本:公测
美国车身装甲普遍较薄弱,但是炮塔正面异常坚固,拥有所有坦克中最好的俯角,单位时间内DPS和DPM很高,机动性优秀,适合于突击与速攻。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T1 科宁汉姆(1级)
M2 轻型坦克(2级)
M3 斯图亚特(3级)
M5 斯图亚特(4级)
M24 霞飞(5级)
T21(6级)
T71(7级)

T2 中型坦克(2级)
M2 中型坦克(3级)
M3 李(4级)
M4 谢尔曼(5级)
M7 (5级)
M4A3E8 谢尔曼(6级)
M4A3E2 小飞象(6级)
T20 (7级)
M26 潘兴(8级)
T69(8级)
M46 巴顿(9级)
T54E1(9级)
M48A1 巴顿3(10级)

T1 重型坦克(5级)
M6(6级)
T29(7级)
T32(8级)
M103(9级)
T110E5(10级)
T57 重型坦克(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它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T57 (2级)
M7 牧师(3级)
M37(4级)
M41 (5级)
M44(6级)
M12 (7级)
M40/M43 (8级)
M53/55(9级)
T92 (10级)

T18(2级)
T82(3级)
T40(4级)
M8A1(4级)
M10 狼獾(5级)
T49(5级)
M36 杰克逊(6级)
M18 地狱猫(6级)
T25 AT(7级)
T25/2(7级)
T28 (8级)
T28原型车(8级)
T95 (9级)
T30(9级)
T110E3(10级)
T110E4(10级)

T1E6(2级限量坦克)
T2 LT(2级)
T7战斗车(2级)
MTLS-1G14(3级)
M22 蝉式(3级)
公羊-II(5级)
T-14(5级)
M4A2E4(5级)
T23E3(7级)
T34(8级)
M6A2E1(8级)
T26E4 超级潘兴(8级)
M60 巴顿(10级,领土战奖励)
T95E6(10级,领土战奖励?)

未来可能出现的车型:M52/105自榴炮、M110-203、M50“昂图斯”歼击车、M41“斗牛犬”轻坦、M107/175自榴炮、M109自榴炮原型车、M2/115型自榴炮、M22和M551轻坦、T92轻坦、M48A3、M47中坦、M60A1和A1E2中坦、MBT-70中坦、T30型重坦、T55E1自榴炮。
法国
国服:F系
标志:蓝白红三色靶/蓝底红色公鸡

法国坦克树
标志色:蓝灰/蓝绿
特殊补给:提神咖啡
登场版本:7.1
法国坦克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的法国坦克拥有非常厚实的装甲,但缺乏速度和攻击力,而且几乎没有仰角;而后期车型速度极快,行动敏捷,部分法国车型拥有独门绝技——自动装弹机,可以将多达三、四或六枚炮弹以极快的速度一瞬间打出,拥有极其恐怖的爆发力和秒杀力,但其代价是弹夹放空后漫长的装填时间,以及薄弱的装甲和更为稀少的生命值。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雷诺FT-17(1级)
D1(2级)
哈其开斯 H35(2级)
AMX 38(3级)
AMX 40(4级)
ELC AMX(5级)
AMX 12t(6级)
AMX 13 75(7级)
AMX 13 90(8级)

D2(3级)
洛林 40t(9级)
查狄伦 25t(10级)

B1(4级)
BDR G1B(5级)
ARL 44(6级)
AMX M4 1945(7级)
AMX 50 100(8级)
AMX 50 120(9级)
AMX 50B(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它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雷诺BS(2级)
洛林39L AM(3级)
MX105 AM 47(4级)
AMX 105 AM(5级)
AMX 13 F3 AM(6级)
洛林155 50(7级)
洛林155 51(8级)
査狄伦 155 55(9级)
查狄伦155(10级)

雷诺FT AC(2级)
雷诺UE 57(3级)
索玛 S-40(4级)
S35 CA(5级)
ARL V39(6级)
AMX AC 1946(7级)
AMX AC 1948(8级)
AMX 50 福熙(9级)
AMX 50 福熙155(10级)

FCM36 Pak40 (3级)
105leFH18 (5级)
FCM 50T(8级)

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车型:雷诺R35、FCM36、FCM 20t、雷诺G1R、AMR 35、AMC 35、索玛S35、波尼亚托夫斯基G1P、AMX试验性C、AMX M4(1948)、AMX 65t、洛林G1L、R35 AC、ACL 135、AMR P.103、FCM F1、FCM 2C、2C Bis、28/32 38H、AMX 13 FL 11、MK61/F3自榴炮、AMX-30中坦。
英国
国服:Y系
标志:白底红色杠/红底白色狮子头

英国坦克树
标志色:暗黄
特殊补给:红茶布丁
登场版本:8.1
英国坦克坦克本身装甲较为平直厚重,提速优异,单发射速较快,精度较高,但单发火力偏低,最高速度并不快。部分英国坦克拥有特殊弹种——高爆弹的变形碎甲弹,未击穿造成少量伤害,击穿则会造成大量伤害。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A9 MK I(2级)
A13 MK III(2级)
A10 MK II(3级)
A13 MK IV(4级)
A13 盟约者(4级)
瓦伦丁(4级)
十字军(5级)

维克斯MK I(1级)
维克斯MK II(2级)
维克斯MK III(3级)
玛蒂尔达(4级)
克伦威尔(6级)
彗星(7级)
百夫长MK I(8级)
百夫长MK VII(9级)
FV4202酋长(10级)

丘吉尔MK I(5级)
丘吉尔MK VII(6级)
黑亲王(7级)
卡那封(8级)
征服者(9级)
FV215b(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劳埃德(2级)
司事II(3级)
笞杖(4级)
主教(5级)
FV304(6级)
十字军5.5英寸(7级)
FV207(8级)
FV3805(9级)
征服者自行火炮(10级)

UC2磅炮(2级)
瓦伦丁AT(3级)
复仇女神(4级)
AT2(5级)
AT8(6级)
丘吉尔GC(6级)
AT7(7级)
AT15(8级)
A39 土龟(9级)
FV215b 183(10级)

司事I(3级)
A33 奋进者(5级)
玛蒂尔达黑亲王(5级)
TOG II(6级)
AT-15A(7级)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勇士、小郡主、霍普金斯、丘吉尔工兵型、谢尔曼萤火虫、“独立”、“布谷鸟”、巡洋反坦、弓箭手、康维、维克斯5/6、阿伯特自榴炮、蝎式、半人马、胜利、盟约者Ii~IV、宪法号多炮塔坦克。
中国
国服:C系
标志:带有八一字样的红五星/红五星(台湾车外服标志为青天白日)

中国坦克树
标志色:棕绿/浅绿
特殊补给:红烧肉
登场版本:8.3
中国在二战并不是工业国,但早期曾经购买及缴获过不少外国坦克,建国后更是开始了自行研发坦克之路,火炮口径较大,履带适应性优异,但火控和精度都不高,装甲较差,发动机不给力。台湾研制的坦克会加入C系,但标志不同。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雷诺NC-31(1级)
维克斯Mk.E(2级)
97式(3级)
M5A1斯图亚特(4级)
59-16(6级)
WZ-131 62式(7级)
WZ-132 62式改(8级)

T-34/76(5级)
58式(6级)
T-34-1(7级)
T-34-2(8级)
WZ-120 59式(9级)
WZ-121 69式(10级)

IS-2(7级)
WZ-110 IS-2U(8级)
WZ-111 1-4(9级)
WZ-113(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64式(6级)
62式(7级)
T-34-3(8级)
59式(8级)
WZ-111(8级)
WZ-112(8级)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62-1轻坦、59-1中坦、WZ131-1型轻坦、63式轻坦、70式自榴炮、69-1型、WZ122中坦、WZ141歼击车型、WZ1224/1226中坦、ISU-152、SU76、SU100、SU122、M3A3、T-26、M4A4等。
日本
国服:R系

日本坦克树
标志:白底日之丸/手里剑
标志色:柳绿
特殊补给:饭团
登场版本:8.10
日本坦克受制于发动机,机动一般,装甲相当于纸糊,炮穿深略差于同级,但俯角优良,地形适应性良好,且拥有丧心病狂的DPM。
轻型坦克 中型坦克 重型坦克

雷诺轻战(1级)
九五轻战(2级)
九八轻战(3级)
五式轻战(4级)

九七原型车(2级)
九七中战(3级)
一式中战(4级)
三式中战(5级)
四式中战(6级)
五式中战(7级)
STA-1(8级)
六一式(9级)
STB-1(10级)



自行火炮 自行反坦克炮 其他坦克(金币/特种坦克)



九八原型车(3级)
三式改(5级)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89中、二式炮战、奇卢方案、奇塞方案、四七耗、一式炮战、三式炮战、试制七厘半、试制十厘、STA75、STA2、STT、五式重炮战车、四式重自走迫击炮、60式歼击车、特殊2~5轻坦、97式轻坦。
欧洲联合
国服:O系(未定)
WG在接受采访时曾回答“将会出现欧洲联合坦克树,包括瑞士、匈牙利、捷克、瑞典、罗马尼亚等国的坦克”。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匈牙利系)V4、托尔迪轻型坦克、突朗一(41)型、突朗二(42)型、突朗三(43)型、陶氏44M、40M猎迷、陶氏44M突击炮、兹宁伊自榴炮(一型、二型)、托尔迪—黄鼠狼坦克歼击车、(捷克斯洛伐克系):35T、38T、(罗马尼亚系)CKD AH-IV、TACAM R-1自行火炮、(瑞典系)Strvm/21、L-30、L-60、Strvm/42、Strvm/42EH、Strv74、IKV91和Str m/41轻坦、XX20、Strv103中坦、班德卡农1A型155自榴炮;瑞士PZ61/68坦克、奥地利SK105“龙骑兵”轻坦。
意大利
国服:I系(未定)
WGQ&A中说明可能会考虑从欧洲线中拆分出意大利系和波兰系。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菲亚特3000、CV33-35、L6/40、M11/39、M13/40、M14/41、M15/42、P26/40、P43、P43 bis、OF40型坦克、塞毛系列自榴炮(M40、41、42)、赛毛L40坦克歼击车、M43突击炮等。
波兰

波兰TKS-D坦克歼击车
国服:B系(未定)
可能会出现的车型:TKW、PZInz.130水陆坦克、4TP、7TP、7TPDW、9TP、10TP、11TP、12TP、14TP、20/25TP、B.U.G.I.、波制T-34、波制T-54、TK-3、TKS、TKF、TKD、TKS-D、PZInz.160等。
中东/以色列
国服:Z系(未定)
可能出现车型:M50/51超级谢尔曼坦克、“肖特。卡尔”坦克、帝朗系列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