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衣后背中缝外翘怎样解决
上衣后背中缝外翘,绝对不是版型问题,而是缝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要略拉紧点,这样做下来肯定平。如果不知道拉紧多少,那就把中缝在不边处剪短1公分,缝纫时下边处做齐。
如果衣服边往外翘的严重话,浸泡时轻轻拉衣服。25分钟后,拿出衣服,用毛巾拧干,卷成一个球,然后拧干。在那之后,让衣服留在毛巾里大约10分钟,压平衣服边即可。
② 麻烦介绍一下和服,越详细越好,最好有图,谢谢!!
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十二单
提起和服,首先要说源流(历史传承)。
从神治时代起,日本的服装文化始终带着鲜明的“外来”印记。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服装的形式,还体现在衣料的织造技术上。
从应神天皇的时代起,日本与韩国、中国交往密切,为文化的传输带来有利条件。推古天皇甚至模仿隋的服装,制定了冠服和朝服。到了奈良时代,模仿唐朝的服装和穿戴方式成为时尚,然而,物极必反,随着时间推移,更具个性和魅力的服装时代来临了。这就是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也是日本的“国风时代”,她是在全盘消化唐的文化后,以大学毕业生之姿堂堂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的服装也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有的奢美与精致的特色。举个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听过“唐衣”和“十二单”。唐衣是盛装(礼服)的一种,以紫、绯为贵,金碧辉煌,美丽异常。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层单衣,而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圭的服装,圭轻薄透明,多层圭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从这里也可略窥日本人的审美观,既喜欢抽象化的美,又喜欢真实细致地反映自然世界的美感。
由于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终于衰退。镰仓和室町幕府时期,相对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这一时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装上。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普及很广。女装变的简单。织田信长的安土、桃山时期,女子流行穿着小袖,虽然美丽,但比起唐衣之类,还是简陋。这一时期,带有鲜明民间性的“能乐”逐渐成型,绮丽豪华的“能”装束出现。此时,公卿的服装没有大的改变,基本是平安时代宫廷服装的延续,而公卿与武家的最终融合是在明治时期,那是后话。
江户幕府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比如女装的小袖形状变得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以黑五纹为正装,茶、黄次之),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在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和服文化
和服是日本的民族服装,极富日本传统文化特色,千百年来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连。直到现在,逢年过节或在婚礼、葬礼、毕业典礼及庆祝会等隆重场合上,和服仍是日本人的首选。 http://www.cn.alibaba.com/athena/samplelist/maoxingfu-1-5661249.html
③ 女装背带裤怎么做
你好!我指导你如何做娃娃裙:1、先找到一块儿令自己满意的布料;2、查找图例,找出自己喜欢的款式(自己也可以设计款式,书上或电脑上的仅供参考);3、把洋娃娃的普通衣服翻过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缝的(可以缝得更逼真一些);4、大致在洋娃娃身上比划一下,裁好布料,就可以开始缝了;5、缝的时候要注意反着缝(就是把布料的正面翻到里面,缝时应注意多在芭比身上试穿一下,以免不合身或者直接在洋娃娃身上缝);6、缝完衣服注意把它翻过来(不带弹性的布料最好缝上粘扣,以免换穿时穿不上或撕破布料)。注意事项:衣服应按照洋娃娃的比例,缝的时候针脚要小。答题人:心向善美而行从仁义
④ 如何教缝纫的基本针法
1、回针缝。可做出类似缝纫机车的线,在缝制过程的入针与收针处,进行一小段回针缝,会更加牢固,也可缝出许多细小的表情,如下图所示。
⑤ 女装背心如何打版
很简单的,铺平放在一张纸板上顺着背心的边画(前提是顺着边上的缝头)画出来了放一点缝头就好了
⑥ 怎样学会缝衣服呢怎样缝能看不出来破的地方呢
缝衣服常用的七种针法如下:
包边缝:也叫毛边缝,用于装饰布片边缘,还可以用于锁扣眼。
1)沿着布片边缘表面出针;
2)将线绕过布片,动作1出针处前方再入针,针目可自己调整;
3)拉紧线段;
4)重复动作2至3;
5)完成线迹。
平针缝:用于2片布的拼接或缝制较薄的布。
1)从记号点外0.7厘米处入针;
2)往前约0.5厘米处出针;
3)往后回一半,入针,往前记号点出针;
4)往前上下运针,针目约0.2至0.3厘米,约2至3针后抽针;
5)动作4反复进行,直到缝完。
回针缝:用于增强平针缝的不牢靠或缝制较厚的布。
1)从记号点外0.7厘米处入针,往前约0.5厘米出针;
2)往后回一半,入针,往前记号处出针;
3)回到前一针尾部入针;
4)往前约0.7厘米处出针;
5)重复动作3至4;
6)线痕如图,注意与平针缝的区别。
藏针缝:也叫贴布缝,用于将B布缝在A布上或滚边条的缝合。
1)A布背面入针,B布表面出针;
2)由A布的对称点入针;
3)在B布往前约0.3厘米出针;
4)重复动作2至3;
5)完成后的线迹。
缩缝:用于制作缩口。
1)由圆形布片表面入针,往前约0.5厘米处出针;
2)再往前0.5厘米处入针;
3)以平针缝前进,针目约0.5至0.7厘米;
4)完成。(拉紧缝线可以收缩开口)
疏缝:用于将表布、铺棉和里布暂时固定。
1)将表布、铺棉与里布三层依次排列;
2)将疏缝线单线打结,由布片中心点入针;
3)往前约2.5厘米处表面出针;
4)再往前2.5厘米处表面入针、出针;
5)最后一针回针不打结;
6)以中心点向外缝十字状;
7)再缝45度对角线;
8)缝制时可用汤勺辅助。
这个示例是疏缝的其中一种用途,是针对下面“压缝”进行准备的。
压缝:用于增加缝制服装或布艺作品的立体感及紧固度。
1)表布、铺棉和里布用上面方法“疏缝”后,用记号笔画出将欲压缝的线条;
2)起针将线头藏入铺棉内,沿着记号线以平针缝前进,针目约0.2至0.3厘米;
3)同样方法缝完所有记号线,拆掉疏缝线即完成。
⑦ 女装棉衣刀背缝吃量
是两片缝边不一样长,长的缝边就要吃矢,也就是你说的吃缝量,通常用于领圈,袖窿,吃矢以后弧线才会圆的漂亮,效果就像是泡泡袖,而泡泡袖的量比较多,集中一个地方, 吃缝量看情况而定,吃在弧线位置比较合适,成功的吃矢是表面看不出有起折的现象。。。算满完整的把。。呵呵
⑧ 服装后片有背缝怎样去掉背缝变成一片
您好,如果是缝制好的成品衣服的话,通常没有办法去掉的,因为这个是服装厂家在纸样裁剪后,缝制出来的,所以这个缝子是无法去掉的。
如果非要不看到这个缝的话,可以采取其他方法,如中缝缝制一条装饰标,或者其他装饰类图案或者面料或者印花,或者刺绣等,遮住这个中缝就可以了
⑨ 熨烫衣服时不小心把背缝熨变长了怎么还原
请参考以下方法。
1、熨斗熨烫。将衣服用冷水湿润,再铺平用熨斗来熨干。
2、湿水冷干。用冷水将衣服湿润,理平并放至衣服冷干机冷干。
3、加柔顺剂洗涤。再放入洗衣机里,稍微加一些衣服柔软剂,可以让衣服的柔软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