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裙边指数定义(经济学)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裙边理论”的提出者)
2008年的经济状况大家有目共睹,汽油价格飞涨、美国次贷危机、股市大跌,楼市低迷,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动荡席卷到了各行各业。这一季的米兰时装周似乎也昭示了本年度秋冬季的不景气状况。看看本季的大牌秀场,各种各样的长裙开始谋杀我们的视线,让人毫无防备地迎接长裙时代的到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馆馆长哈罗德·柯达认为:“伟大的设计师会掌握社会脉搏,了解普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当他感觉人们心理遇到困境、悲观情绪滋长时,所设计的服装就会朝着保守低调的方向发展,如长袖、高领、长裙。”
经济越繁荣,裙子就越短——换句话说,时尚所要求的面料长度与股票的指数涨跌是成反比的。经济运行中,会周期性地出现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的交替更迭、循环往复。有意思的是,女人裙子的长短、打扮的开放与保守,似乎也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街上四处都是大腿满天飞的时候,股票一定大涨;如果都是裙长过膝时,那就该经济危机了。曾有人这样解释“裙边理论”:当有一件关于女人的事物大为流行时,就代表经济的成长,同样一件纯棉的衣服,加上流行的因素,一件可以上万,但是少了流行因子,一件只能卖199元,1920与1960年代两度迷你裙大流行时,也都是景气繁荣的讯号,所以说迷你裙的流行是和经济发展划等号的。
㈡ 裙子和经济的关系
女人裙子的长短和经济成反比,也就是说女人的裙子越短,经济成长的越快。
有一个有趣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女人的裙子长度和社会经济情况成反比。“裙边理论”的提出者发现,上世纪20年代和60年代繁盛时期的美国,妇女普遍选择短裙,裙边向上收,结果股市也随之上扬;相反三四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时,她们选择穿长裙,市场也逐渐走低。也就是说,女人盛装打扮、着装性感是经济大好的兆头。
裙长理论(Hemline theory)是1920年由美国经济学者乔治泰勒(George Taylor)提出,主要内容是:女人的裙长可以反映经济兴衰荣枯,裙子愈短,经济愈好,裙子愈长,经济愈是艰险。2012年夏的英国街头,女士多长裙飘飘,有评论说根据“裙长指数”,英国经济或已触底。
(2)裙子摆放指数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裙长反映经济的理论,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经济学家乔治泰勒的观点:“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馆馆长哈罗德柯达认为:“伟大的设计师会掌握社会脉搏,了解普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当他感觉人们心理遇到困境、悲观情绪滋长,所设计的衣服就会朝着保守低调的方向发展,如长袖、高领、长裙。”
设计师对于人们情绪的观察,直接、快速地反应在服装上,如当前经济大好的莫斯科,当地女性裙装以短、薄为主,而且奢华繁复;而持续受到次级房贷影响的美国,女性穿着似乎有呈现保守的趋势,甚至是习惯浮华耀眼衣着的好莱坞明星,受到2007年好莱坞编剧大罢工对美国娱乐产业的打击,也开始一阵长裙风。
㈢ 裙摆指数的思考,为什么裙子长度与股市成反向变动
男人有钱就变坏,你懂的。
㈣ 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女人穿的长裙子拖在地上而不怕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词:裙摆指数。这代表着什么呢?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埃拉·考伯雷所发明出来的,埃拉细心的发现,在1900年,美国股市显得非常的低迷,那个时候女士们的裙子就非常的长,显得死板无趣,结果到了1929年大萧条以前,股市欣欣向荣,不少女性又穿上了活泼感性的裙子。这也成为了股界的一则趣事,人们认为裙子往往是妇女爱美的体现,当她精心打扮的时候,背后也就反映了这个国家经济是否繁荣富绰。
正是因为有了政府的约束,因此裙子再长曳地也不会不超过三寸,而且长裙往往是女性在正式场合所穿,后面还会专门跟着打理裙摆的佣人,不用担心裙摆拖到地面弄脏。
不过能穿长裙的享受,通常只限于富贵人家,一般平民女子,尤其以劳动妇女或奴俾,仍是穿窄袖衫襦,颜色以白色为主,裙裤也较瘦短,颜色以青、白为常。 唐代的时候,平民妇女的装扮相对也是比较天然,一般只穿着纻、麻、葛一类质地较粗的布料所做成的衫裙,而且往往也没有什么印染装饰,她们本来穿不起长裙,也更无须担心会弄脏的问题了。实际上,这么长的衣服,百姓是不被允许穿的。早在周王朝的时候,人们规定礼乐制度时,就限定了穿衣规格和款式。对于那些违反礼乐制度的人将会被受到惩罚,严重的话甚至会被斩首。而且普通劳作的百姓,也不会选择去穿这种衣服。因为百姓以耕地为生,为了维持生计,养家糊口,整日里都是在田里耕作,所穿着的衣服都是袖口极小,裙尾短结的款式,以此方便来往劳动。
㈤ 为什么裙子越长经济越差
这是着名的“裙摆理论”,
宏观经济好不好,不需要看任何数据,只需要看看周边姑娘的裙子有多长。这是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GeorgeTaylor)发现的有趣现象。
按照乔治·泰勒1926年创造的裙摆指数理论,经济越景气,姑娘们的裙子越短,反之当经济萧条时,姑娘们则倾向于长裙。
从长期数据来看,这个“裙摆理论”还真挺靠谱。比如1929年华尔街股市的下跌令繁荣的经济时期戛然而止,姑娘们的裙摆几乎一夜之间变长。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股市再创新高,姑娘们裙子的长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短。等到科技股泡沫破裂后的衰退期,长裙又再次回归。
当然,暂时还没相关的经济学研究、考察中国的经济与中国女性裙子长短的关系,所以这个指标暂时还难以本土化。
㈥ 裙长理论是什么
01 裙长理论,1920年由美国经济学者乔治泰勒提出,主要内容是女人的裙长可以反映经济兴衰荣枯,裙子愈短,经济愈好,裙子愈长,经济愈是艰险。
2012年夏的英国街头,女士多长裙飘飘,就连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的运动裙也长至膝下英国《每日邮报》记者萨拉·马尔姆8月12日评论说,女士裙长已达到1929年经济大萧条以来之最,根据着名的“裙长指数”,英国经济或已触底。因此,裙长理论就出现了。
裙长反映经济的理论,起源于1920年代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经济学家乔治泰勒的观点:“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馆馆长哈罗德柯达(Harold Koda)认为:“伟大的设计师会掌握社会脉搏,了解普通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当他感觉人们心理遇到困境、悲观情绪滋长,所设计的衣服就会朝着保守低调的方向发展,如长袖、高领、长裙。”
设计师对于人们情绪的观察,直接、快速地反应在服装上,如当前经济大好的莫斯科,当地女性裙装以短、薄为主,而且奢华繁复;而持续受到次级房贷影响的美国,女性穿着似乎有呈现保守的趋势,甚至是习惯浮华耀眼衣着的好莱坞明星,受到2007年好莱坞编剧大罢工对美国娱乐产业的打击,也开始一阵长裙风。
㈦ 什么是裙摆效应
裙摆效应,也称裙摆指数。这个指数看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很简单——女性裙摆越长,股市就越低迷;相反,女性的裙子越短,资本市场则越出现昂扬的牛市趋势。
这个指数更通俗的名字叫做“牛市与裸露的大腿”,发明人是美国人埃拉·考伯雷。根据这个指数,如果投资者仔细留意本年度女性裙子的长度,那就基本能准确判断本年度资本市场的牛熊走向。
裙摆指数实例:在1900年,股市显得相当低迷,那时候美国女士的裙子也非常长,显得死板而无趣;在1929年大萧条以前,女性裙摆迅速上移;而1930年的大萧条却伴随着长裙的流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股市似乎比裙摆走得早了些,只有玛丽莲·梦露的地铁出风口以手掩裙的照片能和1945年的股市对应上,而1947年的长裙风格要比1946年的股市暴跌晚,长裙再次流行的1969年比股市暴跌晚了将近两年。
股市: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有上交所和深交所两个交易市场。
股票属于金融行业,但是有这一定的风险,所以提示投资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㈧ 为什么说女性裙子长短和经济好坏有关系
其实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说法,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今天为大家来解释一下。
这应该是个很老的经济学观点了吧——“裙边理论”。貌似大萧条时期的一个经济学家发现的经济状况与裙长短成反比,因为女性愿意在经济好的时候穿短裙炫耀自己的黑丝美腿,而经济萧条心情不好哪y有空搞这些 还有钱买黑丝,故有这个理论。不过现在这个黑丝遍野的年代,这个观点已经失效了吧。当然,后人还有从裙子长短代表的消费潮流来评判经济的,不过这样展开那就说不完了。
所以要结合经济情况,社会现实还有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个问题,是一个综合了各种现状的社会现象。
㈨ “裙长指数”是指的什么
裙长理论(Hemline theory)起源于1920年代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经济学家乔治泰勒的观点:“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