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朝鲜族的服饰、民俗的特点
一、朝鲜族的服饰:
1、朝鲜族传统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因而朝鲜族素有“白衣民族”之称。
2、民间服饰,朝鲜族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迥然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
男装衣短,裤长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着道袍或朝鲜长袍者。道袍是过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后成为男子出门时的礼服。妇女为短衣长裙,衣的长度刚能遮住乳房,衣有长长的白布带在右肩下方打蝴蝶结,长裙多有长皱褶,长及脚跟。裙有缠裙、筒裙、长裙、短裙、围裙之分。
3、传统官服,朝鲜族官服是指过去历代王公贵族的服装,依官位、官职、身分而异,但基本式样大体一致。冕服为其代表,用黑色绸缎做团领,肩部有带色之龙,袖口画有火、华虫、宗彝等图案。裳用红绸缎缝制,裳前有藻、粉米、黼黻的图案。
二、朝鲜族的民俗的特点:
1、婚姻,习惯上,朝鲜族婚礼按“婚仪”、“纳采”、“纳币”和“迎亲”等程序进行。婚仪是父母通过媒人商议好子女婚事,纳采为订婚仪式,纳币是新郎家送彩礼以示对女方家许婚的谢意。迎亲则为结婚典礼,这是整个婚礼中最为重要且最隆重的仪式 。
2、丧葬,朝鲜族十分重视葬礼,有本民族特有的丧葬习俗。在过去,朝鲜族多实行土葬。当老人亡故后,亲人三天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
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举行埋葬一定要在单日。入殓时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
(1)朝鲜族的裙子为什么这么多扩展阅读: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一向崇尚礼仪,注重节令。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饮食更加讲究,所有的菜肴和糕饼,都要用辣椒丝、鸡蛋片、紫菜丝、绿葱丝或松仁米、胡桃仁等加以点缀。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届时要先在餐桌上摆一只煮熟的大公鸡,公鸡的嘴里还要叼一只红辣椒。
筵席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㈡ 朝鲜族的服饰习俗
朝鲜族习俗—服饰
朝鲜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喜爱音乐,而且注重衣着打扮,讲究仪表。
朝鲜族人民非常爱整洁,历史上喜欢穿素色衣裳,因此有“白衣民族”之称。他们服装最鲜明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
朝鲜族服装根据年龄、性别而稍有不同。朝鲜族男子的裤子,裤腿和裤裆相当肥大,最适合盘腿而坐,裤脚系上丝带,同时喜欢在上衣上加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出门访友时还要再加穿一件长袍。上衣的斜襟上镊着白布边,这样装饰,既很美观,又可以经常拆下洗净。衣服的颜色大体一致,衣服和裤子多为白色,但也有的是灰色、玉色等。
朝鲜族妇女的服装有裙子和袄。裙子大体分为两种:缠裙和筒裙。年老的妇女喜欢穿白色的衣裙,同时喜欢用白绒布包头。到了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她们还要穿上一种非常保暖的坎肩。这种坎肩用毛皮做里,用多彩的绸缎做面,精心缝制而成。中年妇女多穿缠裙。这种裙子是用宽大的裙幅裹身,腰间用宽大的腰带扎紧。裙子的下摆有许多细小的褶皱,长及脚跟,是分叉的裙子。穿的时候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的下摆一端,提上莱掖在腰带里。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腰间有许多细褶,上端还连上一个白布做的小背心前胸开口处用纽扣扣紧,穿时从头部往身上套,很是方便。筒裙中用作礼服或外出服的,裙子的下摆就很长,显得华贵大方。平时穿的筒裙很短,最长也只过膝盖。这样主要是便于劳动和操持家务。女袄和男袄的款式基本相同,但女袄的线条柔和,同时又具有曲线美,领子略呈圆形,衣襟和下摆呈弧形。袄料的颜色和花纹华美漂亮,在袖口、领子及下摆上都镶上不同颜色的宽边,既考究,又美观。袄多贴身,而且袖子又肥又长,穿起来显得特别丰满。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穿绿袄红裙。
朝鲜族童装的式样基本上与大人的衣服相同,但考虑到孩子的皮肤细嫩,一般给孩子做衣服时都要选用质地柔软的面料。值得一提的是,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料做成,穿上以后好像彩虹一样。朝鲜族人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用“七色缎”给孩子做衣裳,意味着孩子们更加美丽和幸福。
朝鲜族男子的帽子,过去主要是黑笠。黑笠在头顶的部分是圆筒形,帽檐很宽,可以遮挡阳光。女人也有戴黑笠的,多半画有美丽的花鸟,但常用的还是头巾。
朝鲜族的装饰品,大体可分为头饰和腰佩。头饰主要有发带、钗、簪等。女人用的头饰要比男人用的多,而且非常华丽。腰佩有腰带、荷包、妆刀、玩物等,其中不少都是很精致的工艺品。
㈢ 朝鲜曾经只许穿裙子,现在穿裤子尽显窈窕身材,是什么原因促成改变呢
我们都知道朝鲜这个国家都是穿裙子的,并且他们穿的裙子也是与众不同,我们在很多的电视上也嫩看见她们穿裙子的样子,她们的裙子是比较偏向肥大一点的,而现在她们穿的却是以裤子为主,主要的原因便是美观以及方便行动了。
在美观上以及方便程度来说,确实是裤子要比裙子好很多,并且我们穿裤子的时候也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好身材,而裙子的话则是将玲珑的身材给遮住了,穿裤子就不一样的,不仅仅能展现一双大长腿,还能显现自己的好身材。
㈣ 朝鲜族传统服饰的原因
朝鲜族服装比较独特,呈现出素净、淡雅、轻盈的特点。其实朝鲜族的服饰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初期,朝鲜族人民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质地粗糙,夏季凉爽,但冬不保暖。以后随着织布工艺技巧的不断改进,麻布越织越好,不仅纹细且少有斑点,颜色亦经漂洗由黄变白。
朝鲜族喜爱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二十世纪初,男子开始穿西服,但只有城市少数富裕阶层的人穿。五、六十年代城市有较好收入的工薪阶层着西服。文革期间几乎没有穿西服的。八十年代以后,穿西服已很普遍,进入九十年代穿中山装及便服的已不多见。
老年妇女喜着素白衣裙,并习惯用白绒布包头,到冬天,加穿以毛皮为里、绸缎为面的坎肩。老年妇女多穿缠裙,不穿筒裙。缠裙带宽腰带,有许多细褶,长及脚跟,是分叉裙子。穿时把下身裹一遍后,把裙子下摆的一端提上来掖在腰带里。穿这种裙子,必须在里面加穿素白的衬裙。筒裙是缝合的筒式裙子。但与其他民族裙子不一样,它的腰间有许多细褶,达到合腰身为止。上端还连上一白布小背心,前胸开口扣纽扣。穿时从头上往下套。这种裙长过膝盖,利于劳动、步行。因此,妇女劳动时多穿筒裙。老年妇女的着装和习惯。现已有很大的改变。
朝鲜族姑娘和少妇的衣裙,可以说得上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年轻妇女和少女在上衣袖口和衣襟上镶色彩鲜艳的绸缎边。飘带也是用绸缎制成,红、紫、蓝色都有。
幼儿上衣的袖筒多用“七色彩缎(七种颜色相配的绸缎)所做,穿起来好象彩虹在身。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用七色缎给幼儿做衣服,意在让幼儿们更加美丽和幸福(年轻的朝鲜族妇女在喜庆的节日和娱乐场合也喜欢穿这种衣服)。
朝鲜族的鞋,有个演变的过程。早期多穿木屐、革屐,后来出现草鞋、麻鞋。男子多穿平面白胶鞋,妇女多穿白色或天蓝色船形翘头胶鞋。
朝鲜族男子的帽子,过去主要是黑笠(朝鲜语:흑립)。黑笠在头顶的部分是圆筒形,帽檐很宽,可以遮挡阳光。朝鲜族自古以来露头为耻,故十分重视冠巾。朝鲜李朝时期,为官者戴纱帽,“贵族”出身的人戴笠,平民与“贱民”阶层的人则以头巾蒙首。
不同等级的人,笠的质地与大小、装饰也有严格分别。笠的顶部布料分为布、纱、毛等,以区别身份的贵贱。朝鲜笠本身只能由两班贵族戴,19世纪以后中人以上的已婚者也可以戴,但贱民与庶民不准戴。
女人也有戴黑笠的,多半画有美丽的花鸟,但常用的还是头巾。
在老人节、老人过“花甲”、小孩周岁生日及结婚等庆典活动中,朝鲜族男女老少多是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庆祝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