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衣种类 » 捕鱼穿的皮衣叫什么
扩展阅读
皮带怎么去掉视频 2025-07-08 05:23:52
和服睡衣怎么系带子 2025-07-08 05:13:54
买睡衣带个布袋有什么用 2025-07-08 05:13:22

捕鱼穿的皮衣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3-12 21:32:28

⑴ 下河里抓鱼穿的衣服叫什么

有多种叫法,你在网络上面搜索的话有几种叫法都可以用,(捕鱼裤,橡胶裤,下水裤。)本人也非常喜欢下水抓鱼,不过现在野生的水塘少了,都给人承包了,真怀念从前啊,哈哈。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⑵ 哪个民族吃鱼刨花,穿鱼皮衣

A 冰雪民族——赫哲族


穿鱼皮

赫哲族世代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两岸,常年以捕鱼为生。鱼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用鱼肉充饥,用鱼皮做衣。

每年的夏、秋两季,是捕鱼的最好时间。赫哲族妇女将捕来的胖头、干条、草根、鲤子等皮剥下,去鳞晾干,用熟鱼皮的木棰棰软,就可以裁制衣服做鱼皮衣的鱼,要选择比较大的,一般都选用十几斤或几十斤的。赫哲族妇女将胖头鱼皮切成细条,制成鱼皮线,将其用野花染成各种颜色,就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裁剪、缝制各种衣服。

食鱼肉

赫哲族人由于身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常年以捕鱼为生。因此他们在吃鱼上不仅方法多,而且十分讲究。赫哲族人吃鱼,主要分为生食和熟食两类。

生鱼片,也叫杀生鱼。多选用鲟鱼、鳇鱼和鲤鱼。将活鱼去头、去皮、剔骨,切成细丝,用好米醋浸泡,待鱼肉变白,加入盐、调料和薯仔丝、菠菜、香菜、豆芽,拌匀即可,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生鱼片,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鱼刨花,是赫哲族人冬季吃生鱼的一种方法。先将冻鱼的皮用刀削掉,然后用刀或刨子将鱼削成刨花一样的薄片,加一些盐就可以了。据说这是冬季下酒的好菜;

“他拉哈”,将鱼肉带皮片下,切成连搭肉片,放在篝火上烤熟,称为“他拉哈”,用不同柴火、放不同调料,可以烤出风味不同的“他拉哈”。


美丽的赫哲族姑娘

⑶ 用野兽的皮毛做的衣服叫什么

用野兽的皮毛坐的衣服叫裘皮服装。例如裘皮大衣,通常都是貂皮狐狸皮的。

⑷ 鱼皮衣的鱼皮衣的款式极其图案艺术

“鱼皮衣”是赫哲族独有的服饰,也是大自然恩赐的结果,又是识别这一民族的显象性标志之一。“鱼皮衣”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赫哲人具有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顽强意志,“鱼皮衣”的造型艺术,别致精巧,古朴典雅,充分体现了赫哲人的聪明才智。
赫哲族中老年男子的“鱼皮衣”款式,多为立领、斜襟、长袖,扣饰多为鲶鱼骨磨制领口、衣襟、袖口均用黑色云纹宽边镶滚。“鱼皮裤”造型多为挽裆式长裤,肥而长,裤脚边镶绣云纹花边,头戴貉皮帽,脚穿鱼皮靰鞡。
鱼皮套裤是赫哲男女皆喜欢的一种传统服饰。造型也十分独具特色:只有两个裤筒,而无裤裆和裤腰。男人冬天打猎、夏天下江捕鱼均喜爱套在长裤外面,且用带子系在臀部上,即抗旱耐磨又可防水护膝,妇女上山拾柴,采集野菜套在外裤上,既防虫、保暖又防潮。“鱼皮套裤”男女是有区别的:男子多为斜口,女子多为直口。“鱼皮套裤”两头均镶绣云纹花边,非常美观实用,是捕鱼、狩猎或从事其它户外劳动的好衣着。
“鱼皮靰鞡”造型独特,别具民族特色。多用狗鱼、鲶鱼、细鳞鱼皮(这些鱼皮皮质较厚)制作,形状如同短筒靴子。鱼皮靰鞡用鱼皮做靴帮底,面上打褶,靰鞡口绣花,靰鞡靿用布代替,并缀饰鱼皮线,便于系牢于腿部。冬天穿着,垫上棰软、搓绒的乌拉草,在冰上行走具有保暖、不打滑、不挂霜等特点,深受赫哲人的喜爱。
赫哲族服饰图案艺术美观大方,雅致精细,生动逼真,极具民族特色。花纹图案大都以古朴、素雅、大方为特征,极少有大红大绿,色彩多以黑、灰、淡蓝、黄、白为主,接近北方的自然景致色彩。图案造型有云纹、回形纹,浪花纹、鹿纹、几何纹、蝴蝶纹、花草纹、鱼鳞纹、鱼纹等,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受自然景物的影响尤为明显,反映出对大自然的崇尚心理和审美情趣。
回形纹、云纹是赫哲族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纹样造型,不仅在服装上采用颇多,被褥、坐垫、幔帐等生活用品上也常见。云纹在赫哲人心中有荣华富贵和吉祥福禄等寓意,其次是浪花纹、鱼形纹。赫哲族早年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江河,为此对江河也独有情衷,对浪花纹、鱼形纹的崇尚也由来已久,用图案来表示其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江河岸边,是大江大河里丰富的鱼资源养育了他们。浪花纹、鱼形纹多用于服饰、鞋帽、手套等物品上。鹿纹、蝴蝶纹、花草纹则多用于生活器皿上,如桦树皮箱、桦树皮船、桦树皮首饰盒、桦树皮针线笸箩等,浅色的桦树皮表面粘贴深色的桦树皮图案,使得器皿有凹凸感,增添了桦树皮器皿生动活泼的质朴美。几何纹、鱼鳞纹图案造型则多用于坐垫、窗帘、门帘等,或镶、或绣、或拼,使物品显得典雅清新,极具民族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赫哲族服饰的质料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毛呢、绸缎、丝绒、棉布等现代机织面料,均受到赫哲人的青睐,用这些色彩丰富的面料缝制服装即省时又省力,也更加美观大方。也把赫哲人从繁重的揉制鱼皮、兽皮劳动中解脱出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江河污染,现在从江里捕捞到五公斤以上的大鱼已属罕见,“鱼皮衣”这一形象性民族服饰,只有在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才可寻到。这些变革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民在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文明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其精美的鱼皮服饰款式,精湛的鞣制技艺,是我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⑸ 下河摸鱼所穿的防水皮衣叫什么名字

下水裤。
所指向是一些沿海地区的捕捞业、中部湖边地区的养殖户及农村耕耘户。我国有九亿多农民,在水田间劳作的达数亿人;其他沾水湿职业的劳动者以上亿数,国内市场需求量巨大,同时国际市场需求量巨大。结合下水裤市场的需求来对比,PVC材质下水裤占据国内外绝大部分市场。相对于橡胶下水裤材质而言,PVC产品的卖点在于PVC材质下水裤自身的优势,另外其它材质的材料的缺陷衬托PVC产品的优势。
如橡胶下水裤材料针对PVC材质存在不足:橡胶下水裤材料原料价格高,而PVC下水裤原料价格低;橡胶下水裤材料加工成本高、产能低,表面不美观、产品单一、供不应求,而PVC下水裤加工成本低、产能高、外表美观、产品品种多样化、可满足市场需求量。橡胶下水裤的市场价格远远高出pvc下水裤的1-2倍的价格,橡胶下水裤的重量远远重于PVC材质的下水裤的重量。而这一类产品主要所面对的养殖业及农村用户,作为消费者来讲,需求的产品首先所要考虑的物美价廉、产品穿上工作方便、不笨重。PVC材质的下水裤正好具备物美价廉、穿着方便等要求。

⑹ 那个民族会做鱼皮衣

鱼皮皮衣工艺——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赫哲族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该民族自古就以渔猎为生,用鱼皮制作各种服饰(包括萨满宗教服饰)也有千年历史。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沛代有人叫他们其中一部落为费雅喀
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抚远等市县境内。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赫哲族 鱼皮衣
赫哲民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一唱起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那优美舒展的“赫尼哪”调,总会让人想起生活在我国东北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渔猎为生的赫哲族人民。
“赫哲”一词有“下游”或“东方”之意。赫哲人自称‘用日贝”、“那尼卧”、“那乃”,即本地人的意思,又称“赫真”(意为:“东方的人”)、“奇楞”(意为“住在江边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人口约4200多人,主要居住在同江市、饶河县、依兰县、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村等。
赫哲族生活的地方,是我国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一带。三江沃野,山水纵横,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特产——蝗鱼、蛙鱼、三花五罗、貂皮、麝鼠……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人们常用“棒打樟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锅里来”来描述这里的富庶。勤劳的赫哲人世世代代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