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羊皮可以自己在家做衣服吗
其实做衣服的皮革,有大概一百多个系列,例如绵羊皮就有几十个细类,有油蜡绵羊皮,酸蜡绵羊皮,印花绵羊皮,进口绵羊皮,涂层绵羊皮,移膜绵羊皮,抓华纹绵羊皮,缩纹绵羊皮,自然纹绵羊皮,超薄皮,等等。牛皮也是一样的,还有马皮鹿皮等等。皮料也分三六九等,价格也是掺杂不齐。最差的可以做到300多的样子,另外也有少数尾货。性价比比较高。
Ⅱ 鲜绵羊皮在家里做衣服怎么做
鲜绵羊皮不能直接做衣服,需要拿去用硝熟化后才能使用。
Ⅲ 新鲜绵羊皮怎样加工才可以做衣服
自己是不能加工的,有专门的皮革制造厂才能进行加工。
原因如下;
1、按层次
有头层革和二层革,其中头层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层革又有猪二层革和牛二层革等。
2、按制造方法
“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眼,是人们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在消费者的观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义。动物革是一种自然皮革,即我们常说的真皮。是由动物(生皮)经皮革厂鞣制加工后,制成各种特性、强度、手感、色彩、花纹的皮具材料,是现代真皮制品的必需材料。
真皮动物革的加工过程非常复杂,制成成品皮革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生皮----浸水----去肉----脱脂----脱毛----浸碱----膨胀----脱灰----软化----浸酸----鞣制----剖层----削匀----复鞣----中和----染色----加油-----填充-----干燥----整理----涂饰----成品皮革。其种类也非常多,按材料分一般常见的有羊皮革、牛皮革、马皮革、蛇皮革、猪皮革鳄鱼皮革等,按性能又可分为二层皮革、全粒皮革,绒面革、修饰面革、贴膜革、复合革、涂饰性剖层革等。
其中,牛皮、羊皮和猪皮是制革所用原料的三大皮种。
3、再生皮
将各种动物的废皮及真皮下脚料粉碎后,调配化工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其表面加工工艺同真皮的修面皮、压花皮一样,其特点是皮张边缘较整齐、利用率高、价格便宜;但皮身一般较厚,强度较差,只适宜制作平价公文箱、拉杆袋、球杆套等定型工艺产品和平价皮带,其纵切面纤维组织均匀一致,可辨认出流质物混合纤维的凝固效果。
所有的这一切做完后才能进行服装的裁剪。而且在裁剪时还要考虑皮革的颜色和表面纹路的粗细,光滑柔软的用到前门襟和大袖,稍次但颜色相近的用到后背。再次点的用到小袖。最后才是最次的用到里袋和小附件的里子。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运用皮革,才能做到不浪费,最大化的缩小成本的预算。
Ⅳ 谁知道羊皮衣服的具体做法
亲,去网上查下,或问问生产羊皮衣服的厂家
Ⅳ 一张新鲜羊皮怎样弄成可以做衣服的皮革
1.鲜的生皮或干的生皮。 2.药品:工业用甲醛(福尔马林)、硫酸、食盐、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钠(白碱)、洗衣粉、渗透剂JFC、软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剂、甲酸、硫酸铵、硫代硫酸钠。 3.用具:温度计、酸碱试纸、刮刀、半圆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烧杯、粗天秤等。 方法以步骤 1.生皮分批和称量:将生皮按厚薄、面积大小、鲜或干生皮及干燥程度、保存时间等进行分批,尽量把性质相似的生皮组成一个生产批次,手工操作以20—30张一批为宜,并称重,生皮重量作为用水量的依据。 2.浸水: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鲜皮状态,改善其软度,加水量以干重的20倍或鲜皮的10倍,水温为常温以不低于20度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 浸水时间24—36小时,在浸水过程中要间歇地翻动毛皮,并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3.脱脂: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迹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温35—40度,水中加适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时。 4.复浸:目的是使皮板进一步回鲜,皮纤维松散便于揭里去肉,加水量同上,每公斤水加浓硫酸1毫升,硫代硫酸钠1克。 复浸时间2—5小时,以皮板肿亮、柔软为度,复浸过程中亦要经常搅拌、翻动。 5.揭里去肉:复浸后要用碳酸钠溶液中和,把PH值调至7.5左右并维持2小时以上,再进行揭里去肉,方法是从尾部开始,向头部方向揭,用钝刀或铲刀剖铲,也可用手撕,但要防止揭破皮板。 6.浸酸:目的是使皮板纤维组织软化膨胀、为鞣制工序作准备,加水量为皮重的15—20倍,水温35度左右。每公斤水加食盐50克、芒硝50克、浓硫酸3毫升、甲酸1毫升、JFC0.5毫升。 浸酸时间24小时左右,也可适当延长并经常翻动皮张,浸酸效果检查是将毛皮对折、板皮向外,在对折处用手挤压,若形成白色压痕、皮张很软即可,再将皮捞起挤水,待基本不滴水后即可放入鞣液中鞣制。 7.鞣制:目的是使皮板纤维松散稳定,并使毛与真皮结合更加牢固。鞣液配制加水量为皮重的15—20倍,每公斤水中加入甲醛8—10毫升、食盐40克、芒硝40克。水温最好保持在35—37度。将浸酸后的皮投入并搅拌半小时后,用碳酸钠慢慢分3—4次将鞣液的PH值调至8—8.5。鞣制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Ⅵ 生羊皮怎么处理能做羊皮袄
如果沿用最原始的工艺,确实设备,化料都不是问题,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可以做出来一张纯天然的革制品,但是质量不要报太大希望。在条件比较简陋的情况下,效仿古人熟皮 可能是一条比较简便的方法,能在价廉易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提高皮革的质量。
因此可参考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即古印第安人鞣革方法和明清时期的硝皮法。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印第安人鞣革方法处理后,一定程度上算是皮革,而硝皮得到的是带有毛被的裘革。前者更原始,工艺简单,但耗时很长,而且处理复杂。后者则是明清时一直沿用的方法,甚至在二三十年前还有使用,虽然工艺相比较而言更复杂,但时间更快,处理简单,且质量会更稳定,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因而选用了这种方法,并本着价廉易得的原则对步骤有删减。另外,默认为绵羊皮来处理。皮张剥下来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皮张板结发硬。因而第一步是将皮张浸水,使之恢复鲜皮状态。参考现代工艺 加入生皮重量两倍以上的水,使生皮充分舒展,水平面淹没皮张为易,温度20~24℃,夏季降低温度。由于绵羊皮的油脂含量较高,因此加入洗洁精代替脱脂剂,反复脱脂。时间在24小时左右,以生皮恢复自然纤维编织状态,油污去除为准。皮重5%的明矾用温水化开,然后加入100%的水,5%的食盐混合均匀,不要混入杂质,温度调至30摄氏度左右。然后把浸水后的皮加入,进行硝制,浸泡过程中每天搅拌半个小时,浸泡3~7天,待皮硝好后取出沥干,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除去多余水分。此时若有油脂从肉面渗出,可以用钝刀刮下油脂。将皮革平铺在地,尽量不要留下褶皱,然后将毛发理顺,使之尽量恢复至天然的状态,然后加入少量鱼油,选用碘值高的。均匀涂抹在羊皮的肉面,使之渗透入皮内,继续晾晒,注意防止皮失水过多,不要让羊皮板结,所以要经常检查,适时翻晒,同时防止潮湿,避免虫蛀。然后应该就差不多了,应该勉为其难能算张皮革了吧,注意一点就是这样做的皮子是不能见水的,走了硝会恢复生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