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护士而言,帮病人换药打针之前,如何做好手部卫生
医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伟大的职业,甚至被我们称作“白衣天使”,为我们的生活还有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而医生本身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尤其是给病人打针的时候,人们会问作为护士而言,帮病人换药打针之前,如何做好手部卫生?一定要专业的洗手液还有进行擦手等处理,这样才可以达到手部卫生效果。
还有就是白大褂是一定要穿上的,这可不是只是像“白衣天使”的象征,同时也是给我们很多保证好健康的问题,要知道医院里面存在有很多的病毒,即便是有人专业处理依旧是不断产生的,尤其是对于大医院每一天都是人流量很大的,所以护士不仅这时候做好手部的卫生,白大褂也是要穿好的。
2. 破伤风换药敷料怎么处理
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是什么?你知道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吗?让我来告诉你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吧。
由于破伤风痉挛毒素能迅速与神经组织发生不可逆性结合,故一旦发病治疗困难,所以预防尤为重要。如遇到可疑伤口应做到清创、扩创,同时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抑制细菌繁殖。用破伤风抗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对已发病的人要进行特异性治疗。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更是十分特别,破伤风伤口换药方法如下:
(1)取、开换药包正确(防止污染包内物品)
(2)戴无菌手套打开手套包,取出手套,左手捏住手套反折处,右手对准手套5指插入戴好。已戴手套的右手,除拇指外4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处,左手顺势戴好手套。
(3)伤口处理正确清除坏死组织,使伤口暴露,引流通畅。用3%双氧水冲洗,直至伤口深处。1∶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敷料盖住伤口。
3. 包皮手术后 换药 手套
换药时不需要带手套的。如果采用同样的思维、那个护士应该戴手套、谁知道病人有没有问题?再者、尖锐湿疣以性传播为主。
4. 戴无菌手套的原则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 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 准备质量标准
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备齐用物。
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 铺无菌盘:
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双巾铺盘: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
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 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再用一拇、食指将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7、 打开无菌盘上层无菌巾一部分,核对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
8、 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
9、 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
10、 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 终末质量标准
1、 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
2、 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五) 注意事项
1、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2、 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二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3、 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 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胶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5. 为破伤风患者换药时护士要特别注意什么
起码要遵守无菌技术 保护好患者和自己
6. 伤口换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2.缝合伤口换药
(1)更换敷料:一般在缝合后第3日检查有无创面感染现象。如无感染,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后用无菌纱布盖好。对有缝线脓液或缝线周围红肿者,应挑破脓头或拆除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定时换药。
(2)拆线:详见后面拆线部分。
7. 什么是伤口换药精细化
具体操作 慢性伤口患者换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3.1拆除敷料:严格无菌操作,戴一次性手套。 1 细节护理在I临床的应用 右手持圆头拆线剪刀(圆头在下)剪除外层敷料,尽 1.1 护患沟通 量避免正对伤口处剪开,内层敷料用镊子夹取。难 良好的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能起到事半功 揭除的敷料,可更换手套用手取,或用消毒液浸泡 倍的效果拉,。换药前,护士应告知患者和家属因换药 后再用手取,一手按压伤口,一手揭除敷料,以免牵 时间空间有限,请家属放心并在门外等候。换药前 拉伤口和缝合线,动作轻柔。手指或脚趾部伤口, 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态度和蔼,责任心强,使患者 减轻疼痛,
8. 清洁伤口换药怎么操作
取、开换药包正确
(2)戴无菌手套
(3)伤口处理正确
先用手取下外层敷料(不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
(4)复盖消毒纱布及胶布粘贴方向正确,长度适中
(5)完
9. 一般换药顺序3个步骤
一般来说,肯定是先打针,然后再换药然后再包扎伤口了,主要是剩下的人的时间和.假如三个人为1,2,3,那么先给3打针,1和2共等了6分钟,如果先给1包扎伤口,那么2和3共等了20分钟,这笔帐几乎不用算.
10. 外科医生给病人换药不用戴医用手套或者对手消毒吗
外科医生给病人换药需要用戴医用手套或者对手消毒。
操作:手取外辅料,再用镊子取内层,若粘住用盐水棉球湿润后揭开。两把镊子,一把接触皮肤,一把接触辅料(两把始终不要碰触)。消毒顺伤口及缝线口轻轻的沾一下,然后(清洁的伤口)由内向外回字型消,酒精两遍以上,范围要超过盖的纱布。
盖纱布光面朝下,盖八层纱布以上(一般一块纱布块四层)。粘胶布要顺皮纹方向且垂直纱布粘,一般三条,两边压边粘,中间一条。最后洗手(保护自己)。
换药注意事项
1、换药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患者伤口是否出现感染,以及伤口愈合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换药之前医生探视患者并观察伤口,如果出现发红、发热甚至有脓性分泌物,说明伤口存在炎症反应,此时需积极处理。
3、如果伤口发红,可以应用酒精、碘伏等制剂,对伤口局部湿敷,并且调整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