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别人有创口应戴什么手套
扩展阅读
怎么去除亮皮衣物污渍 2025-05-17 07:47:06

别人有创口应戴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 2022-06-01 01:53:34

❶ 伤口护理

本文介绍伤口护理的通用原则,无论使用不使用药膏,无论何种类型的伤口,都能在本文中找到护理原则。原则是指导思想,是一切用药、护理、换药、治疗方案的前提。

(一)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伤口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处理,目的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闭合伤口,完成再上皮化。评价各种伤口处理方法的标准应是愈合时间与愈合质量的统一。

1. 清除刺激源:如热烧伤、化学烧伤必须立即中止烧伤源,将伤口置于自来水下冲洗30min,去除附着于伤口和皮肤表面的刺激源。每次更换敷料时要仔细去除粘附于伤口表面的坏死组织和感染性渗出液,注意勿将棉织纤维遗留于伤口内,使之成为异物,影响伤口愈合。

2. 清除坏死组织:现代伤口护理的观点认为:对坏死组织应尽早清除。理由是:①坏死组织自溶后经创面吸收可成为毒素,引起机体中毒。②坏死组织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易招致感染。③ 坏死组织附着于创面可成为不良刺激源,影响毛细血管重建与生长,阻止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因而会阻碍伤口愈合。清除坏死组织的方法有4种:外科清创(用刀剪剪除坏死组织)、机械清创(用外力擦拭,镊子钳除坏死组织)、酶解清创(用水解酶、枯草杆菌酶等分解坏死组织)、自溶清创(用封闭敷料截住伤口水分,软化坏死组织,伤口渗出中的酶溶解液化坏死组织,随更换敷料时清除)。

3. 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清洁伤口(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洗范围包括伤口周围2.5cm。理想的冲洗压力是用35ml空针抽取生理盐水用19号针头冲洗,减少局部细菌数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专物专用,预防交叉感染;每周做一次伤口培养,监测感染情况等。

4. 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使用减压垫减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压力;保持伤口局部的密闭性,预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采取保护性体位或放置保护性支架等。

5. 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根据伤口大小、深度、颜色及渗液量等情况,选择恰当的封闭敷料敷贴伤口,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低氧、湿润的愈合环境。

6. 控制流出的液体和气体:对于渗液量较多(>10 ml/24 h),特别是感染性渗液伤口,应采用吸收渗液的敷料. 如采用澡酸盐敷料可吸收自身重量20倍的伤口渗液或采用德湿威敷料在吸除渗液的同时吸除创面细菌,对于洞穴性伤口可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吸除流出的液体和气体,以免对伤口造成不良刺激和浸渍.

7. 使病人感到舒适: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伤口护理都不应给病人带来或加重疼痛,应采取减少疼痛的方法,尽可能使病人感到舒适,这种舒适包括躯体上和心理上的,因此伤口护理中应重视做好身心整体护理.

(二)伤口护理中的分原则

1.红色伤口:护理原则是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保持伤口部件湿润清洁.

2. 黄色伤口:护理原则是清洁伤口和消炎,清除脓性分泌物和控制局部感染.

3. 黑色伤口:护理原则是清创,尽早清除坏死组织.清创的方法因人而异,如是高龄患者/营养不良者/慢性病患者宜采用自溶清创.如是干性黑色伤口也宜采用自溶清创,湿性坏疽伤口不宜使用.

4. 混合伤口: 25%红色伤口+75%黑色伤口处理原则为:以清除黑色坏死组织为主兼顾保护红色伤口. 25%黄色伤口+75%黑色伤口处理原则为:以清除黑色坏死组织为主,兼顾去除黄色分泌物,控制局部感染.50%红色伤口+50%黄色伤口处理原则为: 以清除黄色分泌物及失活组织为主,兼顾保护红色肉芽组织.

5. 浅层伤口: 防止和减轻感染,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为再上皮化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

6. 全层伤口: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并覆盖创面,以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为再上皮化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

7. 急性伤口:此类伤口护理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机体的功能和修复受损的组织.处理原则: 首先稳定病人情绪,估计伤情和伤口情况,然后快速清创.浅表香急性伤口用封闭敷料封闭伤口;全层伤口可清创后缝合伤口,以求I期愈合.对有张力的伤口,选用恰当的敷料封闭伤口保护伤口或用保湿敷料调理伤口,以求II期愈合.

8. 慢性伤口: 由于慢性伤口形成时间长,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组织营养不良甚至坏死,因此其护理原则是: 正确估计慢性伤口的形成原因、伤口深度及范围、配合程度、主观愿望等, 采用病人能够接受的有效方式清创,将慢性伤口转化为急性伤口状态,从生理上提供细胞按时间顺序愈合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使用合适的敷料进一步做伤口调理,促进愈合.

伤口调理: 近年来,在伤口治疗方面推出了一个新概念,指使用合适的敷料,保持伤口长期湿润,并产生有利于细胞增殖活动的微环境,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直到缺损被填至皮肤水平并且肉芽表面新鲜健康、清洁,为自发性上皮形成或皮瓣移植术提供良好的伤口床条件

❷ 天然乳胶手套可以直接接触在伤口创面吗,伤口是烫伤的,现在已经脱掉死皮,在长新肉

创面刚刚长合的话也很脆弱,不要总触碰它。如果创面还没有未能全长合的话,最好是保持手套无菌的状态再触碰伤口哦,一定要无菌,不然可能会引起感染就不好了。
手套戴法是:
(1)若为经高压蒸汽灭菌的干手套,取出手套夹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使之干燥光滑。
(2)提起手套腕部翻折处,将手套取出,使手套两拇指掌心相对,先将一手插入手套内,对准手套内5指轻轻戴上。注意手勿触及手套外面。
(3)用已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翻折部里面,协助未戴手套的手插入手套内,将手套轻轻戴上。注意已戴手套的手勿触及手套内面。
(4)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袖口。
(5)用无菌盐水将手套上的滑石粉冲洗干净。

❸ 伤口流血要注意什么

一、出血的种类
若以出血的情况分,可以粗略地分为:

1、微血管出血:血液由伤口慢慢渗出(野外出现的一些划伤、刺伤等)

2、动脉出血:血色鲜红,流血速度快,有一下一下的脉博般节奏。(大的创伤、损伤了动脉血管)

二、出血的一般处理

一般野外出现的一些划伤、刺伤等,流血量一般不多,只要照着下面的几个重点做,没有感染,伤口很快就复原;如伤口很大很深,除了依着以下程序去稳定伤势,也请记着请家人立刻召援。

注意:接触别人的体液带有一定危险性,所以最好先戴上即弃式胶手套以保个人安全;处理伤口前请先洗手。

1、消毒:可以采用下面任何一种方法:

a:用自备消毒药水,稀释,冲洗伤口(大小伤口都适用)
b:用清水及肥皂清洗伤口(只限于较小伤口)
c:用棉签或消毒棉球沾黄药水抹净伤口,每次每个棉球只可以向一个方向抹一次就要换新,直至伤口清洁为止(一般手脚伤口)。对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更要注意小心做好消毒程序

2、止血:让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安慰患者并提高伤肢,用一块消毒敷料盖住伤口,用手压在敷料上,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
通常不太严重的流血(如被果刀切到手指等)而患者本身没有如血友病等问题,都可以在十五秒左右止血。
如果为跌倒擦伤的伤口,由于血不是流出只是渗出,也可以省了抬高伤肢止血这程序。

3、包扎:若敷料上没发现有血渗出,就可以当伤口已经基本上止了血,这时就用胶布把敷料固定,请伤者休息一下。
若伤口很小,也可以在止血后利用药水胶布作包扎。

4、特别的出血
头部:消毒,用敷料盖上直压止血,处理时不要让伤者躺下,必需送医治理,若伤者感到头晕,作呕,失忆等征象,得告诉医生。
流鼻血:垂头向前,不要让血流进喉咙以免呕吐,用手指捏着鼻梁的软骨位置,等待止血,必要时可在额头用扭干的冷毛巾作冷敷。止血后两小时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

❹ 医生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 工作中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自我防护:认定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 可能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自己手上有伤口或皮损时,则应戴上手套。脱手套后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3. 医护人员要安全处置锐利器具,不要直把用过的锐利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尽量减少创口出血。缝合创口时,要特别小心被意外创伤。

  4. 有可能发生喷溅时要戴护目镜、口罩等,必要时穿隔离衣。

  5. 使用后的锐器(针头、刀片等)利器放入利器盒,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利器具。

  6. 任何地方物体表面污染到血液或体液时,应就地消毒后再做清洁处理。

  7. 当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严格按照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局部处理措施

    进行紧急处理:

    (1) 用流动水和肥皂液在流动水下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禁止进行对伤口的局部挤压。

    (3) 伤口冲洗后用0.5%碘伏或碘酒进行局部消毒,并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对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8. 发生职业暴露实施局部处理措施后,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进行登记。

  9. 院感科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尽快与有关专家取得联系,由被暴露人直接向专家讲叙暴露的具体细节,由专家根据其暴露的程度决定是否采取预防性用药措施。

❺ 手上有伤口的医务人员与无伤口的医务人员在接触隔离患者需戴手套时有什么不同

当然有区别了,皮肤是我们天然的一道完美的屏障。如果你的手上有伤口,那么等于是这个屏障被打破了,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感染机会。要单独针对这个伤口进行保护处理。然后再戴手套。

❻ 手受伤包扎好之后带上塑料手套对伤口好吗

一般情况下注意不要打湿就可以,外科创口一般要求清洁干燥即可,没必要特殊带手套。

❼ 为防止双手被刀片和尖锐物品所伤,应戴哪种类型的手套

嗯,去弄一个皮手套,或者是一个钢铁侠蜘蛛手套。

❽ 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惊恐,很多人出门时都会全副武装,特别是外出进行购物、在外面触碰一些物品时都会选择佩戴手套。

说实话一般情况下我们普通老百姓佩戴手套意义不大,虽然现在该病毒的外界生存期较长,但是也不要忘记我们现在对于日常消毒的加强和重视。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多增加一层防护比没有要强,所以现在很多人出门都会佩戴手套,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关于手套方面的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说一下我们平日所戴的手套,现在大多数人出门都会佩戴乳胶手套,而这些手套大多数都是在超市购买的家用手套,还有的人会佩戴毛线手套以及一次性医用手套。

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医学常识,大家都觉得只要佩戴上手套就能有效的进行保护,其实,如果在佩戴当中方法不得当,那还真的不如不戴,下面来看看错误的佩戴方式。

一、反复使用

先不说所戴的手套是什么样的,现在很多人会反复穿戴同一副手套,有的乳胶手套说实话内外面基本都一样,所以有的人在佩戴的时候也不管这些,反正只要佩戴上就行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一些送货的工作人员身上。

二、手套穿戴不规范

刚刚说过我们老百姓没有那么高的医学知识,所以大部分人还是以戴上了就可以了为主要思想,虽然我们不能像专业人士那样穿戴,但如果要选择佩戴手套了,那么最好能尽量规范一些,不然就会造成适得其反。

如果选择穿戴医用一次性手套,那么就必须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来进行穿戴,如果是家用的普通手套特别是在脱手套时,最好不要触碰手套的外面。

比如,有的人没有对手套进行消毒,使用完后丢在一边,下次使用的时候抓起来就戴,如果手套上有病菌,那么就会造成手套内外造成污染。

再比如手套里面是干净的,在脱手套时接触到了手套的内面,这也相当于白戴。

三、手套的消毒

如果是使用医用一次性手套,那么在使用完毕后就可以丢进垃圾箱,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家用乳胶手套较多,如果没有及时的消毒,那么真的还不如不戴。

四、多人使用

还有这种情况,比如一幅手套多人使用,先不说这些人是否为自己亲近的人,就说多人穿戴吧!这都是增加了交叉污染的几率发生。

虽然疫情还处于高发阶段,但是普通大众日常是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真正病人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是否佩戴真的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做到经常洗手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真的佩戴手套就应该正确使用,这里看看家庭日常的使用方法。

1、最好选择一次性的手套,使用完毕就脱掉丢弃。

2、佩戴手套要分清内外面,切勿在多次使用时内外不分。

3、如果是家用乳胶手套,在使用完毕后最好用酒精喷洒一边进行消毒。

4、最好手套专人专用,人手一幅为宜。

5、如果是用的时间较久的手套或佩戴时间过久的情况,因为手套的透气性较差,这样容易导致手部的出汗,从而造成手套内部潮湿而引发细菌滋生,所以用过几次最好用消毒剂浸泡清洗一下,比如用稀释过的84进行浸泡,一般30分钟即可。

6、对于使用较长的手套要检查是否有破损。

作为普通大众,在防护上无需那么的严格周密,只要是在大的范围框架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尽量少外出、外出后要洗手等等。而戴手套因人而异就行,普通大众对于手套的穿戴、消毒等相对没有医院那么严格,只要大家懂得相关常识、注意日常一些使用规范就可以了。

❾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哪种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医用橡胶手套

一、手套的分类

(一)一次性使用医用手套

1、一次性使用灭菌橡胶外科手套:符合GB7543。

2、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符合GB10213。

(二)可重复使用手套

1、橡胶耐油手套:符合AQ6101,为接触矿物油、植物油以及脂肪族的各种溶剂时戴用的手套。

2、耐酸(碱)手套:符合AQ6102,为接触酸碱喾液时戴用的手套。

3、浸塑手套:符合GB/T18843,用于防水、洗涤剂、脏污及轻微机械等伤害,仅适用于清洁工等类似工种手套。

(9)别人有创口应戴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医用手套加入粉末后形成的风险为可能造成患者伤口感染、形成肉芽肿、脏器粘连等并发症,导致医务人员过敏反应等。在有粉医用手套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向手套中添加粉末,也会导致环境污染及对操作工人的伤害。

有粉医用手套生产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警示信息,提醒医疗机构和使用者合理选择、安全使用。

❿ 护理戴手套时应注意

戴手套的注意事项

手套尺寸要适当,如果手套太紧,限制血液流通,容易造成疲劳,并且不舒适;如果太松,使用不灵活,而且容易脱落。

在选择手套时除了要具有足够的防护作用外,也要看实际需求,该选用钢丝抗割手套的环境,就不能选用合成纱的抗割手套等。

要保证其防护功能,就必须定期更换手套。如果超过使用期限,则有可能使手或皮肤受到伤害。随时对手套进行检查,检查有无小孔或破损、磨蚀的地方,尤其是指缝。注意手套的使用场合,如果一副手套用在不同的场所,则可能会大大降低手套的使用寿命。使用中要注意安全,不要将污染的手套任意丢放,避免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暂时不用的手套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方法,防止将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质接触到皮肤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最好不要与他人共用手套,因为手套内部是滋生细菌和微生物的温床,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戴手套前要洗净双手,手套要戴在干净(无菌)的手上,否则容易滋生细菌。摘掉手套后要洗净双手,并擦点护手霜以补充油脂。在戴手套前要罩住伤口,皮肤是抵御外界环境伤害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止细菌和化学物质的进入。不要忽略任何皮肤红斑或痛痒,防止皮炎等皮肤病的发生。如果手部出现干燥、刺痒、气泡等,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一双好手套,更好的保护双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