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穿戴一次性手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穿戴一次性手套必需的流程:
1、寻找适合的规格:戴手套以前,务必寻找适合自身手部规格的一次性手套。假如手套规格不适合,就非常容易损坏,严重危害到客户的安全性。比如过紧的手套非常容易被捅穿、撕破,与此同时会降低手部的协调能力;很松的手套非常容易造成皱褶,造成无法抓物。
穿戴者能够 挺直手指头来明确手套是不是过小。假如手套被拉伸,就表明手套过小。大拇指和手掌心处产生损坏的话说明手套很有可能太小了。
2、戴手套:第一步是要在一个整洁的场地戴手套。比如,在试验室,手套也不应放到会与有危害化合物接触到的地区。由于那样做最后会使穿戴者的肌肤和化工品接触而造成健康风险。
3、此外,在穿戴手套前,应摘下手腕子上全部饰品,并门把洗干净,脏的手会环境污染到手套里侧。除开维护穿戴者,这一流程能够 维护别的将与穿戴者接触的人。医护人员会接触到患者,因此 她们不容易期待患者手里的病原菌或化合物环境污染到手套。
㈡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的技术要求和法律法规
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用于医疗检查、卫生防护。
技术要求是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保质为期24个月。该产品由天然橡乳胶制成,应无菌。贮存在环境相对湿度不超过80%,无腐蚀、无高温和日光直接照射、通风良好的室内。
其注意事项为切勿接触油脂、酸碱及尖锐物;本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使用前不可打开包装;使用前请注意产品失效年月,超期禁用;仅限次性使用;使用时修剪指甲,谨防戳穿。
㈢ 医用一次性手套有哪些使用规范需要注意
医用手套不仅要选择正规的品牌,可以试试麦迪斯医用手套,同样也需要规范使用手套。
㈣ 什么是一次性PVC手套
一次性PVC手套是指用PVC材料做的一次性手套。
一次性PVC手套是高分子一次性塑胶手套是在保护手套行业中发展最快的产品。医护人员和食品工业服务人员之所以认准该产品,是因为PVC 手套穿戴舒适、使用灵活,不含任何天然乳胶成分,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特点:
1、穿戴舒适,长时间穿戴不会造成皮肤紧绷。有利于血液循环。
2、不含氨基化合物及其它有害物质,极少产生过敏。
3、较强的抗拉强度,耐穿刺,不易破损。
4、密封性好,最有效的防止尘埃向外散发。
5、防化性能优越,耐一定的酸碱度。
6、无硅成份,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适合于电子行业生产需要。
7、表面化学残留物质底,离子含量底,颗粒含量少,适用于严格的无尘室环境。
㈤ 一次性PE手套是什么东西
叫PE手套,一般做饭的时候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手套。
最有名的品牌是克林莱,用途:染发、清洗汽车、处理各种污染物。
㈥ 请问,一次性手套是那种手套
在一些手套更换频率较高的行业,通常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节约更换成本,比如医疗行业、实验室、食品加工行业等对卫生要求比较高的行业。
一次性手套是用橡胶薄片或薄膜制成的一类手套。
一次性手套通常有两种材质:
一种是乳胶手套
一种是丁腈手套
㈦ 什么是一次性卫生用品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国家公布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200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产品和生产环境卫生标准、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和相应检验方法,以及原材料与产品生产、消毒、贮存、运输过程卫生要求和产品标识要求。
在本标准中,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是指:本标准适用于国内从事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生产与销售的部门、单位或个人,也适用于经销进口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部门、单位或个人。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981-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
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并为达到人体生理卫生或卫生保健(抗菌或抑菌)目的而使用的各种日常生活用品,产品性状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例如,一次性使用手套或指套(不包括医用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卫生湿巾、电话膜、帽子、口罩、内裤、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包括卫生护垫)、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不包括皱纹卫生纸等厕所用纸)、避孕套等,在本标准中统称为“卫生用品”。
4 产品卫生指标:
4.1 外观必须整洁,符合该卫生用品固有性状,不得有异常气味与异物。
4.2 不得对皮肤与粘膜产生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及其他损害作用。
4.3 产品须符合表1中微生物学指标。
表1
产品种类 微生物指标
初始污染菌1) cfu/g 细菌 菌落总数 cfu/g或cfu/mL 大肠菌群 致病性化脓菌2) 真菌 菌落总数 cfu/g或cfu/mL
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帽子内裤、电话膜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抗菌(或抑菌)液体产品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卫生湿巾 .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口罩 . . . . .
普通级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消毒级 ≤10 00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妇女经期卫生用品 . . . . .
普通级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消毒级 ≤10 00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 . . . . .
普通级 . ≤20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00
消毒级 ≤10 000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避孕套 . ≤2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1) 如初始污染菌超过表内数值,应相应提高杀灭指数,使达到本标准规定的细菌与真菌限值。 2) 致病性化脓菌指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
4.4 卫生湿巾除必须达到表1中的微生物学标准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须≥90%,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还须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90%,其杀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须保持1年。
4.5 抗菌(或抑菌)产品除必须达到表1中的同类同级产品微生物学标准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须≥50%(溶出性)或>26%(非溶出性),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还须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50%(溶出性)或>26%(非溶出性),其抑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须保持1年。
4.5 任何经环氧乙烷消毒的卫生用品出厂时,环氧乙烷残留量必须≤250μg/g。
5 生产环境卫生指标:
5.1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 500 cfu/m3。
5.2 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
5.3 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6 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
6.1 环氧乙烷消毒: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 9372)的杀灭指数应≥103。
6.2 电离辐射消毒:对短小杆菌芽胞E6d(ATCC 27142)的杀灭指数应≥103。
6.3 压力蒸气消毒:对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的杀灭指数应≥103。
7 原材料卫生要求:
7.1 原材料应无毒、无害、无污染;原材料包装应清洁,清楚标明内含物的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影响卫生质量的原材料应不裸露;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应标明保存条件和保质期。
7.2 对影响产品卫生质量的原材料应有相应检验报告或证明材料,必要时需进行微生物监控和采取相应措施。
7.3 禁止使用废弃的卫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8 生产环境与过程卫生要求
8.1 生产区周围环境应整洁,无垃圾,无蚊、蝇等害虫孳生地。
8.2 生产区应有足够空间满足生产需要,布局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分隔合理,人、物分流,产品流程中无逆向与交叉。原料进入与成品出去应有防污染措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减少生产环境微生物污染。
8.3 生产区内应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虫、防鼠设施,地面、墙面、工作台面应平整、光滑、不起尘、便于除尘与清洗消毒,有充足的照明与空气消毒或净化措施,以保证生产环境满足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
8.4 配置必需的生产和质检设备,有完整的生产和质检记录,切实保证产品卫生质量。
8.5 生产过程中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产生有害物质的,必须具备相应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规定。
8.6 原材料和成品应分开堆放,待检、合格、不合格原材料和成品应严格分开堆放并设明显标志。仓库内应干燥、清洁、通风,设防虫、防鼠设施与垫仓板,符合产品保存条件。
8.7进入生产区要换工作衣和工作鞋,戴工作帽,直接接触裸装产品的人员需戴口罩,清洗和消毒双手或戴手套;生产区前应相应设有更衣室、洗手池、消毒池与缓冲区。
8.8 从事卫生用品生产的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不得留指甲,工作时不得戴手饰,长发应卷在工作帽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尖锐湿疣、淋病及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参与直接与产品接触的生产活动。
8.9 从事卫生用品生产的人员应在上岗前及定期(每年一次)进行健康检查与卫生知识(包括生产卫生、个人卫生、有关标准与规范)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
9 消毒过程要求:
9.1 消毒级产品最终消毒必须采用环氧乙烷、电离辐射或压力蒸气等有效消毒方法,所用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有关卫生标准。
9.2 根据产品卫生标准、初始污染菌与消毒效果生物监测评价标准制定消毒程序、技术参数、工作制度,经验证后严格按照既定的消毒工艺操作。该消毒程序、技术参数或影响消毒效果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后应重新验证确定消毒工艺。
9.3 每次消毒过程必须进行相应的工艺(物理)和化学指示剂监测,每月用相应的生物指示剂监测,只有当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达到规定要求时,被消毒物品才能出厂。
9.4 产品经消毒处理后,外观与性能应与消毒处理前无明显可见的差异。
10 包装、运输与贮存要求:
10.1 执行卫生用品运输或贮存的单位或个人,应严格按照生产者提供的运输与贮存要求进行运输或贮存。
10.2 直接与产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无毒、无害、清洁,产品的所有包装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密封性和牢固性以达到保证产品在正常的运输与贮存条件下不受污染的目的。
11 产品标识要求:
11.1 产品标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并在产品包装上标明执行的卫生标准号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
11.2 消毒级产品还应在销售包装上注明“消毒级”字样以及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在运输包装上标明“消毒级”字样以及消毒单位与地址、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或消毒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
㈧ 一次性医用手套与民用手套的区别
一次性民用手套,也就是一次性普通手套,与一次性医用手套的主要区别如下:
一、用途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日常工作(非医务工作)及生活中进行需要对手进行保护的操作,如工业制造、清洁劳保、试验化学,或某种操作有卫生要求,如食品加工等。
2、一次性医用手套:外科操作如各类手术、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使用;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二、材质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材质种类较多,除了天然橡胶手套、丁腈橡胶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氯乙烯(PVC)手套,还有布手套、皮手套等。
2、一次性医用手套:医用手套按材质分主要有天然橡胶手套、丁腈橡胶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氯乙烯(PVC)手套。
三、特性不同
1、一次性普通手套:表面浸有氯丁橡胶;棉衬垫;菱形浮出的外纹。
2、一次性医用手套:表面无明显杂质和污痕,连接处应牢固、无渗漏现象,拉伸强度应≥1.0N,扯断伸长率应≥5%;产品初始污染菌不得超过100cfu/g,经环氧乙烷消毒,不得检出致病菌,环氧乙烷残留量不得大于10ug/g,皮肤刺激反应不大于I级。
㈨ 一次性医用手套在手术室如何规范穿戴
穿完手术衣才能打开手套包。没带手套的手碰手套的内面。带好一只手套的手碰手套的外面。把手套包住袖口就好了。
㈩ 什么是一次性手套
提起一次性手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但可以避免交叉感染,更可以大大节约更换成本,尤其是对于食品加工和医疗行业来说,是必备的物品。但是很多人对一次性手套材质和用途了解的不够全面,接下来就为大家普及相关的知识。
一次性手套材质从专业上说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制成;表面无明显杂质和污痕,连接处应牢固、无渗漏现象,拉伸强度应≥1.0N,扯断伸长率应≥5%;产品初始污染菌不得超过100cfu/g,不得检出致病菌,皮肤刺激反应不大于I级。通俗上称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PE膜具有防潮性,透湿性小。聚乙烯薄膜(PE)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
一次性手套主要用途:
1、可用于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护理病人和清洁卫生。
2、可用于餐饮业、西饼屋、工业食品加工、厨房调理都能有效地控制病从口入。
3、油漆施工、搬动脏污物品、卫生打扫、清洗物品等。
4、家居清洁,厨房料理,实验室操作,美容美发焗油染发,美甲,个人卫生。
一次性手套材质还有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一次性手套的使用范围比较广,尤其是对卫生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物品。
疫情期间,建议还是常备一点一次性手套吧,尤其是公司办公,人员流动大,接触的较多,建议可以去科力普省心购看看,品类齐全,采购流程非常快,而且价格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