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赶小海是什么意思
赶小海意思:
赶小海,就是居住在海边的人们,利用退潮的时间,到海边岩石礁上去拾一些小海货。海货的种类很多,可以拾到海星,可以捉螃蟹,可以拾各种海螺,可以起海蛎子,可以在沙里或石头底下摸蛤、挖海葵,可以捉小鱼小虾,还可以拾海边的各种海菜,如老鼠尾巴、团结菜、波罗菜等。
俗话说:“十七十八,整日海。”意思就是说,每月的十七、十八这两天,到海边赶小海,可以赶一整上午的时间。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赶小海时机:
赶小海有讲究,要掐着时间算。要找退潮时间长、刮北风的天赶海。这样的天气潮上岸的东西多,赶海有赶头。往往一有这样的日子,海边赶海的人就会多起来,往往是附近的村民来了,还打电话把自己家的亲戚也邀请来赶海。
准备工作:
赶小海要有准备,一般穿胶鞋较合适,不能穿拖鞋。因为赶海要涉水,一是穿拖鞋不方便走动,二是容易滑倒,三是容易被石头碰伤脚。因为海边太阳灸烤较厉害,所以赶海一般要戴上帽子,穿上长袖衣服,这样不容易被太阳晒黑。有的城里人往往没有准备,乘兴而来,返回第二天,脸、脖子就变成红黑色了,胳膊也被晒得曝了一层皮。
赶海的工具五花八门,归纳起来要有手套、小篓(或网兜)和钩子、铲子四样工具。手套是必不可少的,少了手套,赶一场海下来,手掌往往被海边的石头、蛎皮划的伤痕累累。小瘘和网兜是用来盛海货的,也可以用篮子、小桶等代替,实在没有用方便袋也可以,但总是不如用小篓子方便。钩子一般都是自己做的,用来钩住石头翻个身,拾石头底下的海螺或捉石头底下的小螃蟹,也可以用来把石头缝里的海货钩出来。小铲子一般用来起礁石上的海蛎子,也可以用来挖沙,从中拾捡花蛤,还可以用来挖海葵和洞里的螃蟹。
赶海的人多是赶了海货后自己吃,也有个别村民赶到海货后到市场去卖。因为是赶小海收获的海货,新鲜味道好,往往一到市场上,不一会儿功夫就会抢光。常赶小海的人都知道赶海时带点食物。因为赶海是个体力活儿,赶不一会儿,就会又累又饿,所以需要补充点营养。海边的人们一般会带着自家玉米面做的饼子,就着海上刚起的生蛎子肉下饭。那个味道才叫鲜,那种滋味才叫美,那种感受才叫绝。更有甚者,抓到小虾和小螃蟹,直接塞到口中,名曰:生吃蟹,活吃虾,这样吃起来特鲜。
❷ 赶海需要带什么工具
赶海必备工具:雨鞋/凉鞋(最好是防滑的)、短裤、手套、小桶/竹篮。
❸ 赶海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赶海需要准备的东西有沙滩鞋或雨鞋、手套、网兜、水桶、小铁铲、急救药、防晒品。鞋子和手套是为了保护手脚不被刮伤,网兜可以用来网水产品,水桶用来装收获物,急救药是预防受伤急救,防晒品是保护好自己不被晒伤。
赶海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赶海是指赶在潮落时去往海边的沙滩和礁石打捞采集海产品,鞋子和手套是为了防止采集海产品的过程中被礁石割伤。
赶海时携带的网兜可用于网住大批鱼、虾等小型海产,水桶可以用来装这些海产,小铁铲可以用于翻动石头去捕捉螃蟹或贝壳类海产。
赶海时携带急救药主要是为了预防受伤,因为潮落后的沙滩和礁石比较湿滑,容易摔倒,防晒品是为了防止太阳太大被晒伤。
❹ 绥中海边赶海能捡到什么,需要什么工具
在海边生活了二十几年,呵呵,早上一样有满潮的时候,什么也捡不到。 早上三四点最佳时段 涨潮之前,一般都很早,4-5点之前了. 退潮时 .
❺ 赶海要准备什么工具
夏季旅游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海边,夏季的海滩简直美不胜收,在退潮以后沙滩上还会被冲上来许多小鱼小虾、贝壳等,所以除了欣赏美景、游泳潜水以外,赶海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如果什么准备都没有,就兴致冲冲地去了,很可能会败兴而归哦。那么赶海需要必备哪些工具呢?
赶海需要的工具有很多,有小水桶、小铲子、手套、抄网、多齿耙等等。小水桶可以舀一些海水,存放挖到的贝类,延长其生命;手套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海产品都有锋利的边缘和肢体,不小心就会受伤,所以戴手套是必须的;多齿耙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因为很多贝类都藏在沙子或岩石缝隙里,海滩上还有很多小石子,也是为了保护双手的,小铲子的作用类似。
除了这些还可以带上防晒霜、雨鞋、遮阳帽等等,根据个人习惯来就可以了。
❻ 我我们去赶海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赶海达人教您如何赶海
如何在赶海时赶到更多的东西,昨日,小编采访了网上流传甚广的《威海全境赶海攻略》一文作者姜明星,以及有着数十年赶海经验的高区双岛街道西山村会计黄战军,他们给出以下建议。
▶ 最适合赶海的地点有四类:河流的入海口、有礁石的海岸、淤泥质的海滩、岛屿的海岸。这些地方是适合的栖居地且富含营养,能促进海岸生物更快速的成长。人们可以依照这四类寻找赶海地。
▶ 赶海一般选择在大潮汛最好,因为大潮汛海水退的远又快,特别是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而这大潮汛就是在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的前后两天为最好。
▶ 赶海需要在海水与滩涂中活动,最好要准备可以涉水使用的鞋子。如果是在岩礁区采集海蛎子等则需要准备厚底防滑的鞋子。要带上遮阳帽等防晒装备。如果体力情况不大好,可以准备一个小板凳可以坐着赶海。至于工具,小网兜、小铁铲、小耙子、小桶,都是必要。如果想在海滩上钓蛏子,需要准备一些食用盐。蟹子一般都藏在石头下,如果去石块比较多的海滩捉蟹子,可以戴上手套,避免翻石头时划伤手。
▶ 不同的海滩的产出是不同的,如双岛湾赶海的主要收获是蛤蜊,小石岛赶海的主要收获是海蛎子与小波螺。蛤蜊需要在海滩里挖,小波螺直接在水里捡,而海蛎子则需要使用工具将其从礁岩上剥下来。而蛏子,则需要用盐来钓,把食盐撒在蛏子藏身的蛏眼里,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 尽量在干净的地方赶海。同时,对挖到的小海鲜,尽可能清理干净,蛤蜊之类的要放在水中静置一段时间,让其体内的泥沙吐净。
❼ 赶海的注意事项
去海边玩当然少不了要抓螃蟹,抓螃蟹的时候最好带上手套,避免被螃蟹夹到,翻岩石时,注意石头上的贝壳,很容易划伤手,如果划伤后将手放到海水里,一会就好,海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
海边有很多吸引游客的美景,但欣赏美景时一定要注意,景点里人多时千万不要挤,避免发生意外。
用海杆在岸边钓鱼是一定要注意周围的游客,不要伤到别人。到礁石上钓鱼要注意潮汐变化,如果涨潮了就下不来了,有的礁石上长满了海草,注意防滑。出海钓鱼,要注意防晒、防风,并提前要带好水、食物等,晕船的人最好就不要去了。上船出海后最好穿上救生衣。如果钓到黑鱼,千万不要被他后背的刺刺到,有毒的,会很疼。
游泳时要尽量在人多的地方,不要游的太远。有礁石的地方要注意,下水前要做好运动,避免下水抽筋。
另外,观察海域的沙子可以猜测会有哪些生物。有些沙质海域会有些小孔,里面会有沙蟹,有些会有沙蚕,还有可能有蛤蜊之类的,沙滩上应该都会有痕迹。
礁石区会有比较多的生物,石头下会藏着螃蟹,石头上有可能有海葵,牡蛎,贻贝等等。
❽ 赶海安全吗
安全,海边靠近山的都有石头,而这石头呢又会生牡蛎,这牡蛎壳很锋利的,而没山的地方呢又有石坝,这石坝上也长着牡蛎,如果和皮肤有轻微的接触,就会被牡蛎壳给划破。所以最好穿上军用胶鞋,假如你想捉蟹子就得戴上手套 。
❾ 我问一下,什么时候去赶海最好
大海就像一瓢水,一歪,这边就满了,那边就退了,潮起潮落就是这个理,这是由于地球的旋转和月球的吸引,月有阴晴圆亏,所以就有了农历初一十五落大潮的规律。
其实也就是每月都有两次落大潮的日子。初一和十五前后几天都是落大潮。二十七起信开始落大潮到初七都可以赶海;十二也是起信到十八都可以赶海,十七十八潮最大,又是中午头赶海最好了。
十二,二十七八是早潮八九点一般是赶不上,二八二九十三十四十五上午正好赶海,三十十六十中午暖和赶海不错。
(9)赶海戴什么样的手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赶海之前一定要查潮汐表,争取在潮最低的时候去,那样会有更多的收获,还要看一下当天的天气如何。
2、赶海的东西一定要拿好,提前准备好小铲子,装海鲜用的小桶,拿一副橡胶手套,有时候海鲜容易划手,最好穿一双雨靴,海边辐射较大,注意做好防晒。
3、尽量避免晚上去赶海,有时候走的比较远,判断不好涨潮时机很可能被大水淹没。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❿ 赶海需要带什么工具
小水桶、小铲子、手套、抄网、多齿耙等等。
小水桶可以舀一些海水,存放挖到的贝类,延长其生命,手套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海产品都有锋利的边缘和肢体,不小心就会受伤,所以戴手套是必须的,多齿耙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因为很多贝类都藏在沙子或岩石缝隙里,海滩上还有很多小石子,也是为了保护双手的,小铲子的作用类似。
除了这些还可以带上防晒霜、雨鞋、遮阳帽等等,根据个人习惯来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