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拳击比赛是否要带头盔
当今世界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拳击运动,即职业拳击和业余拳击。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拳击比赛都是属于业余拳击。这两种拳击在比赛规则和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业余拳击比赛,运动员身着背心、短裤、足登拳击鞋,戴头盔,双手戴大而厚的拳击手套(每只手套重228克),运动员成年组必须年满18岁,参加奥运会的年龄规定在17岁以上;职业拳击比赛,运动员则不戴头盔,上身赤裸,手套小而薄(每只手套重为143克~171克),运动员须年满18岁。在比赛时间上,业余拳击比赛每场3回合,每回合3分钟(少年为2分钟),两个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比赛过去为15回合,现改为12回合,每回合为3分钟,两个回合间休息1分钟。业余拳击一般有安全保障,比赛中注意运动员的道德表现,当运动员有粗野或违反规则动作时,则给予警告或取消比赛资格。职业拳击运动员比赛完全是为了高额酬金,因此经常出现不顾对方安危的野蛮动作,这种比赛不时出现伤亡事故。 业余拳击赛按运动员体重分级,一般分为11个级别。
㈡ 拳击比赛对选手装备的要求是
拳击比赛对选手装备护齿、护裆、拳击短裤、拳击鞋、凡士林。
护齿
护齿分上牙护齿;上下牙护齿。护齿能够保护拳手的牙齿;下颚。拳手通过紧紧咬住护齿来固定下颚,减少被对方击打头部而产生的震动。降低受伤和被击倒的几率。戴上护齿呼吸会很困难,影响拳手正常发挥,所以平时训练中都要戴上护齿,慢慢的去适应。
护裆
性别的不同,护裆的设计也是不同的。男拳手的平时对练或者实战时都应该戴上护裆来保护自己。
女拳手护裆不仅适合女性的骨骼,而且还能对女性的骨盆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比赛和对练中一般不要求女拳手必须戴护裆。
拳击短裤;背心
拳击短裤是为拳击手特制的。很宽的腰带能够对下腹起到保护作用。在比赛时要求男;女拳手必须穿戴拳击短裤。
拳击鞋
拳击鞋能使你在拳台上轻松的滑动移动,鞋底的设计能让你步伐&移动变得更加灵活。高鞋帮的设计能对脚腕起到很好的固定,减少脚腕受伤几率。比赛中要求男女拳手必须穿戴拳击鞋。
凡士林
凡士林是训练比赛中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训练&比赛时脸部;胸部;肩部;手套;头盔涂抹凡士林,能够减少拳套对身体皮肤的摩擦力,当皮肤受伤时凡士林也能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所以在平时训练&比赛时都应该适当涂抹凡士林来减少不必要的受伤。
㈢ 在拳击比赛中,为什么运动员要佩戴手套
是否戴着手套来削弱拳头的杀伤力以保护对手并使拳击比赛更安全?要了解这些问题,您必须从拳击手套的历史开始。现代拳击手套的原型出现于1743年,由一位名叫杰克布劳顿的英国人发明。在拳击比赛时,拳击手们全都赤身裸体。
因为手套是柔韧的,当头部装箱很重时,震动会比硬式裸拳更大。人类的大脑在头骨中有一定的移动空间。当头部摆动太多时,脑组织会撞到头骨,人们会立即失去意识。因此,拳击手套实际上并没有使游戏更安全。它的作用更多的是保护被打出的拳头,而不是被击中的头部。
㈣ 拳击比赛的时候为什么要戴手套
1、为了保护拳手的双手不会因为巨大的力量而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拳击手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巨大的力量在打击对手的同时也可能会伤到自己。
2、拳套使得比赛更加精彩。全套对比赛的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进攻方不会担心自己的手会受伤或是对手受到太大的伤害,可以放心进攻;另一方面防守方也不必担心自己会受到过量的伤害,从而能够更加沉着地组织防守。一来一回,比赛就更加激烈和精彩。
(4)拳击鞋为什么有带刺的手套扩展阅读:
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
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
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中国拳协批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
手套的套锋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
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手套有问题,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确认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㈤ 拳击比赛前,教练给选手脸上涂抹的白色膏状物是什么
凡士林
白色的膏体是凡士林,容易让拳头划过,用于减少作用力,否则击打过程中容易把眼角皮肤磨破(此处较为薄弱,容易出血),符合拳击追求打击而不是伤害的要求。
涂在伤口上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同时它的油性成分不容易被汗水溶解,能够起到隔绝伤口和空气防止,能够起到隔绝伤口和空气防止感染的作用。
可以对伤口起到保护作用,止血。是用来保护拳手脸部皮肤和封闭伤口、止血用的。
凡士林是一种烷系烃或饱和烃类半液态的混合物,也叫矿脂,由石油分馏后制得。其状态在常温时介于固体及液体之间,因不同用途而有棕、黄、白三种颜色。
(5)拳击鞋为什么有带刺的手套扩展阅读:
拳击装备清单
一、每天训练装备:
1、手绷带
2、12盎司(1盎司=28.34克)皮革拳击手套
二、拳击对练装备:
1、手绷带(同每天训练手绷带)
2、16盎司拳击对练手套
3、头盔
4、护胸(女)
5、护齿
6、护身(男、女)
7、护裆(男)
三、比赛装备:
1、手绷带(比赛纱布)
2、10-12盎司比赛手套
3、护齿(同拳击对练装备)
4、国际标准头盔
5、护胸(女)
6、护身
7、护裆(男)
8、不同颜色腰带的拳击短裤
四、其他装备:
1、跳绳
2、实心球
3、拳击鞋
4、沙包手套
5、手靶
6、凡士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凡士林
㈥ 打拳击要带手套,有哪些好处
大家都知道,打拳击擂台上,双方选手都要戴拳套,而对于戴拳套,有什么好处呢?想必大家都不怎么了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戴拳套的好处。
打拳击戴拳套的步骤
先缠护手绷带,护手绷带是由棉纱制成,吸水性比较强。缠护手绷带时,要注意腕部可以适当地缠的紧一些,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缠的过紧,因为缠的过紧,会使手指失去活动余地,影响技术动作的使用发挥。缠好护手绷带,就可以戴拳套了。
其他的护具还包括头盔、护齿和护裆,头盔是保护头部的,护齿是为了防止被打导致牙齿脱落,保护牙齿的,护裆自然是保护裆部,除了这些,拳击鞋子也很重要,拳击擂台上,是不断进攻防守的跑动,所以选择鞋子的时候也要穿着舒服再上擂台。
喜欢拳击的朋友们,记得打拳击要戴拳套,手套不只是保护你自己,更是对对手的尊重。大家如果想到打拳击戴拳套还有更多的好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㈦ 拳击可以用脚吗
拳击不可以用脚。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
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拳击运动只能运用拳头来制服敌人,不能使用腿脚肘膝。
(7)拳击鞋为什么有带刺的手套扩展阅读:
拳击的比赛规则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国际业余拳联(AIBA)自一九九七年开始实行的新规则中规定业余拳击比赛实行五个回合制;每个回合打两分钟,回合间休息一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是实行十至十二个回合制,回合中间休息一分钟。
世界拳击联盟比赛主要靠技术得分来判定胜负,所用拳击手套大而且厚,比赛时运动员要穿背心、短裤、软底拳鞋、戴护头盔。职业拳击比赛主要靠强烈攻击或将对方击倒判定胜负,被击倒一方如果在十秒钟内不能站立起来恢复比赛,就判对方获胜;比赛时职业拳手的手套小而且薄,赤裸上身、头部不戴头盔进行比赛。
世界拳击联盟比赛设有十一个级别,职业拳击比赛设有十七个级别。
㈧ 散打,拳击比赛中,护齿。
拳击运动简介
拳击运动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很陌生,但许多丰富多彩的日常词汇却来源于拳击运动。你(利用表示比赛回合结束的铃声)幸免以败了?你(被对手逼到围绳上)仍然身处困境中?你(被对手击打腰部以下部分)遭到暗算了?你被(裁判读秒到10,)宣布失败?或者你只是腻烦了(近战)勾心斗角,决定(抛毛巾)认输?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是一项业余的,也是一项职业的运动项目。比赛的目标上要比对方获得更多的分以战胜对方或者将对方打倒而结束比赛。与此同时比赛者(拳击运动员)要力图避开对方的打击。
拳击比赛在由三条绳围绕的拳击台上进行。一场业余拳击比赛有三回合,每回合三分钟。拳击运动员要戴(拳击)手套。其他用具包括:头盔,护齿,运动短裤和护裆。拳击运动员的比赛按体重分级。
赤手的拳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当作一种为自卫而习练的技艺,而且被列入古代奥运会。1867年英国采用了昆斯伯里拳击规则,(比赛者)要戴(拳击)手套进行比赛。1880年业余拳击联合会在英国成立。1946年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成立。
在世界拳击运动中属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古巴,英国和俄国。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具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活、凶猛、协调、果断和勇敢等素质。
拳击知识简介
1、世界性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的名称是:AIBA国际业余拳联是世界业余拳击运动管理机构。
2、主要的国际拳击比赛主要的有:美国业余拳击锦标赛和欧洲业余拳击锦赛。
3、拳击比赛裁判人员包括一名台上裁判员,若干名台下评判员和一名计时员。
台上裁判员的职责是控制整个比赛。计时员打铃表示每一局比赛开始或结束。
4、构成犯规的动作包括打腰以下部位,击打脑后勺或颈背,和击打已倒地的对手。
5、犯规要扣掉犯规者的分数,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6、击倒(对方)获胜和技术击倒得胜的区别:击倒获胜是指一名拳击手被击倒在地,并在裁判数十个数之前站不起来的情况;技术获胜是指裁判员停止比赛的情况。
7、打分:明显地以拳击手套手指关节(正前部)部分击中对手时给记分。
8、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攻击、躲闪、上下移动、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
9、攻击技术包括左直拳、左刺拳、左钩拳、右上钩拳和右交叉拳还有组合拳,如1-2连击组合拳套路。
(拳击)比赛
所有这些拳击运动里的字面术语,在拳击台外常被作为具有相同含意的比喻用语。可见这些年来拳击运动在社会各阶层中颇受钟爱,这使得拳击比赛一直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最精彩的比赛,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并非这项运动用到的所有词汇都是我们熟悉的用语。例如,技术击倒(TKO),一个职业拳击赛的标志性短语,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少用到。拳击运动采用的昆斯伯里规则大概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奥运会和职业拳击赛采用的规则是大不相同的。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只进行男子拳击赛。拳击比赛由两位选手在方形拳击台上进行。在业余拳击比赛中,比赛的目标是通过击打对手获得点数或造成对手无法继续比赛。
拳击手必须佩戴拳击手套,只允许用握紧的拳头击打对方腰际以上侧面、正面部位。在悉尼奥运会中,每一场拳击比赛包括四个回合,每回合二分钟,每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以前的奥林匹克拳击赛每一场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但医学报告表明新赛制能减少拳击手在比赛中所受的身体伤害。
得分
当铃声响起,拳击比赛的一个回合就开始。拳击手相互逼近,企图有效击打对方得分。用握紧的手套拳峰部位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击中,得一分。有效击中部位包括对方头的正面和侧面,腰际以上上体的正面和侧面。对臂部的击中无效。对有效击中部分的击中如果裁定不构成打击力量,则不得分。
由5人评判小组来决定击中是否得分,电子记分系统将确保只有在五名评判员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时才记分。每一个评判员面前有两个按钮,一个按钮代表一个选手。当评判员认为选手对对手有一次有效击中时可按一下相应当按钮。只有至少三名评判员在相互相差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按下同一按钮,记分系统才记分。
拳击手一次有效击中可得一分,点数通过电子系统计算。当两位拳击选手在近距离搏斗中快速连续相互击打对方时,每一方都无法实施有足够打击力量的击打。这时候,评判员可等到近战结束,给占优势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击比赛结束时,合计每个评判员所给的点数,获得多数评判员评定的点数较多者被宣布为优胜者。如果两位选手的最后所获点数相同,评判员将通过评定哪位选手在比赛场面上占优或体育作风较佳来决定优胜者的归属。如果评判员在衡量这些因素后评定依然持平,这是他们可以转而考虑选手的防守技能来作出最后评定。
(击)倒地和(击)倒地不起
在一场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在被击中后脚以上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台面可判为倒地。在被击中后身体部分跌出围绳以外或体力不支依靠或悬挂在围绳上,或者在受到重击后,虽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员认为无法继续比赛时,选手都应被判为倒地。当拳击手被击倒后,场上裁判开始从1到10数秒数。现在已采用电子数秒设备,每数一次设备会发出一声嘟声,但是台上裁判经常自己来数秒。台上裁判在数秒时要求保持一只手在倒地选手的面前,用手势表明数秒的数字。在数到10秒后,如果倒地选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对方击倒对手获胜。
即使倒地选手立刻站立起来,也不能继续比赛,他必须先接受台上裁判员的8次数秒。在数秒到8后,在认为比赛可以继续时,台上裁判员会命令“开始”继续比赛。如果被击倒选手在站立起来后再在无击打情况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员开始一次8次数秒。
倒地并正在被数秒的选手只有在决赛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铃声响时才可以被终止数秒,避免被判失败。在其他回合和比赛中,台上裁判员在铃声响后继续数秒。
如果双方同时被击倒地,台上裁判员同时数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继续数秒到10。如果双方在数秒到10时都不能站起,这时比赛结束,倒地时间以前为止获得点数最多者胜出。
认输
在其他情况下,包括因为选手不能承受重击,或者选手不符合比赛资格以及选手退出,台上裁判员可结束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这些情况多半是由拳击对抗时的伤害引起。除了台上裁判员外,在场边的助手可以决定选手是否能承受重击而向场内抛毛巾表示弃权。
犯规
拳击手犯规时,他将面临告诫、警告或最严厉的处罚,取消比赛资格。对同一种犯规定两次告诫等于一次警告。三次警告,无论是否针对同一种犯规,就会导致取消选手的比赛资格。常见到犯规包括:击打对方腰线以下部位,抱住对方,用手臂和肘部挤压对方的脸部,把对方的头往围绳外压,张开手掌击打,用掌背击打,击打对方的头颈后部以及躯体的背部。其他的犯规有消极防守,在场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后退一步,语言冲撞台上裁判员以及在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后马上击打对方。
其他规则
1.如果任何一个拳击手在一个回合内接受三次数秒获一场比赛中接受四次数秒,台上裁判员可以终止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
2.如果台上裁判员在比赛的第一个回合由于选手眼部受伤或类似的原因终止比赛,对方胜出。但是,如果台上裁判员在第二或第三回合由于上述原因终止比赛,将通过累计到此时为止评判员所给的点数来评定比赛的优胜者。
3.参赛的选手要求在第一回合开始之前和比赛结果宣布后相互握手,表示友好。参加奥运会拳击比赛的选手年龄必须不小于17岁,不大于34岁。
4.参赛选手下巴禁止蓄有胡须,上唇胡须最长不能超过上唇缘。
5.每一场比赛之前,医务检查官必须声明参赛选手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参赛。在比赛中,有三名医生在场边,任何一位医生在认为依据医学上的理由有必要终止比赛时可以终止比赛。
拳击台
比赛用的方形拳击台面积为6.1平米,四周有围绳。拳击台表面由拉展开的帆布组成,帆布下面有软垫层。整个拳击台面延伸出围绳的面积为45.72平方厘米。
拳击台的每一边的围绳由四根平行的绳子组成。离拳击台地面最低的绳子有40.66厘米高,两道绳子间的高距为30.48厘米。
拳击台上的四角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参赛时拳击手可使用的台角是红色和蓝色,其余两个中立角为为白色。
赛程安排
参加奥运会拳击比赛的选手将被任意成对编排,不考虑他们的排名。采用单一淘汰制,胜者进入下一轮,败者被淘汰出局。选手通过初赛,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进入决赛。半决赛的胜者争夺金银牌,两个败者都获得铜牌。
奥运会参赛资格
有312名拳击运动选手将参加悉尼奥运会的拳击比赛。在上一届亚特兰大奥运会是364名。他们通过参加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州的地区锦标赛获取奥运会参赛资格。
各地区的参赛选手手数依据各地区拳击运动的实力而定,在不同的级别人数是不一样的。例如,到次轻量级为止的每一个拳击比赛项目,欧洲的参赛选手是8名,亚洲是7名,美洲和非洲各6名,大洋州1名。
第一条拳击台
一、比赛用拳击台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拳击台高1米,围绳内面积为4.9至6.1米见方,但全国比赛拳台围绳内面积必须为6.0至6.1米见方。
2.拳击台要结实平整、安全可靠。台面延伸出围绳外不少于46厘米;台的四角须安装4个角柱,用以栓固围绳;围绳四角须安置软硬适度,宽25厘米、厚10厘米的角垫。角垫颜色为:面向仲裁席,近左角为红色、远左角为白色,近右角为白色、远右角为蓝色。
3.台面上要垫有厚1.5至2厘米的毡制、橡胶或其他具有同等弹性、相适宜的材料,再覆盖一块平展固定的帆布。上述每一种材料都必须覆盖住整个台面(包括围绳以外部分)。
4.拳击台周围设4道围绳,每道围绳距台面高度分别为:42厘米、72厘米、102厘米、132厘米。
围绳直径为3至5厘米,围绳表面要包扎柔软光滑的布料。围绳的每一边用两条宽5厘米的帆布带将其上下相连、栓牢,帆布带要稳固,不能顺着围绳滑动,帆布带左右之间的距离应相等。每个角柱与绳角之间要有50至60厘米的间隔。
5.拳击台设3个台阶。红、蓝角设一台阶,供参赛运动员及其助手使用;中立角设一台阶,供裁判员和临场医务临督人员使用。
6.在拳击台两个中立角的外侧,各备一个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给拳手擦试过的棉球用。
二、大型比赛可使用二个拳击台。
第二条拳击手套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戴经国家体委、中国拳击协会批准合格的、由比赛组织者提供的拳套,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二、比赛组织者必须提供洁净的、合乎规格的拳套:
所有级别运动员所戴拳套的重量为284克(l盎司)。其中,皮革部分的重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一半,衬垫物的重量不得少于拳套总重量的一半,并且衬垫物不能错位或破损外露。拳套的有效击打部位必须标有15厘米宽的白色标志。拳套的带子要系结在手腕的背部。
第三条护手绷带
一、参赛运动员每只手可使用一条松软的、长不超过2.5米、宽不超过5厘米的医用绷带,也可用"维尔波"替代。严禁使用胶布或其他布料做的绷带,但允许用一条8厘米长、25厘米宽的胶布固定绷带。
二、参赛运动员所使用的护手绷带,由比赛主办单位统一提供。必要时经仲裁委员会批准、检录处检验合格,也可使用自备棚带。
第四条运动员服装、护具
一、参赛运动员的服装、护具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l.穿背心短裤:运动员要备红、兰背心各一件,背心的颜色必须和角的颜色相同,短裤的颜色不限。
如背心、短裤的颜色相同,须用醒目的颜色标出腰带线,腰带标志线宽10厘米(从额上部到肚脐)。短裤须长至大腿中上部。
2.穿软底无跟、无钉的靴或鞋。
3.戴硬质塑料护裆,并用三角紧身裤或护身固定。
4.戴护齿:比赛主办单位要为没有护齿的运动员提供护齿,费用自理。
5.戴护头:比赛主办单位要为运动员提供红色和兰色的护头,运动员也可戴自备护头,但须经仲裁委员会审验合格。
运动员进场时可不戴护头,双方运动员被介绍给观众后戴上护头。比赛结束后宣布比赛结果之前摘下护头。
护头规格:遮住眉弓上沿、腮面和耳朵、颈后脑颅部分;须用1厘米厚的乳胶和泡沫塑料做衬垫,用搭扣扣牢,不使护头移动和脱落。重量为227克,但皮革重量不得超过总重量的一半。
二、对于不戴护头、护裆、护齿或服装不整洁的运动员,台上裁判员有权阻止其参赛。若在比赛中出现拳套或服装护具松脱,台上裁判员应中止比赛,待将运动员的拳套或服装护具整理好以后,再恢复比赛。
三、除规定的服装、护具外,运动员不得穿戴其他任何装饰。禁止运动员在面部、臂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涂抹任何油脂或其他对对方有害或有碍的物质。
运动员必须刮脸,不允许留长胡子,允许短胡子但不超过上嘴唇。
第五条比赛场地和器材设备
比赛场地
二、除拳击台外,还需下列器材设备:
l.两个松香盘(盘内放松香粉,供参赛者擦鞋底防滑用)。
2红、蓝角各备置两把椅子,供参赛运动员。助手使用。
3.红、蓝角各备置一个塑料水桶,一个杯子,一个漏斗(漏斗须连接导管使水流到拳台以外的水桶内)。
4.供裁判工作人员使用的桌椅若干。
5、拳击计时器、锣(带锣锤)或铃。
第六条赛前体格检查和称量体重
一、体格检查
1.参赛者在称重前必须由中国拳击协会委派的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方可参加比赛,为了保证体检和称重的顺利进行如参赛运动员人数过多,经大会组委会同意可在比赛前一天进行部分项目的体检。
2.在体格检查和称量体重时,参赛者必须出示由中国拳击协会签发的注册证和运动员手册以及人身保险手续,以便医生和裁判员在上面记录,如果不能出示注册证和运动员手册以及人身保险手续,那么他将不允许参加比赛。
二、体重级别
1. 48千克以下级。
2. 48—51千克级。
3. 51-54千克级。
4. 54-57千克级。
5. 57-60千克级。
6. 60-63.5千克级。
7. 63.5-67千克级。
8. 67-71千克级。
9. 71-75千克级。
10. 75-81千克级。
11. 81-91千克级。
12. 91千克以上级。
三、称量体重
1.全国性比赛称量体重的规定:
(1)开赛第一天的上午7至9点,所有级别的参赛者称量体重。在以后的赛程里,只要求参加当天比赛的运动员在上午7至8点重新称量体重。称量体重之后到比赛开始之前不得少于3小时。
(2)称量体重要由仲裁委员会任命的代表监督实施。运动员称量体重时,其领队或助手(限一名)可陪同到场,但不能以任何方式干涉大会工作。
(3)运动员的参赛级别由第一次称量体重时的体重决定。但仍将被要求在比赛当天重新称量体重,以保证其实际体重与参赛级别相符。
(4)运动员在第一次称量体重时,如果其体重超过或不足原报名级别的标准时,应参加与实际体重相符级别的比赛。但必须本单位在那个级别有空余名额,并且在称量体重结束之前确定。参赛单位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医务检查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提出替换运动员的要求,但替补队员必须符合该次比赛的有关要求,而且在报名时已经作为那个级别或其他级别的替补者。
(5)运动员裸体称量体重,应使用公制计量器或电动计量器称量。
(6)称量体重之后,运动员将得到由负责医生签名和被任命的监称员填写的称量体重卡片。
二、比赛承办单位应事先准备好体重计量器和训练场地,供运动员赛前使用。
第七条抽签和轮空
一、抽签:抽签必须在医务检查和称量体重之后进行。抽签时必须有参赛各队的代表在场。每名运动员每天参加一场比赛,在特殊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有权变动此规定。
二、轮空:轮空运动员由抽签决定。没有经过比赛的运动员,不能取得名次和奖牌。在两名以上的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抽签定出第一轮轮空额,以使参加第二轮比赛运动员的人数为2乘方数(如4、8、16、32)等。第一轮轮空的运动员在第二轮比赛时,首先出场比赛。如轮空是奇数,则抽到轮空的运动员将同第一轮第一场比赛的胜者进行比赛;如轮空为偶数,则轮空的运动员将按其抽签顺序在第二轮首先比赛。比赛中不得出现运动员两次连续不经比赛即获胜的现象。若出现这种情况,则应在第二轮比赛前将那些第一轮轮空的运动员和因对方弃权没有参赛的运动员或只赛过一轮的运动员放在一起重新抽签。
三、比赛顺序:比赛应尽可能按体重级别,从小级别到重级别依次进行。
第八条比赛回合
一、1997年1月1日起,比赛采用五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这2分钟不包括因警告、告诫、整理服装或其他原因造成比赛中止的时间。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
二、在青少年或新手参加的比赛中采用四回合制,2分钟一个回合,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
第九条助手
一、比赛中每名运动员可拥有两名助手。
二、只有两名助手可以登上拳击台,而其中仅允许1人进入拳击台围绳之内。
三、除了回合之间休息,助手不能停留在拳击台上,助手需在每一回合比赛前5秒钟,将拳手面部擦于,将椅子、毛巾、水桶等物从拳击台上清理干净,然后迅速离开拳击台。
四、助手应为运动员准备好毛巾或海绵物品,他可以替运动员认输,也可在他认为运动员无法继续坚持比赛时,往拳台内投掷毛巾或海绵物品表示弃权。但在台上裁判员数秒时除外。
五、在比赛进行中,助手不得给运动员任何指导、帮助或暗示,否则将受到警告或被取消助手资格,运动员也可能因此而被告诫、警告或取消参赛资格。
六、在比赛中,助手不得用语言或手势煽动观众,以达到指导或鼓励本队拳手的目的。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将取消他们在该场比赛中继续履行助手职责的资格。如果助手因为违反规则被裁判员责令离开拳击台,在该场比赛结束前,不允许他进入比赛大厅,不能担任本单元的助手。如果助手第二次犯规,他将被取消本届比赛的助手资格。
第十条台上裁判员和台下评判员
一、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及其他全国正式比赛的台上裁判员和台下评判员由国家体委选派。
二、正式比赛,每场应有1名台上裁判员,5名台下评判员。台下评判员位置:两名坐在仲裁委员席对面拳台下的同一边(应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其他3名分别坐在拳击台另外三面的中间,紧靠拳台边沿。邀请赛、对抗赛、选拔赛、地区比赛等也可用3名评判员。
三、为了保证中立性,每场比赛的台上裁判员与台下评判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来自不同的省、区、市,并且来自参赛双方所在省市以外的地区。
2.一般情况下,不得有两名来自同一省、市的裁判人员进行同一场比赛裁判工作。
3.如遇特殊情况,仲裁委员会不能遵守上述规定,则应尽可能保证所选派裁判员的中立性和无倾向性,并且须将情况及时向裁判委员会报告。如果裁判委员会不能解决,那么担任这场比赛裁判工作的人选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是他的代表用抽签办法来确定。
四、在任何一场或整个比赛过程中,担任裁判或比赛组织工作的人员,不能担任运动员或运动队的管理、教练员或助手,或是在有本省、市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实行上述职责。
五、组织委员会可以根据仲裁委员会的建议,取消在本次比赛中没能有效地实施规则的台上裁判和没有正确有效地打分的台下裁判的使用资格。
六、电子记分装置:在全国比赛中必须使用经中国拳击协会器材委员会认可并批准的电子记分器。
第十一条仲裁委员会
一、组成:全国性比赛要设立由5-7人组成的仲裁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负责委员会工作(一般比赛可设3-5人组成的仲裁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
全国性比赛的仲裁委员会成员由国家体委拳击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拳击协会任命。
二、职责:
1.仲裁委员会成员,在比赛期间轮流担任临场仲裁委员工作。除临场执行工作的成员外,其他成员不得人坐仲裁席。仲裁委员会成员赛期值勤轮换表要在比赛开始前排定,如需更换成员则须事先经过仲裁委员会主任同意。
2.临场仲裁委员要记录每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得分,并将这些得分与评判员的最后评分相对照。
3.要审核各评判员的记分单,并保证:
(1)正确地计算总分;
(2)准确地登记运动员姓名、单位;
(3)提出胜方;
(4)在记分表上签名;
仲裁委员会必须对记分表、电子裁判器记录所做出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审核。
4.仲裁委员会要根据记分表的多数和电子裁判器提出的结果判定胜负,并将胜者通知宣告员,宣布胜方姓名。
5.仲裁委员会要在每一单元比赛结束后,审议台主裁判员和台下评判员的工作情况,并向裁判委员会提交他们认为在工作中有失水平的裁判员和评判员名单。
6.仲裁委员会成员可以召见没能有效地执行规则的台上裁判员和不能进行正确记分的台下评判员了解情况。
7.如遇负责某场比赛的台上裁判员或台下评判员因故缺席,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可以从已经被批准可以执行裁判工作的人选中,选择一名替代缺席的裁判人员执行工作。
8.如发生意外情况,妨碍比赛正常进行,裁判员又不能采取有效行动时,仲裁委员会可以指令停止比赛,并迅速向组织委员会、裁判委员会报告,以便使比赛照常进行。
9.就有关事项向裁判委员会提出建议,与裁判委员会磋商有关可能作出的决定。
10.确定执行决赛各场次的台上裁判员和台下评判员。
11.如果运动员故意犯规、情节严重,仲裁委员会有权建议大会组委会给予运动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参加比赛的处分。大会组委会也可以取消和剥夺该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获得的名次和奖牌、奖品。
12.改判:当台上裁判员或台下评判员的判定出现下列情况时,仲裁委员会可予以改判:
(1)台上裁判员作出明显违背规则的裁决(在审议这样的问题时可以使用录像机)。
(2)当台下评判员的评判为5:0或4:1时,3名台下评判员的评判为3:0时,仲裁委员会不能改判。
(3)受理申诉:申诉应由领队在该场比赛结束后半小时之内用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同时要交纳800元的申诉费,申诉一经胜诉即退还申诉费40%。
㈨ 怎样练习拳击拳击有哪些术语
网上有拳击视频讲座。
拳击术语:
boxing match 拳击比赛
boxing ring 拳击台
referee 裁判员
boxing glove拳击手套
rope 围绳
boxer 拳击运动员
boxing glove 拳击手套
boxing shoe 拳击鞋
winner 胜利者
canvas拳击台上的帆布
loser by a knockout 被击败出局者
boxing weights 拳击体重级别light/junior flyweight 108磅,次特轻量级/次蝇量级
flyweight 112磅,特轻量级/蝇量级
junior bantamweight 115磅,次最轻量级
bantamweight 118磅,最轻量级
junior featherweight 122磅,次羽量级
featherweight 126磅,羽量级
junior lightweight 130磅 次轻量级
lightweight 135磅 轻量级
light/junior welterweight 140磅,初中量级
welterweight 147磅,次中量级
light/junior middleweight 154磅,超次中量级
middleweight 160磅,中量级
super middleweight 168磅,超中量级
light heavyweight 175磅,轻重量级
cruiserweight 200磅,次重量级
heavyweight 201磅以上,重量级
Boxing, Thai boxing ,Kickboxing 拳击,泰拳,自由搏击
at the bell 一个回合结束
combination blow 组合拳
body feint身体虚晃
technical knockout技术得胜
heart punch胸部拳
heavy punch重拳
timekeeper 计时员
high-low上下交替拳
hold and hit 抱着打
hook钩拳
hook up上钩拳
hugging抱住对方
jab刺拳
apron拳击台围绳以外部分
arched back身体后屈
arm feint 手臂虚晃
canvas- inspector不堪一击的拳手
card记分卡
cauliflower ear 菜花耳(耳朵受伤后变形)
chest protector 护胸
chin punch 打击下巴的拳
chop下击拳
circle迂回
clinch work 扭斗
body lean 身体倾斜
body swing身体摆动
blow 打击
bluff佯攻
bout一场比赛
break 抱持后拆散
bruiser职业拳击家
buzzer鸣笛
blocking drill 防守练习
corkscrew punch螺旋拳
corner场角
count 呼数
counter blow还击拳
counter out台上裁判员
count out宣告失败
counter puncher善于反击的拳击手
cross 交叉拳
bent arm blow 曲臂钩拳
black eye 肿眼
bleed 出血
auditory scoring 报分
cuff and kick 拳打脚踢
decisive blow 决定性打击
defensive boxing 以防守为主的拳法
direct hit直接命中
disqualification 取消资格
division 分级
doctor stop 医生叫停
draw away 闪开
elbow blow 以肘击人
exchange of blows 互击
excited fight 激战
fake blow 虚拳
feeler试探性拳,左直拳
fist 拳
first position准备姿势
flying kick 飞踢腿
follow blow 跟进拳
footpads 护足
footwalk 步法
foul blow 犯规拳
foul-proof cup 护档
full count裁判员数完十秒
fundamental blows基本拳法
get the ke 获胜
golden glove业余拳击金手套赛
go in the tank故意输掉
green boy 拳击新手
gumshield 护齿
hamburger被打得浑身伤痕的拳击手
hammer blow捶打
handwraps 缠手绷带
hard blow猛击
head protector头盔
kidney punch肾部拳(犯规)
knock down击倒
knock out击倒获胜
lead-off blow开始拳
lean on one's opponent身体贴靠对方
left左手拳
left step向左移步
left uppercut左上钩拳
liver punch肝部拳
long hook长钩拳
majority decision 多数裁判判赢
make weight减轻体重(以达到下一级别标准)
middle weight 中量级
mispunch 击空
mouthpiece 护齿
nimble灵巧
on the bicycle向后移步
on the canvas被击倒
one-two punch连续左右猛击
one-two straight连续左右直拳
open blow开掌打击
overreach出拳过远
pearball 梨球
punch power 打击力量
punchy被打得晕头转向
punching sack沙袋
rabbit punch打后脑勺
reach伸臂长度
referee stop 裁判员叫停
ride with the punch 缓冲拳
right 右手拳
rightcross右交叉拳
right hook 右钩拳
right step 向右移步
right uppercut 右上钩拳
ring name 台上绰号
ring out打出台外
ringside judge台下裁判员
ringside seat 靠近拳击台的观察席位
ropes 围绳
round arm blow 屈肘拳
ruffian乱打胡来的拳击手
rusher猛打猛冲的拳击手
safety block安全阻挡
scrap 职业拳击赛
scrapper 职业拳击手
second 助手
serial kicks 连踢
shadow boxing 空拳
shiner 眼肿
short count 数十秒太快
short hook 短
ten-point system十分制
throw a punch出拳
throw in towel向台上扔毛巾(表示认输)
triple blow连击三拳trun拳击短裤
uppercut上钩拳
unanimous decision裁判一致判赢
weight category体重级别
weight in称量体重
welterweight轻重量级
wild swing猛烈横击
win by decision得分获胜
win by a knockout击倒对方而获胜
win by retirement因对方弃权而获胜
withdraw the leg收腿
wrapping绷带
infighting 近战
straight punch 直拳
uppercut 上钩拳
foul 犯规
punch bag 沙袋
punch ball 沙球
㈩ 打拳击的人为什么要戴拳套拳套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拳套有很多讲究,在颜色分类上主要有红色,棕色和黑色。这些颜色能够在赛场上给对手视觉方面带来冲击,比如红色就会让对手觉得很兴奋,有种挑衅对手的意思,适合比较激烈的比赛,而黑色就不一样了,黑色更加的保守,有种抑郁的感觉,偏向于保守。
戴上拳套可以保护拳击手的拳头,拳手们可以全力出拳,且因拳套的缓冲减少了力度,减少了对手受伤的可能性。拳击运动分为古代拳击与现代拳击,古代拳击是不戴拳击手套的,因此时有发生运动员伤亡事件。
长跑运动员,在奔跑的时候,会增大肺活量。往往会出现头晕,呕吐,气短等症状。球类运动,由于不停地抢球,躲闪,奔跑,会造成跌倒,骨折,擦伤等伤害。水上运员,由于浮动,潜水,跳高等项目,会造成呛水,溺水等伤害。
拳套除了可以激起拳手的野性之外,还可以保护拳手,不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对手的保护。在没有拳套的比赛中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每人都是鼻青脸肿,身上也是各种伤,体力接近透支。
但是却没有人被KO,打的时间很长却还胜负未分,而且还血丝糊拉的,这就大大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关于拳套还有很多作用和讲究,拳套是值得尊重的。值得我们像尊重拳王一样的尊重,它在拳击比赛中的作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