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静脉注射的科学原理与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应恪守怎样的技术操作标准?
静脉搏注射是指自静脉搏注入药液的一种注射办法。适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时,需求疾速发作药效时;做诊断性检查时,如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前,由静脉注入药物;静脉营养治疗时。对不能经静脉途径给的药品禁用静脉注射。静脉注射时,因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内,故立刻呈现药理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药物自身的作用、注入量、压力、PH值等,可对血管壁及其四周组织产生影响,以至惹起血栓等。因而,静脉注射庆严厉执行技术操作标准。
静脉注射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注射盘内另加无菌注射器(依据药洲量选用),针头为6.5—7号或头皮针或留置针与静脉帽,止血带,小垫枕,按医嘱备药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暴露注射部位。对长期静脉给药者,为维护血管,应有方案地自远心端到近端选择血管停止注射。常用的为四肢浅静脉(包括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手背、足背、踝部等处),小儿多采用头皮殂脉。
静脉注射的操作程序: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身病人解释,以获得协作;排出已抽好芗之注射器内空气,针头套上安瓿或以针套维护好;选择适宜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在穿刺部位上方约5cm处扎紧止血带(止血带末端向上)。用2%碘酸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乙醇脱碘或单独运用络合碘消毒皮肤,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20度,自静脉搏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证明针头已入静脉,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再按压穿刺点处片刻,以遏止部分渗血。安顿病人,清算用物。
在实施静脉注射时应留意下列问题:
(1)注射时,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避开关节和静脉瓣且易固定的静脉。
(2)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维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下而上,由远心端到近端地选择血管,停止注射。
(3)依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控制注入药物的速度,察看注射部分和全身反响,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
(4)对组织有激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做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明针头确在血管内,再取下注射器(针头不动),互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停止注射,以避免药物外溢于组织内而发作坏死,如有刺激性的药液外渗,应立刻处置,以防形成组织坏死。可用0.25%普鲁卡因停止部分封锁,假如是碱性药液外渗,可参加适量维生素C封锁。
(5)若注药过程病人诉疼痛或部分隆起,回抽不见回血,标明针头已滑出血管或穿透血管壁,应立刻拔出针头,改换部位,另换无菌针头重新注射。
医务人员在执行上述操作过程中,违背操作规程,有下列情形之一,直接形成病员死亡、残疾或组织器官损伤招致功用障碍的,可定为医疗事故。
1、未正确控制顺应症或/和忌讳症。
2、违背操作规程,惹起严重感染,如因注射器械消毒不彻底惹起菌血症。
3、药液向血管四周漏出惹起的组织操作,察看不细致,未及时正确地处置。
4、违背操作规程,操作中空气进入静脉,呈现空气栓塞。
5、因注射速度快、注入量大加重循环系统负荷,诱发心力衰竭。
6、药液误注入动、静脉;
7、因注射药自身的药理作用而呈现的全身病症(药物中毒)。
静脉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静脉的办法。
(一)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疾速发作药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它注射办法。
3.作诊断、实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
4.输液和输血。
5.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二)部位
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图10-14)。
(三)用物
注射盘内无菌注射器(依据药液量选用),针头6.2-7号或头皮针,止血带,治疗巾或一次性纸巾。按医嘱备药物。
(四)操作办法
1.将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获得协作。
2.用注射器汲取药液,排尽空气,套上安瓿。
3.选择适宜静脉,以手指探明静脉方向及深浅,在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治疗巾或纸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约6cm处扎紧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皮肤,待干后以70%酒精脱碘,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4.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和皮肤呈20度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图10-15),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
5.见回血,证明针头已入静脉,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病人松拳,固定针头,迟缓注入药液(图10-16)。
6.在注射过程中,若部分肿胀疼痛, 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改换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毕,以消毒棉签按压穿刺点,疾速拔出针头,嘱病人屈肘按压片刻。清算用物。
8.留意事项
(1)注射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如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停止注射。
(2)依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控制注入药液的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察看体征及其病情变化。
(3)对组织有激烈刺激的药物,注射前应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渗盐水,证明针头确在血管内,再推注药物,以防药液外溢于组织内而发作坏死。
9.静脉注射常见失败的缘由(图10-17)。
(1)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回血断断续续,注药时溢出至皮下,皮肤隆起,病人部分疼痛。
(2)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见有回血,但推药不畅,局部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3)针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药物注入深部组织,有痛感,没有回血,如只推注少量药液,部分不一定隆起。
五、股静脉注射法
(一)目的 常用于急救时作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
(二)部位 股三角区,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划一联线的中点为股动脉,股动脉内侧0.5cm为股静脉
(三)用物 注射盘内10ml或20ml无菌枯燥注射器、纱布、试管。
(四)操作办法
1.病人平卧,下肢伸直略外展,部分常规消毒,待干。
2.术者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然后于股三角区扪股动脉搏动,或找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联线中点的办法作股动脉定位,再消毒穿刺点及术者手指,并用左手手指加以固定。
3.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皮肤呈90度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见抽出暗红色血提示已达股静脉,固定针头,依据需求采取血标本或注射药物。
4.抽血或注射毕,部分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分钟,确认无出血,方可分开。清算用物。
(五)留意事项
(1)严厉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感染。
(2)抽出为鲜红色血液,即提示穿入股动脉,应立刻拔出针头,紧压穿刺处5-10分钟,直至无出血为至。
六、动脉穿刺注射法
(一)目的 作血液气体剖析;重度休克,须经动脉输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实施某些特殊检查(如脑血管造影);实施某些治疗(注射抗癌药物)。
(二)部位 采集血标本常用桡动脉与股动脉。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股动脉穿刺点见前面。
(三)用物 注射盘内加无菌的5ml或10ml枯燥注射器,7号针头及标本容器,手套。若作治疗、检查,另备药液。
(四)操作办法 充沛暴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范围要普遍,术者立于穿刺侧,戴手套或用2%碘酊与70%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以固定欲穿刺的动脉,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刺入动脉,见有鲜红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终了,疾速拔出针头,部分加压止血5-10分钟。
(五)留意事项
1.严厉执行无菌技术,以防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慎重应用。
温习考虑题
1.请叙说注射准绳有哪些?
2.注射分哪几种?试述常用的注射部位和操作办法?
3.试述皮下和肌内注射在操作上有何不同?
4.为什么皮下、肌内、静脉注射前需排尽空气及抽回血?
犬的静脉注射法
静脉注射所产生的药效作用最快,剂量较大且有刺激性的药液(如氯化钙、高渗葡萄糖液、高渗盐水等)应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的部位,可选择颈部静脉(颈沟内,颈部上1/3与中1/3接壤处,此处静脉浅在,易于寻觅),腕关节以上的内侧或腕关节以下掌中部内侧的静脉,或跗关节外侧、跗关节上方的静脉、股内侧的静脉等。注射时,用胶管结扎注射部位静脉的向心端,使静脉血管怒涨,部分剪毛消毒后,将针头沿静脉纵轴平行刺入静脉内,若刺入正确到位,马上可见到血液回流。此时松开扎紧的胶管,将针头顺血管腔再刺入一些,然后固定针头,使药液缓缓滴入(每分钟20-25滴)。注射终了后,须用酒精棉球按压注射处,然后拔出针头,部分消毒,以免血液顺针孔流入皮下方式血肿。静脉注射时必需留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射器必需配套,各部件衔接紧密,注射器及针头必需畅通无堵,严厉消毒。
第二,要认真核对注射药物的称号、用处、剂量和能否过时。同时注射两种以上药物时,应留意有无配伍忌讳。
第三,注射前在排尽输液胶管内的气泡,注射时要避免药液漏于血管外。注射过程中要留意心脏的担负,避免因注射过快而惹起争性心力衰竭。
第四,有刺激性的药物漏入皮下时,普通能够向四周组织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以便稀释后易被吸收。漏出药物是氯化钙时,可注入适量10%的灭菌硫酸钠液,并在肿胀部分热敷,促进消散吸收。
‘贰’ 医用手套的作用是什么
外科医用手套主要作用就是灭菌:无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如手术操作、分娩、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
清洁检查手套:清洁非无菌,一次性使用。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家政手套:清洁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环境物表的清洁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医用手套使用要求
1、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医用手套;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医用手套;
4、一次性医用手套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后随即丢弃。
三、医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医用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医用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医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医用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医用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叁’ 如何正确使用手套
这个手套根是一次性手套,还是外边带的手套?要是一次性手套就是弄东西的时候给她带上,然后弄完了给他摘了,要是外边带的手套出去,天冷,出去就得带上
‘肆’ 医用手套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
一、医用手套的种类有哪些
1.外科医用灭菌手套:无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如手术操作、分娩、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
2.清洁检查手套:清洁非无菌,一次性使用。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3.家政手套:清洁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环境物表的清洁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二、医用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医用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医用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医用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医用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医用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伍’ 什么操作需要无菌手套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5、 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二) 准备质量标准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 备齐用物。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三)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4、 铺无菌盘: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双巾铺盘: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6、 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再用一拇、食指将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7、 打开无菌盘上层无菌巾一部分,核对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8、 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9、 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10、 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四) 终末质量标准1、 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2、 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五) 注意事项1、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2、 无菌持物钳取时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二次,并更换消毒溶液及纱布。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3、 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4、 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胶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陆’ 金佰利丁腈手套可以在什么环境温度范围内使用
丁腈橡胶材料可以在 -10°~100°C条件下正常使用。但丁腈手套作为与双手一起使用的物品,要在手部正常操作的温度下使用。
‘柒’ 医用手套有哪些不同规格和尺寸
1、丁腈手套:是乳胶手套最理想的替代品,高度贴合手部肌肤,具有超强的舒适性。适用于高风险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非无菌操作;涉及锐器的操作、处理细胞毒性物质和消毒剂。
根据工作性质可分为:灭菌手套和非灭菌手套,而非灭菌手套又分为清洁检查手套和家政手套。
2、外科灭菌手套:无菌一次性使用。主要用于无菌程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如手术操作、分娩、中央导管置管、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等。
3、清洁检查手套:清洁非无菌,一次性使用。用于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体液明显污染的物品时使用。
4、家政手套:清洁可重复使用。主要用于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环境物表的清洁均可使用家政手套。
(7)注射操作手套使用条件是什么扩展阅读
手套的使用
1、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注意事项
1、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捌’ 怎样保证安全注射
(1)彻底清洁器械、注射器,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消毒。
(2)一次性器械或注射器只能使用一次,用后要先消毒处理再销毁。
(3)有条件时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即只要使用一次后就不能再使用的注射器)。
(4)坚决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处置锐利器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2)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艾滋病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使艾滋病病毒灭活。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煮沸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已清洗过的器具应煮沸20 分钟。化学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能采用加热法灭菌的器具。以下三种常用的化学灭菌剂足以灭活艾滋病病毒:含氯灭菌剂,如漂白粉; 2% 过氧化氢;70% 酒精。
(3)认真洗手。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患者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
(4)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5)安全处置废弃物。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玖’ 实现安全注射的措施有哪些
安全注射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的医护人员不带来任何可避免的暴露风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安全注射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1) 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有手卫生指征时正确洗手或进行手消毒。(2) 在医疗活动中正确使用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3) 进行各种注射前,规范地进行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确保效果。(4) 使用注射针、套管针和静脉输液系统时,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应遵循下列要求: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②“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③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品。④单剂量注射用药品不得分数次使用。 ⑤多剂量包装药品每次使用时注射针(套管)和注射针筒必须无菌。⑥保存时应按照厂家建议保存,疑有污染时应立即丢弃。⑦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的静脉输液。⑧避免滥用注射。(5) 预防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减少不必要的注射操作;推荐使用安全医疗器械进行各种注射操作;应使用大小合适的一次性锐器盒收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中产生的损伤性废物,锐器盒不可盛装过满,达到3/4满时应及时关闭;不能弯曲折断或手工拔出针头;不可徒手去除针头。(6) 正确进行锐器伤的应急处理:一旦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锐器伤,应立即遵循“一挤二洗三消毒四报告”的原则进行受伤局部的应急处理,降低锐器伤后感染的风险。应急处理后应及时报告锐器伤管理部门进行暴露评估和暴露后干预。(7)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正确处理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