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套类别 » 从事酸碱作业时作业人员需带什么手套
扩展阅读
绿色红色裙子怎么搭配 2025-05-25 00:49:00
怎么使用spiderman手套 2025-05-25 00:34:46
阔腿裤女装配什么上衣 2025-05-25 00:33:06

从事酸碱作业时作业人员需带什么手套

发布时间: 2022-05-07 06:24:04

㈠ 个体防护有哪些要求

国家对不同的生产作业场所均有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样应适用于应急救援人员,个体防护用品是根据生产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采取不同方法,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伤害,从而达到防护目的的用品。要求如下:
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需穿载防尘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防尘服等。
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毒用品;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有物体打击危险的工作场所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
层高2m以上作业的场所必须系安全带。
从事可能造成对眼睛伤害的作业,必须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辗、夹卷伤害的作业,必须穿戴全身工作服,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能戴防护手套,不能佩戴悬露的饰物。
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从事接触酸碱的作业,必须穿戴防酸碱工作服。
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使用救生用具。
易燃易爆场所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从事电气作业应穿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应穿屏蔽服。
高温、高寒作业时,必须穿戴防高温辐射及防寒护品。
个体防护用品www.dehsm.com种类很多,错用个体防护用品达不到防护的目的。因此,必须对事故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正确的选用和佩戴防护用品。

㈡ 正确配备和穿戴劳保有什么作用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的配备、运用劳保用品,不但能够杜绝事故发生后引发的经济损失,而且能够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产出,减少使用单位在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费用投入。

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要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发放、更新、报废等环节的管理,监督并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要求佩戴和使用。

2 、提供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也不得购买、使用超过使用期限或者质量低劣的产品,确保防护用品在紧急情况下能发挥其特有的效能。

3 、在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中,要防止发生以下情况:

( 1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不系好安全带发生坠落。

( 2 )从事电工作业(或手持电动工具)不穿绝缘鞋发生触电。

( 3 )在车间或工地不按要求穿工作服,穿裙子或休闲衣服;或虽穿工作服但穿着不整,敞着前襟,不系袖口等,造成机械缠绕。

( 4 )长发不盘入工作帽中,造成长发被机械卷入。

( 5 )不正确戴手套。有的该戴不戴,造成手的烫伤、刺破等伤害。有的不该戴而戴,造成卷住手套带进手去,甚至连胳膊也带进去的伤害事故。

( 6 )不及时佩戴适当的护目镜和面罩,使面部和眼睛受到飞溅物伤害或灼伤,或受强光刺激,造成视力伤害。

( 7 )不正确戴安全帽。当发生物体坠落或头部受撞击时,造成伤害事故。

( 8 )在工作场所不按规定穿用劳保皮鞋,造成脚部伤害。

( 9 )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类口罩、面具,不会熟练使用防毒护品,造成中毒伤害。

在其他需要进行防护的场所,如噪声、振动、辐射等,也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从而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从事酸碱作业时作业人员需带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具体分类

1、头部防护

头部防护是止从2m~3m以上高处坠落时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以及日常工作中对头部的伤害,主要产品有安全帽,安全头盔。按材质分为玻璃钢安全帽,ABS安全帽,PE安全帽。

2、呼吸防护

主要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大类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是依据过滤吸收的原理,利用过滤材料滤 除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受污染空气转变为清洁空气供人员呼吸的一类呼吸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和过滤式防毒面具。

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是依据隔绝的原理,使人员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与外界受污染空气隔绝,依靠自身携带的气源或靠导气管引入受污染环境以外的洁净空气为气源供气,保障人员正常呼吸和呼吸防护用品,也称为隔绝式防毒面具、生氧式防毒面具、长管呼吸器及潜水面具等。

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要受环境的限制,当环境中存在着过滤材料不能滤除的有害物质,或氧气含量低于18%,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高(>1%)时均不能使用,这种环境下应用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3、眼部防护

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分为焊接用防护眼镜、炉窑用防护眼镜、防冲击防护眼镜、微波防护眼镜、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防护眼镜。

4、听力防护

是指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受到的伤害的防护。听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听力保护系列产品有:低压发泡型 带线耳塞、宝塔型 带线耳塞、带线耳塞、圣诞树型耳塞、圣诞树型带线耳塞、带线型耳塞、经济型挂安全帽式耳罩、轻质耳罩、宝塔型带线耳塞、防护耳罩。

5、脚部防护

脚部防护是指在工作中保护足部免受伤害。目前主要产品有防砸、绝缘、防静电、耐酸碱、耐油、防滑鞋等。

6、手部防护

手部保护是指在工作中保护手部免受伤害,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耐高温手套、防割手套等。以及由金佰利等世界级专业公司利用最新技术生产的丁腈手套。

7、身体防护

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主要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8、防坠落具

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9、护肤用品

用于外露皮肤的保护。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

㈢ 工作电压超过多少伏,作业人员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严格来说 ,36v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36v以上的电压为危险电压,所以工作电压超过36v ,带电作业的人员,就应该戴绝缘手套 ,穿绝缘鞋 。

㈣ 劳保手套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劳保手套使用注意事项:

  1. 进行作业前必须摘掉所有可能影响操作安全的饰物。

  2. 检查手套和其他的个人防护装置,保证放置整齐。

  3. 带手套之前应洗干净双手、布手套和皮手套需要定期清洗或丢弃。

  4. 涤棉纱手套不能用于60度以上的作业、带电作业、具有腐蚀性作业;不能使用在怕静电的井下作业、矿山开采、煤矿开采、隧道建设。

  5. 劳保手套在使用前,发现手套破碎霉烂的不能用,在使用中受到割破磨碎的请尽可能更换新手套.

  6. 劳保手套含棉低于20%的不易使用在抓握锤头、电钻、装卸搬运

  7. 对橡胶过敏的人不能使用橡胶手套

  8. 作业时应该将衣袖放入到统口中,防止发生意外。

  9. 注意不能让化学品进入手套中,可能导致无法保护双手。

  10. 在过高的温度、过大的力量、过强的震动和过于刺激的化学品条件下,手套有可能起不到保护作用。

  11. 使用之后应该清洗干净、等到干燥之后,撒上滑石粉平整的防止,防止收到损坏,但是不可以放置到地上。

  12. 每半年进行一次耐电压型的测试,具有很轻的重量,有纹理的表面对于握紧物品非常有利。

劳保手套是由牛皮、猪皮、山羊皮等一些皮革制作而成的,不容易被损坏,使用寿命较长,同时还具有很好的防热与绝缘性能比较好的特点。

劳保手套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劳动中进行防护,保护双手在工作中的安全。

劳保手套的分类标准: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指作业人员在交流电压10千伏及以下电气设备(或相应电压等级的直流电气设备)上进行带电作业时,戴在手上起电气绝缘作用的一种绝缘手套。其产品型号、外型尺寸和技术要求要符合《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手套必须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特性。同时还需要很好的拉伸强度及扯断伸长率,以及抗穿刺力、耐老化性能、耐燃性能和耐低温性能。

耐酸碱手套

是为了预防酸碱伤害手部的防护产品,其质量应该符合《耐酸(碱)手套》规定。手套不允许有喷霜、发脆、发粘和破损等缺陷。手套的不泄漏性指:必须具有气密性,在特定压力下,不准有漏气现象发生。此种手套根据材质可以分为橡胶耐酸碱手套、乳胶耐酸碱手套、塑料耐酸碱手套、浸塑耐酸碱手套等。防水手套、防毒手套可用耐酸碱手套代替。

耐油手套

这类产品采用丁腈胶、氯丁二烯或者聚氨酯等材料制成,用以保护手部皮肤避免受油脂类物质的刺激引起各种皮肤病,如急性皮炎、痤疮、毛囊炎、皮肤干燥、皲裂、色素沉着以及指甲变化等。

焊工手套

为防御焊接时的高温、熔融金属、火花烧灼手的个人防护用具。采用牛、猪狨革或二层革制成,按指型不同分为二指型、三指型和五指型。焊工手套有严格外观要求。一级品要求革身厚薄均匀,丰满柔软而有弹性,革面绒毛细致、均匀、坚牢、颜色深浅一致,无油腻感。二级品:革身缺乏丰满弹性、革面绒毛粗、颜色略有深浅。

防振手套

用于接触振动、如在林业、采矿、建筑、交通等部门用手持振动工具(如油锯、凿岩机等)时预防因振动引起振动性职业病“白指症”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振手套在结构上,主要是在手掌面添加一定厚度的泡沫塑料、乳胶以及空气夹层等来吸收振动。衬垫厚度越厚,其含空气量越多,减振效果愈好。但掌、指面太厚时又容易影响操作。

耐火阻燃手套

传统的耐火阻燃手套由石棉材料制成,分两指式和五指式,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因石棉纤维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目前已很少使用。现在一般用阻燃帆布或其他耐火阻燃织物制做耐火阻燃手套,适用于冶炼炉前工或其他炉窑工种使用。

防静电手套

含有导电纤维的织料组成。另一种是由长纤维弹力腈纶编织手套,然后在手掌部分贴付聚氨酯树脂,或在指尖部分贴付聚氨树脂或手套表面有聚乙烯涂层。

含导电纤维的手套使聚积在手上的静电很快消失。有聚氨酯或聚乙烯涂层的手套主要是不易产生尘埃和静电。这些产品主要用于弱电流、精密仪器的组装、产品检验、电子产业、印刷、各种研究机关的检验工作等。

㈤ 从事酸碱作业时作业人员需带什么好手套

要那种抗酸碱的手套,可以去看看武汉金志飞PVC洁净手套,乳胶手套,可以耐酸碱

㈥ 从事什么作业的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佩戴相关防护措施,以免发生职业病危害

总的来说,接触职业危害作业或者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佩戴相关防护措施。
在工作中必须佩戴相关防护措施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

1、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工作中采取相对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戴防尘口罩。
2、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工作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戴防毒口罩,携带对应的报警器材。
3、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作业环境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
4、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要正确佩戴防护耳罩、耳塞,并减少噪声作业的时间。
5、从事冲床、车床、钻床、铣床、折弯机、剪板机、卷板机、行车等高危作业的员工,在工作时不得穿拖鞋,不得随身携带与工作无关的杂物;衣服、领袖简练不拖拉,以免发生意外。
6、员工在操作有暴露在外的沙轮、刀具、等机械设备时不得带手套,精神集中,不得与人闲聊,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7、从事特殊工种、喷涂、油墨及其它作业的员工在工作中必须佩戴相关防护措施,以免发生职业病危害。
8、其他需要佩戴相关防护措施的有毒有害岗位。

㈦ tma管路拆卸时,作业人员应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是

摘要 tma管路拆卸时,作业人员应穿戴的个人防护装备是防护面具,佩戴防酸碱手套,穿防护衣,高空作业许佩戴防护安全帽,防护鞋.

㈧ 您的工作岗位应采取的个体劳动防护措施就是什么

一、 个体防护用品是指根据生产过程中不同性质的有害因素,采用不同方法,保护肌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伤害,从而达到防护目的的用品人。
1、 国家规定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2、 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作场所需穿戴防尘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尘眼镜、防尘帽、防尘服等。
3、 接触有毒物质作业的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毒用品: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
4、 有物体打击危险的工作场所,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
5、 层高两米以上作业的场所必须系安全带。
6、 从事可能造成对眼睛伤害的作业,必须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具。
7、 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机械绞碾,夹卷伤害的作业,必须穿戴合体工作服,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能戴防护手套,不能佩戴悬露的饰物。
8、 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工作场所必须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9、 从事接触酸碱的作业必须穿戴防酸碱工作服。
10、 水上作业必须穿救生衣,使用救生用具。
11、 易燃易爆场所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
12、 从事电气作业应穿绝缘防护用品,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应穿屏蔽服。
13、 高温、高寒作业时,必须穿戴防高温辐射及防寒护品。

㈨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佩戴哪些劳动防护用品

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需要正确佩带防毒面具及袖套、围裙、靴套等个人防护器材,必要时应穿全身式防毒衣。

1、眼睛防护

戴上与皮肤密合的游泳镜或太阳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或有毒液滴溅入眼内。或用透明塑料薄膜袋包住头部,用毛巾扎住颈部,在口鼻处开孔。

2、呼吸道防护

装料口罩:用毛巾、纱布、旧布做成比普通口罩稍大的装料口罩,装填3~4cm厚的防毒滤料(如1~2mm的黏土粒、0.6~1.2mm的1:1生石灰和黏土混合颗粒、木炭粒、锯末,或浸10%~15%的碳酸钠等);或将毛巾铺平,把滤料倒在中央再进行折叠、缝制、安上系带;佩戴时必须固定,防止下坠和漏气。

3、消化道防护

遵照规定不得在工作场所喝水、吃东西、吸烟;工作后要脱去工作服,并洗手洗脸;事故污染区的水源、食品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4、皮肤防护

全身防护:可用雨衣、塑料布、薄膜、帆布、油布、毯子、棉大衣、斗笠或雨伞等遮住身体各部位,进行全身防护。

(9)从事酸碱作业时作业人员需带什么手套扩展阅读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保、公安、卫生、交通等有关部门,按照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立即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2、迅速控制危害源,测定危险化学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

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