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发明的皮胶手套在线等,爆急!
他是Johns Hopkins医学院第一任外科主任,Halsted先生年青的时候,外科事业刚出于起步的阶段,无菌术的原则很不完善。医生当时都是光着俩膀子做手术,消毒都是用石碳酸。石碳酸这玩意儿腐蚀性很强。(Halsted夫人是手术室护士,手得用石碳酸消毒,搞得手都烂了。他很心疼他的夫人,于是想了个办法。从此以后,外科医生、护士做手术都带橡皮手套了。
② 修复手套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
阿伯尔法特发明的“修复手套”。“修复手套”是一种植入了能模仿人手生物力学的特殊致动器和传感器的装置。这也是米克第一次试用这种手套,实验室所有人全都盯着他的手。
③ 古代三个出了名的洁癖洁癖狂,发明手套的是哪位呢
唐代的山水诗人派王维,人称"诗佛",他的诗空灵净澈,生活中也是如此。王维容不得家里有一丝灰尘,为此特意准备了十几把扫帚扫地。王维官做得很大,估计房子面积也不小,为了满足日常清洁需求,家里还特意养了两名奴仆专职扎扫帚。
王维年轻是妥妥的小鲜肉,和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暧昧了一段时间,王维娶妻后两人就断了关系。即便王维中年丧妻后,玉真公主再也没找过他,而王维也一直独居了二十多年,至死不再续弦。
值得一提的是,与王维同年出生,又差不多同年死的李白,终身不与王维来往,估计豪迈的李白,看不上这样矫情的王维。
"王维居辋川,地不容微尘,日有十数帚扫治。专使两僮缚帚,有时不给。"
宋徽宗赏了米芾一方砚台,米芾如获至宝从不轻易示人。好友周仁熟想据为已有,便软磨硬泡地才让米芾拿出来观赏,趁米芾不注意,周仁熟朝砚中吐了口唾沫,再用它来研墨。
米芾见状,赶紧惊呼:"快拿走,快拿走!"周仁熟如愿以偿。
米芾的女儿到了婚嫁年龄,上门提亲的人都被他拒绝了,最后一个叫段拂的小伙子被相中,因为他名拂,字去尘,名字上都透着干净,选他作女婿错不了。
④ 手套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手套在中国古代并不很普遍。一个原因是汉服的袖子宽大,可以遮挡暖手,或者双手抄在胸前的袖筒内。 但湖北省江陵县出土过战国中期墓葬中的皮手套。另外,马王堆汉墓中的西汉女尸手上戴有丝?的无指手套。
⑤ 手套是谁发明的
手套是个很特别的东西,当初它的产生并不是为了实用,只是到近代,它才成了寒冷地区保温必备之物,或是医疗防菌、工业防护用品。
查阅手套的历史记载,它最早见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荷马史诗,古希腊人进食时,同今日的印度或中东人一样,是吃抓饭的,不过他们用手抓饭之前,要戴上特制的手套。所以,手套曾是历史上的用餐抓饭工具。
欧洲宗教界接过手套后,改变了它的功能,神职人员戴白手套,表示圣洁和虔诚,至今仍有某些教派的宗教仪式,必须戴白手套。十九世纪前,白手套的神圣作用扩大到国王发布政令、法官判案都要戴上,甚至将军、骑士们也戴起白手套表示为神圣而战。不仅西方如此,近百年的中国军阀混战、日军侵略中国等,军官们也戴白手套,成了军人标榜尚武圣战的装饰。而今各国军队仪仗仍戴白手套,就逄赤道上的军人也忍热保持传统。
欧洲曾用手套象征权威和圣洁,所以早年的欧洲骑士,将白手套戴上,表示执行神圣公务;摘下手套拿在手中,表示潇洒闲暇;把手套扔在对方面前,表示挑战决斗;被挑战的骑士拾起手套,宣示应战……
女人戴手套多为高雅美丽,所以古欧洲有丝绸、丝绒等质地的装饰手套,黑白彩色长短俱全。十九世纪还出现手绘和黑色网织手套,给人以神秘的感观
⑥ 无菌技术的发展历史
1.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 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y)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3.无菌区域(aseptic area) 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4.非无菌区(non-aseptic area) 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5.相对无菌区(relative aseptic area)相对无菌区指无菌物品自无菌容器内一经取出,就认为是相对无菌,不可再放回。无菌区边缘向内3cm为相对无菌区。
6.污染物品(infectant污染物品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原则
1.操作前准备
(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土飞扬。
(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带无菌手套。
2.操作中保持无菌
(1)工作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用无菌持物镊取用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保管
(1)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
(2)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排放。
(3)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及保存情况。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基本操作
(一)工作帽的应用
戴工作帽可防止头发上的灰尘及微生物落下造成污染。护理传染病人时,也可保护自己,工作帽大小适宜,头发全部塞入帽内,不得外露。每周更换两次,手术室或严密隔离单位,应每次更换。
(二)口罩的应用
戴口罩可防止飞沫污染无菌物品。口罩应盖住口鼻,系带松紧适宜,不可用污染的手触及。不用时不宜挂于胸前,应将清洁面向内折叠后,放入干净衣袋内。口罩一经潮湿,则病菌易于侵入,应及时更换。
⑦ 照明手套什么时候发明的
照明手套2014年发明的。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照明手套是由设计师郑刚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40051648.7,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公开号CN203709336U。
⑧ 塑料这种物质是什么时候被发明的它主要发明的过程及用途是什么呢
塑料这种物质是1869年就被人们发明出来了,但是当时发明出来的人们并不把它叫为塑料,而是称为赛璐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塑料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的用途。
塑料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用途很广阔,并且这种物质早在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沥青,松香这些天然的物质,所以他们能够发明出塑料这一种物质也不足为奇,但是人们刚开始学会用天然纤维素硝化,然后用樟脑做增塑剂,这样就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的品种,后来在1907年7月份的时候,一个美国国籍的比利时人就注册了酚醛塑料的专利,他做出来了一种完全靠合成的塑料,这种塑料的制作成本非常低,而且应用的特别广。
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⑨ 照明手套什么时候发明的
照明手套是 于2006.06.14申请人 侯巧巧发明而成的。
⑩ 塑料手套是那个国家发明的
英国的亚历山大·帕克斯 他有许多爱好,摄影是其中之一.19世纪时,人们还不能够像今天这样购买现成的照相胶片和化学药品,必须经常自己制作需要的东西.所以每个摄影师同时也必须是一个化学家. 摄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胶棉”,它是一种“硝棉”溶液,亦即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盐纤维素溶液.当时它被用于把光敏的化学药品粘在玻璃上,来制作类似于今天照相胶片的同等物. 在19世纪50年代,帕克斯查看了处理胶棉的不同方法.一天,他试着把胶棉与樟脑混合.使他惊奇的是,混合后产生了一种可弯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称该物质为“帕克辛”,那便是最早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