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涌镇的介绍
东涌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腹部,广州市番禺区的东南部。北距广州市中心城区40公里,南邻港澳64公里,距南沙口岸仅18公里,距莲花山口岸28公里。东涌镇是2006年1月由原东涌镇、鱼窝头镇、灵山镇西樵村合并而成,于2012年12月1日由番禺区划入南沙区管辖。1截至2015年8月,东涌镇面积92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常住人口约20万,其中户籍人口7.6万,外来人口约13万。1东涌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2、全国文明镇3、国家卫生镇4、全国宜居小镇5、广东省教育强镇6、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7、广州市特色名镇8等荣誉称号1,2014年,东涌镇实现地区工业总产值约301.5亿元,同比增长3.3%9。
❷ 广州南沙区东涌镇(\x0a的涌字怎么读音
此处的涌读:chōng,声母是ch,韵母是ong,声调是第一声。
一、释义:河汊(多用于地名):河~。虾~(在广东)。
二、另一个读音:yǒng,声母是y,韵母是ong,声调是第三声。
释义:
1、水或云气冒出:泪如泉~。风起云~。
2、从水或云气中冒出:雨过天晴,~出一轮明月。脸上~起了笑容。
3、波峰呈半圆形,波长特别大、波速特别高的海浪。
涌字属于甬字族。在甬字族里,甬字都是声符兼义符。甬字族汉字都与“埋藏、埋没、封闭”之义有关。涌的本义是“水从地下冒出”。
三、字形演变:
(2)东涌涌明手套什么时候建成扩展阅读
涌的同形字解析
一、蛹[yǒng]:本义:桶状的茧,蚕虫在这茧的保护下,不进食地完成从幼虫到成虫的兑变。
二、踊[yǒng]:本义:情景:多人双手提桶,桶中物重,为保持较好的行走,往往脚跟要稍微抬离地面,而脚掌着力。
三、涌[yǒng]本义:桶沉入井水下后,随辘轳提升时,出水瞬间的水流由下向上鼓起四溢状态,形容水势激荡,向上腾起。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四、俑[yǒng]:本义:由简单机械发动,能够自己转动跳跃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中国古代坟中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❸ 车陂什么时候通地铁车陂站的具体位置在那里
四号线近期开通,车陂站在天河区,下面这里面有四号线的路线及站台图
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BB%A3%E5%B7%9E%E5%9C%B0%E9%90%B5
一号线
广州地铁一号线体育中心站站厅及出入闸机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首段开通西朗至黄沙段,全线于1998年12月28日竣工,到1999年6月28日才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大陆继北京、天津及上海后,第4座城市建有地铁系统。
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设有16个车站,分别是:广州东站(和三号线交汇)、体育中心、体育西路(和三号线交汇)、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农讲所、公园前(和二号线交汇)、西门口、陈家祠、长寿路、黄沙、芳村、花地湾、坑口、西朗,线路全长约18.48公里。其中西朗和坑口是地面车站,其他为地下车站。
[编辑]
二号线
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2003年11月24日16时33分10秒拍摄)广州地铁二号线首通段(三元里—晓港)于2002年12月29日开始运营。2003年6月28日地铁二号线三元里—琶洲段开始试营运。
广州地铁二号线使用了很多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广州地铁二号线是世界上全线都在建成时就安装了屏蔽门的地铁线路之一。屏蔽门可确保乘客候车时的安全,还能节省能源消耗。
广州地铁二号线已有16车站投入使用,分别为: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和一号线交汇),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晓港,中大(中山大学),鹭江,客村(和三号线交汇),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洲,万胜围(和四号线交汇),全部为地下车站。
于2008年尾地铁二号线将改为三元里—江南西—广州新客站,于2009年,地铁二号线往北延长至白云区嘉禾,二号线改为嘉禾—广州新客站,全长约32公里,设有24座车站,分别为嘉禾、上林镇、陈田村、江夏、新市、白云新城、远景、三元里至江南西、跃进村、门口岗、东晓南路、南洲、洛溪、南蒲、官坑、石璧及广州新客站。
[编辑]
三号线
广州地铁三号线体育西路站月台广州地铁三号线目前正在施工中,只有广州东站至客村站轨道一段已开通(总长13.08公里,设8个站)。三号线呈南北走向,全长36.33公里,包括一条主线和一条支线,共设18个站。其中主线的13个站分别为:广州东站(和一号线交汇)、林和西站(支线交汇点)、体育西路站(和一号线交汇)、珠江新城站、赤岗塔站、客村站(和二号线交汇)、大塘站、沥滘站、厦滘站、大石站、汉溪站、市桥站和番禺广场站。支线的5个站名如下:天河客运站、五山站、华师站、岗顶站、石牌桥站。其中珠江新城站至体育西路站轨道这一段(总长13.08公里,设8个站)与2004年10月8日正式开始铺轨,2005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此外还计划开设北延长线及南延长线,北延长线由广州东站至新白云机场(即机场快线),全长约28.9公里,建有11个车站,初步站点分别为广州东站、燕塘、梅花园、南方医院、同和、永泰、嘉禾、龙归、人和、新机场南及新机场北,预计于2009年底开通,南延长线由番禺广场开始,至海鸥岛,是一条长远规划的路线,暂未有落成的时间。
[编辑]
四号线
广州地铁四号线南亭站站台广州地铁四号线于2003年1月29日动工,其中大学城专线(万胜围至新造延长段)已于2005年12月26日开通。全线长68.96公里,包括地下线长29.11公里、四号线南北走向,共设27座车站,北起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车陂、车陂南、万胜围、官洲、北亭、南亭、新造、官桥、石棋、海傍、低涌、东涌、庆盛、黄阁北、黄阁,蕉门、止于南沙新港(冲尾站)。其中有13座地下站、14座高架站。线路坡度达55‰,客观条件要求四号线列车必须要有强爬坡能力,直线电机传动是利用直线电机和轨道中间安装的感应板之间的电磁效应产生的推力作为列车的牵引力或电制动力,列车的爬坡能力是普通旋转电机列车的3倍,可达到70‰以上。四号线列车可以转弯最小半径60米,列车还具有列车故障运行能力:即在损失1/4动力,且列车搭载额定定员状态下可以保证运行一个往返;在损失1/2动力且搭载额定定员时,可在60‰的坡道上起动,并能使列车行驶到最近车站;一列空载列车牵引一列在超员状态(无动力)的故障列车能在60‰的坡道上起动。 此外,四号线列车具有全自动驾驶功能。四号线将成为世界首条中大运量的线性电机线路,也是全国第一条采用直线电机车辆技术的轨道交通线路。
[编辑]
五号线
广州地铁五号线西起芳村滘口,东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长约40.5公里,共设28座车站。 广州地铁五号线线路基本走向是:起点在芳村大道西的南侧、滘口客运站东侧,沿珠江大桥西北侧与在建中的珠江大桥放射线并行跨越珠江,向东穿过南岸路与中山八路交叉口,再折向北经过西焦煤场、西场,之后沿环市路走廊敷设线路。到达区庄立交东侧后折向南行,穿过东风东路、杨箕,经五羊新城向东沿花城大道穿越珠江新城、员村地区之后向北折回到黄埔大道走廊,并经黄洲、东圃、鱼珠、茅岗、大沙地等地,到达黄埔区文园。二期工程则由文园折向南后,基本沿黄埔东路、夏港大道走廊布设线路,途径沙浦、庙头、夏园等地,到达五号线的终点黄埔客运港。一期站点初步为滘口、大坦沙、中山八路、西场、广州火车站、小北、淘金、区庄、动物园、杨箕、五羊村、珠江新城、猎德、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东圃、三溪、鱼珠、大沙地、大沙地东及文冲;二期站点初步为文冲、沙埔、庙头、夏园、广州开发区及黄埔港客运站,2007年开通。
[编辑]
六号线
广州地铁六号线主线全长32.4公里,包括地下线20.8公里、高架线11.2公里、地面线0.5公里,设25个车站。一期工程长21.7公里,设车站19个,各站初步确定为:浔峰岗、沙贝、河沙、大坦沙、如意坊、黄沙、文化公园、一德路、海珠广场、北京路、东湖、东山口、动物园、黄花岗、水荫路、沙河、天平架、燕塘;2008年开通。
六号线支线长4.5公里,设车站3个,初步定名为:广州体育馆、二沙岛、赤岗塔。
[编辑]
七号线
七号线西起新客站,东止于番禺大石镇。全长8公里,设7个车站,预计于2013年尾通车,初步站点为广州新客站、屏山、谢村、钟村、诜村、大石西及大石,连接地铁三号线。
投资与效益:项目总投资56.71亿元。构筑番禺组团内的轨道交通走廊,有效加强大学城与新客站的沟通。
[编辑]
八号线
轨道交通八号线西起于海珠区工业大道北凤凰新村,经晓港,东止于海珠区新港东路万胜围站,晓港站—万胜围站为目前二号线沿用线路,已于2005年12月28日全线通车,八号线凤凰新村—晓港段共新增4座站点,全长4.1公里,分别为凤凰新村、沙园、昌岗中路及跃进村,预计于2008年底开通。
[编辑]
九号线
广州地铁九号线西起花都区汽车城,东止于白云区人和镇,与三号线交汇,全长17.4公里,设有14座车站,预计于2013年底开通,地铁九号线能加强花都区及广州市区的联系,亦使花都区居民快捷地来往新白云机场及广州市区;九号线初步站点为汽车城、官溪、红棉大道、毕村北路、凤仙路、建设北路、茶园南路、区政府、田美、莲塘村、莲山南路、清布村、广塘村及人和。
[编辑]
十号线
规划中
[编辑]
十一号A线
规划中
[编辑]
十二号线
规划中
[编辑]
十三号线
规划中
[编辑]
十四号线
广州地铁十四号线是一条长远并规划中的地铁线路,初步规划是由花都区的汽车城,经广州白云机场,至从化市街口镇,暂时并没有落成的时间。
[编辑]
广佛线
广佛线是一条跨越广州海珠区、广州荔湾区、佛山南海区、佛山禅城区三个地方的线路,全长32.973公里,设22个站。其中广州18.196公里,设12个站,可与广州地铁1、2、3、8号线换乘;南海7.55公里,设5个站;佛山7.227公里,设5个站。试验段于2002年10月11日动工。预计广佛线将于2005年全线开工,2007年建成通车。
广佛线把珠三角紧邻的三个城市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以广州为中心的包括户籍人口1033万,流动人口363万的广佛都市圈,可以优化三个城市的资源利用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广佛都市圈乃至珠三角的竞争力。
[编辑]
票价
广州地铁票价使用分段计价,最低2元,隔3个站加1元,最高为9元;广州地铁亦设有储值票,任何储值票均有乘车优惠,使用羊城通乘搭地铁有95折优惠,中、小学生储值票有7折优惠,60岁或以上人士半价优惠,65岁或以上长者更可免费乘搭地铁。
[编辑]
运营时间及班次
[编辑]
一号线
由广州东站开出的头班车为6:18,由西朗开出的头班车为6:00;由广州东站开出的尾班车为晚上23:30,由西朗开出的尾班车为22:55。星期一至四:6:45-9:15及16:00-18:30,每4分5秒一班;6:00-6:45、9:15-16:00及18:30-21:00,每5分15秒一班,21:00-22:55,每7分30秒一班;星期五:6:45-9:15及16:00-19:30,每4分5秒一班,6:00-6:45、9:15-16:00及19:30-21:00,每5分15秒一班,21:00-22:55,每7分30秒一班;星期六、日及假期:11:00-18:30,每4分5秒一班,7:30-11:00及18:30-21:00,每5分15秒一班,6:00-7:30及21:00-22:55,每7分30秒一班。
[编辑]
二号线
由三元里开出的头班车为6:16,由万胜围开出的头班车为6:00,由三元里开出的尾班车为23:30,由万胜围开出的尾班车为22:53。星期一至四:6:45-9:15及16:00-18:30,每4分5秒一班,6:00-6:45、9:15-16:00及18:30-21:00,每5分15秒一班,21:00-22:55,每7分30秒一班;星期五:6:45~9:15及16:00~19:30,每4分5秒一班,6:00-6:45、9:15-16:00及19:30-21:00,每5分15秒一班,21:00-22:55,每7分30秒一班;星期六、日及假期:11:00-18:30,每4分5秒一班,7:30-11:00及18:30-21:00,每5分15秒一班,6:00-7:30及21:00-22:55,每7分30秒一班。
[编辑]
三号线
由广州东站开出的头班车为6:18,由客村开出的头班车为6:10,由广州东站开出的尾班车为21:00,由客村开出的尾班车为21:04。星期一至日,均为每11分20秒一班。
[编辑]
四号线
由万胜围开出的头班车为6:26,由新造开出的头班车为6:10,由万胜围开出的尾班车为21:16,由新造开出的尾班车为21:00;星期一至日,每32分钟一班。
❹ 东涌的历史文化
东涌原称东西涌,首见于明万历《粤大记》等古籍,因东西两边各有一河涌流入海中。清道光《广东海防汇览》把“东西涌”分别标记为“东涌口”和“西涌口”两个地方,最后东边的乡镇发展较好,人们统称整个地区为“东涌”。自宋朝开始,东涌已有人居住,以捕鱼及务农为生。根据方志记载,在清嘉庆二十二年,总督蒋攸铦、阮元先后题准于大屿山东涌口建汛房八间、石狮山脚建炮台两座,东涌口即今日的东涌。今日的马湾涌,就是东涌旧墟。
清初,以沿海寇贼为患,于雍正七年(1729年),在岛上西面汾流角山上建立炮台。乾、嘉年间,在岛上更增设东涌口汛;嘉庆二十二年(1819年),又于东涌口增设建汛房,并于东涌滨海处建造石狮炮台、兵防及火药局。道光十二年(1831年),更在东涌上岭山脚处,建筑东涌寨城,以守卫率兵驻守,管辖香港西部各汛管及炮台。其时岛上有袁家团、梅窝、石壁、塘福、水口、石门甲、石榴坑、沙螺湾、石头莆、二澳、由古塱、大蠔、白芒、横塱及东涌岭皮团等村。后在1898年始被废置。时至今日,在东涌乡事委员会辖下共有十五个村落,其中多是客家人,然广府人为数亦不少。东涌虽然仍有不少历史遗迹,但已有不少改变。而随着青马大桥、机场的落成,东涌成为政府重点发展的地方,可预期此地将有更急剧的转变。
❺ 东涌中学的办学成绩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着成绩。自2001年有毕业生参加高考以来,每年都有十数人考上重点大学。连续十年荣获“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初中也先后获得“番禺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番禺区初中毕业班工作二等奖”。自2001年有毕业生参加高考以来,每年都有十数人考上中山大学等重点大学,本科上线率达到40%以上,省大专A线上线率达到75%以上,省大专B线上线率达到98%以上。2007-2011年,高考省大专A以上各批次上线率均取得了全区第三名、省大专B上线率居全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州市爱国卫生运动模范单位”、 “广州市巾帼文明岗”,“幸福校园建设”被作为典型收入《教育的冲动》一书。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东涌中学正向着建设南沙区一流学校勇敢迈进。
❻ 谁知道广东哪里有比较大的手套批发市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10
❼ 徒步穿越——东西涌
上一次的尴尬的经历,让我一直心有不甘,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一次,哪怕只是一个人也无所谓,反正一个人也习惯了。
2017年的计划真的不想再拖到2018年了。
因为自己本身有严重的拖延症,经常告诉自己这样是不好的,但是总是很难彻底根治。每当在自己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总是想起自己高中时期的那一段美好时光。老师为了激励大家同时也增添一点学习的乐趣,让大家每天上课前上台分享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文超同学所分享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12月22日,就在这个平淡无奇的一天,我终于做到了。
背上双11刚刚淘到的登山包,胡乱塞了一些零食、面包和饮料,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就像那乡间小路上刚刚放学的野孩子,对,我就是那个永远长不大也不想长大的野孩子。
上次是从西涌出发,这次就想着换个走法吧,总是一成不变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问题来了,从来没去过东涌,不知道怎么坐车,不知道怎么走……即使前面有多少的未知和危险,那又怎么样呢,毕竟我已近在去东涌的车上了,哈哈!
一个人的旅程就是这样,内心无比的兴奋又无比的紧张,同时又带有一丝期待,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就这样走走停停,遇到什么就是什么。
终点站东涌站到了,请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刚刚下车就看到一个白衣少年,与我年龄相仿,我从他的眼神里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似乎寻找什么,可能是一个与之同行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能与之契合的灵魂,至少在这一段旅途当中是这样,为什么我能看出来?因为我也是。
徒步的路有乱石、有悬崖、有海浪、有高山,确实不大好走,惊险刺激之余,不免让自己想到之前还打算夜间穿越,现在想想还是有些后怕。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说走就走的冲动,有些时候又需要冷静地做好安排和筹划,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实则在我看来并不矛盾,这个度需要自己去拿捏。这个度可能跟性格有关,也可能跟年龄有关,还可能跟身边的朋友有关。
感性多一点的人更喜欢说走就走,理性多一点的人则更喜欢未雨绸缪,说不上谁好谁坏,前者会多一份惊喜或挫折,后者则多一份踏实和安全感;年轻气盛的时候更多的是随心所欲,到了中年慢慢就务实起来了,等到自己渐渐老了,也就更少了当年的那一股冲动与热情,也说上喜欢哪个时期的自己,毕竟没得选,这就是自然生长规律啊;身边的朋友大都比较循规蹈矩的话,自己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所以选择自己的小伙伴也是一门学问。
我很喜欢深圳,有很多很多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她的人性化和尊重自然。即使是人烟罕至的东西涌,也算是做到了极致。铁索还有木梯,既方便美观,跟大自然毫无违和感。
悬崖峭壁前一块说大不大的乱石上有两个人在海钓,我们都很好奇他们是怎么上去的,廖标说应该是早上退潮的时候从左边的石头上去的,我猜是从右边悬崖上中间的石头跳上去的,讨论再多都没有结果,答案就在自己的嘴上,为什么不上去问一下呢?想上去还真不容易呢,太危险了,廖标说我就不下去了,你自己注意安全。十几米高的悬崖我一会儿工夫就爬到底了,等廖标回过神来找我的时候我已经在他们钓鱼的那块石头上了,哈哈!
“我们早上4点多就过来了,开车到东涌,然后坐游艇过来的”他们告诉我,原来我们都错了,想到了最近常听到的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哈哈!!!
羡慕他们有钱能过自己喜欢的的生活,更喜欢他们这种与世无争,让人生充满乐趣与挑战的纯真心态,最羡慕的还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有同甘苦共患难,分享人生喜怒哀乐的三两知己!
“早上4点多就在这里了,那你不是可以看到海上日出了?”我羡慕的问,“今天天气不是特别好,没看到日出,不过没关系,我们经常来,日出都看腻了”他们说话的时候嘴里眼里尽是幸福与自豪。
很多鱼,哦不对,是所有钓上来的鱼我都叫不上名字,对于一个内陆孩子来说,还真不容易。他们告诉我这些鱼虽然值不了多少钱,跟耗费的精力还有油钱和游艇费相比,投入与回报相距甚远,但是他们依然很开心,依然愿意四五点就赶到这里,因为早上的鱼最好钓,也因为晚了这个好位置就被别人霸占了,更因为他们喜欢。
拜别了这两位钓友,又继续上路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过于兴奋了,看着阿标在乱石间欢快地跳跃着,戴着灰白相间的连衣帽,像极了《刺客信条》里的主人翁,那可是大学室友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啊,虽然只有我特立独行,室友们也没有因此而嫌弃我,想想也已近四年未见了,期间也只有微信间的偶尔聊骚,甚是想念!
为了追上阿标,对,应该是这样,自己竟不自觉地跟着他一起跳跃起来,想象着两个人在海边茫茫的乱石间旋转跳跃着,那画面太美不敢看,哈哈。不一会儿就把后面的探险队甩的老远了。
阿标还在前面跳着,突然脚下一滑,感觉情况不太妙了。刚刚下过一点小雨,石头上有点滑,再加上自己有些轻度近视,看这些石头都有点飘飘的感觉,总感觉要出事,但是又根本停不下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经常有这种感觉:当事情发生的那一刻,总是感觉似曾相识,好像曾经发生过一样,或许是在梦里,搞不懂……
这个石缝差不多有2米高,脚踩滑的石头因为是前高后低的,踩滑后整个人后仰撞在后面的石头上之后又反弹到前面的石头上,然后直接掉底。往后撞到后脑勺,往前磕到了牙齿和下巴,掉底后撞到了双手。当时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意识还很清醒,脸上好像有水珠往下滴一样,一颗、两颗、三颗,我没有哭,很明显当时也不热。想站起来看看自己的伤势,可是可是无论自己怎样努力,整个人好像被地黏住了,一点儿动弹不得,我拼命地喊廖标的名字,始终不见他的回应。
绝望之际,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活着!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人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慢慢的有点知觉了,艰难地站起来,看到阿标在前面海边不亦乐乎的拍照,差点没把我气晕过去,后来想想也许是这海浪声太大了,不怪他。 后面的探险队也追上来了,本不想让他们看到我这么窘迫的样子,只是实在是遮不住啊,顺便给他们提个醒也好。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我甚为感动,同时也让自己受益良多。
领头的也许是他们的队长,赶紧掏出了一包药棉,简单实用的那种,折断了就有药水流到药棉上,可以直接擦在伤口上,防止伤口感染。看着大哥折断一根又一根药棉,细心地为我擦着伤口,心里暖暖的,不知道多久没有这种被照顾的感觉,幸福的感觉啦。一个人出来的太久了。
如果你认为海边的石头都像照片拍出来的那样圆润光滑,你就错了,亲眼见过才知道。 经历风霜雨雪打磨的石头可能变得圆润,也可能变得像刺刀一样锋利无比,就像人生。我希望自己是那把刺刀,迎难而上,愈挫愈勇。
后记:
没有这次的东西涌穿越之行,我不会知道:爬山、攀岩如果不想手掉一层皮,最好戴厚一点的防滑手套;徒步爬山最好穿防滑的鞋子;一些简单的应急药品必须随身携带;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还有健康有多重要!
❽ 香港东涌的简介
香港东涌位于大屿山的北部,距离宝莲寺不远,宋代最后两位皇帝曾在此匿藏避难,据说一些侍从人员的后人仍在此生活。该地有一座建于1873年的东涌炮台,是用以堵截鸦片贸易和海盗侵略的城堡,曾有400多名驻军,并由五艘军舰巡航。现仍遗有六枚清朝古炮。沿炮台右边的小经走,步行约20分钟即到达候王庙,庙宇建于1765年,用以供奉与宋末君主一同牺牲的宁相杨候王。在东涌以北的赤腊角便是新机场的所在,在东涌炮台可清晰远眺。东涌,古称东涌口,位于大屿山北岸中央,一面临海,三面环山。大屿山有很悠久的历史,而东涌在明代已是大屿山的一大聚落,并且有汛兵巡逻。及后在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实行边界,限定沿海五省居民向内地边界五十里,令当地居民历尽流离之苦。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复界,该区居民亦陆续返回,人口日多。而当中亦有不少客籍的居民,由江西、广东及福建等地限至。这里有一座建于1873年的东涌炮台,是用以堵截鸦片贸易和海盗侵略的城堡,曾有400多名驻军,并由五艘军舰巡航,现仍遗有6枚清朝古炮。沿炮台右边的小经走,步行约20分钟即到达候王庙,庙宇建于1765年,用以供奉与宋末君主一同牺牲的宁相杨候王。在东涌以北的赤腊角便是新机场的所在,在东涌炮台可清晰远眺。
❾ 东涌镇的历史沿革
原东涌镇
南北朝时(公元420~581年),番禺沙湾、茭塘两司还“地边多海”,沙湾以南(即灵山、鱼窝头、东涌、潭洲一带)未见有居民居住点的记载,处在茫茫大海之中,是水深6~7米的浅海。
北宋末年(公元1127年),金兵南侵和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人士大量移民南下,番禺沙湾以南(即灵山、鱼窝头、东涌、潭洲一带)的沙滩由人工堤围的修建而加速形成。
清代,属沙湾都。
民国时期,属第一区。
建国初期,为沙鼻乡。
1953年,今镇境为东涌、石排、石基3个行政乡。
1957年,撤区,并为东涌乡。
1958年1月,并入鱼窝头乡。
1958年至1961年上半年,先后属灵山和鱼窝头公社。
1961年7月,从鱼窝头公社析出为东涌公社。
1984年,为东涌区。
1987年,为东涌镇。
原鱼窝头镇
明代,从东涌石基村沙头至大稳沙鼻梁、南涌村沙鼻寨一带,逐渐出现一个形似鼻子的沙洲(或沙丘),叫“沙鼻沙”或“沙鼻山”。
清代,属沙湾都。
民国时期,属第一区。
建国初期,属沙九螺区联乡办事处所辖的濠下、大乌乡。
1953年,属第二区。
1957年,灵山区撤销,为鱼窝头乡。
1958年10月,并入灵山团。
1959年3月,从灵山公社析出为鱼窝头公社。
1961年7月,析骝岗水道以东为东涌公社。
1984年,为鱼窝头区。
1987年,为鱼窝头镇。
原西樵村
据记载,西樵涌西岸北斗围于1876年筑围,大坳围及西樵围于1776年筑围。西樵建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1949~1952年,属榄核乡管辖。
1952年下半年,属大乌乡管辖。
1953年,属双翼乡管辖。
1954~-2006年1月25日,属灵山管辖。
2006年1月25日,番禺行政区域调整后,由原来的灵山镇划出并入东涌镇。
合并建镇
2006年1月25日,鱼窝头和灵山西樵村并入东涌镇。
2012年12月1日,东涌镇由番禺区划入南沙区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