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以前做旗袍人的叫什么
扩展阅读
粉色短皮衣怎么内搭 2025-05-12 15:46:12
皮衣封底剂怎么用 2025-05-12 15:10:50

以前做旗袍人的叫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5-31 13:52:46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5

❷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❸ 中国旗袍第一人

宋轶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还不熟悉,但是她身着旗袍的各种照片却是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各种走红,甚至有人称这个小姑娘为“中国旗袍第一人”,能够在各种穿旗袍的女明星中获此殊荣,足以见这个姑娘的确来头不小,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这个“中国旗袍第一人”的宋轶究竟有何种风情。

银色旗袍素净简单,尤其是偏粗布的材质显得更加平庸无常,即使是外搭一件白色镂空针织开衫依然是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一套旗袍穿搭,但是细细看这姑娘的眉眼,似乎有些熟悉,而且宋轶静静地坐着不加任何的动作修饰,就有一种淡淡的优雅晕染开来。不知道是否有读者认出了这个姑娘,其实在大火的电视剧《伪装者》中,宋轶就是悲情女特工于曼丽的饰演者。

其实细细品品就会发现,宋轶真的能将旗袍穿得很有味道。素色丝绸旗袍优雅娴静,旗袍上的水墨画古典韵味十足,浅浅淡淡的黄色晕染其上,优雅知性与清新淡雅并存,宋轶的身材并不算前凸后翘的玲珑身材,但是却能将旗袍的端庄大气演绎得淋漓尽致,女人当如是!

虽然看上去瘦瘦小小,但是宋轶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却是女人味十足。鹅黄色旗袍素雅清新,旗袍上的绿莲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宋轶一头复古精致盘发,珍珠耳环熠熠生辉,领口间的鹅黄色盘扣更是小巧精致,这样的小女人味道的确耐人品味。

能被那么多人称为“中国旗袍第一人”,宋轶的旗袍装必然要有自己的特点,不然怎么能获此殊荣呢。宋轶的身材瘦瘦小小,穿上旗袍之后总是会给人一种怜爱之意,让人有忍不住想要保护这个女孩子的冲动。绿色旗袍上的蕾丝镂空优雅十足,披肩连肩的设计独出心裁,在昏暗的灯光下宋轶依靠在木墙上,这样简单干净的女孩子谁能不喜欢呢。

❹ 第一个做出旗袍的人

旗袍属于满族的民族服装。旗袍最原始的定义,就是指清朝满人入关前后八旗妇女的衣袍,即以满、蒙为主体的关外妇女的常服,样式简约。它腰身平直宽大,圆领,窄袖,右衽,下摆不开衩,袍长至足,且采用直线裁剪。而当时男人袍褂则两侧开衩,腰间束带,并有窄形马蹄袖。
旗袍服与过去的袍服的区别
(1)形式感觉上的区别。明代以前的袍形,多为宽体松散、飘逸状态,袍身与人体间的空隙较大,而旗袍与人体间的空隙略小,呈严密、挺拔、封闭状态。
(2)袍服襟前的带结与扣结的区别。明代以前的袍服,大多是以结带增添长衣的潇洒和风度,而清代的旗袍才是真正结束了带结的传统方式,以纽扣取而代之。
(3)旗袍恢复右衽。

这是我本科毕业论文的一部分,所以旗袍应该是清初期形成的,是旗服和袍服的融合。

❺ 中国旗袍为什么叫小凤仙

原因:

“小凤仙装”也是一种旗袍,由清代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正是由周海媚扮演的清末名妓小凤仙穿着而出名。

旗袍是民国时期的妇女时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

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5)以前做旗袍人的叫什么扩展阅读

样式变迁

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

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

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❻ 为什么中国叫旗袍,而越南称旗袍为奥黛

旗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服装,这种服装能够展现出东方女性的美。不过有的人在看越剧的时候,发现越南的女性也穿着旗袍,不过名字却是奥黛。事实上,她们穿的并不是旗袍,虽然乍一看很像旗袍,但是跟我国的旗袍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越南叫这种服装为奥黛,那么接下来就来说说旗袍和奥黛的区别之处在哪里吧。

奥黛和旗袍都同为两国的国服,都展现出了东方女性的柔美。因为受到文化的影响,所以各自展示了国家的文化。奥黛与旗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不清楚内幕的人,往往会认成旗袍,不过看了上述的介绍,应该对奥黛和旗袍有了新的认识了吧。

❼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旗袍(qipao)是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旗袍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新中国成立后,旗袍在内地渐渐被冷落。8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带来的影响,旗袍逐渐在内地复兴,并于1984年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因此,将旗袍流行的起始时间视为1925年当为合理。

❽ 谁是第一个发明旗袍的人

旗袍,这一被当代国际服装界誉为“东方女装”的代表,如今不仅受到我国广大汉族妇女的爱戴,而且也受到西方欧美妇女的青睐。其实,提起旗袍,它还是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至于这种旗袍是谁设计的,又是怎样得以推广的呢?满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传说,从前镜泊湖畔有个满族渔家姑娘,因为长得脸黑俊俏,心灵手巧,人称她“黑妞儿”。她觉得穿着古代传下来的肥大衣裙,打鱼不方便,就自己剪裁了一种连衣带裙多扣拌长衫,既省布合体,又劳动方便。后来,她被选进宫中封为“黑娘娘”,因过不惯官廷生活,穿不惯又肥又大的山河地理裙,就穿起从前自己剪裁的多扣拌长衫。皇上认为她擅自改变官廷服饰有罪,就赶她出宫,并一脚踢中她后心而死去。关东满人听到黑娘娘死的消息,大哭了三天,还穿起她剪裁的那种长袍来纪念她。后来,在旗的妇女认为方便,穿的人多了,就叫它为“旗袍”。说也奇怪,凡穿上旗袍的妇女,都变得十分苗条、俊美,据说那是心灵手巧的黑娘娘在晴中帮助她们打扮哩。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但也说明这种满族的民族服饰旗袍由原始的宽腰身直筒式逐渐形成现代汉旗妇女喜爱的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的流线型旗袍,是经历了多少的漫长演变。最早,旗人穿的旗袍,一般不过脚。只有满族妇女出嫁时,才穿过脚旗袍,作为出嫁礼服。因为,满族贵族妇女都穿高跟木屐,所以,她们的旗袍过脚,以便将脚盖住。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辛亥革命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从二十年代未到三十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旗袍亦随之变短,身长仅过膝,袖口缩口,滚边变窄。三十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两边的权开得很高,里面衬马甲,腰身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更显出女性的曲线。四十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几乎又回到二百年前的长马甲时代,所不同的只是更加轻便适体,变成流线型。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新的改革,出现了后装袖、有肩缝旗袍,暗褶式开衩旗袍、短连袖旗袍、无袖旗袍等等具有当代开放气息的新款式。 汉族妇女为啥喜爱穿旗袍?主要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适合,线条简便,优美大方,所以,有人认为旗袍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可起到彩云托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穿,四季相宜,雅俗共赏。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穿着者的不同需要、爱好,可长可短,可做单旗袍、夹旗袍;也可做衬绒短袍、丝棉旗袍。并且,随着选料不同,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显示出温和、稳重的风韵;选用织锦类衣料制作,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眼饰。因此,当中国旗袍在日本、法国等地展销对,很受当地妇女人士欢迎,她们不借重金,争购旗袍,特别是黑丝绒夹金花、篓金花的高档旗袍,最为抢手。总之,旗袍正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服饰美。它不仅成为我国女装的代表,同时也公认为东方传统女装的象征 旗袍的大概起源——旗袍最早是满族旗人的长袍,宽袍大袖,三百年来没有改变。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歌谣,但已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当时的服装界占有多么显要的领先地位。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近代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说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典型代表。被称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和加入西式风格的海派旗袍,很快地从上海风靡全国各地。让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实际上是三十年代的旗袍,旗袍比较适合中国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尤其很受上海女性的欢迎。加上这一时期外国的面料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大报刊杂志上都有服装专栏,还有当时流行的月份牌时装美女画,都推动时装的产生与流行。各大百货公司也常常举行时装表演及展览。尤其是上海,成了全国的时装中心,因为当时欧美的追最新款式仅隔三、四个月就流行到上海,全国各地都以上海为样板,竞相模仿。国内外通商交流的机会越来频繁,欧洲进口的布匹、羽纱、呢绒、蕾丝等纺织品大量涌入,使得人们选择的范围广了、着装的观念也改变了。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海派旗袍便成了30年代旗袍的主流了。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流社会名门闺秀追赶时髦、享受奢华的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她们崇尚西化的生活:游泳、骑马、跳舞、打高尔夫球,这也就要求服装更美观、和体。加上30年代欧美流行收腰就更体现出女性美,这就注定旗袍会变得更修长而紧身,并有高叉,从而符合30年代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两个特点:“中西合璧,变化多端”。当时爱美女性旗袍穿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局部西化,也有在旗袍外搭配西式外套。局部西化是指领和袖采用西式服装做法。如西式翻领、荷叶袖、开叉袖、还有下摆缀荷叶边,或缀不对称蕾丝等夸张的样子,但这仅是一些明星和贵妇的社交礼服,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比如: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裘皮大衣、绒线衫、背心等,在脖子上系围巾,或戴上珍珠项链显得大方而别致。 当时修长而收腰的旗袍配上烫发、透明丝袜、高跟皮鞋、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都是最时尚的装扮,女性角色的扮演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后来,还出现一种改良旗袍,就是在剪裁中加入很多西式剪裁方法,从而使旗袍更合体、更实用。旗袍,成为中华民族别具一格的“国服”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近代上海的开端口,没有“中体西用”,“西学东渐”就不存在旗袍西化,也就无所谓“海派旗袍”了。

❾ 中国第一个设计旗袍的人是谁

杨成贵先生被誉为“中国旗袍设计第一人”,1995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时在北京为参会的三十多位中国女部长、女市长制作的旗袍备受赞誉;曾为蒋经国夫人蒋方良、日本高松宫亲王妃、韩国总统夫人等政要名媛设计制作旗袍……
PS:宋美龄.她有9000件旗袍,也是她把旧式旗袍改为现代旗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