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满族旗袍的设计理念
满族旗袍的设计理念。
满族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的日常服装。它原是一种不分上衣下裳的长袍,袍呈直筒状,由一整块衣料剪裁而成,任何部位均不重叠,式样为圆领大襟,两面开禊,袖口平直,腰身宽大,长可掩足。
满族长袍上下连体,一件可顶汉族的衣、裙、裤等多种服装穿用,但制作起来省工省料,经济便宜,穿在身上,美观大方,能够展现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
根据气候变化,满族袍可做成单、夹、棉、皮等多种样式,并且可长可短,宜供四季穿用,因此深受满族妇女的喜爱。由于满族又称“旗人”,此袍又被称为“旗袍”。
改良后的满族旗袍
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落。
在满族南迁辽沈,入中原后,与汉族同田共耕,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的影响,由箭袖变成了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叉。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体形和贤淑的个性、民族的气质。
B. 冬天旗袍还能这么穿
冬天旗袍还能这么穿
冬天旗袍还能这么穿,在寒冷的天气也能美美哒出门。从古至今,旗袍都能完美的展现出女人的优美曲线,穿起来不仅有女人味还有古典气质。而且冬天旗袍还能这么穿,让你尽显女人的美。
冬天旗袍还能这么穿1
1、旗袍搭配披肩
在冬季的时候穿旗袍,美丽还有一种气场,这时候搭配上一件披肩,带着一种防风的效果。虽然披肩的保暖效果不够,但是在室内或者一些聚会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披肩。
2、旗袍搭配貂皮大衣
旗袍大牌貂皮大衣也是很多女生的首选,显得更加贵气,搭配起来也有一种和谐感。对于年轻的女生来说,最好可以选择浅色短款的貂皮大衣,带来一种活泼的感觉。成熟一些的女人,可以搭配短款的貂皮大衣,也可以选择长款的貂皮大衣,长款貂皮大衣气场更强大。
3、旗袍搭配风衣
旗袍穿搭的时候,还可以搭配一件风衣来穿,风衣本身是很气质的,搭配上旗袍,会让你的气质看起来更好。天气冷的地区,可以穿一件呢子风衣,保暖又抗风。
4、旗袍搭配针织开衫
如果想要穿的温柔一点,那就可以选择一款针织开衫、精致的编织纹路,优雅大方,简洁的流线造型,时尚浪漫,搭配复古旗袍,时尚又复古,还有一种女子的温婉。米白色的针织开衫是最百搭的,不管什么色调都可以搭配,白净又素雅,带有一种淑女的气息。
冬天旗袍还能这么穿2
一、冬天旗袍搭配
1、发型
从发型来说,如果穿着的是一件传统的长款旗袍要表现出旗袍的古典美气质,那么建议可以试试盘发;如果穿着的是一件短款改良旗袍要体现旗袍的现代时尚美,那么日常的长发披肩也可;如果穿着的是民国风旗袍要体现出民国风学生的清纯,那么剪一个学生头短发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2、妆容
从妆容来说,穿旗袍不一定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过适当的描眉,口红还是必要的。请注意:旗袍不适宜类似烟熏妆之类的浓妆。舞台文艺表演时为了演出效果腮红是要打上去的。日常穿着时如果是要表现性感风情万种的样子,可以口红眼线描眉这样视觉感要强烈一点;如果要表现清纯优雅,那么精致的淡妆即可。这点各位美眉可以视情况和穿着场合自己决定。
3、配饰
从配饰来说,穿旗袍不宜佩戴夸张的饰物。头饰现在一般很少,只要不是很夸张就行;耳环选择精致小巧玲珑的远比大圈圈那种晃悠在耳边的好;一条细细的项链可以承托颈部的柔美纤细;直径较大的珠链挂饰只适合传统民族风情特色非常浓郁的旗袍, 除此之外请不要尝试。穿旗袍的女人一般会在手腕处佩戴玉镯,亦可挽结红绳小挂件,金银手镯亦可,但不要过于宽厚而显得俗气,小直径的紫檀串珠之类亦可缠绕于手腕处,这样会显得玉臂更白皙纤美。
4、内衣
内衣只能从颜色上建议,若穿着较为薄的面料或者浅色系旗袍,请选择浅色或者肤色内衣,这样颜色不至于外露以免春光乍泄尴尬万分;若着深色或者布料较厚不会透光的旗袍,可放心自由选择内衣颜色。
5、腿部
腿部一般来说短款旗袍以长筒丝袜或者裸腿为主,高开衩旗袍为了突出白皙大腿若隐若现性感之美一般都是裸腿,冬天选择长款旗袍里面可以穿裤袜,但千万不要穿一条长裤在旗袍里面显得不伦不类!
6、鞋履
鞋履建议在我们前文中什么样的女人穿旗袍好看?有所提及,一般建议穿高跟鞋搭配旗袍。尖头高跟鞋适配绝大多数风格的旗袍。在穿着民国风系列旗袍时可以选择圆头高跟鞋或布鞋之类。有三个千万不要请切记:千万不要穿运动鞋配旗袍,千万不要夏季穿凉拖配旗袍,千万不要穿松糕鞋配旗袍!这里再重点强调一下,不论穿什么鞋穿什么旗袍在什么季节都一定要穿袜子,穿袜子,穿袜子!夏季可以短丝袜也不要光脚!千万不要以为光脚是时尚,穿着旗袍时光脚是不伦不类的反时尚!
二、冬天应该穿什么样的旗袍
1、我们首先解决冬季旗袍大家最关注的保暖性能问题。要挑选到可以防风御寒保暖的旗袍我们还得从面料选择上来着手。冬季旗袍一般会选择防风兼具保暖性能的面料。通常类如夹棉的这些旗袍比较容易处理好保暖的问题。因为有夹棉层的存在所以能挡住风寒的侵袭,同时也让旗袍有了锁温保温功能。
2、面料上选择好了后要注重保暖性能的话还得从款式上再来着手,冬季我们一般都是推荐长款的旗袍或者中长款的旗袍,这样更容易起到保暖的作用。图中的中长款夹棉旗袍,不但兼有夹棉层和中长款的款型,还有着让人意料之外的神来之笔—大毛领,更加增添了旗袍的保暖性能和美观度。
3、“旗袍保暖”的需求满足了之后我们下面要解决“旗袍好看”的需求,一件好看的旗袍先得从旗袍的花色上来着手。冬季我们推荐颜色鲜艳或者颜色略深的旗袍,建议尽量选择淡色系旗袍。根据这个大原则找到自己喜欢的、看起来也美美的花色旗袍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4、要让旗袍穿起来好看,那么选择旗袍的版型也十分重要,修身塑形是旗袍最见功力的地方。冬季旗袍切勿以宽大为美,个人觉得冬季旗袍修身更为重要,因为旗袍下摆比较宽松就容易走风了,所以冬季旗袍一定要尽量选修身的旗袍,穿在身上除了显出线条曲线美,还能有紧紧锁住体温的功能。
5、好看又保暖的中长款夹棉旗袍最后,旗袍要穿出好看来,除了旗袍的自身之外,搭配的饰物和妆容还有仪态都是非常需要注重的'地方,毕竟旗袍代表着一种优雅的气质。我们的建议是配饰是精致为美,切勿选择造型夸张或者较大的饰物。发型可以采用盘发也可以自然披肩或者束发,勿烫发或者染发或者弄奇怪夸张的发型造型。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冬季穿旗袍光腿可能会冷,但不建议穿裤子哦,选择无色或者肉色的保暖裤袜,穿起来会显得更搭配一些。
三、旗袍穿什么样的好看
1、年龄层次分析
1从年龄层来看,30岁—39岁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最喜欢穿旗袍,而且都穿出了自己的风味和气质。从选择的旗袍款式来说,这个年龄段选择的旗袍一般中长款为主,可能是因为中长款更有迷人魅力的风韵;29岁以下的女性是选择短款旗袍的主力军,可能年轻觉得短款更性感时尚风潮;40岁以上的女人是长款旗袍的拥泵,估计是长款更代表文化底蕴更有古典气息。
2、身材体型分析
从身材体型来看,1.58米—1.72米这个身高段的女人穿出来的旗袍更合体,略瘦苗条、标准匀称、微胖丰满这三种体型是选择旗袍的绝大部分人群,她们往往把旗袍穿的曲线玲珑有致,让身材显得楚楚动人。而偏瘦或者较胖的人群则是非常小的比例。偏瘦撑不出旗袍的线条美,较胖则破坏了旗袍的线条美。
3、婚姻状况分析
从婚姻情况来看,已婚人群成未婚人群的碾压态势,而最能穿出旗袍风情的就是已婚少妇了,她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把旗袍穿出优雅气质,也可以穿出传统风情,既可以穿出亭亭玉立的淑女形象,也可以穿出风韵万千的熟女情怀。
4、教育程度分析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到本科学历是最喜欢旗袍的人群学历水平,特别是大学这个文化教育程度的人群,她们最能穿出旗袍优雅知性的古典风韵。
5、从鞋履搭配分析
穿高跟鞋搭配旗袍最为常见也最为好看。高跟鞋一般以尖头为多。圆头高跟鞋或布鞋之类常见于民国风系列旗袍搭配。千万不要穿运动鞋配旗袍,千万不要夏季穿凉拖配旗袍,千万不要穿松糕鞋配旗袍!没有为什么,就是难看!
C. 小姐姐一袭改良版旗袍,气质甜美又撩人,这样的穿着简直太完美,你喜欢吗
小姐姐一袭改良版旗袍,气质甜美又撩人,这样的穿着简直太完美,我特别喜欢这样的穿搭。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他家有没有穿过一些旗袍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款非常好看的旗袍的装饰,小编个人来看是非常喜欢旗袍的,尤其是喜欢美女身上的这件旗袍,她真的太适合一些火辣身材的女孩子穿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女是如何利用这一批改良版的旗袍,变得更加撩人的。
配饰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小姐选择的是一款非常好看的挎包,这款包是水桶包的款式。这样款式的包包在当下也是非常流行的,小姐姐背着这样一款裸色系的包包能够很好的与这医生改良版的旗袍相映衬还特别称气质,让小姐姐看起来特别的撩人,穿上它简直是能够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小姐姐这样好看的改良版的旗袍,那喜欢的话就赶紧尝试起来吧。
D. 何为改良旗袍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旗袍,旗就是满人的称谓,旗装是满清传统服饰。改良旗袍是孙中山先生为适应新时代设计的,为体现女性美将宽大旗装的袖口和身体部分收紧,形成一种新型的裙装,就是旗袍。
E. 改良旗袍的特点有哪些其表现形式怎样
改良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的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使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
旗袍的样式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琵琶襟等: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一一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一-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
F. 最显身材的改良版旗袍,你觉得怎么穿才好看
改良版旗袍的穿搭最显身材,小编认为不论怎么穿都非常好看迷人,展现端庄典雅的成熟女性气息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起,旗袍便开始流行了起来,旗袍穿着既经典又时髦,也成为了当时女子们最为普遍的服装。就在最近两年,开始流行起了旗袍连衣裙,它是旗袍的改良版,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只有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才会穿,或者是拍照发朋友圈,但其实不然,旗袍是可以在平时的日常生活穿的,没有必要划分的那么清楚,只要你想穿就可以穿,不用分场合。经过改良过后的旗袍,怎样穿才会显得小姐姐们好看呢?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说说吧!
这件旗袍的另一个设计是蕾丝花边,蕾丝花边将女性的模样与气韵都勾勒在这件改良过后的旗袍的每一个细节里,它的手法也是十分的挑剔,小姐姐穿起来看着像是从画里走出来一样,蕾丝花边给这件旗袍赋予了温婉的古典韵味,我们可以看到小姐姐穿的这件旗袍的开叉是那种比较高的开叉,从中会有一种隐约的风味,这蕾丝花边让旗袍的美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与无限的诱惑。你们觉得小姐姐穿的这身蕾丝花边无袖旗袍怎么样呢?好看吗?
G.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看过《邪不压正》的朋友一定对裁缝巧红和朱局长情人唐凤仪民国时期的经典服饰——旗袍影响深刻吧。以下便是对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的起源、变化过程的一些基本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旗袍。
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唐凤仪的着装充分展示了民国时期,旗袍在中国女性中的地位,唐凤仪可以说八面玲珑,风情万种,但成熟背后缺依然有一颗少女的心。同时唐凤仪妖娆的身姿和旗袍相互映衬,女性将旗袍优美的线条充分展现出来,旗袍将女性特有的妩媚体现的淋漓尽致。
裁缝巧红的着装着代表的是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人家女性的衣着。那种普通女性穿的长袍和男性的长袍都体现了中国在当时大众的含蓄之美。长袍将男女身体的大部分都包围起来,没有旗袍的妖娆,没有旗袍的开衩,拍迅但在当时的普通百姓人家,女性几乎都是这种类型的服饰。
事实上,这个起源于旗人长袍的服饰,第一次将中华女性秀美的身材展示在世人面前。一经出现,旗袍便成为民国时期,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最喜欢的服饰,并在随后的发展中衍生出丰富多姿的“旗袍文化”。
1、由旗人长袍发展而来
旗袍本不是汉服,而是旗人的长袍,原本满族男女都可穿旗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来的旗袍有关系。
清代初期旗人所穿的长袍,其外部呈长方形,圆领口,窄袖、有扣襻且衣襟右掩,两腋部分明显收缩。长袍下部开衩,下摆宽大,长袍长可掩足。旗人的长袍从上到下由整块衣料剪成,颜色较素。清代中叶,旗人的长袍除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袍身和袍袖也比清初时宽大,而且长袍的下摆一般多垂至脚踝。
有清一代,旗人长袍的造型线条以直线为主,不用曲线,给人平直硬朗的感觉。而且,长袍上下一体,使得线条比较流畅,长袍能够盖住脚,八旗女子的天足被掩盖在袍摆之下,因此当旗人女子穿上“花盆底”高底鞋之后,腰线得以抬高,下肢也被拉长,使穿着者显得亭亭玉立,再加上八旗女子们头上常戴高大的“如意头”、“耷拉翅”假髻,更显得妩媚多姿。
但是,毕竟宽大、厚重的长袍没有曲线的展示,还是给很多爱美的女性带来颇多不满。随着民国的建立,服饰也成为时代革新的一个标识,男性服饰出现中山装,女子从满人的长袍中发现了女性服饰之美,摈弃宽袍大袖的缺陷,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便诞生了旗袍。这种新式服装,大胆地体现了女性体态的曲线美。
旗袍的流行,始于上世纪20年代初。流行初期的改良旗袍一改宽大、平直的特点,对宽大直腰(无腰身)的满人长袍进行收腰的设计,缩小袖口,形成腰身,以贴合女性的身体曲线;其次,旗袍的长度减短,满人穿长袍,往往脚上穿着四五寸高的花盆底鞋子,长袍的下摆要盖住鞋底,而汉人穿平底鞋,没有高高的鞋底,头上也没有高大的发髻,旗袍的下摆因此大幅度剪短。
改良后的旗袍不仅可以凸显身体曲线,旗袍的开衩还可以展示女性的秀腿,因此深得女性欢迎。再加上上世纪20年代正好是女权运动兴起的时期,追求男女平等,放足、剪发、天乳、上女学、婚姻自由等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之后,她们竞相身着旗袍,让看惯了旗人长袍、汉族妇女对襟衫以及袄裙的中国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没过多久,女性纷纷效仿,她们扯上一块布料,不一定是高档的面料,哪怕就是普通的面料,在裁缝的巧手之下,就裁出一件贴合身体的旗袍。
不过,旗袍的出现,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张爱玲说:“初兴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当时的旗袍,袍身宽松,廓形平直,友指袖身缩小,袖口增大,形成“倒大袖”的形制。
早在上世纪好贺配初期,“倒大袖”便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女性服饰风格,女子的袄子有倒大袖的款式(大袖袄),清末贵族妇人的大襟衫也是倒大袖的形制,民国初年在女学生中流行的“文明女装”也是倒大袖。因此,最初的旗袍也结合倒大袖的风格,形成了“倒大袖”旗袍。
上世纪20年代,在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图片中,就有她穿着多款倒大袖旗袍的记录。1923年12月21日,宋庆龄陪同孙中山前往广州岭南大学演讲,她穿着黑绸缎面料的倒大袖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格子围巾,襟口、袖口处都绣着一朵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在治丧期间,穿的丧服是黑色长袖倒大袖旗袍。
1925年宋庆龄拍摄的一张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从旗袍镶的边来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属于大做。不过到了上世纪30年代,旗袍款式层出不穷,倒大袖旗袍已经很少见了。
此时旗袍总体特点是领小、袖小、下摆多变化,核心是讲究腰身。依穿着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体现旗袍的贴身。翻看当年的照片,会惊奇地发现,旗袍在每一个穿着女性的'身上都是合身、妥帖的,绝对没有后来制服的松垮感觉。其原因就是旗袍是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服饰,千人千样。
2、旗袍变化多端
民国时期,女性旗袍呈现出变化多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旗袍的下摆长短、腰身宽窄、领口样式、袖子大小等方面的变化。
先说领口样式。先是时兴低领口,继而流行高领口,即使在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仍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以示时髦。后来领口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而后盛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也是一种时尚。
旗袍下摆长度时长时短。长时盖过脚面,走起路来衣边扫地,短时则在膝盖略上些。上世纪30年代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被形象地称为“扫地旗袍”。
长旗袍一般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有的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女性穿着旗袍,也不改高耸的姿态。再配上高跟鞋,长旗袍将女性的身材衬托得亭亭玉立。考虑到旗袍贴身而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旗袍开始开衩,尤其是高开衩正好解决了贴身行动不便的问题,而且高开衩在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散发出撩人的姿态,非常性感。
上世纪30年代旗袍大衩逐渐流行。所谓大衩,当时也仅仅是衩高过膝,尽管如此,这种旗袍还是受到老派人士的抨击。不过,裸露小腿的旗袍并没有绝迹;后来旗袍开衩到达臀部,而且腰身也变得紧窄,女性秀美的腿部得以充分地展示,不过大开衩流行几年后,又渐渐回落。
旗袍袖子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忽高忽低,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最后变成无袖。
当时旗袍的第二个特点是与西式服装结合得十分完美,剪裁合身,除两边开衩外,前后也可开衩,并出现了左右对襟旗袍。上世纪30年代末期,还有一种改良旗袍,旗袍借鉴西式服装剪裁方法,有了胸省和腰省(省,在此专指服装方面的独特设计)。同时,第一次出现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变得适体。改良旗袍的出现,使玲珑突兀的女性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另外,荷叶袖、开叉袖等西式服装的装饰元素也被大量采用。
这种融合西方风格的旗袍可以与各式服装搭配。比如冬季在旗袍外面可以套裘皮大衣,在旗袍的领、袖处还加以搭配毛皮饰边,这些都是当时比较时髦的穿法。
3、阴丹士林旗袍风靡全国
随着旗袍的发展,当时的旗袍制作出现京派旗袍与海派旗袍两大流派。因旗袍的发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阶段,融合汉族元素立领、左右两面开衩等特点的改良旗袍称之为京派旗袍;后来,由平面裁剪改为立体裁剪,增加腰身等时尚元素的旗袍,称之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长适体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珑的身材特点,成为一种服饰风尚,并且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京派旗袍。
当然,两派主要以风格作为区分,并非简单的以地域为标准。即并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形式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近年来有人提出“苏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苏旗袍,这是一个新提法,多半是商业炒作的概念,与民国时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并不是一个概念。民国时期,因为南京曾作为首都,其旗袍风格曾广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制作风格上仍然属于海派风格,只不过在具体样式的制作上与上海旗袍略有差别。
民国时期,旗袍是女性最为代表性的服饰,其适用性非常广。上至贵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妇女,都可穿着旗袍。旗袍的年龄跨度很大,十来岁的小女孩,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皆可着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着,其形制可单,可夹,可棉。夏季有单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夹旗袍,里面还可以衬穿其他的服饰。秋冬季节的棉旗袍为长袖,长下摆,重保暖轻时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广,受季节因素影响小,可以搭配多种服饰。天凉时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绒线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领、袖处加以毛皮饰边。另外,旗袍还可以与丝巾、丝袜、项链、耳环、手表、皮包、高跟鞋等时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为如此,旗袍成为民国女性的最爱。她们个个穿得风姿绰约,吸引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