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什么时候指定的国服是旗袍
扩展阅读
男人怎么去买女装呀 2025-05-07 10:21:28

什么时候指定的国服是旗袍

发布时间: 2023-08-01 21:06:03

1. 我国的旗袍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不过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2. 长安CS75与我一起看旗袍,中国国粹及女性国服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当代女性很少穿了,但我还是觉得旗袍很能体现女性的韵味。星海博览中心近期举办旗袍展,正好我有时间,就驱车前往。爱车动力强劲,深深打动了我,之前我以为油耗会很高,毕竟动力是需要油耗来支撑的,但是这么长时间开下来,油耗真心不高,毕竟科技才是硬道理,国产车在动力性能,配置等方面完全可以比拼合资车,但是价格方面要比合资车实惠很多。内饰软包,这点很好,厂家也很厚道。车身自重挺重的,不像日产车那么飘,刹车,猛打方向,车身控制非常好,没有摇摆的感觉,车身相当稳了,说明长安的这款车底盘调校也是可以的,总之,这款车家用绝对富富有余了。

旗袍的质地、花纹、款式很多,价位也高低不同

呼吁对传统的传承,对传统服饰的传承无疑是每一位华人应有的责任,这需要民众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普及、执政者对服饰文化的重视、及文艺知识界的倡导。

3. 旗袍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旗袍是怎样发展的

旗袍一开始是八旗妇女日常经常穿的长袍,是后世旗袍的前身。在嘉庆年间,满族女子经常仿效汉族妇女的穿着打扮。到了清朝末年,汉族女子也慢慢的仿效满族的装束。满汉两族女子的服饰逐渐交融,使两个种族之间的服装差别日益减小,这就逐渐开始了旗袍的演变。在洋务运动的口号之下,大量的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于是开始出现了西式服装。

旗袍是中国的象征,是一种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的一种代表。清朝的旗袍并不开衩,后来在旗袍缩短袖子的时候也开始慢慢开衩。传统的旗袍是一条直线,还有着非常高的硬领。30年代初期旗袍的腰身开始逐渐收缩,女性的曲线逐渐被展露出来,后来成了无领旗袍。新式旗袍的出现是人们的思想不断开化的一种表现,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可以很好的展现女性的美。

4. 旗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时间具体点。

这个网络上就有: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1] ,被誉为中国国粹[2] 和女性国服[3] 。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4] 。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5]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6-7] ,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8]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9] 。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10] 。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4] [11] 。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12] 。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13]

5. 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它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旗袍最早出现于民国。
旗袍不是中国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出现于民国,由满族传统服饰旗装女士袍子结合西式立体裁剪而成的新式服装。
被誉为国粹是因为旗袍滚边采用满族传统滚边工艺,满族厂字领,满族盘扣,结合汉族的传统吉祥纹饰,和各类传统绣工(苏绣、蜀绣等)。

6. 穿旗袍拍照有多美

穿旗袍拍照——婀娜态昌之美

旗袍由于其修身和开叉的特点,走起路来不同于平常服饰,动作幅度小,且矜持凝练,而走起路来袅娜多姿,步步生风。

穿旗袍拍照——女性之美

正是因为旗袍的别致构造,能够将女性的体态和气质完美地展现出来。每一位女人都应该拥有一件可以完美展现自己身姿的旗袍。

穿旗袍拍照——东方之美

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如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等。

穿旗袍拍照——现代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拆闭逗不断更新换代的旗袍符合现代女性日常穿着,更具时代特性。

一、众所周知,旗袍做为中国女性的古典传统服装,虽然已有百年的传承厉史。但就旗袍本身所能带给女性的端庄秀美、妩媚妖娆,和能最大限度的彰显出,东方女性之美的特质来讲,在当今世界服装文化重大领域里却仍占有一席之地。旗袍做为中国元素,已对世界服装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旅卖深远的影响。

二、旗袍是中国女性服装的国粹,它是镶嵌在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7. 中国人汉人的国服是旗袍吗

旗女不论贵族女性礼服还是寻常女子的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普通人已经习惯了“女子穿袍=旗女之袍”的历史记忆,所以在民国旗袍开始出现的时候会给普通人一种这是“旗袍”的联想。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叫它做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混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上海《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最后还是叫回旗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1929年确定为国服。不过之前并未有国服这一概念,除了朝服有规定外,古人对待服装是很开明的,不同阶层都有自己的穿衣风格,而且一直都在演化中并无定则。周边国家常常效仿,或者说古代我们都在引领时尚潮流。
而现在更是百花齐放,日常你爱咋穿都行

8. 旗袍在何时被国民政府定为“国服”

1929年,国民政府将中山装定为礼服,同年公布的《服装条例》又选定旗袍为“国服”。

9. 旗袍是从什么时候流行的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国时尚前沿上海开始流行,后迅速风靡全国。1929年4月,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历史文化

民国文化女性的名字,总伴随着她们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吴健雄、吴贻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和丁玲等。

珍贵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女演员的服装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传统说唱艺术如大鼓和评书等也多以旗袍为女演员传统服装。

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华裔小姐,亚洲小姐和广州西关小姐选举中,她们期间或最后必定会穿旗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10. 旗袍作为最能展现中国女性之美的服装,它的起源是什么

旗袍是清代的旗人之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10)什么时候指定的国服是旗袍扩展阅读:

旗袍面料的选择:

旗袍选料是很广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自制的短旗袍,轻盈、凉爽、美观、实用。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

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