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旗袍展示 » 旗袍上为什么会有虱子
扩展阅读
睡衣上衣太露怎么解决 2025-05-25 12:25:21
废旧橡胶手套有什么用 2025-05-25 12:25:12
初中生为什么要穿睡衣 2025-05-25 12:18:19

旗袍上为什么会有虱子

发布时间: 2023-05-27 05:41:36

Ⅰ 张爱玲移居美国后,为啥被“虱子”缠身而死

张爱玲曾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四年中搬家次数大约180次,一年大概就搬45次,这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大多数人认为她搬家频繁的原因,是因为她的旗袍上爬满了虱子。

但每一次搬家,那些虱子总是阴魂不散,不论她到哪里, 它们总是能找到她,而她的晚年生活也在与这些虱子进行无休止地战斗。

张爱玲的童年无疑是苍凉的,她曾经写过这样一个句子:“有太阳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阴凉。”这句话描写的就是父亲,他父亲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终日沉迷于鸦片。太阳还未落山,他的房间就已经一片黑暗,过着他腐朽、黑暗、堕落、寂寥的生活。

Ⅱ 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什么意思

1、意思:就是外面很干净漂亮 ,里面却很脏 ,脏的都招虱子了 。而前面又加了个人生 ,是一句消极、无奈的话 。

放到人身上就是,外表光鲜亮丽,内心肮脏龌龊。或是外表光鲜亮丽,背后付出了多少不堪的事情。

2、出自张爱玲《天才梦》

原文: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2)旗袍上为什么会有虱子扩展阅读

故事背景

为纪念创刊三周年,1939年9月上海《西风》杂志第37期刊出以“我的……”为题目的“现金百元悬赏征文启事”,约定“举凡关于个人值得一记的事,都可发表出来”,要求“内容要实在,题材要充实动人”。

时年18岁的张爱玲遂写了一篇一千三百字的《我的天才梦》应征。此文虽尚不及张后来的作品来得老辣,但用语之精警,初现端倪,如末一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已成人所共知的名言。

对于这篇少女佳作获奖的前前后后,张爱玲也是记挂有加,多次解说。

70年代她编《张看》时,在《天才梦》的末尾加了一段“附记”:“《我的天才梦》获《西风》杂志征文第十三名名誉奖。征文限定字数,所以这篇文字极力压缩,刚在这数目内,但是第一名长好几倍。并不是我几十年后还在斤斤较量,不过因为影响这篇东西的内容与可信性,不得不提一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才梦

Ⅲ 张爱玲的旗袍上为什么会爬满虱子她晚年频繁搬家的原因是什么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在《天才梦》中如此说道,她一生酷爱旗袍,但她心爱的旗袍上时常爬满虱子。

晚年的张爱玲生活漂泊不定, 仅4年时间搬家次数高达180次 。而屡次搬家的原因就是旗袍上的虱子。每搬到一处,这些虱子就如影相随,将她漂亮的旗袍咬得斑斑点点。

晚年的她痛恨这些虱子,可总也摆脱不掉。于是很多人认为, 张爱玲所指的虱子实际上是这一生当中给过她伤痛的人。 她的一生,极为不幸,让人万分感慨。

1920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一户名门之家,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幼时的她早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7岁开始写作,小学时就已发表多部短篇小说

可学习优异的张爱玲唯独缺少父母关爱,父母关系极其恶劣,自打张爱玲记事起两人时常吵得不可开交。父亲抽大烟,逛妓院,张爱玲的母亲绝望至极无奈离家出走,在张爱玲10岁时,父母终选择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整日抽大烟的父亲甚少关心女儿,对张爱玲用极其暴力的方式加以管教 ,后张爱玲的父亲又续娶一位女子进门。

继母的到来,让这个家一直鸡犬不宁,她对张爱玲百般虐待,让幼小的张爱玲在寒冬腊月里穿着破旧不堪的衣物,小脚冻得生疼的张爱玲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里挨冻受饿。继母变本加厉的折磨,张爱玲只能默默忍受。

她的童年蒙上一层灰暗的阴影,可继母继续给张爱玲本就伤痕累累的心灵硬生生地撒上一把盐。

一次,继母小题大做,当时家中高朋满座,继母的尖酸在当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当众出言中伤张爱玲。在继母的煽风点火下,张爱玲被父亲暴打一顿。每当父母吵架时,张爱玲就蜷缩在角落中,孤独和黑暗包围着她。

她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投奔生母,企图在生母身上找到自己缺失的爱, 可生母强制孤傲的张爱玲做一个善于交际的名媛。在生母身边,她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她与母亲之间逐渐有了很深的隔阂。

后来生母把张爱玲送到伦敦留学。通过努力她考取伦敦大学,几年后,学成归来的她离开伦敦来到香港开始写作,这时她的生活才平静下来。这样平静的日子很短暂,一个叫胡兰成的男人闯入她的生活。

胡兰成读完24岁张爱玲写的小说《封锁》后,对她崇拜至极,而这不过是她一时的狂热。

他年长张爱玲14岁,且有家室。 24岁的张爱玲从未恋爱,极度缺爱 ,胡兰成不费吹灰之力就撩拨上才女张爱玲,张爱玲不顾一切地爱上胡兰成,从未考虑过未来。

胡兰成是极其不靠谱之人,他为追求张爱玲抛妻弃子,并信誓旦旦地对张爱玲说道: “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只是他从未认真对待过张爱玲,可张爱玲偏偏相信胡兰成那张骗人的嘴。她坠入爱河就忘乎所有,为了胡兰成,她可以卑微到尘埃中。

不久,张爱玲和玩世不恭的胡兰成结为夫妻。憧憬美好爱情的张爱玲对胡兰成倾尽所有,哪怕他被国民政府通缉四处躲藏,张爱玲也一如既往地守候在他身边。

她的深情款款终换来胡兰成的喜新厌旧,胡兰成依旧寻花问柳,时常夜不归宿。 他和年仅17岁的小护士范秀美纠缠上。得知此事的张爱玲坐上火车来到他身边期盼花心的他能回心转意。可他白天与张爱玲相伴,晚上又去范秀美那里谈情说爱。

面对胡兰成的负心,张爱玲心碎不已,可她始终放不下这个男人。胡兰成决绝地离开张爱玲,将别的女人拥入怀中。而张爱玲背负上汉奸老婆的骂名,她还将自己辛苦赚得的30万稿费交给胡兰成,希望逃难的他不至于那么落魄。

这场悲催的爱情已随风而去,张爱玲为抚平内心的伤痛,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当中。

她的心千疮百孔,可到底还是没遇上良人。 32岁的张爱玲离开这个伤心之地,独自前往香港。 三年后,她飞往美国定居。在异国他乡,她与第二任丈夫赖雅相遇。

此时65岁的赖雅只是一位平庸的德藉剧作家,而张爱玲才36岁就已是知名作家。这一次她又义无反顾地爱上这个糟老头,他们很快进入热恋当中,半年后,两人步入婚礼的殿堂。

婚后的甜蜜转瞬即逝,三个月后,赖雅中风倒下,两人的生活陷入困顿当中。张爱玲一面照料着生活不能自理的赖雅,一面拼命写作来维持生计。

1967年,赖雅离她而去,张爱玲不离不弃照顾他长达10年之久。

赖雅的去世,让张爱玲一蹶不振,她再也没创作出惊世之作。在朋友的帮助下,张爱玲才从悲痛中走出来,她到加州大学任职,整理自己出版的小说。

52岁的她搬到洛杉矶居住。她与世隔绝,闭门不见客,从此孤苦伶仃。 她就这么幽居长达23年之久。 75岁的她一个人躺在地板上悄无声息地离开人世。死后第7天,她的尸体被人发现,按照她生前遗愿,她的骨灰撒入太平洋。

这位“上海滩最红的作家”永远离开了深爱她的读者。幼时的家庭给她的阴影,成年后负心汉给她的情殇,成为她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这些或许就是她所说的虱子。

她晚年身着旗袍,只是身上的旗袍不再华丽,而是有了陈年的霉味,上面布满了虱子啃噬的小洞。 她明白,现实的虱子是可以除掉,但她心中的那些“虱子”在时刻折磨着她 ,她远离过往,频繁搬家也摆脱不了这些“虱子”。

张爱玲有着绝世的才华。她写的传奇小说洞察世间万物,看透男女之爱。可现实中的她却看错人,把真心错付他人。她的一生让人嗟叹不已。

Ⅳ 华袍上的虱子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意思:就是外面很干净漂亮 ,里面却很脏 ,脏的都招虱子了 。而前面又加了个人生 ,是一句消极、无奈的话 。

放到人身上就是,外表光鲜亮丽,内心肮脏龌龊。或是外表光鲜亮丽,背后付出了多少不堪的事情。

原文山滚余: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逗滚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4)旗袍上为什么会有虱子扩展阅读

《天才梦》 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

张爱玲在天才梦的最后,写道:“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备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成了所有张迷的经典台词,朗朗上口。却也预示了张爱玲本人困顿挣扎的一生。

Ⅳ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旗袍,里面爬满了虱子”这句话什么意思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咖第一感觉~
人生最初是美丽的,纯洁的,但总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失败,挫折或者一些肮脏的~~这些就如虱子一样将原本的华丽破坏掉。即使外表依然华丽,里面却已改变。当外衣被虫子蛀烂的时候一切都不再被遮掩啦。——个人理解

Ⅵ 生活是一件华丽的旗袍,里面长满了虱子!

说明生活再光鲜照人(华丽的旗袍),它总是由一些琐碎的事情组成的,既然是琐碎的事情,难免就有诸多的烦恼(里面长满了虱子)。

扩大来说,什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它闪亮的一面(华丽的旗袍),就必定有有苦涩的一面(里面长满了虱子)。

当然这句话也透出了张爱玲的悲观,这也是她之后选择自杀的原因...消极的一面看的太重了.

Ⅶ 张爱玲的旗袍上为什么爬满了“虱子”,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你是在逗我吗?

晚年,张爱玲在美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仍然无法摆脱生活中“咬啮性的小烦恼”,因为跳蚤他多次搬家,甚至住在酒店,晚年张爱玲怕与人来往,怕接电话,怕写回信,晚年的张爱玲,被牙病,皮肤病,头痛,脚肿等疾病缠身,张爱玲的晚年她不断的放弃人生中多余的东西,用减法捍卫自己的尊严。

这是是张爱玲的《天才梦》里的句子。《天才梦》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 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原文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是说人生看起来光鲜亮丽很美好很风光,但在享受这些美好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各种各样的烦恼。“虱子”,是我们穿“袍子”的代价。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世俗的如此精致,无人能及。

糖尿病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是《天才梦》里的句子。

晚年,张爱玲在美国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仍然无法摆脱生活中“咬啮性的小烦恼”,因为跳蚤他多次搬家,甚至住在酒店,晚年张爱玲怕与人来往,怕接电话,怕写回信,即使姑姑的来信也积压了好长时间拆阅。

晚年的张爱玲,被牙病,皮肤病,头痛,脚肿等疾病缠身,张爱玲的晚年,他不断的放弃人生中多余的东西,用减法捍卫自己的尊严。

公主病啊!!!

但题主貌似更有“病”。病就病在——辩信读文章只看字面意思,然后就去瞎琢磨了。而且一句话还没看明白。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袍子!!并不是一定是旗袍,而且未必是张爱玲的旗袍。爬满的也不一定是虱子,也很难证明是爬在张爱玲身上。即便是身上生了虱子,那也只是脏、不卫生,难说有病。

一句文学作品中的话,往往不能只看字面的意思,但过渡解读又会上升到哲学层面。不过像题主这样直白地解读,iN的确是第一次见到,哑然失笑之余却也觉得题主没啥错的,万一是旗袍、万一是张爱玲长了烂疮吸引了一身的阴虱也未尝是没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按照普遍大多数的解释,张爱玲仅仅是在赞美生命的美好,感叹生命的光鲜,可是也在抱怨着生命中的细碎琐事给自己带来的烦恼。所以iN说张爱玲患的是公主病。

人生其实是不存在意义的,哪怕你某一时刻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不能证明你的整个人生都是有意义的事情。但从张爱玲的角度来说,这个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却会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者,从张爱玲的很多作品,尤其是很多早期作品中都能看到大她15岁萨特的影子。

举个例子《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在讨论什么?不论是蚊子血还是米饭粒其实都是在说“真正让人困惑的不是存在的形式,而是形式的存在”。

按照存在主义观点来说“存在”先于“本质”。人启贺首先存在,遇到自己,在世界上涌现——然后定义自己。人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自由,但人需要接受选择的结果,最终用这些结果来定义自己。但可悲的是存在主义者假定世悄灶派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样的选择会影响到具体的个人。最终会影响这个人的选择。就这个悖论来说,萨特有句名言叫做“他人既是地狱”,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这种思想也比比皆是。

所以张爱玲觉得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但上面爬满了地狱里来的虱子,这就是张爱玲的绝望了。

对于秉承着享乐主义的iN来说,张爱玲的思想就有那么一点不能接受了。用天津话说叫做“矫情”,很多人都认为张爱玲是上海人,其实她的两岁到八岁就是在我们天津度过的。张爱玲的天才用iN的解释就是斤斤计较的上海人在一群“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的天津人氛围内彻底地落下来童年的阴影。人格分裂,于是开始“矫情”起来了。张爱玲这句话的出处《我的天才梦》里面说三岁背诗,不就是在我们天津背给一群人黄家花园门口的乘凉爱猫小狗鸡儿大爷的吗?大爷们摇着蒲扇一句句“介小闺女能背诗,倍儿哏”彻底地让张爱玲从幼年就种下了怀疑人生的种子。后来去英国留学不就接触了萨特的学说,童年的阴影加上“他人即地狱”的哲学思想,后来作品中出现的种种大家是不是就能对上号了?要说病——就是“矫情”,这是天津本地方言,换成普通话,就叫“公主病”。

从享乐主义的角度来看,人生要豁达一些,嘛虱子不虱子的,袍子漂亮,穿上美诶!

你知道虱子哪里来的?人自己可以生虱子,人生粉瘤,毛瘤,虱瘤 ,你们肯定不信 ,俺诓别人去。

强迫症

“意”病,听说有这么一种病

得道之人!

Ⅷ 张爱玲的旗袍上,为何会爬满虱子

张爱玲的旗袍上并不是真的爬满虱子,而是到了晚年的张爱玲,在精神上方面出现了问题,甚至出现了幻觉,觉得她的旗袍上都是虱子。这和张爱玲以前写过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席华丽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简直就是一种现实的讽刺。也许写出了那些惊艳于世的作品,其精神世界也是非常丰富的。

其实张爱玲的童年生活也不是很开心的,父母离婚,一生漂泊无归。到年老时,一直想要逃离,在美国也没有什么亲人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爱玲的精神也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竟得了臆想症,总是觉得自己衣服上爬满了虱子。甚至还作出了惊人的举动,逃到沙漠中,觉得到那里,就没有虱子困扰了。

Ⅸ 张爱玲四年搬家180多次的原因,只是因为虱子缠身吗

华丽的旗袍上爬满了虱子,这是张爱玲的一句话。而在夏志清编写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当中,收录了大约130多封张爱玲的信件,其中大多介绍了张爱玲晚年在美国的生活,并且不止一次地提到虱子缠身。

据记载晚年张爱玲为摆脱虱子缠身,在四年的时间里搬家180多次,这频繁搬家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她真的得了什么病了吗?

独自一人的张爱玲更多的是将心思放在了文学创作上,在此期间发表了小说《华丽缘》,《多少恨》,以及以梁京为笔名的《十八春》。字里行间有对爱情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看法。

1952年她去往香港,打算重新进入香港大学学习,这时的她更多的是成熟,长久地居住在公寓中,很少与人交往,并且翻译了《老人与海》和《爱默生选集》等。1953年她结识了宋淇夫妇,这算是她人生中重要的两位朋友。

1955年张爱玲远渡美国,并且拜访了胡适先生,不久后结识了赖雅,一个比自己大30岁的男子,最终二人结婚。相比较于胡兰成的轻浮,赖雅更多的是成熟稳重,所以这段婚姻张爱玲还是比较幸福的,在她的晚年当中经常以赖雅夫人自居。

10年之后赖雅先行离去,只剩下张爱玲自己,而也是在失去丈夫之后,张爱玲总感觉被虱子缠身,才要频繁搬家。所以赖雅是她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人,比他大30岁,给她的却是安全感,是包容,是满满的呵护与照顾,这都是张爱玲所渴望的,一旦失去他,这些将不复存在,而曾经的苦难似乎又再次想起。

Ⅹ 张爱玲晚年频繁搬家,摆脱不了虱子缠身,到底真相如何

其实这个事情,那还真实挺有趣的,因为张爱玲这个人她一生都酷爱旗袍,对穿旗袍这件事情可以说充满了无尽的兴趣,但是她的每件旗袍上都是有着斑斑点点,全部都是被虱子做出的窝。

这些虱子就好像是专门来与张爱玲争夺对旗袍的爱一样,为旗袍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印记,对此,张爱玲也是恨死了这些虱子们,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干掉这些虱子。可惜的是,在张爱玲离世的时候,这些虱子还是依然健在,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人生遗憾。

对此,曾经张爱玲还特意说了这么一段至理名言,用来表明她对虱子的憎恨。

这句话孙罩所描写的就是她童年的生活,她的母亲不爱她,她的父亲又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终日沉迷于鸦片,有时候一个看不顺眼,就会对张爱玲大发雷霆,让她痛不欲生。直到后来胡兰成的出现,才在她的生命里留下了一道曙光,可惜,胡兰成很快又有了别的新欢将她给抛弃了。所以,对于这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张爱玲就把她们比做成了虱子,在慢慢地吞噬着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