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一定要穿汉服日本动漫看多了吗
首先,汉服不是汉朝的服装,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的服装都是汉服,但清朝的旗袍不是,那是满族的民族服饰。
没人要求你一定要穿汉服,也没人要求其它少数民族来穿汉服,人家在正式的场合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只有我们汉族没有,大人不是穿西式礼服就是中山装,小朋友就更可怜了,都穿校服。
穿自己民族服装的传统是全世界人民的传统,不仅仅是日本的。现在只有我们汉族没这个传统,而且连自己的民族有没有民族服装、民族服装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知道何谓华夏民族吗?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如今的涣涣大国、华夏民族,何其可笑!
楼主反对汉服复兴就算了,为何还要扯上旗袍?要把旗袍当中国的代表性服饰?你是满族人吧?
对了,当初我们汉服消失就是因为几百年前满清的剃发易服令,知道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吗?我们的先人用无数鲜血和生命保护的东西,不仅是自己的头发和衣冠,更是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尊严。这些东西,楼主你还有吗?只知道和服和旗袍却不知道汉服,日本动漫看多的人是谁啊?!
2. 日本作为最了解华夏文明的国家,为什么日漫里中国人全是旗袍辫子包子头
那是中国近代的特色形象。
而现代中国人和自己太相似,不得不采用以前的中国特色来加以区分。
3. 为什么日本的动漫老是把汉人的服装画成满人的马褂和旗袍
首先1,汉服在清朝时期由于清政府政策原因就已经衰退,国人的服装逐渐演变成满人的马褂和旗袍。200多年都了无声息。2 辛亥革命一结束,随着西方思想的引入,国人开始流行起穿西装。此外,国民政府有一段时间推出的政府人员的服装师黑色长袍+蓝色马褂,引起了一段时间的流行。3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民又开始流行起中山装和干部服和军装。并且文化大革命时期砸四旧,批判封建迷信,无论是所谓的汉族人的汉服还是满族人的长袍马褂一律都是破坏革命的封建物品。所以汉服这种东西从此就消失了。其实旗袍和马褂也已经融入到了汗族的血液里面了。并且李小龙当年在电影中也是穿着长袍和功夫装。所以日本人就把马褂和旗袍当做中国人的标志了(还有标志性的包子头)。写着多纯手打,给点分吧!
4. 为什么日本动漫中国人的形象都是旗袍马褂
概述
旗人之袍与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旗袍起源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延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黄金时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风姿再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旗袍曾有过灿烂的一瞬 。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服装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 从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六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遭遇浩劫,旗袍文化也被冷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显得有些落伍。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并被做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所以在国外看来旗袍是中国人的传统服装;
马褂原本是满族骑马时穿着的服饰,在长袍外面套马褂,有“长袍马褂”的美称。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满族骑射时穿着的一种褂子,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清朝沈阳满族诗人缪润绂描述说:“卷袖长衫称体裁,巧将时样斗妆台,谁知低护莲船处,争及罗裙一击来。”可见当时满族卷袖服饰极为时兴。清初,穿马褂仅限于八旗士兵,至康雍年间满族男子穿用马褂的习俗已盛行,青年喜着马褂以示武勇。以后,由于清帝提倡骑射,经常以马褂赏赐臣下,竟成为一种“礼服”。皇帝赏给“黄马褂”也成为极高的荣誉。[1]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马褂以御风寒。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客家又叫对襟衫,马褂套在旗装或称满式长衫的外面穿用,有些类似背心或外套,故穿着整齐又称为“长衫马褂”。
因为连皇上也穿的,又能特显中国文化的,简单又方便,男女老少都能穿,便普及于国外!
5. 旗袍的意义
旗袍的文化意义
2019-07-20 10:16:18 29
写回答
IMG_0551.jpg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它表现出了女性的温柔、优雅、贤淑、美丽等气质,旗袍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连接着生活和艺术,是一种典雅而高贵的美。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旗袍都是非常流行的服装,一般穿旗袍的女性,身材要求非常严格,它突出了女性的美和优雅,释放出独特的魅力。旗袍的款式有很多,比如:琵琶襟、圆襟、直襟、斜襟、双襟、高开衩、低开衩等等。
关于旗袍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之前,镜泊湖畔有个渔家姑娘,由于经常跟着阿妈在湖边打鱼,导致她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虽然皮肤很黑,但是她长得俊俏,那个时候,满族的妇女们都穿着宽松肥大的衣服,但唯独黑姑娘将自己的衣服剪成连衣裙的扣袢长衫。
后来,皇上看中了黑姑娘,将她召入宫中,但是黑姑娘并不愿意,自从来到皇宫里,她并没有真正开心过,不过她帮助了许多穷人,可惜因一场误会,皇后杀死了黑姑娘,大家为了纪念黑姑娘,便都穿起她裁剪的那件连衣带裙的系扣长衫,再后来,这件衣服就被称为旗袍。
6. 日漫中的中国角色为什么总穿旗袍马褂
哈哈,我想这应该就是代表中国角色的既定形象吧,像是我以前看的银魂里的神乐神威,乱马二分之一里的珊蒲,魔法少女小樱里面的小狼,还有大家最最熟知的拳皇里面的春丽,都是日漫中典型的中国形象,女性角色永远离不开包包头和旗袍,男性角色也一般是马褂加上老北京布鞋,而且他们貌似功夫都不错。其中中国角色的武器有油纸伞,符咒罗盘,太极八卦等,都是反映了一些中国传统技艺的,这些和着旗袍马褂,应该是反应了古中国在日本人心中是神秘而强大的形象,这也反映了日本对古代强大的中国的崇拜。
但如果要问起来,为什么不选择汉服作为中国人的代表形象服饰呢?或许是因为漫画中的中国人都会武功,而汉服不好活动,旗袍既方便活动,又可以展现女性角色的魅力和性感,与之相对的男性角色自然就选择马褂了,这样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中国角色。当然其实日漫中很多角色,都是穿着富有他们当地特色的服饰,其中的欧洲人常常穿着盔甲带配剑,要说起来的话,现在欧洲大街上也没人这么穿呀。
所以我想日漫中的中国角色选择旗袍马褂,只是具象化的中国形象的象征之一。
7.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旗袍有什么作用
旗袍是民国的旗人之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但是并非汉族的民族服装 ,这是一直存在的一个误区。 旗袍以其 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 性情与气质。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显露着修养,体现着美德,演化...展开
清朝建立八旗子弟兵,他们的后宫佳丽穿的一种服装,既是旗袍,上世纪30--40年代在旧上海旗袍达到鼎盛。解放后一度被看为是旧社会的产物,被封杀了40年,到上世纪90年代重新被国人看好,目前在江南有它的广阔市场,在西方和唐装一样代表中国的古典服装,是国人的脸面。
8. 神乐为什么穿旗袍
因为神乐的设定是以‘中国姑娘’为准的,而旗袍又是中国的特色,所以
天人呀
设定成’中国姑娘‘的天人吧。
动画中的夜兔族的
9. 日漫中除了jk服,旗袍才是美女的最爱吗
在许多日漫作品当中,如果要说哪一种服装最让观众熟悉,那肯定是非jk服莫属,这种服装不仅仅是二次元作品当中的一种潮流,它还是一种青春文化的体现。尤其是很多以校园为题材的日漫,jk服更是众多美女的不二选择。这样的服装对女孩的身材要求其实不高,只要有一双细长的白腿,和不太丑的五官,在长发美腿的衬托下,完全可以变得青春靓丽。
或许观众们只注意到女帝如何暴露,如何性感撩人。其实殊不知支撑起女帝妖娆形象的,恰好是带有浓浓国产色彩的旗袍。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旗袍秀美腿的效果绝对不亚于jk服。女帝的旗袍看上去有些特殊,虽然她的衣服基本的造型确实是旗袍的装束,但是衣服上加入了很多海贼的元素,这就形成了一种新的韵味。而这样一位角色,也将这种服装的诱惑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能说:满分。
10. 为什么日式漫画里出现的中国人常着旗袍
…首先…日漫中出现中国人一般不会很多的…这就需要做到一点:如何才能比较成功地突出这么一个中国人的国籍与形象…而传统的旗袍或者是唐装肯定是国外人士对于中国这个国度最了解的地方了…而且…他们也要做到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较大的区别,至少要让人清晰可辩…任何一个中国人和日本人对于中日形象那是分得不是一般的清楚的…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呃…就像我们觉得白种人都一样…西方人对于黄种人也是没有太明显的映像的…所以美漫中没有你说的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