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袍字用五笔怎么打
袍 PUQN
礻 不要下面一点 P
冫 U
勹 Q
巳 N
2. 旗的五笔怎么打字
旗字的五笔编码YTAW,在五笔输入法下,键盘上输入该编码,就可以顺利地打出这个字了哦。希望能帮到您!
3. 旗袍五笔怎么打
ytpu=旗袍
取旗字前两码y(方)跟t(�)和袍字前两码p(礻)u(丷)
4. 旗的组词有什么
一、组词:旗手、红旗、旗帜、旗杆、旗袍、旌旗、战旗、锦旗、旗舰、花旗、旗子、旗人、旗语、旗下、白旗、旗号、降旗、靠旗、奖旗、扬旗。
二、读音:qí
三、基本字义: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4)旗袍怎么打五笔扩展阅读
一、笔画顺序: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竖、竖、横、横、横、撇、点。
二、笔顺图解:
三、词语解释:
1、旗手 [ qí shǒu ]
在队伍前面打旗子的人。常用来比喻领导群众前进的先行人物。
2、旗人 [ qí rén ]
原指清代编入八旗旗籍的人。后专指满族人。
3、旗下 [ qí xià ]
下属;部下。
4、旗袍 [ qí páo ]
中国妇女穿的一种长衣。原为满族旗人妇女所穿,故名。
5、旗号 [ qí hào ]
旧时标明军队名称或将领姓氏的旗子,现用来比喻某种名义(多指借来做坏事)。
5. 红旗的旗怎么拼音
红旗的旗拼音:qí
旗释义: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5)旗袍怎么打五笔扩展阅读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升旗[shēng qí]
把国旗、军旗等慢慢地升到旗杆顶上。
2、旗手[qí shǒu]
在队伍前面打旗子的人。常用来比喻领导群众前进的先行人物。
3、红旗[hóng qí]
红色的旗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
4、旗杆[qí gān]
悬挂旗子用的杆子。
5、旗帜[qí zhì]
旗子:节日的首都到处飘扬着五彩缤纷的旗帜。
6. 怎么打旗袍扣
网络盘扣的打法,都有图解的,拿东西按照上面一步步的操作,不然看过立马忘,多跟着做几遍就会😊了
7. 旗袍工艺总结怎么写
具体工艺
1.打线钉:前片、前侧片、挂面、驳线、串口线、袋位、腰节线、扣位、袖标点、底边、后片、后中线、后叉位、底摆折边线、腋下片、底摆折边线、袖大片、袖口线、袖肘线、装袖点、袖大片、袖口线。
2.做胸衬:收省、组合、归拔、冷却定型。
3.前片工艺:收省、组合侧片、前片推门(归拔工艺)、做大袋、做手巾袋、里布收省、挂面工艺、开里袋、复胸衬、复牵带、复挂面、扳止口。
4.后片工艺:缉合后背中线、归拔后片、劈后背缝、拉袖笼牵条、作背开叉、做后片里布。
5.摆缝工艺:缝合里子摆缝、面布摆缝、滴针、做贴边。
6.肩缝工艺:定扎肩缝、缉合肩缝、归拔肩缝、定扎肩缝。
7.做袖、装领工艺:做领里、做领面、缝合领止口、缝合挂面、领面串口线、缝合前片、领里串口线、面与衣身领圈缝合、领里与衣领圈缝合、做领缺角。
8.做袖、装袖工艺:拔归袖大片、缝合内袖缝、拔归内袖缝、扣烫袖贴边、做袖叉、缝合外袖缝、收袖山吃势、做袖里绸、定扎袖子、缉袖子、装弹袖棉、扎烫袖子
9.锁扣眼、钉钮扣。
10.整烫。
要是单做你一件,加急的话,不管是大服装生产厂还是个体店面,一天差不多。 自己改下就行了
8. 怎样盘旗袍扣
图解法:
旗袍盘扣的编法
文字解说法:
盘扣硬条的制作方法
1.衬线手缝法
取2cm宽的斜丝(45度)30至50cm,薄料时应在斜布条中间衬几根棉纱线,使其坚硬耐用,厚料时可以不用棉纱线衬托。做法是:先用针钉住,然后用右手缝针缴牢。它可用于做直扣、琵琶扣及实芯花扣等。
2.机缝暗线法
为使扣型盘制得无线迹,造型美观,可将斜布条对折,用缝纫机毛边车缝一道,然后用长针翻正成扣带条。它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3.机缝明线法
用2cm宽的斜布条,将两边的毛口向里折成4层,然后用缝纫机边车缝明线一道。它可用于做各种盘扣。
4.包细铜丝法
先将布料的反面刮上一层薄浆糊晾干,按2cm宽用划粉画出并裁出斜布条,将布条两边毛口向里折成4层,并用一根铜丝夹在4层中间的连折线里面,再刮浆粘牢烫干,带宽不要超过0.5cm。它可用于做空芯花和嵌芯花扣。
旗袍扣 也称盘扣或盘纽,盘扣由古代中国汉族而发明的,并且宋代汉服也已有使用,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罗襟折枝花纹罗衫(褙子)就以盘扣系结,最初只用于女装常服。盘扣虽小,却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盘扣或称盘钮,是传统中国服装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说起“盘扣”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服装,要使衣服合体保暖而不散落,便要借助于带子、绳子,而使用时,就要系扣、打结。“结”的式样很丰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衣之“结”,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装饰之“结”。同时,“绳结”在人民心目中也代表着各种美好吉祥的意义。随着清初的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汉族惯用的绸带,这时,中式盘花扣也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