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皮的偏旁 什么
偏旁:皮
拼音:pí
释义:
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
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
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
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
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
6、有韧性的:皮糖;
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
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
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
10、姓;
组词:虾皮、面皮、皮尺、牛皮、瓜皮、皮带、皮包、皮毛、顽皮、皮囊、橡皮、桂皮、赖皮、剥皮
(1)什么偏旁能加皮带的皮扩展阅读
《说文解字》: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从又,为省声。凡皮之属皆从皮。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皮,剥下兽皮叫皮。字形采用“又”作边旁,用省略式的“为”作声旁。所有与皮相关的字,都采用“皮”作边旁。
词语解释:
1、皮尺
拼音:[pí chǐ]
释义: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2、顽皮
拼音:[wán pí]
释义:(儿童、少年等)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3、皮囊
拼音:[pí náng]
释义:皮制的口袋,常比喻人的躯体(含贬义)。
4、橡皮
拼音:[xiàng pí]
释义:用橡胶制成的文具,能擦掉石墨或墨水的痕迹。
5、皮黄
拼音:[pí huáng]
释义:戏曲声腔,西皮和二黄的合称。也作皮簧。
㈡ 皮的部首是什么偏旁
皮的部首:皮。
皮
拼音:pí,部首:皮,笔画:5,繁体:皮,五笔:HCI。
释义:
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2、皮子。
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
4、(儿)表面。
5、(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6、有韧性的。
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
8、顽皮。
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
10、姓。
组词:瓜皮、皮尺、虾皮、皮毛、皮带、面皮、皮包、牛皮、橡皮、桂皮、皮囊、皮袄。
笔顺
(2)什么偏旁能加皮带的皮扩展阅读:
一、
瓜皮 [ guā pí ]
释义:
1、见“瓜皮船”。
2、见“瓜皮帽”。
二、皮尺 [ pí chǐ ]
释义: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三、虾皮 [ xiā pí ]
释义:晒干的或蒸熟晒干的毛虾。也叫虾米皮。
四、皮毛 [ pí máo ]
释义:
1、带毛的兽皮的总称。
2、比喻事物的浅层或表面。
3、比喻表面的知识。
五、皮带 [ pí dài ]
释义:用皮革制成的带子,特指用皮革制成的腰带。
㈢ 皮可以加什么偏旁组成一个新字。并组词。
皮可以加什么偏旁?组成一个新字。并组词:
[披]
披靡
披星戴月
披阅
[波]
秋波
烟波浩渺
波涛汹涌
[坡]
陡坡
东坡居士
顺坡下驴
[被]
被衣
衣被
被褥
[破]
破釜沉舟
看破红尘
破瓜
㈣ “皮”字加偏旁组成新字有哪些再组词有哪些
1.土+皮为:坡
组词:上坡坡地山坡缓坡陡坡
2.氵+皮为:波
组词:波浪风波水波声波波纹
3.衤+皮为:被
组词:棉被被动被子植被被头
4.疒+皮为:疲
组词:疲惫疲劳疲乏疲软疲敝
5.彳+皮为:彼
组词:彼此彼岸彼等彼氏彼苍
一、坡的释义
1.地形倾斜的地方:山~。高~。爬~。
2.倾斜:~度。板子~着放。
二、波的释义:
1.波浪:~纹。随~逐流。
2.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三、被的释义:
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四、疲的释义:
1.身体劳累的感觉:~乏。~倦。~劳。~惫。~敝。精~力尽。
2.懈怠,不起劲:~塌。~软。
五、彼的释义:
1.指示代词。那;那个(跟“此”相对):~时。此起~伏。由此及~。
2.人称代词。对方;他:知己知~。~退我进。
(4)什么偏旁能加皮带的皮扩展阅读
一、山坡[ shān pō ]
山顶与平地之间的倾斜面。
引证:巴金 《家》二十:“但是在城外,在田坎上,山坡上,却有许多人拿生命作儿戏,他们在激斗,挣扎,死亡。”
二、风波[ fēng bō ]
风浪,常比喻纠纷或乱子:一场~。平地~。政治~。
引证: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 张勋 的‘复辟’。”
三、被动[ bèi dòng ]
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跟“主动”相对,下同):工作要主动,不要~。
引证: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这种人老是被动,在紧要的关头老是止步不前,老是需要别人在他的背上击一猛掌,才肯向前跨进一步。”
四、疲惫[ pí bèi ]
极度困倦,没有精神。惫(bèi):极端疲乏。
引证:玛拉沁夫 《鹿的故事》:“鹿的速度渐渐地变慢,停下歇息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它已疲惫不堪。”
五、彼此[ bǐ cǐ ]
1.人称代词。
2.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互助。
引证:巴金 《寒夜》十八:“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让点步,就没有事了。”
㈤ 皮可以组什么偏旁
皮加偏旁 :
坡、
波、
披、
破、
被、
皱、
疲、
玻、
彼、
簸、
颇、
皲、
蚾、
岥、
皽、
紴、
陂、
佊、
鲏、
铍、
骳、
皷、
狓、
麬、
跛、
皹、
皯、
耚、
帔、
鞁、
皵、
髲、
皶、
翍、
皻、
鲏、
皴、
诐、
诐
㈥ 皮字有哪些偏旁
皮字的偏旁只有皮。
基本字义:
皮,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音为pí,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为用手剥兽皮;后引申为生物学上动物或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皮层组织,广义指表面;皮也是一种中国的姓氏。
繁体字:皮,部首:皮,拼音:pí
笔画:5,结构:单一结构,五行:水
首尾分解:乙又,部件分解:皮
(6)什么偏旁能加皮带的皮扩展阅读
笔顺:
组词解释:
1、面皮[miàn pí]脸皮。
2、皮带[pí dài]用皮革制成的带子,特指用皮革制成的腰带。
3、瓜皮[guā pí]见“瓜皮船”。
4、牛皮[niú pí]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
5、虾皮[xiā pí]晒干的或蒸熟晒干的毛虾。也叫虾米皮。
㈦ 皮可以加哪些偏旁
皮可以加提手旁、双人旁等。
皮这个字可以加提手旁变成披,也可以加双人旁变成彼此的彼。
皮能组成的偏旁字还有很多,比方说可以加衣字旁变成被子的被,加土字旁变成土坡的坡,加石字旁变成破烂的破等等。
还有疲、玻、彼、簸、颇等,不一而足。
㈧ 皮的偏旁是什么部首
“皮”的部首是:皮
解析:皮是独体字,结构不可分割,所以它的部首使其本身。
皮:[ pí ]
基本解释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6.姓。
相关词汇:皮包 、面皮、瓜皮、皮带、牛皮、虾皮、皮尺、赖皮、顽皮等。
(8)什么偏旁能加皮带的皮扩展阅读:
相关词汇解释
1、皮包[ pí bāo ]
解释:用皮革制成的手提包。
在休息室里,他迅速地打开皮包。
2、面皮[ miàn pí ]
解释:脸上的皮肤。也指脸。
《红楼梦》第七四回:“ 凤姐 听说,又急又愧,登时紫胀了面皮,便挨着炕沿双膝跪下。”
3、皮带[ pí dài ]
解释:指轮胎的内胎。
老舍 《骆驼祥子》一:“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
4、牛皮[ niú pí ]
解释:比喻大话。
谢雪畴 《“老虎团”的结局》二:“看过阵地,我们发觉,这‘老虎团’硬是个有点牛皮的家伙。”
5、顽皮[ wán pí ]
解释:调皮,爱玩闹。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你还记得我的骄傲的态度,我的顽皮的微笑吗?”
㈨ 皮字可以加什么偏旁组词
皮加偏旁组成的字有 :波、坡、披、被、破、
组词:
一、波组词如下:
波浪风波水波声波波纹
二、坡组词如下:
上坡坡地山坡缓坡陡坡
三、披组词如下:
披甲披露纷披披挂披风
四、被组词如下:
棉被被动被子植被被头
五、破组词如下:
道破破坏打破破碎爆破
释义:
一、波bō
1.波浪:~纹。随~逐流。
2.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波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质点本身并不随波前进。最常见的有机械波和电磁波。通常也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一~未平,一~又起。
4.姓。
二、坡pō
1.地形倾斜的地方:山~。高~。爬~。
2.倾斜:~度。板子~着放。
三、披pī
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着斗篷。~星戴月。
2.打开;散开:~卷。纷~。
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了。
四、被bèipī
[ bèi ]
1.睡觉时覆盖身体的东西:~子。~单。棉~。毛巾~。羽绒~。~褥。
2.盖,遮覆:~覆。泽~后世(恩惠遍及后代)。
3.遭遇,遭受:~灾。~难(nàn)。
4.介词,用在句中表示主讲是受事者:他~(老板)辞退了。
5.用在动词前,表示受动:~动。~告。~批评。~剥削。
[ pī ]
古同“披”,覆盖。
五、破pò
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了。纸戳~了。袜子~了一个洞。
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釜沉舟。势如~竹。~开西瓜。
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成两张五角的。
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格。~例。~记录。
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城池。大~敌军。
6.花费:~钞。~费。~工夫。
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一语道~。案子已经~了。
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衣服。房子很~了。
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