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多少抗日英雄
中國的抗日英雄有很多,細數是數不過來的,我給你找了幾個比較著名的抗日英雄。
楊靖宇
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發老人回憶道: 「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葯。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裡,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裡,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裡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楊靖宇鼓勵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後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飢,戰斗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蒙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鍾,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裡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佟麟閣
佟麟閣,七七事變時,指揮29軍浴血抗戰,喋血南苑,壯烈殉國,是全面抗戰爆發後捐軀疆場的第一位高級將領。國民黨追贈陸軍二級上將。佟麟閣早年參加護國討袁戰爭。曾任馮玉祥部陸軍第11師第21混成旅旅長。1926年9月五原誓師後,隨部參加北伐。1928年起,任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第35軍軍長、暫編第11師師長、第29軍副軍長。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任第一軍軍長兼代理察哈爾省主席,跟隨馮玉祥馳騁察省,打擊日軍,收復失地,為察省光復作出了貢獻。
這里還有網路里的抗日英雄名單
1、張自忠 1891年出生,山東臨清縣人。 1911年入天津政法學堂,後轉濟南政法專門學校就讀。1913年投筆從戎,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五戰區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銜中將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陣亡,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舉行國葬,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2、李家鈺 1891年出生,四川蒲江人,早年畢業於四川陸軍軍官學校,抗日戰爭中任第一戰區第三十六集團軍中將總司令,1944年5月21日,在河南陝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3、郝夢齡 1898年出生,河北藁城縣人,先後入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官學校學校。抗日戰爭時任衛立煌部中央兵團中將前線總指揮,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線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4、唐淮源 1882年出生,雲南江川人。雲南將武堂畢業,抗日戰爭中任第二戰區第三軍中將軍長,1941年5月12日在中條山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 5、陳安寶 1891年出生,浙江黃岩人,保定軍校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九戰區第三十二集團軍第二十九軍中將軍長,1939年五月,在江西反攻南昌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6、王甲本 1901年出生,雲南富源人,畢業於陸軍大學軍官班,抗人戰爭中時任第九戰區第十九集團軍第七十九軍軍長,1944年九月七日,在湖南東安山口鋪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7、武士敏 1892年出生,河北懷安人,早年入天津北洋政法專門學校學習,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二戰區第十四集團軍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1941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沁水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將他的烈士墓重新安放在太行太岳烈士陵園。 8、馮安邦 1894年出生,山東無木隸人,第四十二軍軍長,1938年十一月三日,在大別山戰役中,轉戰襄陽被日機炸傷後犧牲,國民政府按上將陣亡撫恤。 9、佟麟閣 1891年出生,河北高陽人,1911年投筆從戎,曾代理察哈爾省主席兼任抗日同盟第一軍長,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二十九軍中將副軍長,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10、吳克仁 1894年出生,吉林吉安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中任第六十七軍中將軍長,1937年十一月九日,在上海會戰中犧牲。 11、趙登禹 1898年出生,山東菏澤人,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二十九軍第一三三師中將師長,1937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北平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12、黃梅興 1904年出生,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二六四少將旅長,1937年八月十三日在上海會戰中開始的頭一天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13、蔡炳興 安徽合肥人,黃埔軍校畢業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一一0旅少將旅長,1937年八月二十六日在上海羅店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 14、張本禹 1889年出生,安徽人,抗日戰爭中時任第十三軍四師十二旅少將副旅長,1937年八月十二日在北平南店口作戰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15、梁鑒堂 1897年出生,河北蠢縣人。1920年東渡日本學習,抗日戰爭中爆發時任第三十三軍第六十九師二0三旅少將旅長,1937年九月二十九日在山西作戰犧牲。 16、姜玉貞 1893年出生,山東菏澤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三十四軍第六十六師一九六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十一日在山西原平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17、楊 傑 1896年出生,河北容城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一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十一日晚在上海北岸與日本作戰中犧牲。 18、劉家麒 1894年出生,湖北武昌人,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五十四師少將師長,1937年十月一十六日在山西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19、鄭廷珍 1893年出生,河南人,抗日戰爭中時任獨立第五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十六日在山西南懷化東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20、龐漢楨 1901年出生,廣西靖縣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寧分校畢業,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七軍一七-0師五一0旅少將旅長,1937年在上海戰役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21、秦 霖 1900年出生,廣西桂林人,廣西陸軍講武堂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七軍一七一師五一一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上海戰役做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空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22、官惠民 1906出生,廣東曲江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抗日戰爭爆發時任第九十師二七0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上海戰役中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23、劉眉生 1905年出生,貴州遵義人,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五一0團長,在1937年十月二十八日在山西作戰做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24、吳繼光 1904年出生,安徽人,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陸軍第五十八師一七四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一月十一日在上海戰役中犧牲。 25、夏國璋 1896年出生,廣西容縣人,保定軍校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三戰區二十一集團軍第七軍一七五師少將副師長,193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浙江吳興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26、饒國華 1984年出生,四川資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十一軍第一四五師中將師長,1937年十一月三十日在廣德作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 27、蕭山令 1892年出生,湖南益陽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憲兵副司令兼任南京警備司令,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28、朱 赤 1900年出生,江西修水人,黃埔軍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他與全旅官兵在南京雨花台全部犧牲。 29、高致嵩 1898年出生,廣西人,黃埔第三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八十八師二六四旅少將旅長,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雨花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30、姚中英 1989年出生,廣西平遠人,抗日戰爭時任第八十三軍一五六少將參謀長,1937年在南京太平門犧牲。 31、李蘭池 1899年出生,遼寧錦西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五十七軍一一二師少將副師長,1937年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 32、易安華 1900年出生,江西宜春人,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五軍第八十七師五九旅少將旅長,1937年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 33、司徒非 廣東省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第一六0師少將參謀長,1937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南京保衛戰中犧牲。 34、劉震東 1893年出生,山東人,東北講武堂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五戰區第二路游記司令,1938年二月二十三日在茴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35、王銘章 1893年出生,四川新都人,四川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四十一軍一二二中將師長,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騰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上將,毛澤東等聯名贈輓聯。 36、范廷蘭 1903年出四縱隊少將總隊長,1938年三月八日在河南修武縣犧牲。 37、楊 懷 1897年出生,四川人,抗日戰爭時任第十集團軍第六0師一八0旅三五九團上校團長,1938年四月五在靠近安徽省的戴埠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38、劉桂五 1902年出生,曾任張學良騎兵第六師師長,在西安事變中因為捉蔣有功張晉升為少將,1938年四月二十二日在內蒙古武川縣犧牲,追認為陸軍中將,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39、陳鍾書 1891年出生,雲南安寧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六十軍一八三師五四二旅少將旅長,1938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台兒庄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40、扈先梅 1895年出生,河南安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一0二師三0六旅少將旅長,在台兒庄戰役中犧牲。 41、周 元 1894年出生,廣西明江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十一集團軍總預備隊第一七一師少將副師長,1938年五月9日在徐州會戰中犧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追認為烈士。 42、李必蕃 1892年出生,湖南嘉禾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第二十三師少將副師長,1938年五月十四日在山東菏澤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43、楊家騮 1904年出生,貴州荔波人,抗日戰爭時任第六十師一八0旅三六0團上校團長,1939年二月在江西麒麟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44、范築先 1881年出生,山東館陶人,抗日戰爭時任山東省第六區保安司令兼任第六區督察員,1938年十一月五日在山東聊城作戰犧牲。 45、徐積璋 1906年出生,陝西襄汾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0五旅少將旅長,1938年十一月十五日在山西溫喜縣犧牲。 46、李國良 1896年出生,湖南長沙人,抗日戰爭時任陸軍軍訓部中將輜重兵監,1939年三月七日在重慶因為防空洞中彈塌陷犧牲。 47、張胥行 浙江杭州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中將副參謀長,1939年在陝西西安因為防空洞中彈塌陷犧牲。 48、王禹九 1902年出生,浙江黃岩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七十九軍少將參謀長,1939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江西高安犧牲,後追認革命烈士。 49、唐聚五 1898年出生,吉林雙城人,抗日戰爭時任東北游擊隊少將總司令1939年五月十六日在河北平台山犧牲。 50、馬玉仁 1875年出生,江蘇鹽城人,抗日戰爭時任蘇魯戰區 第一路游擊司令1940年一月三日在江蘇望鄉台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51、鍾 毅 1901年出生,廣西人,抗日戰爭時任第十一集團軍第八十四軍第一七三師中將師長,1940年五月九日在河南巷台犧牲。 52、燕鼎九 1894年出生,河南新蔡人黃埔軍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游擊挺進軍第二十二縱隊副司令,1941年一月二十八日被俘,壯烈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53、張雅韻 四川成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七十二軍新編第十五師四十四 團團長1941年三月二十四日在江西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54、蔣志英 1902年出生,浙江人,黃埔軍校潮洲分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浙江台州少將守備司令1941年四月十九日在浙江海門犧牲。 55、謝晉元 1905年出生,廣西蕉嶺人,黃埔第四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八十八師五二四團團副1941年四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被漢奸殺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他重新修墳墓。 56、王 竣 1902年出生,陝西蒲城人,黃埔三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第八十軍新編二十七師少將師長,1941年五月九日在山西台寨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57、梁希賢 1898年出生,陝西同官人,黃埔第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八十軍新編二十七師少將副市長,1941年在山西作戰投河自盡。 58、陳文杞 1904年出生,福建莆田人,黃埔五期,抗日戰爭時任第一戰區八十軍新編二十七師少將參謀長,在1941年五月九日陝西台寨犧牲。 59、寸性奇 1895年出生雲南騰沖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三軍第十二師少將師長,1941年五月十三日在山西毛家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60、陳忠柱 1906年出生江蘇建湖人,黃埔六期畢業,抗日戰爭中時任魯蘇皖游擊第四縱隊少將司令1941年七月一日在江蘇武家澤陣亡。 61、金崇印 1890年出生,河北通縣人,時任第十七軍少將參謀長,1941年七月十六日被俘後被殺害。 62、石作衡 1905年出生,山西渾源人,抗人戰爭時任第四十三軍七十師少將師長,1941年在山西絳縣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中將。 63、賴傳湘 1904年出生,江西南康人,黃埔軍校畢業,抗人戰爭時任第一九0師少將副師長,1940年九月二十四號在長沙第二次會戰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64、李翰卿 1895年出生,河南濮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五十試少將步兵指揮官,1941年九月二十七號在長沙第二次會戰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65、朱世勤 1904年出生,山東單縣人,抗日戰爭時任暫編第三十師少將師長,1942年五月四日在山東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66、戴安瀾 1904年出生,安徽無縣人,黃埔一期畢業,1942年時任中國遠征軍第五軍第二00師少將師長,1942年五月二十六日在緬甸北部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舉行國葬,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追認為烈士。 67、王風山 1904年出生,山西五台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戰區第四十三軍暫編第四十五師少將師長,1942年六月二十八日在山西萬泉犧牲。 68、胡義賓 1907年出生,江西興國人,黃埔三期畢業抗日時任中國遠征軍第五軍九十六師少將副師長,1942年七月在緬甸犧牲。 69、周 復 1901年出生,江西臨川人,黃埔軍校畢業抗日戰爭時任蘇魯戰區中將政治部主任,1943年二月二十一日在山東西南城頂山犧牲。 70、彭士量 1904年出生,湖南瀏陽人,黃埔四期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第七十三軍暫編第五師少將師長,1943年十一月十五日在湖南石門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71、許國璋 189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抗日戰爭時任第二十九集團軍第四十四軍一五0師少將師長,1943年十月二十一日在常德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72、孫明瑾 1905年出生,江蘇宿遷人,時任第九戰區第十軍預備第十師少將師長,1943年十二月一日在常德趙家橋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中將。 73、盧廣偉 1903年出生,遼寧風城人抗日戰爭時任騎兵第八師少將副師長,1944年五月五日在安徽蒙城犧牲。 74、王劍岳 1906年出生,湖南人,黃埔軍校畢業,抗日時任第五十七軍第八師少將副師長,1944年六月十日在河南犧牲。 75、陳濟恆 1893年出生,廣西人,抗日戰爭時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1944年十一月十日在桂林戰役中以手槍自殺,壯烈殉國,追認為陸軍中將,後追認為革命烈士。 76、史蔚馥 1891年出生,江蘇粟陽人,抗日戰爭時任廣西少將高級參謀,1944年在廣西被俘後慷慨就義。 77、齊學啟 1903年出生,湖南寧鄉人,1923年清華大學畢業後於美國軍校就讀,抗日戰爭時任中國遠征軍第三十八師少將副師長,1942年四月二十三日在緬甸被俘,1945年被殺害。 78、高志航 1908年出生,遼寧通化人,中央航空學校高級班畢業,抗日戰爭時任空軍驅逐司令兼任第四大隊隊張,1937年十月二十一日在河南周家口機場犧牲,國民政府追認為空軍少將。 79、張數楨 第七十哦師四一六團團長,1937年八月二十二日在河北犧牲,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80、尉遲鳳崗 第哦十一旅少將副旅長,1937年在保定犧牲。 81、雷 忠 國民革命軍皖北軍事聯絡委員兼任游擊副總指揮1938年九十哦十八日在安徽犧牲。 82、吳國璋 第七十五師副師長,193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浙江湖州犧牲。 83、龐泰峰 第二十二旅少將副旅長 ,1937年十月十二日在河北犧牲。 84、趙錫章 第二一五旅旅長,1938年二月二十一日在晉西犧牲追認陸軍中將。 85、方叔洪 第一一四師中將師長,1938年在山東馮家場犧牲。 86、薩師俊 中山艦長, 1938年十月二十四日在金口犧牲,追認海軍上校。 87、毛岱鈞 第九預備師三十五團團長,1938年九月二日在江西朱家山犧牲,追認陸軍少將。 88、胡文臣 第三十三師游擊第三團團長,1938年冬在江蘇宿遷犧牲,追認陸軍少將。 89、趙渭冰 陸軍第一二三師參謀長,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山東騰縣犧牲,追認陸軍少將。 90、鄒慕陶 一二師參謀長1938年三月十七日在山東騰縣犧牲。 91、黃啟東,第二十三師少將參謀長,1938年五月十四日在山東菏澤犧牲。 92、林英燦 一五二師少將副師長,1939年一月十三日在廣東清遠縣犧牲。 93、鄭做民 第二軍中將副軍長,1940年二月三日在廣西昆侖關犧牲。 94、張 敬 第三十三集團軍少將參謀,1940年五月十六認真湖北南瓜店犧牲。 95、劉世焱 暫編第八師團長,1941年九月在河南東流犧牲,追認陸軍少將。 96、朱實夫 新編三師少將副師長,1941年十一日十三日在甘肅犧牲。 97、呂旋蒙 三十一軍少將參謀長,1944年十一月十三日在桂林犧牲。 98、胡厚基 一七0師副師長,1944年十一月在桂林犧牲。 99、陳紹堂 一0四師步兵指揮官,1944年五月二十一在河南秦家嶺犧牲。 100、周鼎銘 三十六集團軍副官處長,1944年五月二十一在河南秦家嶺犧牲。
2. 河北保定定興有什麼歷史名人
定興的歷史名人有:
1、郭隗
定興縣河內村人,戰國時,燕昭王客卿。燕昭王時期,向郭隗請教,郭隗說:「帝者與師處,王者與友處,霸者與臣處,亡者與役處。」又說:「王誠能博選國中之賢者而朝其門下,天下聞王朝其賢臣,天下之士必趨於燕矣。」
於是昭王為招賢而築高台,建宮室,儲黃金於台宮。然而「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賢者不至」。昭王又求教於郭隗。
郭隗說:王要求得賢才,請先從我開始,我這樣的人尚且被看作賢才,那些高於我的人很快就會來到我們這里了。於是昭王迎郭隗居台宮,以師禮相待。
2、高漸離
定興縣高里村人。性剛毅,善擊築,與荊軻為信義之交。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高漸離隨太子及眾賓客送至易水,高漸離擊築,荊軻行刺秦王未遂被殺。
秦始皇愛他善擊築,免其死罪,將眼熏瞎,留在宮中。經常叫高漸離到身邊南擊築。高漸離思忖報仇時機已到。
就把一個鉛塊放入築中,增加築的重量。秦始皇再次聽築時,高漸離得近始皇身邊,突然以築擊始皇,未中高漸離被殺。
3、祖逖
祖逖少年與劉琨為友,均有大志。二人在司州任主簿時,同居一室,每當半夜聞雞鳴,就起床舞劍。
4、張世傑
南宋名將,張柔之侄,定興縣河內村人。最初,僅為南宋軍中小校,由於累立戰功,擢升都統,兼任禁衛官。
5、王實甫
名德信,定興人,做過縣官、都事,後提升陝西行台監察御史,因與台臣議不合,四十歲即棄官不復仕。
退隱後常出入於歌台舞榭之中,他是一個熟悉教坊、勾欄生活的劇作家,他創造雜劇主要活動時期是在元成宗大德年間。
共著雜劇十四種,流傳的僅有《西廂記》《麗堂春》《破窯記》三種,另有《芙蓉亭》《販茶船》各一折曲文。
3. 求女裝店名,主營歐韓女裝,要求名字要大氣、洋氣。謝了
1、香悅衣舍女裝
2、美萌動漫服飾
3、第五季名品館
4、女生教女裝店
5、甜心家女裝店
6、董小姐Fashion
7、公主D美衣量販
8、女皇樹衣堂女裝
9、尚美主義女裝店
10、衣網情深女裝店
11、依衣戀歌女裝店
12、順發依緣女裝店
13、靚裝驛站女裝店
14、米蘭春姑女裝店
15、兩人故事女裝店
16、天使之城女裝店
17、昕薇小屋女裝店
18、新裳衣閣女裝店
19、真劃算女裝店鋪
20、熱門天後宮女裝
21、小惡魔家女裝店
22、柔柔名品折扣店
23、韓范潮妞女裝店
24、木雅衣族女裝店
25、衣穿入魂女人裝
26、米蘭情人女裝店
27、科科名衣特賣場
28、素蘿民族風女裝
29、摩戀品牌女裝店
30、小舒家時尚女裝
31、滿滿家女裝潮店
32、香草可可女裝店
33、香妮卡歐美女裝
34、夏天家潮流女裝
35、七彩霓裳女裝店
36、煙花燙原創女裝
37、俏佳人
38、欣時尚女裝
39、翰竹閣服飾
40、艾琴海
41、美M靚衣坊
42、最炫衣嘉衣
43、興興服飾屋
44、雨童服飾
45、MISSCJ衣櫥
46、淘啊淘韓國女裝
47、森女衣都韓國時尚服飾站
48、霜情依尚大碼女裝店
49、嬋鳴時尚
50、尤奈可服飾
51、新瀚服飾
52、邑品歐美女裝店
53、青檸檬日韓潮貨
54、好衣精品服飾店
55、夢想大碼衣櫥吧
56、艾唯衣品牌折扣館
57、丹詩格爾女裝精品館
58、韓國淑女空間dedecms.com
59、夢妍美衣坊rightdedecms
60、典雅依緣
61、紅人時尚服飾韓版女裝
62、六公主女裝韓版通勤風
63、芮初服飾
64、韓潮夜店女裝
4. 有人知道韓國美伊戀女裝怎麼樣還有丹詩格爾女裝怎麼樣
開服裝店,選址非常重要,進到好貨源也是關鍵。您不一定選擇在批發市場進貨的,因為批發市場有地區的局限性,周邊的客戶全到附近的批發市場進貨,勢必造成撞貨的情況,而對於實體銷售來說,撞貨就意味著銷售風險,例如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等。
現在電子商務比較發達,全國的好多服裝廠家都有在網上開網站的。給您推薦好貨源a,您可以看下韓國SZ女裝的,您可以網上進貨的。,免車馬勞頓之苦,中高檔的衣服,可以給您提供可觀的利潤,可以贏得穩定的客源! .您在網路搜索韓國sz服飾廣州格雅,可以直達廠家網站,品牌的質量,全面的售前指導,優質的售後服務,可提供上門看貨.擔保交易!有店鋪裝修效果圖!!而且有對實體店的全面指導,希望能幫到您!
5. 35歲女性穿的品牌女裝有那些
紅袖坊:目標消費群: 20-35歲的知識女性,月收入在2000-6000元之間且體形相對較好女性
產品價位段:夏季產品 300-1500元;春秋產品 500-2000元;冬季產品 700-3000
百麗羅莎:0產品主要面向20-40歲追求時尚、有品位的當代女性。
丹詩格爾」以20-35歲的白領女性為服務對象,追求簡潔明快、自然隨意而又富有浪漫氣息的風格;輕靈淡雅、浪漫激情、簡潔明快的色彩;精緻、輕透、明亮、柔墜、舒適且可塑性強的面料搭配時尚元素組合,演繹出簡潔明快、隨意浪漫且具有個性的都市女性風采,營造「丹詩格爾」的內在文化氣息!
嘉露帝 GARROUDI: PIERRE GARROUDI 是由上海錦宇服飾有限公司於2002年從美國引進的高檔女裝品牌,PIERRE GARROUDI是由設計師MR.PIERRE特別針對中國成熟女性開發的系列高檔女裝。該品牌訴求對象為25-45歲左右的都市時尚女性。產品定位:高尚而充滿現代感的簡約時尚之設計風格,精選來自歐洲、日本等地富含東方經典織物文化底蘊而又閃爍著現代高科技處理之光的面料和里料,用精湛而一絲不苟的工藝打造出高尚而現代的服飾及配飾。
SJ shangjian集結了韓國和國內的優秀設計師群組,以符合人體工學的裁剪,配合考究的工藝,將時下流行元素及色彩,融合成一系列簡約且易於搭配的款式,優雅別致的配飾增添了浪漫的氣息,為時尚女性帶來一種全新的著裝概念,喚起女性感性情感,讓女性在品牌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SJ shangjian:充分展現了現代女性的--一種品位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態度
MEKAR美卡拉: 目標消費群體定位:不滿足於大眾休閑類品牌的類同及不滿足於時裝類品牌的單一,嚮往在穿著與搭配上能更富變化和個性並具有一定品位的女性。
年齡定位:以20-35歲為核心年齡層。 價格定位:春夏裝價位約在120-200元之間;秋冬裝價位約在135-240元之間
世界名牌就:古馳,古琦品牌時裝一向以高檔、豪華、性感而聞名於世,以「身份與財富之象徵」品牌形象成為富有的上流社會的消費寵兒,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時尚之餘不失高雅。古琦現在是義大利最大的時裝集團。
LOUIS ANO(路易·安路)來自法國巴黎,主要產品為男女裝時尚皮鞋、經典服飾等
等等
6. 丹詩格爾花灑官網
丹詩格爾花灑官網質量挺不錯的啦!很好的店鋪,好評!
以後買花灑還去丹詩格爾花灑官網。。。
7. 歷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平 當:字子思。漢朝時平陵人。以明經為博士。對於夏禹治水的情況很有研究,因此成帝封他為騎都尉,負責開河築堤,防治水患。哀帝即位以後,升他為丞相,賜爵關內侯。到了第二年,又要給他陞官加薪,他因為生病,拒絕了。他說:「我的官位已經夠高了,薪俸已經夠了,給子孫留的財產大多,會使他們過奢侈生活!」 平 晏:平當的兒子,在朝廷做了官稱大司徒。 平 安明朝著名將領,勇敢而善於領兵打仗,立有軍功,但後來又打了敗仗,被俘,敵方沒殺他,但後來平安還是自殺了。 平 剛:貴省州貴陽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秀才。光緒二十六年與張態、彭述文創設樂群學堂。中國同盟會貴州分會會長。後被推組織貴州軍政府,兼任樞密院事,並被選為全權代表,赴武昌商討組織中央政府。民國元年(1912年)任臨時參議院議員。民國2年,國會成立,任參議院秘書長,並任同盟會中央總務幹事。響應孫中山,參加護法運動。著有《感遇詩集》、《平氏譜錄》、《貴州革命先烈事略》等。 平海瀾:上海市松江人。畢業於南洋公學。曾任清華學堂教,南洋公學附屬中學主任,大同大學教授、校長,華東師范大學教授。1960年7月,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同年逝世,終年75歲。編有《英文學生字典》等。 平步青:(1832~1896),字景蓀,別號棟山樵、霞偶、常庸等,清山陰人。同治元年(1862)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侍讀、江西糧道並署布政使等職。同治十一年,平步青棄官歸里,遂專心致志,博覽群書,手抄無間,研治學術。平步青長於目錄之學,其所纂《南雷大全集敘錄》、《樓山堂全書敘》、《考定南雷》,記述至為詳盡。平步青校書88種,如《陶庵夢憶》、《兩般秋雨軒隨筆》等。一生著述宏富,晚年自訂所著為《香雪崦叢書》,有《讀經拾瀋》、《讀史拾瀋》等20餘種,但不輕易示人,流傳不多,今所見《霞外攟屑》即為其中之一。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