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女裝分類 » 古諾爾女裝是什麼品牌
擴展閱讀
打紙傘穿旗袍怎麼拍 2025-05-23 12:25:49
胖的人選擇什麼樣的皮衣 2025-05-23 12:23:34
怎麼描述酒紅色睡衣 2025-05-23 12:23:31

古諾爾女裝是什麼品牌

發布時間: 2023-04-07 02:29:22

㈠ 淘寶有艾凸女裝嗎是正品嗎

是。淘寶有艾凸女裝嗎告察是正品,一般的話,它這個是一個大的平台,肯顫友絕定是正品的,它不會因為一些小事把自己的名譽搞臟。所以是正茄姿品,我們購買的時候可以放心。

㈡ GUNUOER什麼牌子誰知道的!求解

古諾爾? 女裝牌子

㈢ 弱水是什麼意思啊

弱水」 始見於《尚書�6�1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鄭康成曰:『弱水出張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見於《史記�6�1大宛傳》、《漢書�6�1地理志》、《後漢書�6�1東夷傳》與畢沅注《山海經》等。 「三千」 蓋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 「一瓢飲」 見於《論語�6�1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是"弱水". 據說"弱水"是天下最弱的東西,連鵝毛都承受不起. 弱水、青水出西北隅,以東,又北,又西南,過畢方鳥東。 ——山海經�6�1海內西卷 [編輯本段]第一解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比較易懂的意思是,很多的水,只要其中的一小部分。引申為,對於愛情,很多的女子當中只為1個女子。「弱水」的意思其實不是很清楚;但是整句話,就是說要對愛情專一。 1、「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出自《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 2、「弱水」始見於《尚書·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孫星衍《尚書今古文註疏》:「鄭康成曰:『弱水出張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見於《史記·大宛傳》、《漢書·地理志》、《後漢書·東夷傳》與畢沅注《山海經》等。「三千」:蓋出於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一瓢飲」:見於《論語·雍也》: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由於水羸弱而不能載舟,因此把這樣的河流稱之為弱水。因此在古書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並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載的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些稱謂流傳到現在還在用,比如甘肅省現在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弱水河。弱水也用來特指位於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當然也只限於特定的地理學著作。後來的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這是弱水第一次與具體的數字連用。張孝祥的《水龍吟——望九華山》中也有一句『縹緲珠幢愚衛,望蓬萊、初無弱水』。其他的詩詞中就很少見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後來的小說中用的比較常見些。 《西遊記凱攜鏈》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時有詩描述流沙河的險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魯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說道:雖弱水四繞,孤立獨成,猶將如何如何……《紅樓夢》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樣:一足高來一足低中,渾身帶水又拖泥。相逢若問家何處,卻在蓬萊弱水西。」這里也是指遙遠的意思。 再到後來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這便是我們現在口邊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出在《紅樓夢》第九十一回縱淫心寶蟾工設計布疑陣寶玉妄談禪:黛玉道:「寶姐姐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不和你好你怎麼樣?寶姐姐前兒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今兒和你好,後來不和你好你怎麼樣?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麼樣?盯孫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麼樣?」寶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寶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寶玉道:「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黛玉道:「禪門第一戒是不打誑語的。」寶玉道:「有如三寶 。」從此男女之間信誓旦旦就開始用弱水三千隻取一瓢的套話了。 稍微少人知的是近代詩人蘇曼殊的《碎簪記》,裡面有段對白:余曰:然則二美並愛之矣。……復嘆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當知吾心。又問:然君意隱帆屬誰先?余曰:淑芳。 至於現在,弱水三千的提法比比皆是。古龍和金庸的小說里提過不下幾十次,每次英俊瀟灑的男英雄被一大群春心萌動的美少女騷擾追求時,他都會對女主人公說: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你放心吧,然後男英雄便花開一春又一春。瓊瑤和亦舒的鴛鴦蝴蝶小說里就很多以至本來是很有點歃血為盟的莊重變成周星星嘴裡的我愛你一樣可笑愚不可及。 有人曾以為弱水三千的『弱』字乃通假『溺』字,原因是在一些古文里見到此詞作溺水之意。原文曾見於《書.禹貢》『拯弱與興』,而《說文》里註解:弱,溺之簡略也。《墨子》的註解作品《墨辯發微》里也有此說。但始終未曾見到『溺』字的原型。而這些提到弱水的地方全是說為水浸沒之意。 [編輯本段]第二解 中國黑河自金塔縣的鼎新以下到額濟納旗湖西新村段的別稱。又稱額濟納河。位於甘肅省西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至湖西新村以北分為兩支,西支稱西河、木林河,北流注入嘎順諾爾;東支稱東河,也叫納林河,北流注入蘇古諾爾。兩湖合稱居延海。根據1962~1970 年西河萊格敖包站與東河的保都格站的資料,兩河年徑流量相加僅4.2億立方米,其中東河佔80%。1970年以來,由於水量不斷減少,蘇古諾爾早已乾涸成了鹽鹼灘,嘎順諾爾雖是一個鹽湖,還保持有一定的水面,最近幾年也已經乾涸。 「弱水」的引申意: 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有名的是蘇軾的《金山妙高台》中的「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這是弱水第一次與具體的數字連用。張孝祥的《水龍吟·望九華山》中也有一句「縹緲珠幢愚衛,望蓬萊、初無弱水」。其他的詩詞中就很少見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後來的小說中用的比較常見些。 [編輯本段]第三解 弱水也出現在《九州 青蘅傳》之中。最大的弱水為夜沼,為九州大陸上的一片大湖。弱水之內萬物不生,而夜沼之中可看到兩種生物——地蟒與夜孫鳥。而它們並不真正生存在弱水中,夜沼其實分為兩層,上層為萬物不生之弱水,下層是清水。地蟒生於清水之中,而夜孫飛在空中。夜沼可謂是個死亡之地。 [編輯本段]弱水三千的來龍去脈 古時,許多淺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過渡,古人認為是由於水羸弱而不能載舟,因此把這樣的河流稱之為弱水。因此在古書如《山海經》《十洲記》等中記載了許多並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稱的弱水。山海經記載的「昆侖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些稱謂流傳到現在還在用,比如甘肅省現在的地圖上還有一條弱水河。弱水也用來特指位於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後來的古文學中逐漸用弱水來泛指險而遙遠的河流。比較蘇軾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再到後來弱水引申為愛河情海,這便是我們現在口邊的弱水三千的意思。另外在古代還指黑龍江省。

㈣ 什麼是居延漢簡

居延漢簡是20世紀中國文明四大發現(其他三項是殷墟、甲骨文、敦煌遺書)之一,是敦煌漢簡之後發現的最重要的漢代邊塞屯戍文書。在內容和數量上都大大超過了敦煌漢簡,為漢代歷史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

居延烽燧遺址為漢代張掖郡居延、肩水兩都尉所轄邊塞上的烽燧和塞牆遺址,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和甘肅省金塔縣境;北起蘇古諾爾,南至毛目以南。邊塞遺址自東北斜向西南,全長約250公里。始建於漢武帝大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廢棄於東漢末年。居延烽燧的大部分遺址由鄣、塢構成,有的還有關門,如肩水金關遺址。沿著居延烽燧這條狹長防線上,還有大量的亭燧和塞牆。這條防線當日起了切斷匈奴與羌聯系的作用,同時也形成了漢通西域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對匈奴的屏障。

居延漢簡是居延烽燧遺址出土的簡牘,時代約在自漢武帝末年(公元前三世紀初)至東漢中葉(公元12世紀初)。對其共進行了4次考古調查和發掘,分別在1930~1931、1972~1976、1986和1999~2002年。

1930年,前西北科學考察團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的額濟納河(弱水)流域曾作過考古調查和試掘。沿弱水兩岸,北起宗間阿瑪,南至毛目(今鼎新)約250公里之間以及在布肯托尼與博羅松治約60公里之間,發現有漢代的塞牆和鄣堡亭燧,並在其遺址中總計約發現10200枚左右竹簡。這些竹簡現藏台灣省「中央研究院」。其經過詳載於《內蒙古額濟納河流域考古報告》一書。這次出簡較多的地點,有宗間阿瑪、破城子、瓦因托尼、博羅松治、布肯托尼、查科爾貼、金關、地灣、大灣等。

1972年秋,由甘肅省博物館、酒泉地區和人民解放軍駐地部隊等單位組成的甘肅居延考古隊沿黑河,南起金塔縣雙城子,北至居延海進行了考古勘察。在調查、踏勘的基礎上,於1973年和1974年夏秋季,對金關、破城子、甲渠塞第四燧三處遺址進行了科學發掘,共獲得漢簡兩萬余枚。其中在金關遺址范圍內,共開探方37個,出土簡牘11577枚;在破城子出土竹簡7865枚;甲渠第四燧出土竹簡195枚。這批竹簡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另外,1976年夏秋又在布肯托尼以北地區進行了調查。

1986年對地灣進行發掘,開探方20多個,共獲得漢簡千餘枚,絕大多數已殘破不全,十分遺憾。

1999年秋,以內蒙古考古所副所長魏堅為首的考古人員經過三年的工和隱作,在甲渠侯關和一系列烽燧中發現500多枚漢簡和數百件其他文物。此次發掘的後續工碼純作至今還在進行。

在以遲棚咐上的四次發掘中,除出土簡牘外,還發現並出土了弓、箭、轉射、倉印、貨幣、木板畫等文物。在這些文物中,有一件棨信比較重要,信為紅色織物,上方綴系,墨筆篆書「張掖都尉棨信」六字。它可能既是通行關禁的證件,又是高級官吏的一種標識。

居延出土的漢簡絕大多數是木簡,竹簡很少,就形狀尺寸而言,有簡(扎)、兩行、牘、檢、符、觚、簽、冊、槧、檄、過所、削衣等幾種。

這些簡冊,有的是在廢棄前還在使用的文書,有的出土就連綴成冊,有的編繩雖已腐朽但仍保持原來的冊形,有的散落近處可合為一冊,有的則是散落在各處需要分類整理的。

簡冊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記載了居延地區的屯戍活動和興衰歷史,而且保存了一些從西漢中期到東漢初年的文獻資料,涉及整個漢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哲學、宗教民族等各個領域。

經過初步整理,在簡冊中占絕大部分的是關於居延屯戍文書檔案,而且此類簡冊占完整的文書也最多。

屯戍內容的簡冊,記載的屯戍制度非常完善,規定得詳盡而靈活,尤其著重於傳遞速度,各亭燧間的相互配合,組成一個高效率的警戒通訊體系。這對於研究我國古代烽火制度、恢復居延都尉塞防的結構,了解整個居延軍事系統的組織、紀律及運籌指揮等,都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例如建武初年「塞上烽火品」的十七枚,簡長38.5厘米,其中在十六枚簡首部標小圓點,尾簡署標題。此簡冊記載的是居延都尉轄下的甲渠、卅井、珍北三塞臨敵報警、燔舉烽火、進守呼應、請求馳援的聯防條例。條例規定,在匈奴人入侵的不同位置、人數、時間、意圖、動向以及天氣變化等各種情況下,各塞燧燔舉烽火的類別、數量、方式、如何傳遞應和,發生失誤又如何糾正等等。

另外,居延漢簡也有許多關於屯田方面的簡牘。這有利於我們對當時屯田制度的認識。

其二是登記和統計各種名籍和兵器、奉廩、錢糧簿等的簿籍。名籍類有史卒名籍、卒家屬名籍、吏卒廩名籍、卒家屬廩名籍等,還有專門記錄吏卒日常工作的「作簿」和「日跡簿」等。

例如,出土的「騎士名籍」62枚,上中下三排橫寫,按軍營編隊,分別登記一百餘名騎士的姓名、職務和籍貫。除名籍外,還有統計各亭燧軍事裝備情況的「守御器簿」、「折傷兵簿」和「戍卒被簿」;有記出納錢財和糧谷的「出入簿」或「食薄」等;有「驛馬名籍」和「驛馬閱具簿」,在侯官治所還有所謂「詣官簿」,即其下屬各亭燧士吏詣官辦事的登記簿;在關卡遺址中還出土有吏民出入關的登記簿和過所、符傳等。這些簿籍都各有書寫格式,按規定的內容填寫。

其三是爰書。顏師古曰:「爰,換也,以文書代換其口辭也。」愛書簡冊,體現的是一份刑獄訴訟程序。據《漢書·張湯傳》記載,當時的刑訟程序是劫、掠治、傳爰書、鞫訊、論報、具獄。居延遺址著名的爰書是在甲渠侯官第二十二號房址內出土的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責寇恩事」冊。共出土簡冊36枚,第36號是此檔案的標簽。

據時間、內容、簡制等判斷,這是關於甲渠候粟君與客民寇恩訴訟之事的部分存檔材料。包括爰書、都鄉嗇夫報告和居延縣所下公文。前二份爰書是寇恩的口供記錄。根據口供,甲渠候粟君雇寇恩到解得替他去賣魚,約定出賣五千條魚,要價四十萬行錢,並用一頭黑公牛和廿七石谷作為僱工費。到了解得,寇恩賣魚不足四十萬,他便把黑公牛賣了湊成卅二萬付粟君妻業,還欠八萬。回來後,寇恩用粟君雇他的兒子捕魚的工錢廿石谷相抵。照理說,粟君還應該還給寇恩相抵餘款。可是粟君卻告到居延縣遷、都尉府,誣說寇恩賣了借給他的牛不賠償。上級要求查明此事,都鄉嗇夫便把兩次口供上報,再由居延縣批轉。……「責寇恩事」冊,對刑訟程序的前三項記載的非常完善。這樣一份較完整,描述詳盡的治獄材料,是極難得的。僅就治獄制度來說,它提供了一份基本完全的縣廷鞫訊治罪的具體過程的資料,為研究漢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居延漢簡所出述及獄訟事的簡牘不少,但由於簡冊的散亂、殘缺,過去往往不能將其內容理解清楚,現在找到了這樣完整的材料,也必將大大有助於同類簡牘的整理研究。

其四是官吏任免、軍紀賞罰等公文、公事,此類簡冊包括官吏的上任、罷免;修建土木工程等的項目、規格、用料、人數;坐罪行罰的檄書及各種碟書、律令、品約、劾狀等等。其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

第二大類是關於政策法令和重要事件的簡冊。此類簡冊很多,有武帝的兒子劉胥集團的陰謀篡權事,有竇融的功績事,有桑弘羊任大司農以後制定的贖罪令。還有王莽時期關於更改官制、改長安名稱和五均平準等事。

第三大類是紀年簡。紀年的簡冊數量比較多,記載了武帝的幾個年號有元朔元年、元狩四年、元漢二年、太始二年、征和三年、後元元年等。昭帝到王莽時期的年號基本上是連續的,宣帝時的最多。王莽到建武初,年號記載則較紊亂。這正好反映了當時農民起義等社會形勢和政治動盪的狀態。

除了紀年號外,此類簡冊還記日、記時,這對我們研究當時的歷法制度提供了重要資料。除了以上三類簡冊外,還有很多。例如,出土的「相利善劍刀」,是一篇鑒別刀劍優劣的專著,可能是《漢書·藝文志》所載佚書《相寶劍刀》的部分抄本,其他還有《九九術》、《急就篇》、《論語》等著述殘簡。出土的居延醫簡,不論是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還是丸、散、丹、劑等治療葯物配劑,都能從中查到實例,使我們得知當時人們的病情,對中醫學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資料。另外還有關於歷書、干支表、天文星象、星位、日食、地理等方面的簡冊。居延簡續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使用簡續上自春秋戰國,下至魏晉唐宋,長達一千餘年。從居延出土的簡牘來看,書體基本上為隸書章草,書法已基本趨於成熟。從點畫到結構,從簡白到行氣都極其講究。工整的隸書端莊謹嚴,筆筆不苟,飄逸俊秀;而大量章草簡冊,用筆自然簡潔,運轉流暢,銜接自然。這些簡冊多為下級小吏所書,由此可見當時書法的整體水平是很高的。簡牘書法幾種字體各具特色,筆姿精妙,古雅典麗,實為中國書法史上的輝煌篇章,對其觀摩研究,勢必促進當代書法藝術的繁榮。

居延漢簡從第一次被發現一直到現在,人們對它的研究一直就沒有停止過。而且,隨著居延漢簡進一步的分類整理和考古發掘,人們對它的研究正日益深入。

總括過去,對居延漢簡的研究大體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單純地考釋簡文,第二階段基本上是結合簡文作歷史考證,第三階段是結合簡冊的出土地點、類型、內容,從屯戍檔案等角度做全面的分析。隨著居延漢簡的進一步的分類整理和考古發掘,人們對它的研究正日益深入。例如,李振宏、孫英民先生著《居延漢簡人名編年》一書,是以人名作系聯而進行研究的。羅先文先生的《(居延漢簡)「病名籍」簡發徽》則是從醫療制度方面來進行專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