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如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在以兒童的視角反映歷史慘劇的同時更透露出人性的光輝,那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姐弟間親情的愛,是小朋友間純真的友誼,是彼此間的關懷與溫暖。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電影的結局恰恰證明了這一點,毒氣房外的長鏡頭以及慢慢變成黑白的場景已然昭示了結局。
電影整體給人的情感由輕松變為沉重,絕望像烏雲籠罩著,卻等不到一陣吹散它的風,以及一束陽光的普照。
劇情簡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根據愛爾蘭新銳作家約翰·伯恩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由馬克·赫曼執導,阿沙·巴特菲爾德、維拉·法梅加和魯伯特·弗蘭德等聯袂主演。影片於2008年11月7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二戰期間,八歲的布魯諾是集中營德國司令官的兒子,他與集中營圍欄的另一邊的一個猶太男孩(Jack Scanlon飾)結下了友誼,從而發生了許多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
②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
有人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也有人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但從來沒有人說過二戰是一個好的時代。如果說二戰是先走進一片黑暗,《鋼琴家》《美麗人生》則帶你走過這片黑暗,迎接黎明充滿希望,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則帶你迷失在黑暗裡,將美好的東西撕裂。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以一個納粹家庭的天真孩童的視角來講述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選取兩個孩童之間的純潔友誼,將殘酷最大化,讓人不敢再去看第二遍。
在電影的第29秒處出現了約翰貝傑曼說過的一句話:「在生命的黑暗滋生蔓延之前,用以丈量孩提時代的是我們的所聽所聞所見。」
與其他戰爭片不一樣,整部電影沒有令人心驚肉跳的情節、沒有炮火連天的戰場、沒有遍地屍體的畫面,展現給觀眾的是藍藍的天空、美麗的母親、幸福的家庭,以及孩童之間純潔的友誼,這部電影擁有講述孩童美好時代的所有要素。
而事實上,它又有著一部殘酷歷史影片所具備的細節:濃煙滾滾在上空、士兵的呵斥聲、狼狗的叫聲。
影片從孩童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悲劇,一切事情彷彿都映在他那深藍色的瞳孔中。姐姐在被家庭教師洗腦性地灌輸法西斯思想後逐漸淪落的悲劇,母親無法接受這一切日日流淚,使故事的悲劇性氣氛逐漸呈現。
大鐵門內緊握的雙手、大鐵門外散落一地的睡衣、滂沱的大雨,似乎在與時間賽跑的士兵牽著狼狗狂奔而來,終是晚來一步,即使身為軍官的父親也難逃悲劇,讓自己的孩子迷失在黑森林淪為陪葬品。
而小布魯諾和施穆爾的悲劇,大概在故事的開頭就已註定,稚嫩的眼神中總是藏著焦慮,周圍所有的隱瞞幫他們屏蔽了醜陋,讓他們只看到彼此之間的真誠與美好,甚至在踏進深淵的最後一刻,仍以為自己在洗澡。
時代終會過去,但有人永遠留在了那個時代,永遠留在了那片黑暗裡,即使什麼都沒有做錯。
③ 為什麼說《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高分佳片
這是一部發生在猶太人被屠殺的某個營地裡面,兩個同樣是穿條紋衫的男孩之間的故事,通過這部電影,你會看到生命兩種完全不同的形態,它沒有拍那些很煽情的片段,卻總能讓人潸然淚下,這是一部就算你不了解這段歷史也可以被感動到的電影。
1)我們先來看看本影片的主要內容介紹:高牆和鐵絲網擋住了自由之路,卻擋不住孩童干凈的雙眼。他們被當成了犯人,可是他們並沒有錯。九歲男孩布魯諾一家隨著納粹軍官父親的一紙調令,由柏林搬到了波蘭。酷愛探險的他很快對新家附近的「農場」產生了興趣,隔著高聳的圍牆和鐵絲網,人們身穿條紋睡衣終日忙碌。沒有人告訴他「農場」究竟是什麼,所有人都禁止他發問。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布魯諾悄悄溜出家門,結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同齡男孩什穆埃爾。某日,什穆埃爾的父親失蹤了,於是布魯諾決定穿上和什穆埃爾一模一樣的條紋睡衣,到鐵絲網的另一邊幫他尋找父親,作為兩個人分別前後的探險......
④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_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反映二戰時期的電影。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觀後感 ,希望能幫到大家!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1同大多數講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片子不同,這部《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不同於大多數片子,是個美好的結局。這部片子,則獨樹一幟,是一個沉重的悲劇。
悲慘、凄涼、使人痛心的結局,母親、姐姐跪在孩子的衣服前哭泣,父親懺悔的眼神,也能反應出當年的事實。"奧斯維辛集中營"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猶太人的傷痛,更是全人類的傷痛。它所帶來的,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歷史,是人類史上的悲劇。名勝古跡的摧毀,經濟的重創,科技發展的停止不前,都可以用時間去彌補。而當代猶太人的智慧,或者說是無價的生命,都一去不復回。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給布魯諾一家削土豆的猶太老人,有著高超的醫術,卻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淪落為一個打雜的傭人。希姆爾的父親,是個鍾表匠,卻只干起來了修補鞋子的粗活。還有很多,無數的猶太人,他們的高智商,他們能力范圍內能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卻只化成了焚屍爐里飄出的灰煙。
在德國人眼中,猶太人是邪惡的,甚至連很多 兒童 ,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有一種憎恨、恐懼猶太人的心理。這源於歷史遺留問題,也源於德國歷史的扭曲和放大,更源於當局的邪惡。希特勒,通過從基層 教育 入手的方式,在一批德國人的心理,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這,甚至使他們失去了基本的人性,糊里糊塗地做著,渾然不知自己以犯下滔天大罪。要怪,只能怪一些恐怖的、怪癖的、狂妄的思想極端分子,他們的惡毒思想,傳入了民間。其危害,遠勝於SARS等傳染病,精神的毒害,使人們分不清是非,甚至無葯可救。
可現在,在中國,也面臨這種問題。在歷史遺留的釣魚島問題上,中國很多網民、憤青,就有著一種很不理智的態度。"寧可華夏全是墳,也要殺光日本人"等極端 口號 在網上瘋傳,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現砸搶日店、日車等危害社會穩定的行為。這種"偽愛國主義",毒化了中國人的精神環境,活像一群強盜。但,仍有一群不理性的人,為之喝彩。甚至,有時在小區里都能聽到一些"拿原子彈轟平小日本"的言語,這些話,傳進了很多甚至都沒上幼兒園的小孩的耳朵里。
在不經意之間,中國的一代代,都有那麼一部分,被這種"偽情懷"毒害,在不經意之間,這種當年法西斯的思想再次浮出水面。
也許,中國的政府,人民的領導者,他們是理性的,他們能看清事實。或許,出於美國的威懾;或許,出於中日海上力量相近,中國沒有絕對的把握;或許,在很多亞洲國家,如越南、菲律賓等國的虎視眈眈下,中國政府,沒有選擇通過火拚解決問題。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所謂的中日大戰。
因為,曾經的畫面,依然浮現在人們的眼前。一幅幅血腥的圖畫,向人們陳述著戰爭所帶來的悲慘結局。當今,國人的愛國主義,一直沒有拜脫泄憤的方式,是一種悲劇;祖國的後代,被一種"偽愛國主義"所毒害,也是一種悲劇。無數的悲劇,到最後所帶來的結果,將是一段無法回首的歷史。
理性吧!讓祖國的後代,自己思考!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歷史,而不是帶著大人思想的陰影,面對未來。也許那時,他們會發現那些所謂"敵人"的優點、長處,也許他們還會像布魯諾和希姆爾那樣,成為超越種族、國度、生死的朋友,營造出一個屬於全人類的伊甸園。
當代的所有國人,我們無權給後人戴上思想枷鎖。未來,需要一批有著獨立思想、國際態度的後人。未來世界,不需要一種因無法擺脫歷史的報復心理!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2二戰時期,柏林的一個男孩叫布魯諾,他的爸爸是一名德國軍官。布魯諾和他的朋友很親近,然而他的爸爸因為要去柏林的一個鄉下去執行任務,所以他們全家都要搬到鄉下去。布魯諾很捨不得他的朋友,可是他卻不能阻擋爸爸的命令。
到了鄉下,布魯諾很無聊,他沒有一個小夥伴。他的姐姐也沒法和他融到一起,因為他的姐姐已經有了強烈的民族思想,她把洋娃娃全部都丟到了地下室去。他的爸爸給他們姐弟倆請了一個家教。布魯諾很討厭那些枯燥的歷史知識,但他很喜歡看探險書,他長大後想當一名探險家。
有一天,他實在悶得慌,跑進了誰都不讓進的後院。結果被他的媽媽看到了,他的媽媽很生氣,並喝令他趕緊回屋。而且他的媽媽看起來很害怕的樣子,這更激發了布魯諾對後院的好奇心。
布魯諾跑到了他家外面,跑呀跑,跑到了勞動營。在那兒他碰到了一個和他年齡相仿的穿著條紋睡衣的猶太男孩什穆埃爾。雖然有一道鐵網相隔,但他們在一起很開心,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不久的一天,布魯諾的爸爸要把他送到海德堡的姑姑家去,布魯諾很傷心,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的好朋友。布魯諾不願意再次搬家,失去他的好朋友。他也穿上了條紋睡衣,進入了勞動營。在這之前他們挖了一個洞,可以自由穿梭。結果,上帝和他開了天大的玩笑。當天正是處置猶太囚犯的時間,但他媽媽發現他失蹤時,他已經進入了毒氣室被處決了。
愛探險的布魯諾只是想擁有一個夥伴,去不曾想掉入了大人殘酷的世界裡。兒時的天真造就了神話般的想像,而大人的殘酷和戰爭卻扭曲了這一切。大人們請不要再進行殘酷的戰爭,這不只是一個孩子生命的凋謝,而是成千上萬整個世界孩子心靈的破碎。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3這是戰時的德國,彼時的柏林還未被戰火燃燒,但是,即使是幼孩的生活,也依稀有戰爭的影子,於是,幾個七八歲的男孩,他們的游戲就是伸展著臂膀,將自己想像成一架翱翔的戰機,互相追逐。
八歲的布魯諾的世界,是和同齡孩子的游戲和友誼,以及沉浸在幻想的探險世界中。即使他的父親是一個納粹軍官,即將升職去奧斯維辛集中營,對於他來說,那也只是一座奇怪的農場,裡面的人都穿著條紋睡衣。對於他來說,世界的真相還遠未凸顯,就像影片開頭所引用的一句 名言 那樣,一個孩子,在他還未開始用理性去思考世界之前,他們是用聽覺、嗅覺和視覺去認識世界的。
可是,有一些強大的陰影在逼近。請來的家庭教師向孩子灌輸納粹的思想,純種雅利安人的高尚,猶太人的邪惡。孩子似懂非懂,就像他嗅到的從"農場"的煙囪里出飄過來的怪味,他奇怪,但懵懂。他偷偷地從小門溜出去,來到了那個"農場",和鐵絲網里的一個瘦弱的小男孩薩繆爾締結了友誼。從他有限的角度,他並沒有發現"農場"里所發生的罪惡,在影片中,布魯諾對"農場"的觀望只是一片荒涼的工地,幾個瘦弱的工人在搭造一個臨時營房,以及那一陣陣急促的哨聲。那些牽著狼狗巡視的士兵不在他的視野中,毒氣室焚燒爐也不在他的視野中。他並不清楚裡面到底在發生什麼,但是他在思考在判斷,通過在他家廚房勞動的那個顫巍巍的衰弱的醫生,以及因他的撒謊而導致薩繆爾被打,有一種模模糊糊的感覺,有一種罪惡在發生。但是當他偷偷地觀看了納粹對集中營的美化宣傳後,他釋然,他緊緊地擁抱從觀影室出來的父親,深感欣慰。
影片里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布魯諾的姐姐,十二歲的小女孩,一個前一秒鍾還是整天抱著布娃娃的天真女孩,在家庭教師的洗腦之下,後一秒就將所有的布娃娃扔進地下室,而床頭則貼滿了納粹的宣傳海報。當她的母親驚訝地發現了這個變化之後,責問做父親的他們請了一個什麼樣的家庭教師?而父親則回答,那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須要接受的教育。而那個科特勒中尉,一個粗暴對待猶太人的青年軍官,其父親是一個文學教授。而他自己則因為向上級隱瞞了這個細節而被派駐前線。而布魯諾的祖母則對布魯諾的父親的職業一直微言加譏刺。我就想,父母或者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是在什麼向度上?
當布魯諾的母親知道了丈夫所從事的事情的真相時,無法忍受,決意帶著孩子離開這個罪惡之地。走之前,布魯諾決定為自己的撒謊而向薩繆爾請求寬恕,於是他答應換上條紋睡衣,爬進"農場"幫助薩繆爾尋找父親。
當布魯諾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時,他離真相越來越近,離死亡也越來越近。
在納粹的對集中營的美化宣傳影片中,布魯諾看到一個小女孩跳著腳高興地走在磚頭鋪成的小徑上,旁邊是咖啡館,人們在休閑娛樂。可是當他隨著薩繆爾跑過這條小徑時,他什麼都沒看到,既沒有咖啡館,也沒有臉上洋溢著快樂笑容的女孩,而所有的人都擠在狹小而密閉的房間內,驚恐慌亂,死亡的氣息在彌漫,當他們被趕進毒氣室的時候,他似乎終於明白了什麼。而毒氣室外,則是脫下的條紋睡衣,一堆一堆。
⑤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劇情簡介
鏈接:
1940年代的柏林,八歲的小男孩布魯諾和同學在外面玩耍後回到家裡,發現家裡正忙得不可開交。原來身為納粹軍官的父親被升職將要調遣,母親正在准備一次聚會。只不過布魯諾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父親的新職務是在柏林外的一個偏遠郊區,全家都要搬過去,這樣他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家和夥伴們。
⑥ 睡衣騎士——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
睡衣騎士——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影評
韋謀
(1)前言
2008年的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故事都是按時間順序的,這讓故事的展開更加直接和流暢。影片的內容也簡單明了,不需要進行推理論證。
之前的我寫了《致命魔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身後事》等影片的影評,不少讀者和朋友都向我抱怨說太復雜。那麼,這次你放心,本影片絕不復雜,絕不燒腦,影片是通過簡單故事的細膩描繪而取勝的。影片在時間上、空間上都沒有很大的跨度,人物角色也很少,但故事確是非常棒的故事。
(2)影片簡介
該影片講述的是8歲的德國男孩布魯諾隨家搬遷到鄉下,在孤單的環境里結識後院樹林附近鐵絲網內的8歲男孩希姆爾的故事。
影片故事似乎是在陽光下進行,但由於當時的德國已經開始了對猶太民族的虐殺活動,使該故事的背景變成復雜起來,也使男主人公與猶太男孩的友誼受到了考驗。
(3)說明
在講述這個故事之前,我想給大家說明幾個特定物品和事件。
條紋睡衣。男孩布魯諾眼中的「條紋睡衣」,其實並不是睡衣,是德國納粹給集中營里的猶太人統一配置的專業服裝,類似於現代監獄里通用的橙色囚衣。
奧斯維辛集中營。影片中提到了鐵絲網那邊慘絕人寰的戰俘集中營,但影片沒有點名是哪個集中營。但細心的朋友會發現,這個集中營有四個專門焚燒猶太人屍體的的焚屍爐,從這個特點可以看出,這個集中營就是歷史上臭名遠揚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位於波蘭南部,被稱為「死亡工廠」,這里有110萬人被屠殺。影片中猶太小男孩希姆爾囚衣上的編號是38451,其實,這個編號還算比較保守了,奧斯維辛集中營按人數編號,曾經編到了40多萬。
水晶之夜。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水晶之夜」事件,1938年納粹德國發動了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政策,1939年閃擊波蘭,種族屠殺活動的范圍繼續擴大化。
(4)人物角色及發展變化
A.布魯諾
小男孩布魯諾在柏林擁有自己的幾個小夥伴,但隨著父親的工作調動,被遷到了鄉下。在這里他度過了苦悶的日子,但沒過多久,他對家後院以及樹林產生了濃濃的興趣。布魯諾像中世紀的騎士一樣穿越樹林,意外地發現了「農場」和小男孩希姆爾,二人在多次相處之後結下了友誼。
布魯諾純潔善良,但他也軟弱。雖然他希望自己像騎士一樣英偉,但他在科特勒中尉的威逼之下嚇壞了,他出賣了希姆爾。在進入集中營後,看到了滿目滿目蒼痍的實景,布魯諾萌生了退卻的念頭,但後來還是跟隨著他與希姆爾的友誼一起走。
布魯諾拿著鐵鍬跑過樹林時,他像極了他所喜歡的騎士。可惜的是,他不知道他正在跑向生命的悲劇。
B.布魯諾的姐姐格蕾特爾
格蕾特爾在家庭教師及父親的影響之下,逐漸從一個天真的姑娘蛻變為一個對德國納粹青年有好感,對國家領袖和軍官膜拜的人。這是一種政治的毒害,這種毒害滲透到了文化教育里,對青少年的成長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君不見,J國的軍國思想至今還有影響。C國某些政治趨向亦仍然在左右著民眾的思想。影片中,家庭教師叫布魯諾放棄他喜歡的騎士探險書,而引導他看的是《德國年鑒》。家庭教師給祖國的花朵灌輸的思想正是當下納粹所宣揚的思想。這也影響了格蕾特爾後來的言辭走向。所以,她房間牆壁上的剪紙滿是對納粹的崇拜和熱愛。
C.布魯諾的父親拉爾夫
拉爾夫是德國的司令官,軍人形象,他在軍中擁有地位。拉爾夫忠於國家,容不得提出質疑的意見。他愛子女和妻子,但他同時也是個冷酷的人。拉爾夫與自己母親政見不合,與妻子因為自己的工作內容而吵架,辭退自己的手下科特勒中尉,使其被送上前線去冒生死的風險。
D.布魯諾的母親
她是愛護子女的良妻形象,同時,她無法支持丈夫的做法,雖然丈夫也是有國家的指令在身。她不願看到子女受到納粹的影響,甚至願意帶著孩子離開拉爾夫。在布魯諾的奶奶葬禮上,她反對將有納粹標志的祝詞單放入奶奶的棺材上,因為奶奶是一個反對納粹的人,這做法是一種侮辱。然而被丈夫拉爾夫強硬地堅持了。
E.布魯諾的爺爺和奶奶
爺爺在宴會上、家庭飯桌上多次表示對拉爾夫的支持。這表明了他了立場。而奶奶娜塔麗在影片開頭的宴會上就諷刺了兒子拉爾夫,結果被拉爾夫警告說這些言辭會遭受不必要的麻煩。也說明了當時的社會環境,當局對於民眾的言論極其敏感,有人從事刺探並向上報告民眾言辭的工作。奶奶推辭了不去看布魯諾一家人,也再次說明了她對納粹的反對之心。
F.科特勒中尉
科特勒中尉是個冷酷、殘忍、凶惡的人,他在和布魯諾嬉笑時可以突然變臉,當場訓斥旁邊的猶太僕人帕維爾,變臉之快,讓人反應不及。科特勒毆打帕維爾、希姆爾,可以看出他的暴戾。而當他在飯桌上不小心透露父親的情況時,立刻被拉爾夫抓住把柄,並向上級打了小報告,於是科特勒被送往前線。這也說明了當時德國社會在當局的重壓之下毫無隱私可言,人人自危,哪怕有一點點家庭的「污點」便會被人告發。納粹的壓制,對外和對內都是一樣殘酷無情。打擊面和打擊力度都被擴大到難以控制的程度了。
G.猶太男孩希姆爾
受害者形象,他的爺爺和奶奶在送到集中營時,被告知了同一天「病死」,這件事,疑點重重。希姆爾和布魯諾結成朋友,後來二人商定一起去找希姆爾在集中營里失蹤的父親,隨後被趕入了焚屍爐。
(5)影片細節
該影片的鏡頭從柏林的街道開始,孩子們模仿滑翔機,快樂地嬉戲。此時,街上已有黨衛軍在抓捕民眾,這說明了種族屠殺活動已經開始了。布魯諾到鄉下後,他從開始的排斥這個地方,到後來的不願意離開,產生這個重大改變的原因就是他有了朋友。
布魯諾初時模仿滑翔機,說明他以及德國孩童熱愛德國,熱愛戰爭。當他深切了解到了集中營里的情況,他對猶太人的態度是同情和幫助。
布魯諾家裡的僕人帕維爾,之前是個醫生,現在淪落為「削土豆的」。與他一樣命運的還有希姆爾的父親,他之前是個鍾表匠,現在在集中營里是個除草的人。
布魯諾的母親初時很支持丈夫的工作,為他的陞官感到榮耀。後來得知了集中營、焚屍爐的真相後,她強烈反對丈夫這樣的工作。經過吵架,她選擇帶孩子們離開。
拉爾夫給布魯諾的解釋是「猶太人是我們的敵人,他們不會建設,只會破壞」,布魯諾童言無忌,當場說:「但是是我們在打他們啊!」
布魯諾一家來到鄉下,看見冒著滾滾濃煙的煙囪,布魯諾問燒的是什麼,司機說:「燒的是垃圾。」我們知道了那是焚屍爐,燒的是猶太人的屍體,司機當然也知道。然而,他把猶太人叫做垃圾。
當然,影片的高潮部分是片尾布魯諾潛入集中營,和希姆爾被納粹黨衛軍驅趕著向死亡的方向。此時,我心中的感受無以言表,大家自己看電影吧。
(6)評論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這部電影通過兩個小男孩的友誼故事,向我們控訴了戰爭的殘酷,抨擊了納粹的罪惡。影片幾乎沒有血腥鏡頭,但是卻同樣殘酷。觀眾在為布魯諾這樣的天真少年傷心落淚的同時,深深痛恨那個人性滅絕的時代。在這部電影裡面,我們也可以看見電影《美麗人生》、《玩具島》的影子。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電影的故事簡單,主旨明確,用朴實的場景表達震撼的內容,是一部好電影。天真無比的孩子,殘酷不堪的世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0分,值得細細欣賞!
⑦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篇1
這幾天,《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電影片段一直在我腦海里閃。
我不得不佩服猶太人母親,即使作為俘虜,那個從未在片中出現的母親,依然教會了孩子什麼叫寬容。沒有記恨的人生,才是給自己最大的幸福。
那些無辜的人,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試驗品,然而,他們仍是寬容的。那個猶太老頭,他們的善良,為何會得到如此結局?
民族之間的仇恨,不是隻字片語能以偏概全的,只是現在的我們,不是更應該惜福嗎?
比起那個男孩所經歷的,我們有什麼資格去埋怨現在的人生?如果有不滿現狀的,也應該是抱著積極的心態向上爭取,不是嗎?
90後的我,努力獨立,但獨立並不代表我不愛我的父母。
曾不止一人問我,難道你沒有向你父母伸手要錢了嗎?以前,我真的沒有底氣這么說,但是我現在很肯定的說,我已經可以完全靠自己了,即使處於前期的我很是窘迫加痛苦。
我的工作是自己找的,沒有靠父母;面對父母的好意,我只能說,雖是捷徑,但魚非漁,我另可受些挫折,因為我知道,不管怎樣,他們都是我避風的家,即使沒有李剛當爹,也沒有會做切糕的娘,但是這么溫馨的家,我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我已經很幸運了,我一直這么對自己說。有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有兩個把我當自家人的閨蜜,比起很多人,我已是很幸運的了。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篇2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質朴的文字呈現了過去歷史上這一段黑暗的歷史過程,沒有道德上的批判,僅有兩個孩子的真誠對話與友情,以童書的方式完滿了一段殘酷的歷史。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如此越是讓人痛苦得難以遏制。
布魯諾的父親是一名納粹軍官,奉命作為司令官接管一處猶太集中營。於是舉家搬遷到了離集中營不遠的郊區居住。在此他發現離家不遠處有一個奇怪的地方,那裡的人全部穿著藍色條紋的睡衣。
布魯諾很快就厭倦了小小的庭院並發現了一條秘密通道,它通向原野,卻被猶太集中營的鐵絲網壟斷。在鐵網的另一端,他遇到同樣是8歲的男孩什姆兒,一個猶太人,穿著藍色條紋的睡衣。
起初布魯諾以為藍色條紋的睡衣是用以游戲的服裝,他對鐵網里的世界好奇,對什姆兒感到好奇,他天天來到這個鐵網跟前與他的朋友會面,有時帶著美味的食物,有時帶著心愛的足球。他們不知不覺地成為了好朋友。
而日常平靜的生活是虛假的,年輕英俊的副官,會突然對猶太人大發雷霆,和藹可親的父親,制定了屠殺猶太人的毒氣計劃,曾經被布魯諾認為是樂園的農場,只是一網之隔的人間地獄——甚至不屬於人間。那個曾經是醫生的剝土豆的猶太老人,最後死在士兵的拳打腳踢之下,只是因為打撒了酒。美麗的媽媽面對丈夫如怪物般殘忍的時候,那樣痛苦和歇斯底里的叫喊,她知道那是罪惡。
布魯諾並不知曉這黑暗的一面,他以為他的父親有善待這些猶太人。他為了幫助什姆兒尋找爺爺而換上了條紋睡衣溜進了地獄,正是一個雷雨天氣,一群猶太人,包括布魯諾和什姆兒,被驅趕到了一處房間,被命令脫光了衣服,這時,有人樂觀的說,別擔心,只是洗洗澡而已。布魯諾也單純地認為,這是避雨。然而再也沒有人從那個房間走出來。布魯諾的父母終於發現了秘道,循跡找到了集中營,父親看到的是毒氣室作業的結束,發出一聲絕望地呼喚,母親在外面撕心裂肺地痛哭起來……
當兩個男孩握緊彼此的手,安然待在毒氣室的時候,我的心中暗暗流動著感動和傷懷。他們面對整個世界的單純和外面的黑暗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圍牆鐵絲外的媽媽和姐姐跪在地上哭,司令官父親無能為力地呆滯著。毒氣室里永遠消失了單純的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們。
我突然意識到和平是多美麗的一個字眼,原本世界就應該如兩個男孩間的友誼那麼簡單。不論是文化差異還是種族隔閡,都阻止不了人們交流和進步。但當戰爭的槍口指向無辜的人們時,不論是怎樣的血統還是多麼被推崇的種族崇拜都比不過那一件條紋睡衣,結果都是鮮血淋漓。它將毫不留情地阻隔人類交流、進步,人性在他面前不堪一擊!
和平,多麼美好的字眼,更夠給天底下所有渴望幸福或正在享受幸福的人以福澤。希望這段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痛的經歷能帶予我們對和平的渴望以及追求,種族、宗教的差異不再引起戰爭與屠殺、硝煙與血腥。穿條紋睡衣的男孩的靈魂能夠得到救贖。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觀後感篇3
看完這場深入人心的電影,我心裡感慨萬千。這殘酷的歷史,讓人感到既憤慨又無奈。
這是一個動盪的年代。由希特勒這個千古罪人統治的年代。這些罪人說滅掉猶太人是為了世界更加美好,說殺掉猶太人是因為猶太人殺死了耶穌,他們卻忘了耶穌也是猶太人。他們不過就是嫉妒猶太人的聰明,說他們太精明。他們說的是美麗的言辭,乾的卻是醜陋的勾當。
這個本不應該出生的不幸兒是希特勒的兒子。這天真的小男孩還堅貞不移地認為他父親是個好人,是真的如他所說的滅掉猶太人是為了世界更加美好,真的如影片里頭說的猶太人營地里十分快樂。還算好,他幸虧還喜歡探險,還能找到所謂的“農場”,遇到善良的猶太人,與他結成了朋友。同樣的年齡,同樣的歲數,鐵絲網里頭的猶太人孩子卻沒有了本應該有的天真。鐵絲網外頭的天真男孩甚至還倒羨慕起裡面苦命的猶太人來了,是那個影片騙了他,是裡面那和諧的畫面騙了他,是他爸爸害了他,是他的天真害了他。啊,當天空鋪滿了烏雲的那一刻,當他帶著鐵鍬來到鐵絲網目前的那一刻,當他挖通地道爬過去的那一刻,當他隨著擁擠的人群一步一步地靠近那個可怕的大煙囪的時刻,他還不知道自己走向的是死亡之路。兩個小夥伴手拉著手走進大門,沒想到這一進去,便再也沒有出來。
⑧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是什麼
解析如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透過一個孩子的眼睛來講述二戰中德國集中營中的情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審視那個特殊的年代。那些殺戮和令人難以直視的鮮血,在孩子的眼中被折射的是如此光陸怪離和有趣,但越是現實的殘酷就越是讓人心血尤滴。
這部電影與暮光之城一樣,都是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當然題材和受眾群已經是天壤之別。雖然本片有著兒童電影的色彩,但本質上還是一部嚴肅的劇情電影。
尤其是直指奧斯維辛集中營這一二戰中納粹屠殺猶太人和各國戰俘最為血腥骯臟的地方,而且本片主題試圖探尋關於人性的難題,然而卻將影片本身放在了搖擺不定的道德天平上,更是使得本片的觀眾群上調了若干檔次。
盡管有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這部電影依舊是一部感人肺腑的佳作。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極其沉重的結尾將影片上升到了新的水平。
影片創作背景:
該片編劇兼導演馬克·赫曼將原著(一部兒童小說)改編之後,反而成了不太適宜兒童觀看的電影,在英國上映時被評級為12A,即12歲以下兒童需有大人陪同才可觀看。
談及電影版本的改編,約翰·伯恩說:「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按照我的意願來改編電影的製片公司,而近年來也有不少的電影公司和我洽談,最終我被米拉麥克斯的誠意所打動,答應由他們來進行電影版權的拍攝。
影片的劇本很符合我的預期,而小演員們演得也很可愛,我之前還的確未曾想到能夠把書里的布魯諾演得如此傳神。整部電影我很喜歡,在色調、場景方面都很認真,我很感謝米拉麥克斯公司與影片的演職人員對該片所做的努力與付出的心血。」
⑨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是什麼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深度解析如下:
這部影片是一部另類的二戰題材電影,描述納粹暴行的影片早已屢見不鮮,如《辛德勒的名單》、《鋼琴師》、《美麗人生》等。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耐人尋味,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片中的主角都是站在受害者猶太人的角度講述故事。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則不一樣,它以兒童的視角來展現二戰的殘酷、納粹對猶太人的暴行以及集中營的種種,雖然沒有一個屠殺鏡頭,但給予觀眾的血腥感卻絲毫不減,甚至更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電影中,通過兒童敘事視角的運用,將不同於成人的觀感帶給觀眾,更能夠突出本片的主體,即對人類殘酷而荒謬的戰爭的強烈譴責,以及隱藏在孩童天真之下的對於人性的探究。
無論是布魯諾所看到的「嘿,希特勒」的問候方式,還是家中永遠不能踏足的後花園,或者是希姆爾的那些永遠不能夠走出那道鐵絲網的「農場里的玩伴」,布魯諾將這些問題輕輕抖下,然而這之後卻是了解那段歷史的成年人無盡的深思。
劇情簡介
本片講述了8歲的日耳曼男孩布魯諾跟隨父母遷居到了一個「大農場」附近,他的生活突然變的非常孤獨,布魯諾試圖尋找朋友,結識了在廚房打掃的同齡男孩什穆艾爾,二人很快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布魯諾注意到,什穆艾爾總是穿著一件藍白相間的條紋睡衣,但天真的布魯諾並不知道這里就是奧斯維辛死亡集中營,而自己的軍官父親則是納粹的劊子手。
在影片的最後,布魯諾為了幫助什穆艾爾,履行自己作為朋友的責任翻越欄桿進入了集中營,而等待他的卻是擁擠的毒氣室。
⑩ 書籍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講的是什麼
八歲男孩布魯諾一家隨著納粹軍官父親的一紙調令,由柏林搬遷到了鄉下。失去了朋友們的布魯諾很快對新家附近的「農庄」產生了興趣,那裡有一群身穿「條紋睡衣」的人終日忙碌,並且其中一個為布魯諾一家服務,他形容骯臟,態度慎微。
周遭環境和布魯諾的舉止讓母親暗暗擔憂,但納粹父親制止家中任何懷疑既定政策的行為。
布魯諾偷偷結識了鐵絲網另一邊的同齡男孩施穆爾,並時常帶給他食物吃。在緊張的家庭氛圍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變化中,施穆爾是布魯諾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魯諾決定,去鐵絲網的另一邊,以便見到施穆爾的父親。
(10)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先看什麼擴展閱讀:
作品特色
小說整體呈現出了一種戰爭年代悲愴而又滄桑的歷史感,作家通過巧妙的語言將場景重現,將力是的沉重感描繪地恰到好處。
一系列細節描寫的運用將孩童的純真與納粹的冷血無情做鮮明的對比,通過特寫進一步凸顯出了人物面孔的的冰冷和無情,極具張力地展現了人們對於戰爭的厭惡和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